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樟樹本土文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

2019-02-19 12:03章文艷
新課程·中學 2019年12期
關鍵詞:被動語態初中英語

章文艷

摘 要: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提倡將多種教學資源內容納入教學范疇,結合豐富的本土文化中的教育教學資源,以適應教師的教學需求和學生的學習需要。從樟樹本土文化角度探討其與初中英語教學資源的整合,為初中英語教學的課外閱讀教材的開發提供借鑒。

關鍵詞:樟樹本土文化;初中英語;被動語態

隨著樟樹政治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地位的提高,尤其是每年一次的全國中藥材交流大會的舉辦,酒業、鹽業、旅游業的發展,樟樹越來越受到關注。然而國家課程的教學內容不可能涉及所有的地域文化,我們的學生在日常學習和交際中渴望用所學的英語知識去描述自己的家鄉,卻不知道該如何準確地表達,同時又找不到合適的英語資料來幫助自己提升相關知識和能力,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用英語去滲透自己的家鄉樟樹的本土文化。

長期以來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往往只重視學生語言詞匯、結構的分析,語法知識的傳授,而輕視語言能力的培養。語言知識的掌握和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成了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本身生動形象的語言被支解成一個個支離破碎的語言項目,整個教學只注重教授接受性的知識灌輸和成才教育,忽視了語言的多元價值,文化內涵及人文精神,這種與文化密切相關的文化意識,是得體的運用語言的保障。然而現階段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培養匱乏,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際意識,不斷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具有雙邊文化理解能力,掌握進行文化意識培養的策略和技巧,促進二者快速在教學中融合。

樟樹是一座歷史悠久、本土文化資源豐富的古鎮。樟樹的中藥文化是我國中藥業寶庫中的瑰寶;樟樹的酒文化源遠流長,四特酒名揚全國;樟樹的鹽化基地是江西最大的鹽業基地;吳城遺址、筑衛城遺址,樊城堆遺址等古文化遺址反映了樟樹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雄偉的贛江、美麗的閣皂山、中國古海、道教圣地閣皂山,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這一切都是我們良好的教育資源。同時,我們的教師和學生大多土生土長,對這里豐富的地理、人文環境資源,有著較多的感性認識和實踐經驗。這些獨特的資源,正是開展校本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引導學生熱愛家鄉,關注自然和社會的大好素材。

開發樟樹本土特色的文化知識,結合初中學生的英語能力和學習特點,整合初中英語教學課程資源,力求英語教學內容能夠更為貼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更深刻地了解了自己的家鄉。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調查挖掘樟樹本土文化的歷史及地位,將樟樹藥文化,旅游文化,樟樹酒業、鹽業等本土文化,滲透到初中英語教學中去,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培養學生濃厚的本土地域文化意識和對家鄉的熱愛,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英語教學中開展一系列有關地域文化的教育教學活動,既檢驗了初中英語課程教學資源整合的教育效果,又更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了其各方面能力。

初中英語教學仍舊偏重于課堂教學和課本的學習,與學生生活相差甚遠,對地域文化知識在教學中的開發和利用相對滯后,學生幾乎沒有機會用英語知識,來介紹自己的家鄉。新課改提出后,通過對樟樹本土文化的研究,對以本土文化為依托的英語課程資源進行整合,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與交流能力,從而全面地促進本校學生英語基本素養的進一步發展。人教版九年級中有三個單元(5、6、7單元)涉及被動語態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教學,我在教授新課的同時,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本土文化材料,把有關樟樹的藥文化的知識融合進去,逐步解析文本,不斷滲透文化和情感,既鞏固了語法知識被動語態,又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提升了學生的人文素養,合作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學生濃厚的本土文化意識和對家鄉的熱愛。

經過多次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對于結合了本土文化的英語課堂興致很高,教師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能夠了解到本土文化,熱愛本土文化,學會如何用英語知識來介紹自己的家鄉,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在此過程中,教師更多地通過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程學習中,讓學生能夠自主探究,培養整體語言能力;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和環境,鼓勵學生選擇和自己感興趣的學習內容,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希望在寬松自然的教學氛圍下,激發學生更大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教學是一種雙向活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改進教學方式,經常性地激發啟發學生探究思維能力,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讓學生長期處于一種自發獲取知識的學習狀態,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挖掘本土文化具有教育教學意義的知識,滲透到初中英語學科中去,因其獨特風格及知識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貼近,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知識學習態度和能力,更有效地促進學生長久持續地發展。

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樟樹本土文化,在學習外國文化的同時,多了解樟樹本土文化,將這些以英語教學的形式表現出來,不僅僅是學生應掌握的東西,而且是英語教師的基本素質,本土文化知識本來就是學生應該掌握的東西,這也是培養學生良好民族情感的需要??傊?,在初中英語課堂融入本土文化教育,將培養學生的本土文化意識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這是新形勢形式英語教學的需要,挖掘本土文化資源,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學生的視野,陶冶他們的情操。把本土文化引入課堂,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開發豐富多彩的本土文化校本課程,可以為文化生活的教育開辟另外一片天地,讓學生了解家鄉、熱愛家鄉,促使其繼承、發揚傳統文化,也為特色學校的建設和教師的成長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它不僅能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提高英語學習興趣和英語綜合運用能力,還能加深他們對本土文化的理解,增強他們愛國愛家鄉的美好情懷。

編輯 李博寧

猜你喜歡
被動語態初中英語
被動語態復習(The Paasive Voice) 九年級 Unit5—7
被動語態
被動語態專項訓練
被動語態考點大放送
中考被動語態考點精析
初中英語單項選擇練與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