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中職校時政教育實效性初探

2019-02-10 10:54胡瑞平
現代職業教育·中職中專 2019年12期
關鍵詞:時政職校德育

胡瑞平

[摘? ? ? ? ? ?要]? 時政教育是中職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時政教育有利于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對提升學生人文素養與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以時政教學實踐為基礎,探尋目前時政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而探索提高時政教育實效性的途徑與方法。

[關? ? 鍵? ?詞]? 中職校;時政教育;實效性;德育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5-0046-02

時政顧名思義就是時事政治,一般來說指國內外引發關注并具重大影響的新聞事件。時政教育是以國內外新近發生的重大新聞事件為載體,通過介紹、交流、分析和思考,適時對學生進行國家現行重大方針政策的宣傳和解讀,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態度、方法和視角看待社會熱點問題,促使學生形成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情感,進而產生社會責任意識的教育活動過程。

一、中職校加強時政教育的重要性

2019年3月18日,在北京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同志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同時要求廣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時政教育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鮮活的國情世情教育,是中職校德育課程的延伸和補充。

中職階段的青少年正處于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開展時事教育,有利于中職學生了解國情世情,了解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成就和進程,更客觀更全面更深入地認識周圍事物和世界,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和信念,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當前處于一個大變革的時代,信息傳播速度更加迅捷、傳播渠道更加多樣、傳播范圍更加廣泛。因此,引導中職學生深入了解發生的重大事件本質,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十分重要和緊迫。

因此,在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同時,應當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時政教育是提升中職學生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的重要形式。引發學生對“時事政治”的關注和興趣,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國家發展戰略和社會發展趨勢,科學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當前中職校時政教育存在的問題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中職校相當部分學生對時政的興趣不高,更多的關注點偏向于娛樂化資訊。對待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或者國際國內的重大事件,或者是完全不了解,或者只是耳聞;分析看待熱點新聞事件只是停留在淺表層面或者僅僅是一種情緒化表達,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自身不重視

在升學和考證就業的指揮棒的影響下,學生更多地注重文化課和專業課的學習,時政的學習變得可有可無。學生在校獲得學習時政的機會很有限。學生回到家中,缺乏家長的正確引導,只對網絡游戲、娛樂節目、電視劇情有獨鐘,不去關心時事政治。

(二)時政教育形式單一,難以激發學生興趣

中職學校時政教育沒有統一的大綱、教材和具體要求,各校重視程度不一,因而開展時政教育具有很大的隨意性。一些中職校的時政教學,存在時政學習的目的只為應試的誤區。往往是由德育課教師在考前畫一些重要時事范圍,接著讓學生機械式地去記憶。這種為了應付考試而采用的“死記硬背”“臨時抱佛腳”式教學方式,不能調動學生學習時政的積極性,教學效果收效甚微,甚至給學生造成思想上的誤區:以為時政的學習就是死記硬背,當時政學習成為一種負擔,而不是一種樂趣時,學生就會產生厭惡感,形成惡性循環,最終不利于時政教育的有效開展。

(三)中職校學生缺乏時政學習的平臺

各中職校普遍重視校園文化建設,與之相關的各類社團活動層出不窮。根據筆者觀察,部分中職校校園活動偏重于文藝類、體育類,與時政教育相關的要求具有一定綜合分析判斷和理性思考能力的社團活動較少,中職校在時政學習平臺的搭建和氛圍的營造上存在不足。

三、提高中職校時政教育實效性的途徑

中職校如何加強時政教育呢?概而言之,中職校應該動員各方面力量,通過多途徑開發多種形式活動,構筑強有力、多元化的陣地來營造課內課外時政教育的氛圍。中職校應該充分挖掘校園資源,動員可以動員的力量,利用可以利用的資源,構建時政教育的立體網絡,形成以課堂教學為主體,以主題班會、時政演講、社團活動、參觀考察、競賽辯論、沙龍座談等為輔助的立體化時政教育體系。

筆者所在的上海商業會計學校是一所普通中專學校,學校十分注重時政教育,將時政教育納入學校大德育工作之中,在提高時政教育有效性方面進行了積極的嘗試和有益的探索。多年來,積極改革創新時政教育的方式方法,構建時政學習的線上線下互動平臺,充分利用各級各類教育資源,將時政教育由課內拓展到課外、由校內拓展到校外,時政教育初顯成效。

(一)時政教育與德育教學有機融合

《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2014年修訂)》明確提出“學校要根據國家形勢發展需要進行時事政策教育”。中職校的德育課堂教學是實施時政教育的主陣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做好德育課課前5分鐘的一周時政新聞講評

