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包的實踐研宄

2019-03-11 06:34姚培杰
學校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關鍵詞:香包社團探究

姚培杰

我校的“縫紉社團”根據學生掌握的技能,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社團活動有機結合,通過學生的作品呈現學習效果。社團學員構成是初一、初二年級學生,他們具有初級的縫紉技術、好奇心強、樂于嘗試實踐等特點。因此,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了香包的實踐研究。

一、實踐活動過程

實踐研究分為準備階段、實踐階段、交流與展示。

(一)準備階段

(1)確定主題:社團以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為背景,確定制作系列主題作品。

(2)制定計劃:原則上學生在自愿的基礎上,根據實踐內容分為小組進行,并制定小組的研究計劃。

(3)實踐指導:針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出現的知識和技術等方面的問題,我們分別請教了美術、歷史、勞動技術教師、中醫專家,對我們進行理論和實踐的指導。

(二)實踐階段

實踐活動結合學生特點,以小組的形式,通過六個過程開展:

(1)根據香包填充物的需要,進行了中醫藥文化的探究。第一小組通過市場調查、網絡查詢等方法進行了常見干花的探究;另一小組通過親手種植、基地體驗、網絡查詢、請教專家等方法,進行了常見中藥的探究。

(2)根據香包袋裝飾美化的需要,社團進行了中國結的研究與學習。對于較為簡單的中國結,學生通過網絡自學與互學的學習過程;對于較為復雜的中國結編織,社團請來我校資深勞動技術老師,對學生進行口傳心授;并進行了流蘇的制作學習。

(3)縫紉技術的研究。新加入社團的同學進行了常見的面料來源及特性探究;老的社團成員通過歸納總結、網絡查詢、請教老師等過程,進行了常用的針法和特點的探究,并對新的社團成員講解與操作指導。

(4)我們進行了“美學和色彩搭配”的學習。美術特長生張××同學備好課,請教美術老師,反復修改三次之后定稿,對全員進行講解;社團成員到南鑼鼓巷采風、參觀“大運河文化帶非遺展覽”等活動。實踐活動增強了學生的美學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意識。

(5)為了確定設計制作主題,我們進行了端午、中秋等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研究。

(6)設計制作過程包括:確定主題、購買活動材料和準備工具、動手操作、作品交流展示、反思改進五個過程。

(三)交流與展示

通過組內作品交流評價和學校的研究性學習展示兩個環節完成

二、實踐活動評價

在綜合實踐的活動中,我們采用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教師評價主要激勵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促進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以鼓勵性評價為主。學生間的互評采取了量化的方式,將教學評價與活動評價更直觀的展現出來。對于香包作品,我們制定了《香包作品評價方案表》;對于整個活動過程,我們制定了《過程性評價方案表》。在評價過程中,使學生初步學會對自己或他人進行全面評價,并能虛心接授他人的意見,完善、提升了自己的制作水平。

三、實踐活動反思

(一)學生反思

在實踐活動過程中收獲到快樂、收獲到知識,體會到了樂中學;使自己的自信心得以增強;交流和合作能力得以提高,團隊之間有了默契和信賴;學會了感謝!

(二)教師反思

1.在實踐過程中,教師的身份是設計者、組織者、參與者

在教學設計過程中,遵循柳夕浪老師所講:“綜合實踐活動是半開放結構,目標預設而過程相對開放?!比缭趯嵺`活動過程中,在分組問題上本著自愿的原則,但我也會根據活動內容、根據社團成員的情況,分派不同任務,有時還會做出適當的調整,優化組合,使得小組的效率得到最大化。

2.在實踐過程中,學生潛能無極限

在實踐研究過程,教師給定目標任務之后,由學生去實踐完成。我以“學生在購買面料這一個環節”為例來說明?!岸宋缦盗小钡膶嵺`研究是學生第一次購買材料,師生首先根據初步設計,討論、計算出我們的作品大致需要多少材料,再進行網上購買;購買時,教師教會學生查看主頁上要購買面料的長、寬尺寸,算出需要購買數量;再下單結算,學會購買過程。

經過第一次購買材料的學習,學生在第二次購買材料時:首先他們購買材料多少做到心中有數;學生網上購買時,竟然查看幾家網店,反復比對,做到“貨比三家”。為了如何節省“運費”這一小問題,竟然與商家認真溝通,經過反復修改購買種類、數量,出色地完成任務的同時,想到、做到了結約成本。事后,她們得意的地說:“我們這是少花錢,多辦事!”

3.在實踐過程中,師生教學相長,不斷進步

通過實踐活動中,我也得到了的提升。最初,我認為香包的實踐活動以“設計制作”為活動方式,以為掌握了縫紉技術就可以了。但在實踐研究過程中發現,就填充物面言,我們需要明白什么材料可以作為填充物?不同生活場景需要填充什么材料?為了使做品更加完美,裝飾部分如何進行優化改進?為了使實物作品美觀,我們還需要有基本的色彩搭配知識、了解中國傳統的節日文化,最后完成設計與制作。在這一系列的活動過程中,學生探究中國傳統文化、講解文化、通過作品展示文化,形成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

在實踐活動過程中,從學科角度看,我們涉及數學、美術、歷史、地理、勞動技術等學科,實現了跨學科的融合。學生的縫紉技術、編織技術得到提升;學習了設計制作過程,形成設計思維;在實踐過程中學會了研究問題的方法。學生掌握了研究問題的方法后,自然而然就可以遷移到中秋系列設計制作過程中。為后續的“運河文化”主題設計制作奠定了基礎,有利于實踐活動的持續發展。

通過整個實踐活動過程,使我理解了“綜合實踐活動方式的劃分是相對的,在活動設計時可以有所側重,以某種方式為主,兼顧其他方式。也可以整合方式實施,使不同活動要素彼此滲透,融合貫通?!边@一理論。今后在設計主題活動時,要考慮統籌處理各種活動方式之間的關系。實踐活動,我們才剛剛起步,希望我們的活動越走越好!

猜你喜歡
香包社團探究
端午香包
設問引導探究
非遺徐州香包成網紅
一類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繽紛社團,綻放精彩
社團少年
文學社團簡介
香包送親朋
相似圖形中的探究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