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癥狀自評量表與大學生人格問卷檢測高職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

2019-02-10 10:54楊麗麗
現代職業教育·中職中專 2019年12期
關鍵詞:均分總分量表

楊麗麗

[摘? ? ? ? ? ?要]? 通過對2016級全體學生發放網絡問卷以及2.5年的在校跟蹤調查,對結果進行t檢驗、x2檢驗、pearson相關分析,Kappa檢驗來研究癥狀自評量表(SCL-90)和大學生人格問卷(UPI)在對高職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中的作用,為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提供依據。結果:1.在SCL-90與UPI總得分上,性別差異顯著,男生高于女生;2.UPI與SCL-90檢出結果具有一定的相關性,UPI診斷結果中各維度及總分與SCL-90總分及各因子均分呈不同程度的相關;3.SCL-90以總分≥160的檢出標準與UPI診斷Ⅰ類的診斷標準存在一定的一致性;4.UPI診斷Ⅱ類學生需要更多關注。結果表明,兩者具有一定的共同性,SCL-90與UPI作為心理普查和咨詢診斷的輔助工具相輔相成。

[關? ? 鍵? ?詞]? 高職生;心理健康;癥狀自評量表;大學生人格問卷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35-0163-03

高職生是大學生中的特殊群體,以獲取職業技能為主,在校周期短,剛適應大學生活,便面臨就業問題,在此成長中還會遇到學習、情感、經濟等方面的壓力。為了更好地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情況,各高校都會對入學新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步驟一般為心理測驗、心理問題的篩查、高危人群的確定、邀約訪談、建立心理檔案等工作程序。本研究用SCL-90與UPI量表對2016級學生進行心理普查,并進行2.5年在校跟蹤調查,分析測量工具能否準確反映學生心理健康情況,試圖為高職院校進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據,為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提供有效參考。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對某高職院校2016級學生入學2個月后進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海軟件心理管理系統(1.0版本)進行在線測試,以班級為單位分批次組織學生統一測試。測試前,召開心理普查動員會暨培訓會,對象是輔導員以及現場測試指導老師,由輔導員提前給學生講解測試目的和操作步驟,隨后在機房進行統一測試。測試后,從系統導出測試數據,剔除無效量表(剔除標準:有規律性的答卷或只答單個量表)。

共測試4182個學生,有效問卷3787份,其中男生2419人,女生1368人,男女比例1.77:1,年齡在17~24歲之間。

(二)測量工具

1.癥狀自評量表(SCL-90)

癥狀自評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該量表共有90個項目,每一個項目均采取1~5級評分,分別從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其他10個方面反映心理情況??偡值梅衷礁咛崾拘睦斫】邓皆降?。篩選陽性檢出標準為:總分≥160分或任一因子均分≥2.5分或任一因子均分≥3分。[1]本研究,該量表Cronbach α系數均為0.95。

2.大學生人格問卷(UPI)

大學生人格問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共 60 個項目。包括軀體癥狀、精神分裂、抑郁癥、神經癥四個維度,每個項目0與1計分,得分越高,提示心理健康水平越低。篩選陽性檢出標準有3類。第Ⅰ類:(1)UPI總分≥25分;(2)第25題做肯定選擇者;(3)輔助題中同時至少有兩題做肯定選擇者。第Ⅱ類:(1)20分≥總分>25分;(2)第8、16、26題中有一題做肯定選擇者;(3)輔助題中只有一題作肯定選擇者。第Ⅲ類:不屬于第Ⅰ類和第Ⅱ類歸為此類,即為心理健康。本研究,該量表Cronbach α 系數均為0.92。

而后,由國家心理咨詢師對兩個量表篩選陽性的學生逐個進行心理訪談,確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稱為A類學生。[2]A類生是存在某種神經癥傾向、有嚴重心理問題、或有自殺傾向的學生。[3]

對2016級所有學生進行2.5年的在校跟蹤,直到大三上學期,從輔導員反饋、心理中心咨詢中進一步確認A類學生(學生不重復累加)。

(三)統計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包對采集的數據進行檢驗。兩個量表的性別間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多個分類變量相關性比較,采用行×列表資料的x2檢驗,兩個量表之間關系,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兩量表檢出結果的一致性檢驗,采用Kappa檢驗。

二、結果與分析

(一)不同性別新生SCL-90與UPI得分比較

在SCL-90得分上,男生x(SD)=129.02(34.90),女生x(SD)=142.62(37.45);在UPI得分上,男生x(SD)=9.85(8.96),女生x(SD)=14.00(10.14)。與男生比較,女生略高,性別差異顯著(t=-11.003,P<0.001;t=-12.600,P<0.001)。說明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較低,在入學近期遇到的環境適應、人際交往等煩惱、迷惘、不滿、沖突等狀況中,男生更為樂觀。

(二)UPI診斷結果與SCL-90的相關分析

從表1可知,UPI診斷結果中的各維度與SCL-90各因子均呈現不同程度的顯著正相關,(P<0.01),r值介于0.23~0.66之間,尤其整段為第Ⅰ類的UPI總分與SCL-90總分相關系數最高(r=0.653,P<0.01)。進一步說明UPI與SCL-90量表具有對新生心理健康狀況檢出的共性。

