?

φ3.5 m×13 m 水泥粉磨系統的改造

2019-01-31 03:39孟慶舉
中國水泥 2019年1期
關鍵詞:溜子壓機磨機

孟慶舉

(山東魯碧建材有限公司,山東 萊蕪 271104)

1 現狀分析

山東魯碧建材有限公司現有1條由HFCG140-65輥壓機+細粉倉+φ3.5m×13m開路磨機組成的粉磨系統,磨后熟料粉與礦渣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配成不同品種的水泥,年產水泥100萬t。受工藝系統不合理、系統阻力較大影響,全線系統電耗在33kWh/t,整體電耗偏高,我公司利用淡季檢修時間對這臺磨機進行技術升級改造。本文對此項目的過程、效果及經驗總結。

2 基本情況

該粉磨系統情況,主機設備參數見表1。

生產配比:旋窯熟料80%、粉煤灰7%、石灰石7%、脫硫石膏+檸檬酸渣(1∶1)6%。

入磨物料情況:80μm篩余45%~50%、45μm篩余55%~60%、比表面積110~120m2/kg。

出磨物料情況:45μm篩余15%左右,比表面積350~360m2/kg;臺時產量:100~105t/h。

3 存在問題及工藝優化方案

3.1 輥壓機做功能力不足

改造前,系統表現:預粉磨能力不足、臺時產量只有90~95t/h、入磨細度偏粗。

(1)分析原因。

表1 主要設備參數

①原輥壓機輥面為交叉花紋層帶中央凸點,交叉花紋寬度12mm,中央凸點高度10mm,自2008年投產后一直未進行大面積焊補,輥面磨損嚴重,小部分已經磨到母材,嚴重影響粉磨效果,并且目前熟料結粒不好、原料水分大粘附在輥面。

②因安裝原因,輥壓機兩輥偏差2~3mm,側擋板和兩輥之間有間隙,輥壓機邊緣效應嚴重。

③物料在稱重倉出現離析,并且倉內出現空隙,連續性不好,造成輥壓機電流波動大,物料粉磨不均衡。

④輥壓機機進料裝置設計不合理,流量控制需人工調整,造成入輥壓機的料柱過小,工作間隙和壓力偏小,主電機運行電流偏低。

(2)改造措施。

利用淡季檢修時間和江蘇雙發機械有限公司進行合作,對輥壓機系統輥面升級改造,消除這些影響工藝生產的因素。

①對輥壓機輥套進行更換,將輥面寬度由650mm增加到700mm,增大輥壓機接觸面;同時將原來輥面形狀交叉花紋層為橫向條形花紋,將輥壓機的接觸面積由點接觸改為面接觸,增大粉磨面積。

②利用輥壓機更換輥套時機對輥壓機動輥整體偏移檢查處理,發現主要原因是動輥滑道油路堵塞,潤滑不好,造成動輥上下滑道存在磨損,我們采取對動輥滑道磨損部位進行焊補并外出加工找平,滑道油路進行清理,保證上油正常,并且安裝時重現找正,保證輥壓機輥面在一個平面上,并且對側擋板下面易磨損位置更換為柱釘形式的下椎體,避免因側擋板磨損造成一側漏料,從根本上消除輥壓機因邊緣效應造成的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③輥壓機穩流倉增加布料裝置。

為解決稱重倉內物料離析,兩輥電流間隙偏差大的情況,通過反復檢查發現入稱重倉溜子過大,輥壓機循環物料、原料因喂料量不平衡,造成入稱重倉物料離析,通過計算得出直徑300mm×300mm方形溜子就能滿足物料通過量,并且增加物料的密實度;并且結合入磨物料最大粒度直徑不大于400mm情況下,在稱重倉內部增加穩流分料裝置,保證物料入輥壓機均勻,增加輥壓機的做功效果見圖1。

圖1 輥壓機稱重倉穩流裝置

④入輥壓機溜子延長。

原輥壓機選粉裝置為打散機,物后生產需求改為V型選粉機,改造后回料量細度降低,物料密實性變好,但因稱重倉到輥壓機溜子下料溜子偏短,倉壓不夠,物料連續性不好,容易造成輥壓機震動大,利用淡季檢修對稱重倉到輥壓機溜子由原來1.5m延長到3.5m,保證入輥壓機物料的連續性。

⑤對輥壓機進料裝置進行改造。

輥壓機原進料裝置為手動控制進料板控制喂料量,因機械調節裝置費時費力,并且可調范圍小,日常開度板大小只有40%之內,這樣喂料量小,輥壓機運行電流低,本次改造將原進料裝置改造電動控制開度裝置,中控人員可以根據電流和間隙情況對開度板進行控制。

