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人才培養的高校教務分層管理研究

2019-02-03 09:37孫鑫
現代職業教育·職業培訓 2019年12期
關鍵詞:校級教務教務處

孫鑫

[摘? ? ? ? ? ?要]? 隨著擴招工作的進程,各大院校的辦學規模與學科、專業的設置也在逐漸增加,教務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對象更多,內容更為復雜,傳統的教務管理工作全面覆蓋、統一管理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不再適用。結合自身教務管理工作實踐經歷,就高校教務工作中采取分層管理模式的理論依據和現實原因加以分析,闡述了通過實行分層管理可解決的實際教務管理問題,并提出了針對性的優化措施,希望對提升高效教務分層管理效能、提高人才培養工作質量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 ? 鍵? ?詞]? 高效教務工作;分層管理;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 G717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6-0278-02

高校教務工作的內容廣泛,包括教室管理、教室安排、教材訂發、考試管理、課程配置、學籍管理、教學質量監督等等,是德育工作順利開展的良好保障和支撐,是將學校各個院系和師生工作聯結起來的樞紐,關系著人才培養的質量。近些年來,我國高校的辦學模式與教學模式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傳統的直線型、集中式教務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學工作的發展。在此背景下,各大高效陸續開展了教務管理體制改革探索,通過簡政放權、明確分工的方式實現教務工作的重心下移,構建起校級、院系分層管理的教務工作模式,以提升教務工作的效能和水平。但當前部分教務管理人員對實行分層管理的重要價值和必要性缺乏清晰的認識,難以明確劃分各級教務管理組織的職責,導致在工作實踐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

一、高校教務工作采取分層管理模式的理論依據和現實原因

(一)分層管理的內涵

層次是系統論的重要概念,指的是構成大系統的各個子系統相互之間可被識別的在質量、規模、數量等方面的差別。分層管理的核心,就是識別管理對象的發展層次,并設計相應的管理措施,對管理對象實現有效管理,避免發生管理手段與管理對象的發展層次不對稱,進而導致資源浪費的問題發生。從古希臘時期的《原子論》,到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都對分層管理的概念和價值進行了論述。

在很長一段時間,學界對分層管理的關注重點在于劃分層次的依據,常見的觀點有三種,分別為根據管理的主體來劃分、根據管理的客體來劃分和根據管理的手段來劃分。而隨著近些年來就分層管理研究的逐漸深入,當前學界的觀點趨于統一,認為所有的事物發展都具有層次性,根據不同的劃分角度可得到不同的層次觀。在進行分層管理研究時,需從系統論的高度上,發掘事物的共性,結合關聯性與變化性,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進行層次的劃分。

(二)高校教務工作中實行分層管理的依據

高等院校的教務工作與K12階段的具有較大的差別,由于專業的設置和院系的劃分,所涉及的內容更加多樣,管理內容更加復雜。而對教務工作實行分層管理,有助于解決對管理幅度的控制。所謂管理幅度,指的是上級領導能夠有效指揮和控制的下屬單位的數量。若管理幅度過大,則領導工作無法深入,只能給出淺層次的指導;反過來,若管理幅度過小,則勢必會管理過細,限制下級單位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在高校范圍內確立起分層管理的體系,有助于限制當前校級教務部門管理幅度過大的問題,理順校級教務部門與教學主體之間的關系;有利于減少信息流動方面的障礙,減少因權責過于集中而出現的效率低下問題,實現管理幅度的優化;有益于調動和發揮二級學院教務部門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切實提升管理效能。此外,對于校級教務部門,則可以將精力集中于宏觀層面的管理和調查研究上,提升校園教務工作的全局性與前瞻性。

二、通過實行分層管理可解決的實際教務管理問題

當前教務工作中的很多困難,實際源自高校發展到了新階段后所面臨的新形勢,要想應對管理工作的挑戰,切實解決教務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可通過實行分層管理的方式來加以應對。

