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國家職業教育二十條視域下如何扎實有效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

2019-02-10 10:54蘇永智
現代職業教育·中職中專 2019年12期
關鍵詞:職業院校現代化職業

蘇永智

[摘? ? ? ? ? ?要]? 2019年初,國家頒發《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國二十條”),為今后一段時期內的職業教育指明了方向??梢詮膹氐邹D變長期以來國人對職業教育的偏見,確實提高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待遇水平,切實解決產學脫崗、教學滯后的問題,逐步完善國內目前的人才評價體系,嚴格控制普職比、改變“差生教育”局面等五個方面扎實有效推進職業教育的現代化建設,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 ? 鍵? ?詞]? 國家職業教育二十條;職業教育;現代化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5-0314-02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國家的美好愿景是在2035年實現教育的現代化,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職業教育是國家教育體系的一部分,國家要實現教育的現代化,那肯定離不開職業教育,一旦離開職業教育而去奢談教育的現代化,那是癡人說夢、自欺欺人。因此,國務院又印發國發〔2019〕4號文《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國二十條”),為今后一段時期內的職業教育指明了方向。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甘肅山丹培黎學校,李克強總理考察黑龍江牡丹江技師學院,足見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那么,職業教育將如何在“國二十條”的指引下扎實有效地推進職業教育的現代化建設呢?筆者拋磚引玉,認為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扎實有效地推進職業教育的現代化。

一、思想是先導,徹底轉變長期以來國人對職業教育的偏見

筆者認為,徹底轉變國人對職業教育的偏見是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的前提。轉變觀念就是要改變國人對職業教育的舊觀念、固有觀念。轉變舊觀念說起來很容易,但是做起來相當難,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必須花上5年、10年甚至更長的一段時間,因為舊觀念影響太深,已經根深蒂固,一時難以撼動。

長期以來,職業教育在我國一直處于一種比較尷尬的境地,在這個學歷至上的社會,接受職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會被人看不起的。在人們根深蒂固的觀念中,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在中學階段要讀省、市、縣的重點高中,大學階段要讀“985”、“211”大學,差一點的“三流”的大學也可以,大學畢業后,比較容易找個體面的工作。千萬不要上中職學校、職業技術院校,很沒面子,也很沒前途,將來畢業了,注定只能低人一等,只能從事比較低賤的工作,在別人面前也抬不起頭來,這是許多家長不愿意讓自己的孩子接受職業教育的原因。

二、制定政策,確實提高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待遇水平

筆者認為,確實提高職業院校畢業生的待遇水平是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的關鍵。要徹底改變我國職業教育長期以來的尷尬境地,徹底改變職業教育在國人眼中的“庶子”地位,徹底轉變人們的舊觀念,首先,國家頂層設計必須出臺一系列政策,推動職業院校畢業生在落戶、就業、參加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招聘、職稱評審、職務晉升等方面與普通高校畢業生享受同等的機會、待遇。其次,實實在在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鼓勵企業職務、職級晉升和工資分配向關鍵崗位、生產一線崗位緊缺急需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傾斜。其中有兩個問題是關鍵,這兩個問題能否順利解決,也決定著國人能否徹底轉變舊觀念。一是職業院校的畢業生必須享有參加國家公務員以及機關事業單位的考試、招聘的權益和機會;二是職業院校的畢業生在國家企業、集體企業工作一輩子退休了,他們的退休待遇要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待遇基本持平,差距不能太大。這兩個措施一旦得到落實,大部分人會覺得讀中職學校、職業院校前景光明,可以接受,人們的觀念馬上會跟著轉變,人們就會重視職業教育,職業院校很快就會得到良好的發展。否則,大部分的家長還是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去讀職業院校的,因為,他們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讀了十幾年的書,卻不能參加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考試、招聘;辛辛苦苦奉獻了一輩子,退休時每個月才拿幾百元、一兩千元的養老退休金,這也是許多家長不愿讓自己的孩子去讀職業院校的一個根本原因。

