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STS 課程構建與實施的探索

2019-02-20 05:48丘紅慧
師道(人文) 2019年12期
關鍵詞:科技教育學生

丘紅慧

STS課程的構建與實施是一個嶄新的教育課題。近年來,我們對該課題進行了探索與研究,取得了階段性研究成果。

一、小學STS教育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STS教育,即科學、技術與社會教育,是一種整合性教育,它是在現代科學技術教育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興教育課程。而在現行中小學教育中,科技教育往往屬于課外教育和愛好活動,這種狀態顯然與日新月異的科技教育需求不相適應;同時,由于我國科技教育歷來比較欠缺,這又對少兒科技教育的整合與創新提出了更高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中小學科技教育在全國興起,不少學生小發明、小創造和學生科學實踐活動碩果累累,不少學校也積累了少兒科技教育的豐富經驗,眾多的社會團體又對此予以大力支持,這為少兒科學技術教育與社會教育的整合提供了客觀條件。好學習、發奇想、喜歡創新是少年兒童的天性,這又使深化教育、整合教育成為可能。小學STS課程的構建與實施,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二、對小學STS教育的初步探索

在探索實踐中,我們面向未來,面向社會,實行科技教育與學科教育、社會教育、科技實踐相結合,實現科學、技術與社會教育的有機整合,即二面向、三結合、一實現的教育路子。

1.面向未來,著力于開發少兒的前期科技思維

今后的一二十年,將是中國科技日益進步和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也是學生陸續走出校門參與世界經濟搏擊的時期。面向科技未來,面向學生未來,這是進行科技教育的出發點。為此,我們通過營造科技學習氛圍,講解科技形勢,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們把教育著力點放在開發學生的前期科技思維上,從而較好地提高了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2.面向社會,以社會教育的整合力量提升教育水平

在實驗中,我們通過以下幾種形式實現科學、技術與社會教育的有機整合:一是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形式接受社會教育,組織學生到工廠、農村、科研單位參觀,請當地科技工作者作科技講座,以打開學生視野;二是實行學校、家長、學生三結合教育形式,爭取家長對科技教育的支持,讓家長對學生的小發明創作、科技實踐活動給予必要的物質支持和精神鼓勵,從而形成了科技活動學生唱主角、教師作指導、家長作后盾的教育格局;三是組織學生直接參與科技社會實踐,直接接受社會性的科技教育。

3.實行三個結合,推進科學、技術和社會教育的直接整合

在學校的支持下,我們發動全校教師參與課題研究,自覺地把科技教育融入學科教育內容。如語文學科在作文教學中注重對寫作科研實驗報告的教導,數學學科運用點、線、面原理指導學生進行小制作,英語學科突出對國外科學的介紹。在教育中,我們十分注重學生的科技實踐活動,組織學生開展“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等社會實踐活動,手把手地指導學生對縣城城區、農村,工廠、河流進行定點取樣、定項分析,對縣城空氣質素、水源狀況、風力風向、噪音指標、綠化指標等進行專題分析研究,并直接參加綠化、美化、凈化活動,使科技教育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小學STS教育的內容與辦法

根據小學科技教育要求和小學生心理認知特點,我們竭力在教育內容與方法上予以創新:

1.分層教學、分級定標法

即對1-3年級學生,著重于科技啟蒙,培養科技興趣;對4-6年級學生,在普及科技基礎知識基礎上,組織學生開展小創作和科技實踐實驗活動,重在開發學生科技思維,提高創新能力。這種方法十分符合小學生科技教育實際。

2.啟迪指導法

即引導學生多看多想身邊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題材。例如,學生看到市面上有“情侶摩托車雨衣”,就創作了“母子雙頭連體雨衣”;看到敬老院中有輪椅,就創作了“多功能助殘輪椅”;看到老師寫粉筆字時一身粉筆灰塵,就改進唇膏盒,創作了一個“粉筆套”……這些作品均獲得省級獎勵。

3.本土題材法

懷集縣是山區生態大縣,山上郁郁蔥蔥,山下綠樹成蔭,擁有3600平方公里的生態森林;懷集又是新興旅游區,是中國大陸唯一的金絲燕棲衍地,擁有省級著名燕巖風景區、國家級自然河漂流旅游項目,生態研究和旅游資源研究是當地主要科研課題。為此,我們根據當地的特點,把科技教育與本土題材直接結合起來。本課題研究中,組織學生成立科研小組,對本地生態環境和旅游資源開展專題研究,深入到燕巖風景區、林地、溫泉進行實地考察,學生不僅增強了環境保護意識,學會了生態平衡、環境保護、旅游資源開發等相關科技知識,而且寫出了《我愛懷集山山水水》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金絲燕翱蔚藍天——中國燕都生態研究》 《金絲燕生態小探究》《桃花源長壽村小探秘》等專題科研報告,為科技研究和經濟發展提出了建設性建議。以上幾個專題研究均獲得省級獎勵。

4.情境教育法

即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生動逼真的科技教學情境。在課題研究中,我們設計制作了一整套多媒體教學方案和教學軟件,其中教學方案28個,教學軟件24個。例如,在環境科學教育中,我們結合小學語文課程,制作了《只有一個地球》多媒體教學軟件,把語文課本中的地球知識與環境保護、當地大自然美景、旅游區開發巧妙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學習中親臨其境、深受教育。

此外,我們還廣泛應用了讀物引導法、科技引申法、事物改進法等教育手段,也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小學STS教育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年的課題研究,達到了預期目標。一是探索出了一條小學STS教育路子;二是開發了學生的科技思維,增強了科技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三是積累了小學科技教育經驗。課題組共計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16篇,自行制作的科技多媒體教學軟件 《只有一個地球》《鳥類世界》 《大自然的啟示》《桂林山水》等均榮獲歷屆全國多媒體教育軟件大獎賽一等獎;指導學生創作的小發明《粉筆套》 《多功能折疊輪椅》 《折合式多功能寫生畫桶》 《柔性伸縮按摩器》 《多功能的雨傘》也屢屢獲獎;指導學生開展的科技實踐活動《我愛懷集山山水水》 《金絲燕生態小探究》《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桃花源長壽村小探秘》 《金絲燕翱蔚藍天——中國燕都生態環境研究》等分別榮獲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獎項。與此同時,學校也在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優秀組織獎”,筆者也被評為“廣東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優秀科技教師”。

小學STS教育研究是一個新興教育課題,我們的探索尚正在進行,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歡
科技教育學生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趕不走的學生
科技助我來看云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科技在線
學生寫話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