通過提前布置任務,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行搜集新近的焦點時政新聞,在課堂上向大家報道時事內容和發表自己的看法,然后讓同學進行講評,教師通過講評和總結對學生加以引導。時政講評不同于傳統的課前時政發布會,不是簡單的時政新聞的羅列描述,更注重于對時政新聞的分析評論。目前,這一形式已經常態化、規范化,成為頗受學生歡迎的德育課課前“餐點”。不僅可以提升學生關注時事的積極性,開闊學生思路,也有助于提高學生信息搜集整理的能力以及演講的水平。

2.尋求德育教學與時政教育的最佳結合點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會利用當下的熱點新聞事件或者是課前5分鐘時政新聞講評為切口導入新課并進一步深入探究。教師在備課時,往往會選用具有典型性、時效性并與教學內容相契合的時政新聞作為案例,創設教學情境,充分挖掘新聞背后的新聞,“一例到底”利用一個新聞案例來整合串聯課堂教學內容,讓時政教育貫穿德育教學,在德育教學中滲透時政教育。

3.完善評價機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將時政教育納入德育課程學習評價體系。將學生課前5分鐘的時政新聞講評納入學生平時成績;每學期末組織一次形式多樣的時政測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開設時政學習第二課堂

為豐富學生的學習領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我校開設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并將第二課堂的學習納入學分體系。第二課堂“銳評時政”作為時政學習平臺,打破了德育課程教學中滲透時政教育的時間空間局限,在全校范圍內匯聚時政學習的愛好者,教學環境民主寬松,教學形式豐富多樣,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一般采用時政演講、討論、辯論等形式,成為全校各專業時政學習愛好者交流提升的重要平臺。

(三)支持學生組建時政研習社團

在學生處和德育教學部的鼓勵支持下,學生自發組建了“寰宇新聞社”時政研習社團。社團網聚全校一批有興趣、有能力、志同道合的時政學習愛好者,利用課余時間,每周自發組織研習,定期開展時政研習活動。除了常規的時政演講、研討之外,社團同學自發走出校園,參觀各類展館,參加各類專題活動,進行社會調查等。同時,社團每天自主編寫“今日要聞”,并利用校園廣播平臺,每天午間廣播進行播報。社團既重視傳承又注重吸收新鮮力量,在校園各類學生社團中,頗具影響力,為學校全面開展時政教育起到很好的輻射作用。

(五)充分利用競賽平臺,助力學生成長

“技能高低看星光,人文素養看時政”,一年一度的上海市中學生時政知識大賽,已成為檢驗我校時政教育成效的一個品牌活動,也是廣大學生展示風采、體驗成功、以賽促學、提升自我的重要平臺。尤其是近幾年的比賽中,學校組織學生積極參賽,領導重視、各部門通力協作;重視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優化輔導方式,在個人決賽和團體總決賽中均取得驕人的成績。

(六)匯編時政學習手冊,夯實時政教育之基

在時政教育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一個共性的問題:學生對于時政問題的分析往往不到位不到點,思維層次較淺。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的知識面窄、基礎知識匱乏。時政新聞包羅萬象,涵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法律、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中職學生本來文化基礎較普高生要薄弱,加上職業教育的課程體系中很多知識與初中階段脫節,這一現狀導致學生不愿學習時政、不會學習時政,成為落實時政教育的阻力。

基于此,德育教學部組織教師編寫了校本時政學習手冊。時政手冊涵蓋了上述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法律、歷史、地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既有基本理論知識,又添加了市情、國情、世情方面知識的普及,通過時政學習手冊的學習,既是對現有德育課程知識的拓展和補充,又為學生學習時政、分析時政提供了很好的知識儲備和理論基礎。

時政教育的內容是社會人文現象的濃縮和現實社會的寫照,加強時政教育既是提高中職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途徑,也是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有效平臺。因此,中職校不僅要創設條件讓學生關注家國大事,激發學習時政的熱情,還必須注重德育滲透,強化時政教育的引導力。

參考文獻:

[1]劉健.淺談職業學校如何開展國防教育[J].現代農村科技,2014(2).

[2]尤德林.關于時事政治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6(10).

[3]曹靜靜.高中思想政治課時政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4]梁丹妮.時事政治在中職德育課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8(70).

◎編輯 曾彥慧

猜你喜歡
時政職校德育
My Hometown
時政要聞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無痕 滲透有方——小學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方法探析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在職?;瘜W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職業學校名師的界定
讓職校師生的心更敞亮
時政
時政
德育測評:質性與量化的平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