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2019-02-03 09:37高汝晶
現代職業教育·職業培訓 2019年12期
關鍵詞:雙師雙師型教師隊伍

高汝晶

[摘? ? ? ? ? ?要]? 現階段,高等職業教育迎來了良好的發展契機,其招生規模逐年擴大,在校學生也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政府在積極推動職業教育事業的過程中,也對其師資隊伍建設提出了更為嚴格的標準。對高職院校的相關資料,加以分析,探討其“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當前實施情況,指出其涉及的主要內容,同時分析其存在的問題。

[關? ? 鍵? ?詞]? 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現狀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6-0290-02

一、我國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現狀

(一)“雙師型”概念的提出

“雙師型”教師的概念,是為了加強實踐性的教學環節、并使理論與實踐教學進行有機的結合、并以能力培養為主而提出的。這個高職教育的理念逐漸取代了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的舊觀念。對高職教育而言,其一方面要落實對學生的專業理論教育工作,另一方面還應落實對相關職業技能的培養以及強化。由此可見,其孕育了“雙師型”教師的思想。對職業教育教師而言,其在職業素質特征方面擁有鮮明的自身特性,和其他類型的教育教師之間有著明顯區別,而‘雙師型則是基于此類職業素質特征而給出的一種概括。

“雙師型”這一概念由王義澄先生首次正式提出,其在《建設“雙師型”??平處熽犖椤罚?990)中正式向業界闡述了這一概念。這個提法受到了高職教育界的認可,與此同時,也獲得了政府的認可。自此之后,“雙師型”教師這一概念日漸豐滿,其重要性也得到了業界的一致認同。

我國政府在1995年的《國家教委關于開展建設示范性職業大學工作的通知》(教職〔1995〕15號)中第一次提到了雙師素質??梢?,“雙師型”教師逐漸獲得高職教育界的認同,是高職教師應當達到的素質標準。

(二)我國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現狀

我國職業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而就全球視角來看,職業教育在20世紀50年代時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F階段,盡管社會分化不斷加重,但是職業教育的基本目的和內涵卻未能出現根本性的變化。政府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就業是我國民生的根本所在”,這為我國職業教育指明了具體的前進方向。1980年,我國有13所職業大學;從1980年到1985年之間,就成立了120多所職業大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1996)的出臺,賦予高職教育以明確的社會地位,為其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02年隆重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進一步推動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不斷擴大其規?!?,自此之后,無論是在招生上,又或者學校規模擴大方面,我國高職教育均取得了長足進步。

根據已經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2012年我國高職院校的總數量達到了1288所,同時在校生規模超過1000萬。在高職院校迅速發展的今天,其在校學生人數仍舊呈現出快速增加的趨勢,在大學生之中的占比也呈現出了逐年上升的趨勢。而全國高職教育專任老師在2008年的總數為37.7萬人。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整體發展既得了一定的進步,然而在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建設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尤其是在“雙師型”教師結構方面,還存在難以解決的矛盾。

二、我國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高職教育事業盡管在起步上相對偏晚,然而卻表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特別是在培養和輸送應用型人才方面擔當著重要責任,在社會經濟健康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高職院校育人質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與學生就業及發展密切相關,甚至關系著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但在其不斷發展的歷程中,尚存在諸多難以解決的問題,正由于此類問題的客觀存在,給我國高職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形成了嚴重阻礙。

(一)教師數量不足,不能滿足專業教學需要

2009年,在全體本??圃诼毥處熤?,高職在職教師的比重是30.5%,而當時高職生數量在全體大學生中的占比為38.2%,再加上高職教學本身擁有一定的特殊性,尤其是對教師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導致高職現階段的在職教師規模仍舊無法很好地滿足實際需要??紤]到上述因素,就教師的計劃內教學時數而言,高職院校通常明顯超過一般性質的本科院校。教育部給出的標準是:在全體專業課教師之中,“雙師型”教師的數量占比應控制在80%以上,而現階段國內高職院校的這一數據僅達到29.9%,和標準還有很大差距。另外,對“雙師型”教師進行判定時,不同院校往往執行不同標準,因此,一些教師并非真正意義上的“雙師型”教師。

而在教師的結構層次中,也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問題:首先,學歷層次相對偏低,獲得高學歷教師的占比較低,因而使師資在整體上擁有更高的學歷層次便成了一項相當艱巨的任務;其次,獲得正高職稱的教師在數量上相對偏少,在相當數量的高職院校中,教授占比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再次,專業教師在分布上存在嚴重的不平衡問題,骨干教師數量嚴重不足,以至于專業梯隊難以正常形成;最后,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存在問題,大多數情況是青年教師的占比相對偏大,而學術帶頭人缺乏足夠的后備力量,導致在該方面難以進行健康的新老交替。