三、多管齊下,切實解決產學脫崗、教學滯后的問題

“打鐵還需自身硬”,筆者認為,切實解決產學脫崗、教學滯后的問題是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的保障。目前,我國的中職學校、高職院校產學脫崗、教學滯后問題非常突出,導致產學脫崗、教學滯后有三大主因:一是教學設備、實訓設備落后;二是老師知識老化;三是教學管理滯后。

(一)工科類的教學設備、實訓設備落后,不能緊跟飛速發展的時代,也跟不上大中型企業

大中型企業的機械、機器更新換代快,而學校沒有足夠的資金,不能及時更新教學設備、實訓設備。如,數控機床三軸的一臺30~40萬元,學校還買得起,但是能買起幾臺?五軸的一臺要100~200萬元,大部分中職學校買不起,買得起的又能買幾臺?有的機器人手臂(機械臂),一支就要150萬元,試問一下,能有幾個中職學校買得起,買得起的又能買幾支?這導致一個非常嚴重的后果:三分之一學生在做,三分之一的學生在看,三分之一的學生在玩,這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此外,學校的教學設備與時代、與企業的發展不匹配,學校的教學設備、實訓設備沒有企業的好,它們的精度、效率和操作自動化水平都沒有企業的高。

(二)中職學校、高職院校乃至部分高校工科類的老師普遍存在知識老化、動手能力差(或者說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

有的老師沒有及時進行知識“充電”,沒有及時進修培訓,掌握不了該學科的前沿知識、前沿理論;有的老師理論課講得井井有條,但是動手實踐能力差,不會使用現代化機器設備,不能給學生演示,學生當然也就不會使用機器設備。福建某高校數控專業畢業的學生來我校應聘,筆者詢問她是否懂機臺操作,她搖搖頭。問她學校有沒有開設實訓課,她說老師帶他們全班同學到實訓室,叫同學們自己摸一摸,看一看,溜一圈就回去了??梢?,高校的教學也同樣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培養出來的大學生也是很不合格的。因此,對中職學校、職業院校乃至高校的老師(技師)培訓也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

(三)教學管理滯后也是一個主因

如,現在有的中職學校的數控專業還開設普通鉗工、普通銑工課程,這兩個工種現在都派不上多大用場了,連普通車床都用得少??墒怯械闹新殞W校還照樣開設普通鉗工、普通銑工課程,這就是滯后,這就是與時代、社會相脫節。脫節還表現在:有的學校訂的教材有的也很老舊,老師還在給學生講解十幾年前的知識。當今社會日新月異,新鮮事物層出不窮,新近發生的事例舉不勝舉,難道找不出一個合適的事例來替代嗎?這也很值得商榷。畢竟事例太老舊,讓學生產生陌生感,與時代有隔閡感,不容易理解。此外,有的中職學校訂的教材是新版的,但是實訓設備卻是舊的,不能匹配。

筆者認為要辦好中職學校、職業院校的工科類專業要做到多管齊下:(1)政府要下大力氣,在資金上扶持,在政策上傾斜;(2)鼓勵、發動社會力量辦學,積極鼓勵大中型企業出資出設備參與辦學,采取聯合培養、定向培養、訂單培養等方式,培養適銷對路人才,使辦學格局呈現多元化;(3)深化校企合作,大中型企業必須派出他們的師傅、技術員到聯合辦學的學校對老師進行培訓,給學生上課;參與學校編寫教材以及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等。反之,學校的教師也要到企業跟崗實習。否則,職業院校、中職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基本上是不合格的,因為一走出學校的大門,進入企業、工廠,面對先進的機器、機臺,感到束手無策,不會使用,無可奈何,也許只能望“機”興嘆了。

四、多措并舉,逐步完善國內目前的人才評價體系

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個難題是如何改變人們對職業教育的偏見。要改變人們對職業教育的偏見,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其中很關鍵的是完善我國目前的人才評價體系。必須把職業教育作為和普通教育平等發展的類型進行建設,一碗水端平,不要讓職業教育低人一等。