(一)教務管理工作過度集中于校級教務處

為實現總體統籌、全局協調的目的,保證教育資源投入的公平性,高校傾向于將與教學相關的各類業務集中起來,由校級教務處統一管理,而院系教務部門更多承擔的是上傳下達的職能。隨著擴招的逐步深入,當前各院系的師生數量逐年增加,開設的課程種類也更加豐富,部分新興學科不論是在教材選擇還是在課堂形式、考核方法方面,都與傳統學科差異巨大,教務管理相關的業務量也因此增多。將全部教務管理工作交由校級教務處集中處置的方式,由于涉及的人員和環節較多,可能無法滿足效率要求,甚至影響到教學工作的質量。

(二)過多的事務性工作限制了教務部門在研究、規劃和督導方面的職能發揮

在未采取分層管理的情況下,很多僅適用于某個或某幾個專業的教務管理工作也需要由校級教務處進行處置,導致其沒有精力顧及教育管理研究、制定發展規劃等方面的工作。在教學質量監督方面,囿于人力資源和精力的限制,也只能采取傳統的學生問卷調查、教師自我評估等方式進行,難以做到全面、科學的督導。

(三)校級教務處的常規管理與院系等教學主體的管理工作銜接問題

校級教務處在進行教學管理工作時,需綜合考慮各個院系的整體情況,因而制定的管理措施往往難以顧及每個院系獨有的需求。而教學主體的教務管理部門習慣于直接將校級教務處所下達的指令進行傳達或落實,而很少根據本院系或本專業教學活動的特點區別地實施。例如,在學生社會實踐方面,由于各專業教學進程的不同,一些專業的學生在大二階段開始實踐所學內容在企業中的實際應用效果最佳,而另一些專業可能到大三甚至大四再去接觸效果更好,若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可能導致部分專業的學生未能真正發揮出社會實踐對其深化理解所學知識的作用。

(四)校級教務部門人力資源緊缺

高校每年的招聘指標有限,為滿足更多學生的教學需求獲取科研成果,通常向教學和科研的師資隊伍的選聘傾斜,教務管理部門可能多年才會新增一位員工。而隨著學生數量的增加和專業設置的豐富,教學管理工作所面臨的業務種類也在增加,校級教務處的工作人員業務壓力巨大。另外,業務的繁瑣性和復雜度的提高,對教務工作者的業務能力和應變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組織工作人員定期參與專項培訓,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受到人員、精力的限制,很難組織此類學習活動。甚至一些教務管理人員除本職工作外,還需兼任其他學生服務工作,如安全保衛、軍訓輔導、愛國教育工作等,沒有時間參與技能培訓。另外,當前教務管理體系的特點決定了崗位與人員是以一一對應的,一旦有人離崗,必然會影響一段時間內業務的開展效率。這樣,一方面不利于管理工作的長期穩定,另一方面難以讓工作人員通過輪崗等方式獲得能力的提升。

三、推進高校教務工作實現學?!合刀壏謱庸芾砟J降拇胧?/p>

(一)強化宣傳教育,明確高校教務分層管理的目的

很多校級教務處的工作人員都是工齡較長的老員工,對于傳統集中式、直線型的教務管理模式較為習慣,在思維定式的影響下,適應新的管理模式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處于“陣痛期”。有必要通過宣傳教育和專項培訓的方式,使其明確分層管理的目的,即一方面可以降低校級教務部門集中處理教務管理工作的壓力,實現業務的分流,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之于管理研究、監督指導方面,提升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通過分層各院系可以根據自身特點開展教務管理工作,更符合師生訴求,提升管理的質量。在教務處的工作人員對分層管理的價值有所了解后,有助于克服對新管理模式的畏難情緒,主動推進教務管理工作的改革。

