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我國城市社區美術教育的路徑

2019-03-05 11:52江建勝
關鍵詞:美術社區藝術

江建勝

(鹽城師范學院 美術與設計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7)

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的先進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大教育觀已形成,教育須貫穿于人生全程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學校教育雖為主體,但只是人生教育的主要部分。大教育觀要求教育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貼得更近,并擴展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教育已不再受時間、空間、方法、內容的限制,參與并接受教育的渠道和學習方式不斷變化。

根據國家“學習強國”實踐規劃發展要求,我國正在努力全面建設學習型社會,如學習型家庭、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社區和學習型城市,等等。強調美育,特別是藝術教育,努力讓人們能夠藝術地生活著,也已成為推進和實施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指導原則,成為衡量社會發展與進步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城市社區作為我國社會行政體系中的基層單位,社區文化建設已蓬勃開展起來,在人們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與作用也日益凸現,形成了一些有地方特色的社區文化,美術教育對社區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F在,美術教育在社區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社區工作很重視美術教育在社區文化建設中的作用,一直把它作為重要工作來抓。美術教育在城市社區的建設與發展中所起的特殊作用、現狀及未來發展,值得進一步深入調查、思考與研究。

一、城市社區美術教育的作用與意義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國家層面和城市社區已自覺認識到美術教育對促進社區可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性,發展美術教育已成為城市發展和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截至目前,城市社區美術教育發展已初見成效,在城市文明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國民教育整體框架中的地位也不斷提升。社區美術教育既豐富了社區居民的精神生活,也是對學校美術教育的延伸與補充,逐步完善國民美術教育框架體系,促使美術教育在終身教育中占據不可或缺的位置,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二、城市社區美術教育的現狀

筆者選擇周邊不同層次的社區,通過走訪與調查后發現,人們對美術學習理念和目的的認識還處于懵懂狀態,工作開展還處于表層。其中最大的不足是沒有能夠及時更新美術教育觀念。

(一)對于美術學習,人們還大多緣于職業選擇,而非為了“藝術地生活著”

赫伯特·里德在《藝術的真諦》中對美和藝術重新作了界定:“美是一種特殊的人生哲學的產物。這種哲學在本質上具有人的特點:藝術美使人的全部價值得到升華?!盵1]克萊門特·格林伯格在《現代主義繪畫》中提到:“強調了藝術(美術)的自我并不僅僅是彰顯藝術家的個性,更多還應該還原到社會性意義上去,要有人類學的高度?!盵2]進入視覺文化時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明確提出:“新的世紀,美術應該成為人們的一種學習與生活方式?!边@都說明,人類社會發展的本質目標是“藝術地生活著”?,F在,人們對于不斷加強學習以提高精神生活質量,已經普遍感覺到非常迫切。所以,要以社區為依托,開展包括美術教育在內的各種文化教育活動,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但人們對此理解尚處于“馬斯洛需求”的低級層次,現實證明人們能夠“藝術地生活著”的社會理想還處于初級階段。對于美術教育,大多數人是迫于生活壓力或者社會職業需求等被動接受,而非追求純粹藝術精神領域的提升。美術屬于視覺藝術,人們的視覺識讀能力包含三個層次:視覺感受能力(類似于“識字”的“識圖”能力,是“讀圖”的基礎)、視覺審美能力(包括對視覺對象的形式和內容兩方面的審美判斷)、視覺解讀能力(建立在社會學、歷史學、美學、美術學、心理學等學科基礎上的鑒賞能力、判斷能力和批評能力)。對于這三個層次,人們基本上缺乏第三個層次。

(二)人們還沒有成為馬克思“藝術生產”理論所指的“美術生產主體”

在21世紀將至的前一個月,藝術家為了將隨機抽取的18位來自各個階層的深圳市民的當日形象永遠留在深圳街頭,創作了一組題為《深圳人的一天》的雕塑。作品運用凝固的黑色大理石墻和青銅雕塑,無聲傾訴和記錄著都市發展中普通人的故事。雕塑選題的時間是1999年11月29日,世紀之交以公共藝術的方式指出了藝術創作必須以“以人民為中心”[3]。但“后來由于管理等方面原因,坐落于荔枝林中的這組雕塑經常被路人當成隨意大小便的場所”[4]。全國還有許許多多像這樣大大小小的空間藝術項目,這只是其中之一??傮w上,它們的社會接受狀況堪憂。

藝術創作傳統方法論就是把發現生活本質,創造藝術作品的重任交給藝術家,其地位不容懷疑。而這個作品反其道而行之,在整個策劃實施過程中,有意減少藝術家的作用,提高了民眾的參與性。雖然藝術家是創作主體,但還是證明了民眾共同參與創造藝術的事實,實現了普通民眾在其中的價值。這不僅創造了一個新的藝術生態,而且提出了新的藝術命題——新時代民眾在藝術生產中的角色應該如何?民眾的藝術生產內在自覺怎樣實現?

