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基于職業素養教育的中職教研

2019-02-03 09:37周波
現代職業教育·職業培訓 2019年12期
關鍵詞:教研職業中職

周波

[摘? ? ? ? ? ?要]? 在現代人才觀下,職業素養教育是一種必要的培養方向。不僅是職業教育,包括普通高中現在也開始重視對學生的職業素養教育,但對中職學校來說,職業素養教育更迫切一些。當下的中職教研工作存在重視專業技能而輕視職業素養的問題,這是不符合當下社會就業和學生發展需求的。對中職學校職業素養教育方向上教師教研工作進行分析探討。

[關? ? 鍵? ?詞]? 職業素養;教育;教研;中職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6-0166-02

職業學校與普通高中不僅在教學內容、人才培養方向上有區別,而且基于這個區別的教研工作也有需求性差異。特別是在新的社會人才觀下,中職教學任務發生了一些變化(這種變化可能仍然被一些學校所忽視),現代用人單位確實需要專業型、技能型人才,但更需要具有職業發展潛能、良好職業品質的職業型人才。所以,對中職學校來說,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而且要傳授專業技術,同時還要對學生職業素養進行培養。在這個教學任務體系下,教研工作也應與之呼應,重視職業素養教育的教學研究。

一、基于職業素養教育教研的需求和界定

要想落實指向職業素養教育的教研,首先需要理清什么是職業素養,職業素養包含哪些內容,也需要明確為什么要進行職業素養教育。

在概念上,職業素養是在社會經濟發展的新趨勢下產生的,是二次產業革命后才出現的(在農業和手工業經濟環境中,職業素養不是必需的品質)。職業素養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包括“才”和“德”兩部分?!安拧笔侵讣寄?,包括專業知識、專業思維、專業技術,比如學機械加工,就需要掌握機械的原理、機械的構造、機械的操作等;“德”是指思想意識,包括職業道德、職業信仰、職業倫理、意志品質、發展意識、創新理念等,比如一名軍人,需要有勇敢、服從、紀律等品質。狹義,是將“德”和“才”分開,職業素養專門指“德”,而“才”被稱為“專業素養”,本文探討的,傾向于狹義。

在需求上看,為什么中職教育除了要面向社會崗位培養技能型人才,還要注意對職業態度、職業意識和職業道德品質等方面的培養呢?這個方面很難用一兩句話來闡釋,因為職業素養往往是依靠于某一特定職業。鑒于現代社會職業分工越來越細,對千萬種不同崗位來說,職業素養的需求是不同的。我們可以舉幾個例子來說明:比如從業惰性,用人單位需要的是那種可以自覺、主動完成工作的人,而不是催一下動一下的“機器”;比如職業品德,從業中“靠山吃山”的現象,做財會的貪污,做管理的弄權,做機械的賣鐵,做廚師的吃肉……這些從業者根本不清楚公物與個人利益間的良性發展關系;再如進修,現在很多職業技術或理念發展很快,缺少創新或自我發展意識的從業者,會使自己和企業被淘汰。這樣的案例還能舉出很多,比如與團隊的和諧、協作等,這已經足以讓我們認識到職業素養教育非常有必要。

二、中職教師教學教研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認識不到位,缺乏動機

一是教師普遍認為術業有專攻,自己有特定的教學科目,教學重點是在專業或學科方向,那么,教研的重心自然是在學科上,比如我是教音樂的,就研究如何把聲樂技能傳授給學生;我是教機械的,那就主要研究如何讓學生掌握機械性能和操作要領。而對于職業素養來說,大多教師會將之歸類于思想品德教育,那應該是思想政治教師和班主任的工作;二是正如上面所說,職業素養有普適性,但更有特定的職業屬性。不同專業所需要的職業素養是有差異的,這樣一來,不同專業之間可以借鑒的方法策略不多。如果加入職業素養方面的教學研究,教師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且必須獨立創新。

(二)教師素養偏,缺少“雙師”

職業素養教育和專業技能教育是中職教學研究的兩個方向,它們分別需要教師有不同的教育素養。就專業技能教育上說,它需要的是技能型教師。擁有較高的專業技術和相應的教學能力;就職業素養教育來說,需要的是學術型教師。對教育理論、學生認知規律及教育心理等方面有較好的把握。而現在中職學校的教師,除了基礎學科之外,大多是屬于技術型,而學術、理論型的教師相對較少。這些教師在專業教育上有較高素養,但對綜合性的教育來說則能力不足,教學能力素養偏于專業技能。中職學校缺少技能和學術都具有較高水平的“雙師”,也是影響職業素養教育教研的一個重要因素。需要注意的是,現在中職學校普遍要求(或培養)“雙師型”教師,但此“雙師”非彼“雙師”,主要還是雙技術型教師,而不是本文所探討的職業素養教育所需要的教師。

(三)過度市場化,過于功利

現在中職教育特別講求對學生實踐素養的培養,也就是希望學生不僅掌握一些專業的理論或基礎的技能,而是能夠在就業第一時間直接進入工作狀態,為單位創造商業價值,這完全沒錯,確實是當下社會對職業人才最迫切的需求。但是,在落實這種實踐素養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或多或少無意間就會把一些功利思想傳輸給學生,比如“學好技術將來能成為骨干,掙錢多”“這個專業是熱門,將來工資收入比較高”……這是一種激勵性的價值教育策略,意圖是讓學生努力學習。但這種理念往往會造成學生思想打上市場化、商業化的烙印,往往在從業中體現出以金錢、利益為衡量標準的職業思想,這是與我們所要傳遞的職業素養相背離的,也不是用人單位所需要的。因而,在教研的時候,教師需要在“去功利化”上做些文章。