德國的工業舉世聞名,這和他們很深的職教情懷和發達的職業教育體系是分不開的。首先,德國人有很深的工程師情懷,對高級技工不歧視,而且德國很多高級技工都是從大公司、大企業里的學徒工出來的,他們是很受人尊敬的。在德國,成千上萬的高級技工之所以存在感強,因為他們認為自己不比從大學出來的人低一等,他們的收入、地位和大學出來的差不多,接受兩種不同類型教育的人走在一起,高級技工(技師)不會感到自慚形穢。反觀國內,人人都想上本科院校,人人都想上好大學,說到職業教育,說到技術工人,人們馬上覺得低人一等。因為在中國,有一些固化在思維里的東西是很難改變的,拆掉中國思維里的固化思維這堵墻,才有可能改變中國的職業教育現狀。

因此,我國的職業教育到底能不能發展到更高水平?如何破解職業教育面臨的困境?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逐步完善國內目前的人才評價體系。

(1)改變用人制度以及人們的觀念,使企業和其他行業的勞動者在勞動時間、勞動強度、勞動待遇、勞動保障等各個方面都得到應有的、完善的保證,給“技師”應有的社會位置,以此改變職業教育不再處于不受重視的地位;(2)從制度層面上科學設計,發展“本科高職”和培養“本科技師”,科學確定“本科高職”的內涵性質、培養方向、教學方式等,讓中職學校與技術本科對接,讓中職技能專長通過繼續深造得到延續和發展,體現職業教育體系中各層次的連貫性;(3)對口升學計劃要向一流大學延伸。目前對口高考之所以吸引不了優質生源,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對口的大學都是一般性大學。如果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名校也安排有對口升學計劃,職業教育地位的提升就會立竿見影。

五、嚴格控制普職比,改變“差生教育”局面

在職業教育的優越性還沒有完全呈現出來的情況下,在職業教育還沒有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認可的情況下,教育主管部門必須嚴格控制普職比。國家在普及高中教育階段的同時如果沒有控制好普職比,要在2035年實現教育的現代化,那一切都是空談。大家都去讀普通高中,那是不現實的:一方面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而基層技能型崗位人才嚴重不足,供求之間已經嚴重失衡。另一方面是每個人的潛質也不同,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必須接受本科教育去搞學術研究,有的孩子只適合接受職業教育,學習技能技術。兩者只是左右之別,并無高下之分?!秶鴦赵宏P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開篇第一句就是“定海神針”,文件是這樣寫的:“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類型不同,不是高低貴賤不同,職業教育不是低人一等的教育。

為什么要嚴格控制普職比?還有一個原因,成績好、素質高的學生都去讀高中,讓成績差、素質低的學生讀中職學?;蚵殬I院校,這種“差生教育”也嚴重影響了技術技能人才質量,也會嚴重影響中職學校、職業院校的“技師”“技術工”的培養生源素質太低,一方面省學業水平考試不能順利通過,另一方面一些理論知識學不懂,不會理解,這就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識。這種“差生教育”弊病很多,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不少企業老板感嘆:職校畢業生不僅文化素養低,職業素養也差,職業學校培養的優秀人才太少了。職業教育深深陷在“差生教育”的泥沼里,如果不能擺脫這個困局,國家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藍圖就會受到影響。因此,筆者建議,讓學生自主選擇,決定自己是上普高還是上職校,擁有一技之長,一技成,行天下。

綜上所述,筆者拋磚引玉,粗淺地認為:在國家職業教育二十條視域下,可以從以上五個方面推進職業教育的現代化,當理清了上述五個方面的問題時,也一定會迎來職業教育的春天!也必定能助推國家在2035年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宏偉藍圖!

◎編輯 馮永霞

猜你喜歡
職業院校現代化職業
職業院校財務會計網絡化建設
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的現代化新篇章
基本實現現代化需要補足哪些短板?
新時期職業院校檔案管理的思考
我愛的職業
五花八門的職業
我的女巫朋友
關于馬術職業
盯緊!這些將是5年內最賺錢的平民職業
現代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