3.2 V型選粉機選粉效率低

(1)原因分析。

V型選粉機屬于靜態選粉機,主要靠打散格板均勻的把物料撒開,讓合格細分被風帶走,被旋風收集器收集到磨頭倉。但入V選物料下料出現偏料,造成物料集中下料,分散效果差,選粉效率低,并且物料集中下料后,造成打散板磨損嚴重,物料呈直線下落,分散性更差,導致循環負荷率越來越高。

循環風機葉片磨損嚴重。循環風機葉輪耐磨層為陶瓷片,受熱脹冷縮影響,陶瓷片大面積脫落,脫落后更換不及時,葉片磨損,風力就變小,循環風機振動大,并且為了滿足磨機需求,增大循環風機轉速,造成整體細度跑粗。

(2)改造措施。

①入V型選粉機溜子改造、V型選粉機內部優化,針對入V選溜子偏料,物料在選粉機內部集中一邊下料,選粉效率低及設備磨損嚴重,對入V選溜子進行三分離改造,實現入V選物料均勻布料,增加選粉效率見圖2。

圖2 入V型選粉機下料溜子

圖3 V型選粉機內部改造

3.3 磨內工況不穩定,造成產質量波動

(1)原因分析。

原生產系統為輥壓機成品物料通過NE300提升機進入磨頭倉,磨頭倉庫底的2臺熟料稱通過皮帶進入磨機。但因磨頭倉內部設計原為打散機物料存儲,物料比較粗,流動性差,但輥壓機技改為V型選粉機后存儲物料變細,流動性變好,又因使用脫硫石膏后,物料水分變大,倉內內部結壁嚴重,庫底2臺皮帶秤下料口偏差較大,1號熟料秤滿負荷運行,2號熟料秤只能下15t/h之內,造成喂料量波動較大,影響磨機工況,產質量不穩定。

(2)解決措施。

出輥壓機斜槽末端增加一斜槽分料閥,一端物料通過插板閥進入磨頭倉,另一端物料通過插板閥,經過新加斜槽進入緩沖倉,緩沖倉下部增加氣動閥,控制物料。在氣動閥下增加下料溜子,物料經過分格輪(變頻控制)落到入磨機皮帶,直接入磨,工藝系統由原來預粉磨改為聯合粉磨,這樣一方面解決物料沖料問題造成產質量的波動;其次解決產質量調整滯后的問題。

圖4 入磨工藝流程改造示意圖(mm)

3.4 磨內流速快,出磨物料質量差、臺時產量偏低

(1)原因分析。

原磨內粉磨結構使用年限較長,存在以下問題。入磨工藝流程改造見圖4。

①1~2倉的篩分裝置的隔倉后篦板篦縫堵塞嚴重,小鍛卡堵在篦縫里,磨機過料通風非正常工作狀態。

②2~3倉的篩分裝置的隔倉前后篦板篦縫堵塞嚴重,微鍛卡堵在篦縫里,磨機通風不良。

③磨尾出料篦板的篦縫堵塞嚴重,磨機有效通風面積小,中心風速快,磨內流速快。

④活化襯板磨損嚴重,并且高度只有410mm高,起不到活化作用。

(2)改造措施見圖5、圖6。

①1~2倉篩分裝置后篦板進行更換防堵型全通孔盲板,原隔倉板長度由原來500mm縮短到250mm,增加二倉250mm。

表2 技改前后數據對比

圖5 XCM3500復合式磨內選粉示意圖

圖6 磨尾料段分離裝置圖

②原2~3倉隔倉裝置拆除,采用XCM3500復合式選粉裝置。

③磨機的球鍛一、二、三倉重新進行級配,降低填充率;特別二倉進行清理重新分選重新級配。

4 改后效果

經過幾個月運轉情況來看,本次技改達到預期效果,產質量有大幅度上升,技改前后參數對比見表2。

猜你喜歡
溜子壓機磨機
汽電雙驅引風機電機故障條件下背壓機控制方式的研究
銳詞/ Keyword
高海拔礦山磨機用同步電動機設計
立磨機刮板結構的改進
靜態高壓國內外最新進展
大型管磨機軸向串動問題分析與處理
通過對水泥管式磨機隔倉板結構改進提高水泥臺產
輥壓機 “塌倉”原因分析及處理建議
伺服壓機在動力總成裝配線上的應用
半夜驚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