(四)缺少創新性,脫離社會

在傳統中職教研上,重心是放在課堂教學上,采用的是與普高相同的教學模式,有閉門造車之嫌。近幾年來,中職教學已經認識到了職業教育不能采用這種脫離社會單位人才需求的教學模式,應該與社會的實際職業人才需要掛鉤。所以,逐漸開始重視實踐型、體驗型教學。在教研上也開始重視這方面的工作,比如怎樣與用人單位建立合作關系,怎樣組織學生進行職業體驗(實習)等。但是,在職業素養方向上,這方面的意識和工作就做得比較少。而我們知道,在現代社會發展節奏下,不僅是專業技能在不斷更新、變化中,相應的職業素養需求也在隨之發生變化,比如過去,用人單位主要是強調職工的奉獻精神,誰不怕苦不怕累誰就會受歡迎,而現在則更需要那種工作效率高、腦子靈活、有創新思維的職工,在單位時間內、在特定投入下,能夠給單位創造更多的財富,類似這樣的職業素養需求變化,教師捕捉不到,職業素養教研自然也就是低效的。

三、基于職業素養教育中職教師教研策略

(一)明確指向職業素養教育

上面我們已經對職業素養教育的需求和重要性進行了探討,中職教師在教研工作中將職業素養教育內容納入其中,應該已經取得了共識。在教學教研的時候,教師需要注意兩點:一是將職業素養教育作為一個清晰的、明確的目標內容來進行專項教學研究。過去不以職業素養為內容,或是將職業素養教育視為一種教學滲透的理念應該拋棄;二是需要明確職業素養教育教研的具體內容——我們在前面闡釋職業素養概念時,基本已經把職業素養的大概內容進行了列舉。但因為不同專業對職業素養的要求有一定差異性。教師在組織這方面教研的時候,還需要根據自己的學科、專業進行仔細研究分析,明確具體的職業素養培養內容。

(二)以生為本的教研出發點

其實不論是專業教學研究還是職業素養教學研究,都存在一個“以師為本”的現象——就是在教研的時候,主要是探討“我是怎樣教的”“我采用什么方法”“我準備教什么內容”“我采用什么樣的理論”等。相信很少有教師在教研的時候會提出質疑,“學生能聽懂嗎?”“學生喜歡聽嗎?”“這是學生需要的嗎?”教與學,是教學的兩個主體。只注重了教師的教,而忽略了學生的學,顯然是背離了教育的基本規律。而且,我們的教學本來就是為了讓學生學到本領、知識,向學生傳遞思想理念,如果我們不以學生的認知規律、思想特征和發展需求來組織教研,其設計出來的教學顯然不可能是高效的,更可能是無質的。所以,在職業素養教學教研上,教師應樹立以服務為宗旨的理念,在教研之初,首先研究的是學生的學習心理、思維特征,特別是要搞清楚學生在職業素養方面的短板是什么、現在社會職業素養的主要需求是什么。

(三)管理與激勵并行的教研

在探討中職教師教研問題的時候,我們特別提到一點,就是技術和學術“雙師”的缺少,那么,在教研工作上,其實不僅需要大家一起研究教學,而且也需要將教研作為一個培養“雙師”的平臺。通過教研活動培養并提升教師在職業素養教育方面的教學素養和能力。在這方面,就需要學校、教研組長等管理人員多做一些工作。一般來說,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強化職業素養教育教研方面的管理。制定職業素養教育教研的相關制度,對教師提出明確要求,并為他們提升教研、教學能力提供培訓、學習的條件;二是可以采取激勵性的舉措,強化教師職業素養教育的意識并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在這個方向上進修、教研取得了成績,應該有考核和獎勵。

(四)針對實踐的開放型教研

就職業素養來說,有些內容是相對普適的、固定的(比如職業道德、遵守單位制度、敬業愛崗等),但也有一些是隨著時代人才需求觀變化而變化或是新生的(比如創新思維、信息素養、發展理念等),這些具有變化性或創生性的職業素養不是教師坐在辦公室里討論能夠知悉的。所以,對于中職教師來說,教研活動不應只是在學校范圍內與同事進行理論上的研究,而是需要走出學校,到社會中調研、觀察和發現,這樣才能保證其職業素養教研的方向是社會實踐所需要的、是與時俱進的。比如,我們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能培訓,經常會組織學生進行生產實習、社會體驗活動,與對口單位進行合作。教師可以借用這些機會,與社會單位進行溝通交流,從而掌握最新的職業素養教育需求。

綜上所述,教研是保證教學質量和效益的基礎性教育活動,對中職教師來說,其教研的內容應不僅僅指向對學生專業技能的教學,而且應該注重對職業素養教育的教學研究?;诼殬I素養的屬性和教育規律,中職教師應克服自身認識、理念、能力等方面的問題,重視并有效落實指向職業素養教育的教研活動。

參考文獻:

[1]尚雪艷.提高中職學校教科研水平的對策研究[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1,13(1).

[2]高敏.提升中職學校教科研水平的對策研究[J].管理學家,2012(20).

[3]朱美華.加強中職學生職業素養教育的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2009(5).

[4]吳亦妹.淺談中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J].科技信息,2009(11).

◎編輯 武生智

猜你喜歡
教研職業中職
“課程思政”下中職《基礎會計》的教學改革
新疆中小學和中職學校全面開學
賦能:教研轉型中教研員的應然追求
問題指向:學校教研品質提升的實踐轉向——以福建省尤溪縣教研實踐為例
多媒體技術助力中職美術教學
我愛的職業
中職數學作業批改中的問題及對策
關注教研活動提升教研能力
五花八門的職業
關于馬術職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