(二)教師培訓意識薄弱,培訓層次較低

師資培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落實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內容?,F階段,中小學教師的在職教育工作引起了國人的廣泛關注,而職教師資的培訓工作長期未能獲得應有的重視。由相關調查資料可知,擁有本科學歷的中青年教師,對參加研究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但一旦學歷學習完成,學習動力大減,只要有課可上,則安于現狀。另外,高職教師在閑暇時間接受培訓時,主要學習以心理學為代表的相關課程,因而存在過于單調的問題。除此之外,學校也應出臺配套措施,引導教師接受在職培訓,使他們積極投入該項工作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接受繼續教育的現實意義,幫助他們樹立學無止境的學習觀念。

從培訓的意識、渠道、機構各方面來看,我國“雙師”素質教師的培養還不夠強。雖然各大高職院校都強調要對老師進行培訓,但大都停留在職前,就算入職后的培訓項目層出不窮,但形式大于內容。就培訓渠道層面來看,暴露出方式單一的問題,集中表現為國內的該類培訓大部分僅限于同行之間的相互交流,而很少涉及應用技能的培訓。而培訓的機構都僅僅限于政府或學校本身,沒有專門的機構來進行專業對口的培訓。所以,高職院校應高度關注和真正落實對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引導和幫助他們養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

(三)考核和激勵等“雙師型”政策缺失

我國正在積極開展“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然而與之匹配的制度體系尚未完善,如對“雙師型”教師進行資格認定時缺乏全國統一、共同遵守的標準。其次,相較一般高校的職稱評定而言,“雙師型”教師表現出顯著的自身特點。在一般高校中,大多數教師專注于理論教學;在高職院校中,教師更加強調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兩者在發展方向上存在差異,所以在考核方式上也應有所區別。然而目前高職院校在開展職稱評定工作的過程中,要求教師在相應級別刊物上發表若干數量的論文,給一些滿足高職教育實際需要的教師的職稱晉升設置了較大阻礙,導致從事高職教育的教師為滿足職稱晉升的要求而不得不沿襲一般大學教師所采用的業務發展模式。另外,和“雙師型”教師配套的激勵機制尚未健全,缺乏政策性傾斜,導致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后繼乏力。

(四)缺少有特色的科研,社會服務能力有限

教師的業務水平一般來說等同于相應領域的科研水平,其業務水平也表現在有效處理工作問題的能力?,F階段,高職院校肩負的社會任務是為各行業持續培養和輸送應用型人才,在幫助企業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上往往有心無力。

馬應虎等的《高等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2008)以高職院校為研究對象,對其運作過程中遇到的基本問題進行了下述歸納:(1)辦學經費短缺,綜合辦學條件尚需進一步改善;(2)學校內部管理制度體系有待健全,然而其改革面臨極大阻力;(3)在教改方面嚴重滯后,教育教學水平急需進一步提升;(4)職業培訓工作缺乏整體性規劃,未能凸顯職業院校本身所擁有的中心地位;(5)在職業教育事業中,企業未能提供充分的支持;(6)偏遠落后地區的職業教育發展水平較低,同時還存在開展困難的問題;(7)無論是勞動準入制度,又或者是職業資格制度,均有待完善。

三、結論

由此可見,高職教育在運作過程中暴露出諸多問題,如何更快、更好地加以解決成了當務之急。而解決問題的核心表現在提升辦學水平,只有立足于辦學質量,高職教育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胡應占,龔健沖.高職師資隊伍建設的實踐[J].機械職業教育,2001(10).

[2]孔青.高等職業學校教師基本素質的系統分析[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2(3).

[3]馬彥,周明星.日本、烏克蘭“雙師型”教師培養模式及借鑒[J].職業技術教育,2004(4).

[4]黃日強,張發祥.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的特征及優點[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報,2006(3).

[5]湛啟標.美國職業教育新任教師的專業發展計劃[J].職教通訊,2006(1).

[6]牛曉燕.德國職教師資培養體系及其特點[J]職教論壇,2006(13):58-60.

[7]黃日強,鄧志軍.英國推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基本經驗[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4(4).

[8]王旭善.必須加強高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創新的研究[J].徐州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3):4-8.

[9]王繼平.“雙師型”與職業教育教師專業化[J].職業技術教育,2008(27).

◎編輯 陳鮮艷

猜你喜歡
雙師雙師型教師隊伍
扎實推進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
常德市依托名師網絡工作室推進教師隊伍建設
實施精準園本培訓 建強培優教師隊伍
2018年全區新增“雙師型”教師1107名
地方本科院?!半p師型”教師職業發展初探
試論地方本科高?!半p師型”教師培養的政策保障
淺談地方本科高?!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現狀、問題及有效途徑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保障與實施
吉林省經濟轉型對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培養的影響
新時期民辦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實訓基地“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