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滄邊民互市貿易情況及建議

2019-02-19 09:18文中共云南省臨滄市委政策研究室課題組
社會主義論壇 2019年4期
關鍵詞:互市清水河邊民

文中共云南省臨滄市委政策研究室課題組

云南省臨滄市有3個縣與緬甸接壤,邊境線長290.791公里,有3個國家級口岸。研究邊民互市貿易的現狀及存在問題,探討發展邊民互市貿易的潛力,對促進臨滄市對外開放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邊民互市貿易發展的基本情況

邊民互市貿易的概念。邊民互市貿易是指邊境地區邊民在我國陸路邊境二十公里以內,經政府批準的開放點或指定的集市上、在不超過規定的金額或數量范圍內進行的商品交換活動。我國邊境地區的居民和對方國家邊民可進入邊民互市貿易區(點)從事互市貿易。邊民通過互市貿易進口的生活用品(列入邊民互市進口商品不予免稅清單的除外),每人每日價值在8000元人民幣以下的,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稅;超過8000元人民幣的,對超出部分按照規定征收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稅。

邊民互市貿易點分布情況。臨滄市在與緬甸的陸地邊境線附近設有14個邊民互市貿易點。其中,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2個:孟定清水河口岸邊民互市市場、137通道邊民互市點。鎮康縣6個:南傘口岸邊民互市試驗區、南傘125通道邊民互市點、南傘大營盤邊民互市點、110邊民互市點、岔溝邊民互市點、勐堆蚌孔邊民互市點。滄源佤族自治縣6個:勐董邊民互市點、南臘邊民互市點、芒卡邊民互市點、班老邊民互市點、單甲邊民互市點、班洪邊民互市點。經云南省人民政府批準的邊民互市貿易示范點2個,即孟定清水河口岸和南傘口岸邊民互市貿易市場。

邊民互市貿易完成情況。2011年以來,隨著清登(緬甸清水河至緬甸登尼)二級公路和祥臨二級公路全線貫通,以及沿邊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臨滄市邊民互市貿易出現了井噴式發展。2016年,全市完成邊民互市貿易額34.1億元,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74.37%,是2011年2.58億元的13.22倍;2017年,全市完成邊民互市貿易額32.7億元,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59.73%,是2011年2.58億元的12.67倍;2011年至2017年年均增幅達52.68%。2018年1至8月,全市完成邊民互市貿易額22.63億元。

邊民互市貿易現狀特征。一是清水河口岸一枝獨秀,連續四年成為云南省中緬邊民互市貿易量值最大口岸。臨滄市邊民互市貿易主要以清水河口岸為主。從2011年開始,孟定清水河口岸的邊民互市貿易額逐年攀升,2014年至2017年連續四年成為云南省中緬邊民互市貿易量值最大口岸,帶動了全市的對緬貿易。最高峰的2016年,清水河口岸邊民互市貿易額達30.5億元,是2011年1.5億元的20.33倍;進出口貨物量達107.1萬噸,是2011年8.78萬噸的12.28倍。雙方邊民參與度快速提升,最多時每天超過2000人。2017年,清水河口岸完成邊民互市貿易額28.6億元,占全市總額的87.5%。二是邊民互市貿易以進口農副產品為主,綠豆成為主打產品。三是邊民互市貿易市場以信息化管理為依托,通關便利化明顯提速。孟定清水河口岸和南傘口岸邊民互市貿易市場分別于2017年9月和2018年9月通過終驗。其中,孟定清水河口岸2016年被列入云南省邊民互市業務改革試點口岸。兩市場均通過建設出入境交易區和查驗區、申報服務大廳、海關辦公區,實現了場所封閉式管理;依托新版邊民互市管理系統,實現申報、查驗、放行全程無紙化;通過讀取指紋實現人員、貨物的自動匹配申報,將“人到、證到、貨到”簡化為“人到、貨到”;通過電子卡口為依托達到物流監控智能化,刷卡即可實現自動核放。兩市場實現了場所化管理、全程化監控、無紙化通關、電子化結算的信息化通關,推進了海關監督管理事務信息化,規范創新升級了邊民互市管理模式和監管體系,通關便利化明顯提速。

