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三力”培養,提升語文素養

2019-02-22 14:22廣州市越秀區鐵一小學
師道(教研) 2019年5期
關鍵詞:讀文表達方法文段

文/廣州市越秀區鐵一小學

基于新課程理念,我們應繼續以提升語文素養為核心,關注學生讀文能力、思考能力和語用能力這“三力”的培養,加強和改進學習過程的指導,構建扎實的語文學習,培養學生學習的真功夫。

一、抓好讀文習慣,打好理解基礎

讀文能力需要以一定的知識水平為基礎,對信息進行獲取、分析、處理,需要有良好的讀文習慣、有效的思考方法為保證。教師應教給學生有效的讀文方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文習慣,形成較強的讀文能力。

讀準是培養讀文能力的第一步。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對讀文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確的規定,使學生明確文意,為進一步的思考作準備。如:可以大聲讀、輕聲讀、默讀。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低年級學生識字量少,閱讀速度慢,理解能力弱,這就需要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堅持進行讀文方法的指導。如提出“字字出聲,讀文慢”“咬文嚼字,讀懂文”“圈圈點點,找題干”等要求,理解文段的意思。多形式、多渠道地對學生仔細讀文的習慣進行指導和訓練,逐步提高讀文能力。

準確把握文意是讀文能力的關鍵。引導學生先從字里行間捕捉有用的信息和線索,提取關鍵詞或信息,弄懂文段的表面意思;接著對文段的表面信息要進行分析,由表入里,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弄懂文段中表達的引申含義;還要引導學生結合時代的背景,文章的體裁,把握文段之間的邏輯關系,了解篇章的結構,體會文章的基調,探究關鍵詞句的深層含義等。這樣讀文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理解會更全面更到位。

二、培養閱讀習慣,提升思維能力

語文學習要引導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把閱讀的規律和方法教給學生,引導他們通過閱讀分析、問題解決、體驗方法,形成一定的閱讀策略,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最后形成思維能力。

歸類閱讀類型,明晰思維方向。課內外閱讀重在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而閱讀理解的訓練大致分為提取文章關鍵信息、理清文章結構脈絡、把握文章主旨、在語境中理解詞義、讀懂文章的表達方法、理解文章細節、鑒賞評價內容、推斷文章及延伸表達等能力題,進行這樣的閱讀歸納,有利于學生針對性地進行思維能力培養。

聚焦問題設計,引領思維發展。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設計思維訓練的問題,使語文教學更顯思維的內涵與張力,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如《自然之道》可設計這樣的問題:在以前學過的課文中,有沒有違背自然規律的事情?這樣的問題就能讓學生產生由此及彼的聯想,使思維得到了激活與訓練。又如《七顆鉆石》可這樣設計:水罐這一系列的變化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的?用上“當……的時候”“因為……所以……”“之所以……是因為……”的句式來回答,從而在用變化的言語訓練來表達水罐變化的神奇。教師引導學生重點研讀時,可聚焦三點即重點、難點、特色點,進行閱讀思考和探討,在問題引領下,進行語言運用,展開思維訓練,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力。

指導課外閱讀,激活思維活力。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時期,心理、大腦、神經系統隨年齡的增長,對事物的感知能力和感知要求會發生階段性變化,因此向小學生推薦讀物,必須要有階段性、層次性、多樣性。小學生的讀書啟蒙應當讓學生首先接觸的是水平較高,趣味性較強,能引發好奇心的讀物。面對第一學段的學生可以向他們推薦注音插圖的童話、兒歌、寓言、科普故事等,推薦的讀物最好是以名篇為主。而第二、三學段的學生認知能力不斷提高,可以推薦具有探究思考性的經典兒童小說、兒童作品、歷史讀物、科普讀物、古典小說、人物傳記、人文地理書籍等。還可以向學生推薦與現實生活比較貼近的讀物讓他們去讀,如《廣州日報》《小學生學習報》《現代中小學生報》《嶺南少年報》等,同時還要引導學生收看《新聞聯播》《廣州新交際花》《科技博覽》《動物世界》等節目,培養學生從不同渠道獲取信息的能力和習慣。注重各學段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不僅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能力,又將各學段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橫向聯系起來,讓學生的思維培養呈連續性、整體性。

三、注重多元訓練,習得語用能力

語文學習的核心是語言文字的積累與運用,要提高學生的閱讀力就要聚焦語用點,強化語言文字運用的訓練,關注表達方法的領悟,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

真正的語文課堂,是引導學生親歷語言文字運用的課堂,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溝通交流、分享經驗與成果的課堂,是情感激蕩、思維碰撞的課堂。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課文的文本范例作用,找準語言文字訓練的切入點,讓學生學習文本的表達方法,在品味作者的語言特色的基礎上,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多元練寫,從仿到創,逐步提高語言的感悟力和表達力。如《慈母情深》一文可以設計“學習運用反復的修辭手法表達情感”的語用訓練點?!稑颉放c《慈母情深》的語言特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語言十分精煉,文字少,畫面感卻特別強,如“水漸漸竄上來,放肆地舔著人們的腰”。一個短句就是一幅畫,正是通過這樣擬人、短句的環境描寫,烘托出人物的品質,因此可以設計“學習運用擬人、短句的寫法描寫某一個場景時的環境,表達出自己的喜悅、恐懼、驚慌等”。這樣借助文本隨文練筆,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入手,在把握文本內容,體會情感而“得意”的基礎上,還能注重引導學生關注語言形式、表達方法,進行語言、表達方法的遷移與運用,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得言、得法、得能。

關注學生讀文能力、思維能力、語用能力“三力”培養,在教學中尋找到合適的切入點,指導有力度,訓練有強度,練習有梯度,課堂就會簡約而高效,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感悟語文的美好,品味語言的美妙,打好人生的精神和智慧的底子,真正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和核心素養,真正建構起扎實的語文學習。

猜你喜歡
讀文表達方法文段
《說文段注》之“同意”及其理論意義
前“練”后“寫” 讀“文”寫“作”
單一·連貫·完整
五年級閱讀主題:壯觀景象
在“讀”文過程中實現體悟式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中的“讀圖”與“讀文”
英語中序數詞的表達方法
英語中序數詞的表達方法
表達感謝
如何在聾校語文教學中做好講與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