馬克思藝術生產理論的基本內涵包括:藝術生產與物質生產發展的不平衡性、藝術生產與藝術消費的辯證關系。四川大學李益蓀在《馬克思“藝術生產”理論研究》中指出:“藝術活動是實現人自由而全面地解放的重要途徑?!盵5]受消費主義、新媒介等新時代因素影響,當代中國藝術生產存在著諸多困境和困惑。

當代馬克思藝術生產理論再次提出“藝術生產的主體是人民”的命題,并給中國藝術生產指明了方向:堅持藝術性、精神價值與商品性、經濟價值的統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世界與民族性的統一。

縱觀整個人類審美發展史,藝術生產已充分體現了應有的價值與功能。許多藝術家在藝術觀念和形式上不斷探索、創新,給予民眾參與生產的許多可能性。莫里斯工藝美術運動使生產美術化,文化工廠化;波普主義藝術品商品化的重要特征進一步使美術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博伊斯提出“社會雕塑”的概念,要讓藝術回到人的本真。

霍克尼是當代堅定的探索者,進行了大量的藝術研究,跨越了許多邊界。每天早晨,他朋友圈里的人們都會受到他藝術的問候。他對手機、平板電腦等現代媒介的敏感,為民眾重新理解繪畫實踐開啟了新角度。2017年春,蓬皮杜藝術中心舉辦他的回顧展,作品幾乎涵蓋所有媒介。展廳盡頭是他手寫的“LOVE LIFE”。這個展覽的歷史性意義在于進一步展現民眾對藝術觀看和表現的可能性——“藝術即生活,生活即藝術”。

“改革開放40年的中國美術在經歷開放大潮與民族藝術的折戟,觀念更新的激蕩與本土藝術崛起之后,終于邁進了全球化語境下無不充滿文化自信與自強的當代藝術道路探索?!薄芭c個體化的、消費主義式的后現代主義藝術相比,中國美術的當代性更著力于對大眾人文情懷之中的國家歷史意識的挖掘與民族精神的塑造,這便構成了改革開放40年中國美術最鮮明的第四個獨特性?!盵6]“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盵7]民眾藝術認知水平及其參與度會直接影響一個國家乃至全球的整體發展。社區美術教育發展任重而道遠,必須建立可行的、系統的、有效的終身美術學習機制,使人們自覺地主動參與其中。

(三)人們只依賴學校美術教育,對環境育人認識不足

改革開放以后,人口大量從鄉鎮向城市流動,從中小城市向大城市流動,新自有住房混雜居住區全面形成,過去的族群同類居住結構逐漸解體。1987年,我國開始實施以“社區”取代“單位”提供社會福利服務,社區成為我國的基層組織是順勢而來的,傳統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理念已逐步淡化。

過去的聚族而居,族群的文化和生活風俗習慣,隨著時間的流逝形成了豐厚的文化歷史積淀,它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但隨著城鄉二元結構逐步被打破,這種聚族而居的社會結構基本解體。城市社區必須承擔起重構我國新時代基層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環境的任務。城市舊社區文化藝術資源損毀嚴重,新社區物質環境資源雖然優越,但人與人之間相對淡漠,文化藝術群體特征無法顯現。大多數人對孩子的教育還是依賴學校,不相信自己的生活環境對孩子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自然不會想到去共同建設教育環境。學校雖然提倡校本課程開發,以體現地方教育特色,但這幾乎不太切合實際。社區教育必須成為學校教育的延伸和補充,這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因為它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連接點,是不可替代的橋梁。社區教育需發揮建設性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進教育融合,形成地緣性文化。

(四)對美術教育在社區建設中的作用缺乏認識高度

社區美術教育包括環境美術教育和美術教育課程活動兩部分。

筆者對周邊社區走訪調查后發現,社區管理者對美術教育環境建設非常重視,如打造社區美術品牌文化、建立社區展覽館、尋找民間美術傳承人等,但定位、規劃、文創水平還不盡如人意。

關于美術教育課程活動,最重要的是實施者有違“終身教育”的理念,針對人群主要還是青少年,不是全員的、整體的,忽略了以中青年為主體的對象。

第一,青少年美術教育開展很紅火,形式多樣,但大多為以營利為目的的專業培訓,教學形式相對單一,與根據成長與認知特點開發學生想象力,引導自主探究,進行創意實踐的教育目標相去甚遠。開展為數不多的老年美術教育活動,也只是面子工程。

