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蒼玉粟里嗅東風

2019-03-11 06:34胡文戈
學校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關鍵詞:生命家長發展

胡文戈

一、問題呈現,即我們的作法

第一個學期的入學測試后我們召開的家長會,通常我們會集中地跟家長溝通下面的問題:高中課改后歷史學科考試的組成部分,月考、模塊考試、會考、高考。學生需在第一個學年積累十個左右較深入了解的歷史人物形象。

期中考試后召開的家長會,會溝通如下問題:在測試中體現出的集中性問題,學生通過此次測試反映出的對高中學習方法和效率上應調整的地方等。

第二學期的入學測試后的家長會,溝通:第一學期期末成績與此次成績的比較,本學期學習重點與方法調整的緊迫性等。

期中考試后召開的家長會,溝通:要有會考意識,養成對所學知識隨學隨梳理,形成系統概念,條理清楚地學習與復習等。

凡事怕停下來總結,或者說叫認真地再想三秒鐘。當把實際工作中這樣一個環節拿出來,僅僅只是復述呈現出來,我們就已經覺得這不對。作為一個一線教育工作者,作為某一學科的任課教師,在與家長的溝通中,我們要傳遞的是什么,好像已經把足夠前瞻性的東西都提早告知給家長,把發現的問題提示給家長。但是首先,為什么孩子的問題要被第一時間進行溝通?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應該與家長溝通的是教育中的什么內容呢?

二、問題產生的反思

(一)什么是教育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教育——財富蘊藏其中》中如此解讀人的具體發展內涵,即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學校教育需要深入理解人和人的發展,要深刻關照人的有價值發展,不能隨意歪曲教育的目的,要有人道主義精神,要有用而有趣。

在理想狀態下,學校教育對人的發展應該能夠起到以下作用,即能加速人的發展,發掘人的潛力,發揮人的力量,提升人的價值,健全人的個性。在特定的環境下,我們還應該避免“讀書萬能論”

教育應關注生命的和諧發展,人的生命是完整的,是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以及各自內部的和諧統一。關注學生的精神生命,要做到授受知識、啟迪智慧與潤澤心靈統一。課程改革也在突出強調多種情意的培養。

教育還要促進生命自主、自由地成長。自由是人的本質特性,因此,教育必須凸顯生命的靈魂,為生命的自由成長創造條件。而這當中,強制,是兒童發展的大敵。以大人的要求來約束兒童,是對兒童的最大犯罪,是對人性的最大犯罪。

教育還必須尊重生命的個性。多元智能理論指出人具有的多種智能,不僅有我們長期關注認可的言語、邏輯數理、身體智能等,還包括自我反省、人際關系、道德等多方面的智能水平。所以生命在教育中應該得到多種評價與尊重,尊重每個學生生命的個性特征。

當我們明確了教育中如尊重、發展、自由這樣的關鍵詞后,我們認為,作為教育工作者的老師,無論是哪一個學科的專任教師,或是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管理類教師,都不能再理所當然地認為,與家長的溝通就是為了告知注意事項與學生問題的簡單反饋。我們還可以也還應該做一些別的。

(二)我們應怎樣看待我們的學生

再反思一下,這些年來每到起始年級就會整理出來的家長會教案,其實我們自己就是在做劃一性教育的忠實執行者而已。流水的營盤里鐵打的先生,再加上不變的頭腦與教案,這些多年不變的所謂重點,其實全都停留在學科知識這一個單一的層面上。學生的科學素養、精深能力、廣博學識等都被我們簡而合一以考試成績來評定了,并且通過這種形式心心念念地又傳遞給了家長。都說關于教育,有社會的不客觀認知,其實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沒有起到我們獨立的作用,有時不去想、或者被動地不能多想地去人云亦云。

我們認為,這個時候就非常需要用下面這句話來提醒自己,即“全部的學校生活都應當滲透人道主義精神”,而全部的學校生活當然也應該包括家長會這個小而又小的環節。我們“要以人道的方式對待所有人,要努力辦出讓人喜歡的學校教育”。

人道主義是什么,是重視人類的價值特別是關心最基本的人的生命、基本生存狀況的思想,關注人的幸福,強調人類之間的互助、關愛。它的核心就是重視人的幸福。而當我們一再強調標準化的教學、考試時,其實我們是用這些標準束縛了學生在其他方面的想像力和創造性,惟“智”是舉,或重又或輕地摧殘了一屆屆學生的身心健康罷了。

多元智能理論其實用來分析一個學科也未嘗不可。就語文學習而言,可能在十五、六歲的階段,有些孩子在人際關系中表現出的活潑與善于交際會幫助他敢于當眾朗讀,有些孩子言語和邏輯推理上的能力會幫助他在課堂上面對新知有很迅速的反應,當然,他們在成長階段,在我們應試的環境下,每個人都還必須面對一個將“想得明白”成功轉化為“寫得明白”的能力的培養。但我們通過考試成績只看到了這最后一個能力的培養,而往往成績中是無法看到學生其他能力的表現的。

其他方面的歷史學習行為,是能夠帶給他們幸福感和成就感的。我們不能刻意忽略了他們的這種幸福,其實這種小幸福也是一種收獲。所謂以人道的方式對待每一個學生,可能就應該如此,不止于考試綜合能力強的學生,能夠反映出學習素養提高的學生,同樣也應該能夠感到學習的趣味和作用。這才是學生,在學習中想要獲得的情感體驗,也只有如此,才能進一步發掘學生的潛力。

三、小結

我們的祖先在周代的時候,就說過“天地之間,莫貴于人”、“仁者莫大于愛人”這樣的話,那么我們這些千年以后的繼任者們更應該推行生命化的教育,尊重人的生命,關注他們生命的完整性,以進一步為凸顯他們生命的靈動性,張揚他們生命的個性。

我們要培養怎樣的人,才能讓人得到良好的發展,作為教育的一線參與者,我們做對了嗎?現在看來,顯然還有很多地方應當改進,也必須改進。我們應該從關注知識向關注學生生命轉變,從知識的傳授者向生命的促進者轉變,從獨白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者轉變,富有人文關懷、做追求專業持續發展的老師,做關愛生命、充滿生命活力的老師。

猜你喜歡
生命家長發展
家長錯了
區域發展篇
圖說共享發展
家長請吃藥Ⅱ
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圖說創新發展
教師發展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犯錯誤找家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