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視角下高職大學英語思政元素的探索

2019-02-03 09:37甘雯
現代職業教育·職業培訓 2019年12期
關鍵詞:英語課程思政課程思政

甘雯

[摘? ? ? ? ? ?要]? “課程思政”是一種課程觀,是高校課程教學改革的新要求,也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新模式。高職“課程思政”建設與實踐還在起步階段,繁多論述中側重于宏觀設計,而課程的微觀應用匱乏。以高職大學英語課程為實踐平臺,研究“課程思政”的內涵及其理論依據,從家國情懷、工匠精神、文化自信、道德品質四個方面探索高職大學英語課程的思政元素,分別從課程定位、教學模式、考評方式、教師培養四個方面提出在實踐過程中應注意的要領。

[關? ? 鍵? ?詞]? 課程思政;高職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元素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6-0240-03

一、“課程思政”的內涵

2017年12月4日,教育部印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的通知,明確要求“大力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罢n程思政”與傳統的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思政課程”相對應,泛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門課程教學,圍繞‘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的課程目標,構建全課程育人格局”。

高職大學英語課程是公共必修課程,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語言的技能,能運用所學處理未來職業相關的業務;基于大學英語課程具備人文性的特質,我們在傳授英語學科知識的同時,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族復興的理想和責任融于教學中,實現學科知識的內化,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實現全面發展。目前,高職高專的大學英語課程育人功能都是自發的、零散的,缺乏完整的育人體系,缺乏有效的考評機制。

二、理論依據

關于隱性教育的概念,沈嘉祺認為,隱性教育是行為主體在正式教育或非正式教育活動的某種環境中,有意或無意通過直接體驗或間接觀察獲取非預計的某種體驗的過程[1]。

關于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周俊、肖文認為,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指教育者為了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以側面的、間接的、滲透的形式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通過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等顯性課程與包括大學英語在內的公共基礎課程、專業課程等隱性育人課程相結合,真正實現在課堂教學主渠道中全方位、全過程、全員立體化育人格局。

三、高職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元素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也是一門人文學科。由于突出的人文性特征,大學英語課程可以在教授語言基本知識點的同時,挖掘知識體系本身所蘊含的德育內容,自然、合理、有效地融入教學之中。引領學生的價值追求,引發思想的共鳴點,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堅持文化育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筆者試從家國情懷、工匠精神、文化自信、道德品質四個方面挖掘高職大學英語課程的思政元素。

(一)培育家國情懷,增強國家認同

家國情懷拉近了國家與個人的情感距離,是個體的人對自己國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是對國家高度的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的統一。隨著時代發展,家國情懷的內涵也在豐富和發展?!凹覈惑w”“中國夢”是每一個人的夢,以國家繁榮為榮,培育家國情懷,增強國家認同。

我院為建筑類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絕不是培養多少合格的施工員、安全員、建筑師助理、造價員,而是要培養服務人民、服務國家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在大學英語線上聽力訓練模塊中設置今日中國專題,將“中國的一張靚麗的名片——中國高鐵”“中國天眼”“中國在世界技能大賽中取得好成績”等新聞報道素材編輯成聽力訓練+小組研討的形式。每當討論國家近幾年來取得的成就的話題時,學生都會激情澎湃,為國家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表現出對國家、民族高度的認同感。在線上聽力訓練素材中選用的如“敘利亞再次爆發戰爭”等熱點時事新聞報道,讓學生感觸“沒有國,哪有家”。用真實事例讓學生體會到“中國夢”是每一個人的夢,在涉外事務中立場明確自覺維護祖國形象,在平凡的崗位上為“中國夢”助力,培育家國情懷,增強國家認同。

(二)立足魯班文化,培育工匠精神

2016年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院為土建類高職院校,通過“魯班文化”的育人實踐來培育建筑類高職生的“工匠精神”。我院成立了魯班文化研究會;打造了魯班文化育人文化藝術節、科技創新節和技能競賽節等;建造了魯班廣場和文化長廊等系列以魯班文化為特色的校園環境文化;魯班文化育人實踐體系對接課程評價標準。經過多年的研究與實踐,構建了以培養工匠精神為核心的魯班文化育人體系。

新時代魯班文化,即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精益求精、勇于創新、追求卓越等內容,這正是建筑行業培養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品質。時代賦予工匠精神新的內涵,是從業人員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是每個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所應有的職業態度和尊崇的精神理念。當代的魯班文化與“工匠精神”的內涵是一脈相承的。

結合我院土建類高職院校的特點,大學英語課程整體設計中,將“魯班文化”“工匠精神”融入其中,納入大學英語育人體系中。在行業英語教材編寫中,選用“中國現代建筑之父”梁思成、華裔建筑大師貝聿銘、世界上第一位女性普利茲克獎獲獎者扎哈·哈迪德等閱讀素材,分析人物故事中所蘊含的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精益求精、勇于創新、追求卓越的品質和精神,學生逐漸產生對專業的認同,使“魯班文化”“工匠精神”落地生根。

(三)擁有文化自信,弘揚中國文化

目前,高職大學英語教材體現中國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容少之又少,使學生無法有效輸出本國文化,造成“中國文化失語”現象。在培養高職學生全球視野,倡導跨文化語境下運用英語交際能力的同時,讓學生在涉外事務中具備運用英語介紹、傳播和宣揚中國文化的能力,擁有文化自信,弘揚中國文化。在強調全球視野的同時,堅定本土立場和弘揚本國文化。

