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節楷書欣賞課帶給我的思考

2019-02-11 08:38李明輝
江蘇教育 2019年93期
關鍵詞:圣教序雁塔褚遂良

李明輝

書法是中國文化所特有的東西,它無法脫離漢字而存在,像日本、韓國做過很長時間的嘗試,想把書法變成一種類似抽象繪畫的存在,但如果這樣做,它也就不是書法了。書法應是一個藝術門類,它有自己的語言,它有抽象的概念。就像小鳥唱歌我們聽得懂嗎?聽不懂,但是覺得好聽嗎?好聽。音樂也是這樣。我們接觸抽象性的東西時,更需要打開心靈,它能帶來一個更大空間。書法藝術需要系統性的訓練,不是一個點上的事情。

學習書法的人群大概有三個類型和三種需求。第一類人群是小學生。他們開始拿起筆,從筆畫、結構、偏旁,一點點學起。之前,在啟蒙學習階段的學生都從歐陽詢或者顏真卿的楷書學起,為了建立最初的平正規矩的感受。這個階段無他,就是要老老實實地臨帖,能夠對漢字的構成產生興趣。漢字就像小朋友玩的積木,是由不同的零件,或者說不同的結構的原件組裝起來的,跟我們的榫卯結構,跟所有中國文化里其他的東西有特別相似的地方。所以筆者覺得這個階段的教學重點是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體會一撇、一橫、一捺,以及把筆畫控制好的樂趣。

《文心雕龍》中說“物先大體,鑒必窮源”。針對小學生,筆者認為課程的設置應該沿著書體的發展進程——篆、隸、真、行、草,教師帶領學生將每一個代表性的書體、字體都欣賞一遍。就像導游帶著游客游覽徐州,把基本景點都看完之后,游客可以選擇一個最喜歡的地方再接著往下玩,而不是導游覺得云龍山好只帶游客到云龍山,讓游客以為徐州就只有云龍山。學習過程的理解也是這樣,先要有全貌。而我們對一件事情的興趣來源于背景知識,往往是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夠從細微的一點生發出一個世界。

筆者在安排歐陽詢的《九成宮》和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見圖1)這一節欣賞課的時候,運用比較,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楷書字體的不同面貌,激發學生對其他字體的想象?!毒懦蓪m》和《雁塔圣教序》都是唐代楷書,二者之間在字的基礎結構上,并沒有很大的差別,但給人的感受卻有很大的不同。它們一個嚴謹理性,一個流暢優美,這迥異的特點,很大程度上源自兩種書體獨特的線條形態。

圖1 《雁塔圣教序》與《九成宮》局部

在《九成宮》里,歐陽詢大多會用直線來造型,幾何狀的筆畫彼此搭建,給人以勻稱且理性的感受。而在《雁塔圣教序》中,具有圓曲弧度的線條,則是褚遂良更為感性的表達?!毒懦蓪m》里的橫呈幾何狀,穩定且勻稱;《雁塔圣教序》里的橫則帶有弧度,先抑后揚,先細后粗,行筆時候,有提按,也有速度(見圖2)?!毒懦蓪m》里的“大”字,仍在歐陽詢非常理性的控制當中;《雁塔圣教序》中的“大”,撇與捺之間則有極大的粗細差別,一撇一捺里有截然不同的情緒(見圖3)。古人常常用“險勁”來形容歐陽詢的字,字里頭有一種來自結構的緊張,在敏感與嚴密中,是平穩和險絕的微妙結合。而《雁塔圣教序》有豐富的線條變化,褚遂良愿意展示自己運筆時的痕跡,于是點畫提按中,也能夠體會到他的情緒起伏與某種抒懷。因此有人說,歐陽詢是“結構大師”,褚遂良是“線條大師”。兩種風格的背后,是二人完全不相同,卻同樣鮮活的性情。

圖2 《九成宮》與《雁塔圣教序》中的“一”

圖3 《九成宮》與《雁塔圣教序》中的“大”

對書法家的介紹在欣賞課上是必不可少的,如同講故事一樣,將人與字結合在一起。褚遂良,作為一代名臣,有著高尚的人格魅力、卓越的學識和治國安邦的才干。褚遂良自小即博覽群書,學通經史,并對書法情有獨鐘,早年受歐陽詢影響極大,后經推薦,得以親近大量二王真跡,書風亦為之一變,終成一代大俠風范。歐陽詢是褚遂良的老師,同褚遂良的父親交好,雖長相很丑,但聰明過人,勤奮好學。他在76 歲時書《九成宮》碑文,筆法以方直為主調,又有“二王”的精致圓潤,結構精準,達到楷書的極致。褚遂良學書初始深受歐陽詢影響,他的楷書滲入行書和隸書筆意,靈活多變而不失法度,使楷書面貌為之一新,并開啟了初唐以后的書風,在楷書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堆闼ソ绦颉窞轳宜炝纪砟晁鶗?,技法爐火純青,可謂人書俱老,褚遂良創作時極為投入,加之擔負篆刻任務的方文韶,是當時技藝最高的刻工,能將褚遂良用筆的細節與文采,準確地表達出來,故此碑能代表褚遂良最高水平。無論用筆結體還是精神氣格,已將褚遂良所開創的新的唐楷規范,進行完整的總結和定格,堪稱楷書之冠。

作為初學的小學生,只是單純地練習字帖上的內容,確實有點枯燥。生活中,有更多的對比強烈的線條表現方式,無處不在,可以更直觀地理解和感受到直線與曲線所予人的不同情緒。

畢加索的椅子和設計師的椅子,一直一曲,對比強烈(見圖4)。

圖4 直線、曲線對比圖(1)

康定斯基與蒙德里安的畫兒其實也是很好的說明??刀ㄋ够膭撟饕宰杂汕易兓S富的弧線為主,加以明亮的色彩,凝神看的時候,是具有韻律的動感。蒙德里安則用直線將不同的單色塊面區隔,這樣的理性中,也有無限渺遠的平靜(見圖5)。

圖5 直線、曲線對比圖(2)

卷草紋是在傳統里被運用得很多的一種紋樣。衣袖上,瓷器上,家具上,都能看到它。這紋樣從花草里來,模仿著忍冬、荷花、蘭花、牡丹的樣子,波狀的曲線很圓潤,貼近著彼時的趣味,如同自然里萬物的生長,自在流動。而回紋的樣子,則來自遠古時,古人模仿著天雷所畫下的雷紋。這樣反復往折的幾何形紋樣,規整又嚴謹,也常被用作間隔或鎖邊圖案。宋時,這樣的紋樣復又流行起來,與當時崇尚的理性主義,也是相關的。

正如《雁塔圣教序》中流暢且優美的曲線,新藝術運動的特征也是大量采用曲線,模仿自然界中花草、動物的形狀,甚或將東方的紋案也融入其中。而裝飾藝術風格則運用直線構成幾何性的視覺,與《九成宮》的造型有十分相似的邏輯。如此逐一說到時,會覺得,莊子說的“藝可通道”,大概也是這個意思吧。

所以,用看得懂萬千筆墨的眼睛去看自然造化,也以看得懂紛繁物象之美的眼睛,回看書法。這過程里,自有我們的心有所領與意有所會。

猜你喜歡
圣教序雁塔褚遂良
游雁塔
《懷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技法解析(二十九)
《懷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技法解析(二十八)
雁塔夜吟
《懷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技法解析(二十四)
歷史
正定雁塔
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集古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