發展邊民互市貿易的建議

拓寬雙邊貿易渠道。堅持擴大出口與增加進口并重,優化貿易結構。一是加快爭取冰鮮水產品、水果、食用水生動物、肉類、苗木、礦產品等其他進口產品指定口岸落地臨滄,拓寬相關產品進口渠道和產品種類,推動進境指定口岸建設。二是研究緬甸市場需缺,引導邊民成立邊民互助組,以“邊民互市貿易+互助組”的形式與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合作,做大貿易量。三是支持和發展跨境電商擴大消費品進出口。大力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增設跨境電商園區,將建設傳統外貿與跨境電商相結合,打造一個集商務辦公、產品展示、在線交易、品牌策劃、營銷推廣、金融服務、倉儲物流、保稅倉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為企業及跨境電商提供優質服務。

創新貿易方式。積極打造封閉監管、營運規范、功能齊全、政策優惠,集保稅倉儲、加工展示、自由交易為一體的邊民互市示范區。一是爭取邊合區核心規劃區增加保稅功能。在短期內無法達到綜合保稅區申報條件的情況下,結合新的邊民互市規劃區和指定口岸區建設,加大申請保稅倉庫力度,使邊民互市區、指定口岸區與保稅功能三者融為一體,打造小型的集中報關、集中查驗、集中監管倉儲的“境內關外”保稅區域。通過保稅倉的保稅功能,邊境商人可一次帶入較多金額的商品,按照規定限額分批買賣,把進口免關稅政策用足用好,提升口岸功能。二是在新規劃區留足空間,打造適應消費結構升級、打通境內外消費渠道的進出口產品門類多元的專業市場。三是增加邊民互市區購物一條街和免稅商城的布局。與跨境旅游相結合,允許旅客在互市區內購物享受8000元/人/天的免稅額度等優惠政策,打造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跨境旅游特色品牌。四是促進邊民互市向一般貿易轉型。加大招商引資,根據邊民互市貿易產品特點,充分利用互市商品免稅、物流成本低等優勢,著重引進海產品、堅果產品、農副產品等加工型企業,允許邊民互助組與所在縣轄區設立的加工生產企業簽訂供貨協議,引導互市產品落地加工,推動“通道經濟”向“口岸經濟”轉型。

多渠道籌措發展與建設資金。積極向國家和省爭取建設資金,爭取更多的互市點項目列入國家和省的重點項目給予資金扶持。創新工作方式,全方位推進招商引資,通過獨資、合資、合作和租賃、物流經營權轉讓等市場化方式,增加新的融資渠道;協調銀行業入駐邊民互市貿易區,提高邊民互助組融資信用額度,提升邊民互市交易規模,方便邊小貿易和加工貿易的開展;加大與亞洲開發銀行合作,做好基礎設施綜合發展項目;充分依靠邊合區投資公司,通過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與亞行、國開行、基金、風投建立廣泛合作關系,或者建立開放式邊合區建設基金,放大資本金杠桿效應,加大對邊民互市規劃區的土地開發、基礎設施建設。

加大政府間雙邊交流協調。繼續加大邊合區管委會和緬方的雙邊交流機制,辦好邊境經濟貿易交易會,搭建中緬商會及企業家交流合作平臺,增進彼此了解,奠定合作交流基礎;繼續做好每月定期互訪交流機制,及時協調解決聯合執法、經貿合作、口岸建設管理、口岸交通擁堵、入境和衛生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問題;充分發揮商務、僑務等政府職能部門作用,加強雙邊政府間的交流互訪;同時,共同打擊各種違法行為,為雙邊互市貿易健康發展提供安全、穩定、便捷的條件,不斷提高沿邊開放水平。

猜你喜歡
互市清水河邊民
中國邊民互市研究回顧與述評
西藏邊境地區邊民居留穩定性調查與分析*
清水河邊
滇西南邊民通婚對社會秩序的影響——以普洱市為例
陸西地區清水河組一段儲層特征及差異性分析
加快河口縣邊民互市貿易轉型升級
走不出清水河
一條清水河
明代蒙漢互市貿易的建立及發展演變——以市口變化為中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