當代社區應該通過舉辦文化藝術節、美術展覽、組織美術社團、美術培訓班、美術鑒賞講座、涂鴉、美術創作等多種活動形式,有條件的也可建立社區美術館,以豐富社區居民的美術生活,提高他們的美術核心素養,激發并提高美術審美情趣,形成特色。通過美術的形式幫助和引導社區居民改進生活方式,人們只有自覺運用美術的方式去提高自己的日常生活品質,美術的本質意義才能顯現。

第二,社區美術教育課程活動仍以自發性為主,大多屬于民間組織形式,因缺乏相應的保障機制很難持續開展。政府應出臺相應政策與激勵機制,對社區美術教育給予支持,并提供發展空間。

另外,政府在社區美術教育建設方面缺乏有效的考評機制,也沒有更多的建設性指導意見,使社區美術教育的發展后勁不足。

(五)資源配置與開發缺乏合理性、均衡性和科學性

社區美術教育發展初期最主要的問題是美術資源的配置問題,它的豐富性和適切性程度決定了教育目標的實現范圍和水平。

我國城市社區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建設發展較為迅速,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文化藝術教育領域的格局還沒有完全打開。關于社區美術教育資源的配置與開發,我們須對其進行系統的研究并提出相應的政策、規劃與措施。

目前,國家對社區美術教育資源配置尚無相應標準,配置途徑也沒有相應規定,所以,各社區配置情況參差不齊,阻礙了美術教育的有效開展。

對于現有美術教育資源,社區沒有深入扎實梳理與有效開發,成為制約城市社區美術教育發展的又一瓶頸。美術文化資源開發與居住人群關系不密切,社區人群中的美術人才未能形成合力全部融入社區文化建設。要著力對社區美術教育資源進行系統的研究,并轉化成社區美術教育課程,為社區居民的發展提供多元化的途徑,以提高他們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A教育美術課程改革要大力開發并拓展社區美術教育資源,讓它成為美術課程資源的有益補充,促進雙方形成互生關系,并達到有效融合。城市社區美術教育研究應該與學校美術教育研究具有同等地位。

三、當前城市社區美術教育的發展路徑

(一)加強指導性理論與實踐研究

首先,要對城市社區美術教育資源的類型與分布形式進行深入研究,這可為國家制定美術教育資源配置標準提供幫助。

其次,針對當前我國城市社區美術教育面臨的制約因素,亟待進行系統性田野研究與行動研究,進一步提出因地制宜的對策和措施。

第三,根據社區教育理論、實踐和課程理論知識,探索城市社區美術教育資源開發與拓展的理論與方法。

第四,開展針對與發達國家城市社區全面建設的比較分析,深入開展國外社區美術教育成果的專門研究,以汲取適合我國發展的經驗。

最后,開展學校美術教育發展與城市社區美術教育一體化的研究。

(二)完善政府職能,促成城市社區和學校美術教育的融通,形成和諧共生的發展關系

“藝術教育的主要研究對象是人,而藝術與教育都是人類社會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對它的全方位的理解和把握并不是一種研究范式可以做得到的,必須倡導多元的藝術教育研究范式?!盵8]目前,我國學校美術教育研究尚局限在“學?!边@個前綴上。比如,課程資源的開發雖有社區視野,但社區和學校美術教育之間的深度融合還需進一步深入探索與研究。

(三)運用信息化、大數據、智能化手段

社區缺乏美術資源共享平臺的構建意識,可以嘗試利用信息化、大數據、智能化等手段建立美術教育資源信息發布平臺,通過搜集與錄入能夠提供美術教育的場地設施設備的各類組織、機構與個人的信息,形成共享機制;可以根據社區教育特點建立相應的網絡課程等。

總之,城市社區管理者應該根據當前社會發展形勢,提高對美術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對社區美術教育發展進行針對性改革。學者應該加強理論研究,提供城市社區美術教育的發展途徑與方法;針對城市社區美術教育資源開發與拓展不系統、缺機制的狀態,給予有效策略支持。國家應該建立社區美術教育資源配置標準,規定社區美術教育形式與方法;設法提高人們對學習即生活、藝術即生活的認識;尋找有效方法與途徑,打破學校美術教育與社區美術教育界限,促進融合;促成基礎教育中學校美術教育與社區美術教育互生關系,為學生學習提供多元化的途徑。

四、結語

發展社區文化是我國當前城市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倡導以城市社區為對象,對社區美術教育及其課程資源、社區教育管理、居民美術教育訴求等實際問題進行調查研究,促成城市社區和學校美術教育的融通,形成和諧共生的發展關系,符合當前我國新社會、新時代、新思想的發展形勢。

猜你喜歡
美術社區藝術
社區大作戰
3D打印社區
創意美術
在社區推行“互助式”治理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紙的藝術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爆笑街頭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