(三)UPI診斷結果與SCL-90檢出人數的交叉分析

從表2可知,UPI檢出的類別與SCL-90檢出結果具有一定的相關性(P<0.01)。具體表現,在SCL-90的總分≥160分為檢出標準上UPI的檢出類別是有差異的。滿足SCL-90的總分≥160分總檢出標準的人數在UPI的檢出類別中Ⅰ類概率最高。同時,不滿足SCL-90的總分≥160分總檢出標準的人數在UPI中顯示心理健康的概率最高。同樣,在SCL-90的任一因子均分≥2.5分為檢出標準和以任一因子均分≥3分為檢出標準上判別出UPI的類別亦是如此。綜上所述,說明UPI的診斷標準與SCL-90的檢出標準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相互檢測出的結果具有一定的包容性。

(四)UPIⅠ類與SCL-90對檢出心理健康水平低新生的一致性比較

SCL-90中以總分≥160分為檢出標準的檢出率是19.07%,以任一因子均分≥2.5分為檢出標準的檢出率是14.00%,以任一因子均分≥3分為檢出標準的檢出率是1.87%;UPI診斷Ⅰ類的檢出率是17.4%。從表3可知,以總分≥160分為檢出標準與UPI診斷Ⅰ類的診斷標準檢出心理問題的具有一般強度一致性,而以任一因子均分≥2.5分為檢出標準和以任一因子均分≥3分為檢出標準與UPI診斷Ⅰ類的診斷標準檢出心理問題一致程度不夠理想。

(五)SCL-90總分≥160、UPIⅠ類陽性篩查與A類學生篩查結果

通過SCL-90和UPI篩查出來的學生,進一步心理訪談確認為發現真正呈陽性的A類學生共有8人,當中有2人不屬于UPI的Ⅰ類,Kappa=0.86(P<0.01)。說明,SCL-90總分≥160的篩查標準與UPIⅠ類診斷標準的一致性好,但后者出現漏報。

(六)5個學期SCL-90、UPI陽性篩查與A類學生篩查結果

從表4可知,不論是SLC-90還是UPI都會出現漏報現象。對學生2.5年的追蹤發現,確認A類學生不僅從SCL-90總分≥160分、任一因子均分≥3分、UPIⅠ類的篩選結果來判別,A類學生還會出現在SCL-90任一因子均分≥2.5分、UPIⅡ類中,甚至出現在UPIⅢ類。

三、討論與結果

(一)不同性別學生在SCL-90與UPI得分上的差異分析

在SCL-90與UPI總分上,男女差異顯著(p<0.001),結果顯示男生心理健康狀況好于女生。大多數研究認為測量的高職新生數據顯示,男生心理健康狀況好于女生,體現出量表具有相對穩定性。

(二)SCL-90與UPI的關系

交叉分析顯示,UPI的診斷結果與SCL-90的檢出結果具有一定的包含關系。UPI診斷結果與SCL-90的相關分析顯示,兩量表各因子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相關,尤其是兩總分之間,進一步說明兩者的測量內容上有一定的共同性,但是相關系數介于0.23~0.66之間,又表明兩者具有一定的獨立性。

在UPIⅠ類與SCL-90對檢出心理健康水平低學生的一致性比較中,UPIⅠ類檢出率與SCL-90總分≥160分檢出率相當,但高于任一因子均分≥2.5和任一因子均分≥3分檢出率。在陽性篩查中,篩選標準高,會出現漏報;篩選標準低,會出現誤報。在對SCL-90、UPI陽性篩查后,進一步心理訪談確認的A類學生都在兩個量表的陽性篩查中,進一步說明,兩者的關聯性,并且SCL-90以總分≥160分為檢出標準更優于UPIⅠ類的診斷標準。

對學生2.5年的追蹤發現,可能存在心理問題轉變明顯存在心理問題的人數較多,甚至出現從心理健康到明顯存在心理問題并且人數不少,說明SCL-90檢出標準更優于UPI的診斷標準,同時也說明心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心理預防非常重要。

由于沒有對學生每個學期進行測試,而是發現A類學生后再查看第一學期的兩個測試結果,心理是動態的,之前的測試結果是否能預測當時的心理情況,需要進一步證明。

綜上所述,兩個量表都是較好的測量工具,功能相似,在心理普查過程中結合使用,相互補充,但在實踐運用和操作過程中各有優勢。SCL-90作為心理健康普查以及咨詢診斷的輔助工具,不擔心造成陽性樣本流失。UPI篩選標準的針對性很強,對問題嚴重的學生和有心理咨詢需求的學生及時進行心理干預。

參考文獻:

[1]金華,吳文源,張明園.中國正常人SCL-90評定結果的初步分析[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1986,12(5):260-263.

[2]王建中.UPI與SCL-90的比較研究[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5(9):117.

[3]林靜.大學生人格問卷與癥狀自評量表相結合用于大學新生心理普查[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15(1):45-46.

◎編輯 王海文

猜你喜歡
均分總分量表
生態旅游景區服務場景的量表開發研究
積極人格教育量表編制與現狀調查研究
蝴蝶標本(外一首)
CSE閱讀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評價中的有效性及影響因素
議論文評價量表的設計思路與使用方法
面積均分線的推廣
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測試
一年級下冊期末考試
一年級下冊期末復習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