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外手術老年患者的影響探討

2019-02-20 03:55單曉燕
關鍵詞:致殘率肢體機體

單曉燕

(南通市通州區人民醫院,江蘇 南通 226300)

腦外手術屬風險較高的手術類型,有一定致殘率。老年患者由于機體功能偏弱,加上疾病本身的影響,術后恢復情況并不理想[1]??祻妥o理是促進此類患者術后恢復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外手術老年患者的影響,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資料

本文選取2015年的7月~2017年的7月在我院接受腦外手術的118例患者做為此次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者在疾病發生后符合手術治療指征,無相關禁忌,均接受腦外手術治療。②患者年齡超過60歲。按照隨機方法進行分組,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常規組,每組有患者59例,兩組資料:研究組有男性32例,女性27例;年齡60~78歲,平均年齡是(69.3±5.4)歲。常規組有男性31例,女性28例;年齡60~79歲,平均年齡是(70.1±5.7)歲。對比兩組基本資料未見明顯差異,P>0.05。

1.2 方 法

兩組患者在術后均予以康復護理,常規組在常規時間予以康復護理,而研究組則給予早期康復護理,護理方法:①加強術后皮膚護理,由于老年患者皮膚狀況并不理想,多有皮膚萎縮狀況存在,加之手術治療后長時間臥床,容易發生壓瘡等并發癥[2],護理人員應在術后定時幫助患者進行翻身,對受壓肌肉進行按摩,若患者術后需要乘坐輪椅,需幫助其選擇合適坐墊,同時定期幫助其更換。②機體功能強化鍛煉,術后早期,幫助患者進行肢體功能被動鍛煉,對肢體進行被動活動;待患者清醒,指導并幫助病患進行床上肢體主動運動,主要是腳趾、手指主動活動。(3)逐漸可以指導患者進行握手、起坐與橋式運動訓練。(4)患者處于穩定期時,增加起床、平衡、站立及站姿訓練。若患者狀態良好,逐漸增加行走與上下樓練習,在旁引導患者調整合適的步幅與重心,并予以全程保護。③心理護理,患者接受康復鍛煉通常需要分階段開展,在進行康復訓練過程中患者也常常能遭遇平臺期,感覺每天重復一些枯燥、乏味的訓練,感到勞累,積極性相應下降,要求一定及時發覺患者心理狀態的變化,對原因進行分析,予以支持、鼓勵,提高患者的積極性。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進行Barhtel指數評分,用以評估其日常生活能力。采用FuglMeyer法評估患者的運動能力。

1.4 統計學方法

本文統計所得數據資料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以(±s)表示計量資料,并進行t檢驗;以x2檢驗計數資料。以P<0.05的差異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研究組在接受護理后Barhtel指數、FuglMeyer評分均高于常規組,組間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接受護理后兩組患者Barhtel指數、FuglMeyer評分對比

3 討 論

老年患者接受腦外手術,也會承受很高風險,不僅有一定致殘率,恢復效率也不理想。對于此類患者,康復護理的有效性就顯得非常重要,也是提高術后恢復效率的關鍵[3]。大量臨床研究證明,此類患者實施康復護理,若要獲得最佳的康復效果,需要及早開始,通過早期對患者予以良性刺激,并實施系統、科學的康復訓練,促進疾病發生后存在異常的神經元與肢體功能恢復[4-5]。本文對研究組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在加強術后基礎護理的同時,為患者營造舒適恢復環境,鼓勵其進行機體功能強化鍛煉,指導其進行認知恢復訓練,做好飲食護理,實施進食訓練,并在術后各個階段予以患者有效的心理疏導。結果提示,研究組在接受護理后Barhtel指數、FuglMeyer評分均高于常規組,組間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充分證明,腦外手術老年患者接受早期康復護理,能夠提高機體恢復效率,改善機體功能,進而起到降低致殘率的效果。

猜你喜歡
致殘率肢體機體
Ω-3補充劑或能有效減緩機體衰老
分析急性腦血栓早期康復護理對降低腦血栓患者致殘率的效果
肢體語言
鄧俊峰作品選
肢體寫作漫談
肢體語言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
急診腦卒中識別評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大型臥澆機體下芯研箱定位工藝探討
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無瓣膜病變心房纖顫并腦卒中的臨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