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綻放心靈之花

2019-03-11 06:34林清標
學校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關鍵詞:敬亭山意境詩歌

林清標

一、小學詩歌教學現狀

1、教師為考而教,教學上傳統守舊。

2、小學生詩歌背誦量不夠,學習上枯燥乏味,對詩歌的理解不夠透徹。

3、教學上采用“對話式教學”,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失去自主性。

二、小學詩歌教學現狀產生的原因

1、教師在觀念上帶有功利性,過于追求分數。

2、教師在方法上注重詩句的講解,忽視學生的朗讀。

3、師生對詩歌不夠重視。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1—6年級的學生背誦優秀詩文160篇,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夠重視,學生也不夠重視。有的教師僅滿足學生表面理解,零星講解,導致學生在學習時枯燥無味,不愿花時間背誦詩文。有的教師急于求成,學生還沒真正學好這首詩歌,就要求學生背誦,有時甚至為了盡快完成教學任務,草草了事。有的教師只要求學生把字詞翻譯為現代漢語就算完了,忽視了詩歌情感的體會、意境的揣摩。這些都是詩歌教學沒有受到重視的體現。其實要學好一首詩歌,不僅要弄懂詩意,領悟詩情,還要揣摩詩境,品味語言。

三、小學詩歌教學策略探析

詩歌作為中華民族藝術寶庫的一顆璀璨明珠,是浸潤詩人真情的一朵藝術奇葩。詩歌最能打動學生的心靈,對于詩歌的教學,教師應讓學生親身體會詩歌的語言美、音樂美、意境美,提高文學修養。

(一)詩歌的特點

1.概括性;2.抒情性;3.想象性;4.跳躍性;5.音韻性;6.形象性。

(二)小學詩歌教學的策略

1.教學前激趣

(1)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培養興趣。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是學習的動力?!痹诮虒W前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學習就會積極主動,學得輕松而有成效。所以教師在教前盡量選些文質兼美、符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新穎獨特的詩歌材料來培養學生的興趣。如呂巖的《牧童》“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睂φ诮洑v童年的孩子來說,童年故事應該是不陌生的。但是,詩中展現的童年故事卻不一樣。當學生讀著它們時是穿越千年時空,去揭開塵封的古老故事,探究千年以前的兒童是怎樣生活的,這個話題對學生有足夠的吸引力,學生就會懷著濃厚的興趣投入到學習中去。所以,教學前可以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培養他們學習詩歌的興趣。

(2)設問題情境,激發興趣。教師在教詩歌前,提供能使學生產生疑問、渴望學習、探究問題的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內部學習動機。通過創設這種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中所傳達的情感,激發學習的興趣。如《獨坐敬亭山》一詩,詩人通過對敬亭山景象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敬亭山的喜愛及因懷才不遇而產生孤獨寂寞的感情。這首詩的感情,學生很難一下子領悟出來。在教學前教師可以通過課件展示課文畫面,提出“詩人為什么要‘獨坐在這座素有‘江南詩山的敬亭山上,詩人如此觀望敬亭山,結合課文畫面想象當時詩人可能在想什么”等問題,讓學生發揮想象,各抒己見,這樣就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起對學習的興趣。

(3)開展多種活動,保持興趣。教師對學生進行競爭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的競賽活動,可以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例如,李白的《早發白帝城》,這首詩的意境很美,教學前可以讓學生搜集有關長江的詩歌進行詩歌對吟比賽,或介紹與本詩相關的常識比賽,使學生長久保持對詩歌的興趣。

2.教學中品讀

(1)抓詩眼,解詩題,知作者——詩歌教學的前提?!霸娧邸笔莻鬟_詩歌主旨的關鍵詞,“詩題”是揭示詩歌主旨的眼睛,“知人”就是掌握作者的生平、個性和創作風格。教師在教學時應引導學生善于抓住詩眼,系統地了解詩歌的背景,體驗詩歌的內容、情感、思想,學生才能夠真正地走進詩歌,去領略詩歌所表達的奇妙意境。

(2)明詩意,品語言——詩歌教學的核心。詩歌是語言的藝術,詩歌語言獨具特色,意思跳躍,語句精煉,節奏富有音樂性。教師在詩歌教學中,要讓學生合作交流討論,對照詩句說說或演演自己對詩句的理解和體驗,從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進一步啟發和激發學生深入地體驗和審視感受,領悟詩句中蘊涵的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事理。通過這樣的教學,有助于學生理解詩歌蘊藏的思想內容。

(3)悟詩情,解意象,揣意境——詩歌教學的重難點。詩歌以極簡煉的語言,借助多種意象,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幅色彩明麗、動靜相宜的畫面,創設了優美的意境,表達了深摯的情感。教師在教學時要啟發學生傾注自己的情感,調動自己的生活閱歷、知識素養揣摩詩歌的意境。

(4)讀詩文,誦詩文——詩歌教學的基本途徑?!皶x百遍,其意自現”。詩歌需要朗讀,朗讀需要指導,指導的技巧在于先讀后導,讓學生在讀中自己去體悟。詩歌篇幅短小,蘊含豐富的情感,誦讀詩歌可以積累大量的優美詞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朗讀的方法很多,大致分為“初讀、范讀、逐字逐句讀、整體讀、有感情地讀”。

3.教學后升華

(1)誦讀,仿寫。在學完詩歌后,教師可以布置學生課后背誦詩歌,進行仿寫。所謂仿寫,就是在前人的基礎上,以一定的語言材料為范本,根據一定的要求重寫一個和范本類似的語段。如《媽媽的愛》教師在教完這首詩歌后,可引導學生以“媽媽的愛還是什么”進行仿寫,使學生更深層地體會媽媽的愛。

(2)自主改寫。小學階段的詩歌,大多是寫景的、敘事的作品,只要學生展開想象,都可以將其改寫成景物片段或故事小品。

(3)實踐創作。小學生思維活躍,充滿豐富的想象力且感情豐富多彩。詩歌的結構具有跳躍性,形式短小靈活,在教完詩歌后學生會相應的產生一些情感。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詩歌的形式寫下自己的感受,進行詩歌創作,獲得成就感。

培根在隨筆《論求知》中闡述:“讀詩使人明智”??梢?,詩歌對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想象力、文化品位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重視對詩歌的教學,以此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猜你喜歡
敬亭山意境詩歌
我和詩歌的關系(創作手記)
七月詩歌
詩歌的奇怪隊形(一)
春色滿園
為什么要去敬亭山(詩)
《獨坐敬亭山》主題質疑
一朵花的意境
獨坐敬亭山
詩歌過年
獨坐敬亭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