(二)明確校級教務部門與院系教務管理部門之間的職責劃分

高校教務二級管理是分層管理在高校教務管理中的樸素應用,現已成為教務管理改革實踐的熱點,國內學者對此進行了大量研究,也獲得了一定的實踐成果。以二級管理的方式代替原有集中管理的模式,其主要原因在于隨著各學科的發展,二級學院的獨立性與專業性凸顯,為滿足本院系學生的培養需求,二級學院所承擔的職能逐漸增多,機構也日益健全,有能力在學校教務部門的統一指導下,獨立完成本部門內部的教務管理工作。

在對校級教務處和院級教務部門的職責進行劃分時,需結合各自的優勢和特點。其中,校級教務處面向全校師生,且統籌經驗豐富;而院系教務部門更加貼近本院師生,對本院系和具體專業的教學安排更為了解。在面向全校某一年級學生統一安排的公共課程,由校級教務處負責編排管理更加合理;而對專業類課程的編排,可由各院系教務部門進行組織,確定上課時間、地點、任課教師等。在對教師教學質量考評時,應由校級教務處給出考核主要內容、形式、標準和各考核指標的權重占比要求,對公共課程的考核由校級教務部門統一安排,對專業課的考核由院系教務部門在校級教務處的指導下進行,并將結果匯總提交至校級教務部門。

需強調的是,一旦明確了校級教務處與二級學院教務部門分別負責的內容后,需堅持權責清晰、整體統籌的原則,以便維持教務管理體系的穩定性。也就是說,校級教務處在學校教務管理工作中的職責是總調度、總規劃,應通過制訂目標藍圖、工作時間節點要求等制度來規范下級院校的教務管理工作,而不應該過多干預其系部管理,避免影響其工作的針對性。為確保教務工作開展的質量,可定期對二級院校的教務管理活動進行檢查和指導,切實發揮分層管理的價值。

(三)為確保分層管理的長期活力,應在整體穩定的前提下進行動態調控

學?!合到虅斩壒芾砟J降闹饕獌烖c在于其層次劃分簡便,屬轄關系清晰,可靠性較高;但教務管理工作是動態變化的,且隨著前沿科技及應用的發展,各專業在教學內容和形式上也會有所變化,而固定的層次顯然不利于應對不斷變化的教務管理工作場景。因此,有必要在現有的分層管理模式下,強化動態調控的功能。例如,根據業務的實際需要,跨越行政部門的結構限制,構建新的層次;或者為應對特定時期的業務要求,由多個行政部門交叉形成動態層次,在完成特定時段任務后恢復原有制度等。圍繞教學活動和人才培養的實際需求,對分層管理的動態調控,可以避免僵化的制度影響業務處置的效率,有利于保持長期活力。

四、結語

在高校教務管理改革的過程中,學?!合刀壏謱庸芾淼哪J揭驯蛔C明對于解決因學生群體擴大、專業設置復雜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具有實效。這一分層管理的模式,能夠有效緩解校級教務處的業務集中、人力資源緊張的問題,且教務管理和安排可以更加貼合各院系的特點,有助于學生的發展,具有推廣的價值。但分層管理的核心是通過層級的劃分,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最終獲得效能的提高,因而相關領域研究者也不能僅僅局限于結構穩定的二級劃分,而應在實際工作中注意把握動態性與均衡性,切實為高校的人才培養工作服務。

參考文獻:

[1]許琦.基于人才培養目標的高校教務分層次管理分析[J].無線互聯科技,2019,16(15):156-157.

[2]張永莉.高校教務分層管理工作模式的現狀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0(16):40,42.

[3]張永莉.高校教務分層管理體制的理論研究及實踐[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3):46-47.

◎編輯 司 楠

猜你喜歡
校級教務教務處
關于教務工作的幾點思考
好處費
例談校級“三級管理”體育教研方案
高中教務處工作信息化管理經驗略談
學校教務處在推動學校變化方面的探索
Different Students, Different Corrective Feedback
高職院校教務員業務素質的培養與提高探究
寫在最后
高校教務管理的現狀及改進
更正啟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