在通用英語教學過程中,設置今日中國的聽力教學模塊,聽力教學素材可以選擇中國日報雙語新聞的時事新聞報道、“一帶一路”英語紀錄片、美國探索頻道三集紀錄片《習近平治國方略》等素材了解當今中國。在行業英語教材編寫中,設置建筑中國的教學模塊,采用翻譯+口語的訓練模式,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建筑風格如徽派建筑、中國建筑史上有影響力的建筑大師、中國承建的海外工程典型案例,掌握相關詞匯的翻譯,并能簡要地口頭描述相關話題。使學生產生對專業認同感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國家自豪感和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

(四)立足道德修身,培育高尚品質

道德品質是指一定社會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在個人思想和行動中的具體體現,是一個人在一系列道德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一些習慣性、比較穩定性的特征和傾向[2]。當代的高職學生成熟中帶有幼稚;工科類高職院校的教學重技術的掌握和運用,在這種氛圍下高職學生更重視專業課程的學習,并不重視思政課程和文化素養課程的學習;社會環境的多變、網絡信息的負面影響使得部分高職學生思想出現動搖、學習動力不足、行為出現偏差。在課堂教學和校園生活中關注道德品質的培育,讓高尚的人格理想和道德情感轉化成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助力高職學生實現成才目標。

英語文本閱讀素材中有豐富的蘊含著愛情、親情、友情等真善美的佳作,如Friendship; In This Life, What Did You Miss。有許多談論世界觀、人生觀的文質兼美的短文,如Train Yourself For Success; You Are Stronger Than You Think。在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品味經典美文,引起共鳴;英語協會每年舉辦主題演講,如My Dream,啟迪思考。在課堂引導和校園氣氛的合力之下規范學生行為、培養高尚品質。

四、教學實踐中應注意的要領

(一)堅守課程定位,服務專業

高職大學英語課程定位為公共基礎必修課程?!罢n程思政”背景下大學英語的改革是在大學英語課程頂層設計中將“立德樹人”融入課程中,發揮大學英語課程育人功能并形成體系。堅持課程定位不變,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譯的基本能力,提高學生在工作中運用英語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堅持為專業服務的原則,服務職業崗位的需求,保持“通用英語+行業英語”的框架不變。在線上+線下的教學中融入家國情懷、工匠精神、文化自信、道德品質四個方面的教學素材,啟發學生思考討論,在真實事例中得到感悟。

(二)采用線上+線下移動學習模式,拓寬學習渠道

移動學習是學習者為達到某種學習目的,通過手機這類無線設備從網絡中獲取一些可供學習的資源來提高自己的學習。與傳統學習模式相比移動學習具備:可移動性、即時性、互動性、不受時空限制等特點。在大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即時更新線上聽力訓練模塊中的時事熱點新聞。小組討論環節可以借助移動學習的互動性優勢,將課內面對面討論延伸到課外線上討論,拓寬師生、生生間的交流渠道。通過“線上+線下”“課內+課外”兩結合,打破時空的限制,拓寬學習渠道。

(三)融入思政考評元素,注重知行合一

建立有效的考評制度,每個項目考核中包含知識和技能考核,占比80%,將價值取向、集體觀念、團隊合作、精益求精、勇于創新、文化自信、道德品質等思政考核指標量化考評,占比20%。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主體由任課教師、班主任或輔導員、學生本人、同學組成,從學科學習和日常生活中多維度地綜合評價學生。關注學生的縱向發展,注重過程性評價。通過課堂使“課程思政”落地生根,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擁有正能量。

(四)轉變教師觀念,挖掘學科育人功能

教師是推進“課程思政”的關鍵力量,大學英語教師大多是師范類院校畢業,人文素養和教學能力較強。要讓每位大學英語教師“種好責任田”,首先,讓教師理解并且接受“課程思政”的理念,通俗地講就是在日常教學中要“教書育人”,真正做到“育好人”,讓學生擁有正能量。落實教學大綱中的德育目標,發揮課程的育人功能。其次,以點帶面,骨干教師先試點,帶動全體教研室教師參與。同時加強與思政課老師的交流,豐富思政理論知識。結合英語學科人文特點,集體探索本課程思政元素,在教學過程中自然、有效、合理地將思政元素融入教學。

五、結語

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落實“教書育人”,把“育人”“育好人”擺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努力做到高職大學英語教學與德育協同發展。大力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高職大學英語課程改革,深挖高職大學英語課程的育人功能,積極探索課程中的思政元素,讓“課程思政”在教學中落地。

參考文獻:

[1]沈嘉祺.論隱性教育[J].教育探索,2002(1):54-56.

[2]傅敏.當代大學生道德品質及其培養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3.

[3]周俊,肖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隱性教育初探[J].貴州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100-104.

◎編輯 鄭曉燕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teaching in All Courses”

GAN Wen

Abstrac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teaching in All Courses " is a kind of curriculum concept, a new requirement of curriculum reform in colleges, a new idea and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teaching in Al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still at the beginning. Many discussions focus on macro-design, but lack micro-application of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practice platform of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ies the connotation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teaching in All Courses”. It explor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four aspects: patriotic sentiments, craftsman spirit,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moral quality.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the four aspect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including curriculum orientation, teaching mode, evaluation method and teacher training.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teaching in All Courses;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猜你喜歡
英語課程思政課程思政
課程思政邁向高質量發展
清華大學:“如鹽在水”開展課程思政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建設及實踐路徑
基于OBE理念的綜合英語課程形成性評價機制研究
寓莊于諧:高中思政課堂教學語言活力之彰顯
借力大數據分析 創新“三位一體”思政課教學模式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