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感評

2019-03-04 16:05秋葉
英語學習(上半月) 2019年12期
關鍵詞:魔幻兒童文學倫敦

∷秋葉 評

習慣上,我們常把西方看作一個整體,認為它們彼此語言相近、文化相通,有著同種歷史與文化淵源——其共同的信仰或價值觀可上溯至《圣經》與基督教,文學藝術的淵源則是古希臘和羅馬燦爛的古典時代。但其實,歐美的每一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傳統文化基因,即便在公元前后羅馬帝國以及隨之而來的基督教文明君臨歐洲之后,這些民族原有的文化基因也并未完全消失,有的甚至還在繼續頑強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我們知道,包括兒童文學在內的任何文學藝術創作,都離不開作家、藝術家自身的文化傳統與所處的自然環境的影響,恰如法國著名藝術史家泰恩(Hippolyte Taine,1828—1893)在論述文學藝術與社會的關系時提出的“環境(milieu)、種族(race)、時代(epoch)”三要素的決定性作用。類似地,我們中國人也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英國與美國雖然淵源甚深,關系“特殊”,然而自20世紀初以來,美國文化界開啟了“去英國化”的進程,力圖建立具有較強烈美國本土意識與風格特色的文學與文化。相較于這塊文明歷史僅有兩百年的“新大陸”,以英國為代表的“舊歐洲”則有著至少千余年的文明史,歷經古典時代的異教文明(paganism)、中世紀的基督教(Christianity)統領時代和文藝復興、啟蒙運動以來基督教與世俗化文明共存的多元時代,后者的文化特性經過千年的洗刷塑造已相當鮮明。于是,歷經17世紀20年代自英國流亡美洲的清教徒“五月花號(Mayflower)”事件、1774年美國反英國殖民政府的獨立戰爭以及20世紀初建立美國精神(Americanism)的運動后,美國文化中的“英國因素”已漸行漸遠。而在過去的近一百年中,美國對于英國的影響也并非像我們想象的那么大。具體到兒童文學領域,有澳大利亞作家指出,“我原以為在澳大利亞流行的英國作品同樣在美國也會流行。因此,當我發現沒幾個美國人在讀伊妮德·布萊頓(Enid Blyton,1897—1968)時,你將會想象到我是多么驚訝,她的作品曾是人們兒童時期主要的讀物?!辈既R頓被認為是英國“國寶級”的童書大王,她的書是“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羅琳的啟蒙讀物。在歐洲,她的書被公認為是最讓家長放心的課外讀物。該作家還列出了長長的書單,歷數那些只在英國及澳大利亞“墻內開花”、并未達成跨越大西洋彼岸“墻外香”的兒童文學經典。同時,她還舉例說明了英美兩國的這種現象“反之亦然”。我們知道,讀者的閱讀品味會在較大程度上影響到作家的創作主題與風格。因此,英美兒童文學作家走上不同的創作道路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美國文學是否僅推崇現實主義,這個看法有待進一步研究,但英國的文藝傾向于“高于現實”甚至是帶些魔幻色彩卻幾乎是不爭的事實。且不說莎士比亞戲劇往往是歷史與傳說的混雜,在倫敦西區與美國百老匯齊名的戲劇演出中心,數量頗豐又最受歡迎的往往不是現實主義的話劇,而是類似于我們的國粹京劇那樣的唱白相間、以唱為主的音樂劇,其中有不少還是所謂的魔幻音樂劇。這種現象根源何在,筆者暫未研究,但總覺得與英國的文化傳統以及所處環境有較大關系。在一個介紹倫敦的節目中,有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Great Britain is the most haunted country in Europe;London is the most haunted city in Great Britain;and Tower of London is the most haunted place in London.”英國、倫敦、倫敦塔等古老地標,都與“鬧鬼(haunted)”緊密相連,其“嚴重”程度竟位列榜首。筆者略微一想,英國確實有不少歷史上流傳下來的老房子,如各種城堡(castles)、教堂(cathedrals)、宮殿(palaces),還有諸多荒野(heath)、沼澤(swamps),甚至還有巨石陣(Stonehenge)、哈德良長城(Hadrians Wall)等歷史遺跡。當然,至少在歐洲,有這些歷史遺址的遠不止英國,不過,英國人似乎很善于將其融入到自己的文藝創作之中。自此出發的“現實”,當然就趨向于魔幻了!據筆者近日在倫敦街頭觀察,哈利·波特及其派生物在今日的英國報刊、戲劇舞臺及倫敦街頭依然常見,可見這位生活在蘇格蘭高地(Scottish Highland)寄宿學校的年輕巫師的影響還在持續。同時,筆者還在著名的海德公園(Hyde Park)看到,有開發商正在建造冬季奇境(Winter wonderland)游樂設施,讓筆者聯想起少年時代曾讀過的英國兒童文學名作《愛麗絲漫游奇境記》,那石砌高墻內的古老花園、蜿蜒河川乃至英國中世紀最高學府大廈神秘莫測的門廳與走廊在我腦海中不斷浮現??磥?,英國還在繼續著這種傳統,而讀者和觀眾顯然也樂此不疲。在本文作者看來,英式兒童文學多為魔幻神話傳說,能順應兒童的心理發展與期待視野,激發兒童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美式兒童文學則多通過寫實故事進行道德說教(moral/preachy realism)。在筆者看來,兩種模式的創作(其實并非是鐵板一塊的刻板模式)均產生了諸多經典杰作,以其巨大的魅力吸引著大量讀者,尤為各自民族的兒童所喜聞樂見,并非能明顯分出其高下。

猜你喜歡
魔幻兒童文學倫敦
雍措“凹村”的魔幻與詩
魔幻與死亡之海
白煮蛋的魔幻變身
第四屆福建省啟明兒童文學雙年榜揭榜
淘氣大偵探暴走倫敦
去往倫敦
第三屆福建省啟明兒童文學雙年榜揭榜
水上魔幻陣
唯童年不可辜負
——兩岸兒童文學之春天的對話
倫敦暢游記(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