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孩子“責任”缺失的反思

2019-03-11 06:34李德明
學校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關鍵詞:責任心責任感責任

李德明

近斯閱讀丁錦宏教授《小學品格教育主題活動設計》一書,受益匪淺。丁教授圍繞自信、孝敬、誠信、尊重、負責、守紀、認真、真誠、感恩、分享、合作、節儉、整潔、勇敢、善良、愛國等核心德目,進行教育活動設計,這些活動設計高度重視兒童道德形成的情感體驗與情感發展過程,對作為班主任的我來說,本書能為我組織開展實際的德育活動提供具體、切實的幫助。尤其有關于“負責”的章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促使我對當代孩子“責任”的缺失進行反思。

一、我對“責任”內涵的理解

責任是一種普遍的人性概念和社會倫理概念。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責任”一詞主要有兩重意思:其一是分內應做的事;其二是沒有做好分內應做的事,因而應承擔的過失。用先哲的話來說,“責任”就是生活于該社會中的每一位公民應遵守的一種規定、一種使命。由此可見,責任是健全人格的基礎,也是維系社會正常運轉的道德基礎。一個不負責任的人,往小了說,會得不到別人的信任,一輩子難以有出息;往大了說,責任是生死攸關的大事。在2014年4月16日發生的韓國“歲月號”客輪沉沒事故,有為救學生而犧牲的老師,他們為了責任而敢于犧牲,獲得了全人類的尊重。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了正是由于船長責任感的缺失,在危急關頭棄船而逃,而釀成的人間悲?。?205人死亡,179人獲救,97余人下落不明。

二、孩子“責任”缺失的原因

1.家長們自身行為的影響讓孩子們養成推卸責任的習慣

現在獨生子女為主,這些孩子承載了太多人的期待,過多的溺愛在所難免。例如(親眼所見的真實場景)一個小孩推著小自行車在奔跑,不小心摔了一跤,奶奶急忙過去把小孩扶起,一邊說著“不哭,不哭”,一邊用腳跺地,“都怪地不平”。但她并沒有意識到,在不經意間給孩子灌輸了一個概念:責任在別人。類似的情景還很多。孰不知,這樣的行為,有意無意之間就從小培養了孩子推卸責任的習慣,不斷扼殺了孩子勇于承擔責任的品質。上了小學,遲到了怪家長不叫他們起床;不記得帶學習用具怪家長不提醒;與同學鬧矛盾總是對方的錯……

2.各種不良文化的影響讓孩子養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的習慣

一些非主流文化的負面影響對孩子產生的不可低估的影響。比如像“蠱惑仔”臺劇、韓劇系列,里面的情節充滿了色情、暴力,虛幻、利益,體現了極端的個人主義,享樂主義;這些不良的誘惑正日益侵蝕著孩子的心靈,使他們變得自私、冷漠,缺乏責任感。

三、我對孩子“責任感”培養的一些想法

1.讓孩子學會自我服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當代中國家庭,許多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養尊處優的生活,本來是他們應該自己做的事情全都由家長代勞了,應該自己負的責任全都由家長承擔了,孩子們只懂得索取而不懂得付出,普遍缺乏責任心。因此,培養孩子的責任心首先就要求家長放棄對孩子的溺愛,讓孩子去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學會自我服務,讓孩子去為自己多承擔一些責任,比如玩完的玩具要自己收拾好,自己的房間要自己打掃,穿臟了襪子自己去洗干凈,起床后要自己整理床鋪,早晚洗漱要自己照顧自己,家庭作業要自己獨立完成,自己說過的話不能食言,自己應當做的事情必須有始有終。

2.讓孩子明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現在的社會風氣過于強調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在學校,不管什么原因,孩子打不得,罵不得,批評嚴厲一點你都得擔心孩子心理是否能承受得住而不致于尋短見。孩子們形成了自己的任何行為過錯都不用承擔責任的思想: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違反多大的校規校紀,沒有開除,你耐我何?不愛學習考零分我不是同樣上初中?我打架、我搶劫、我甚至殺人,我是未成年人,你能判我刑?……而反觀國外,在韓國,幾年前通過了《教育處罰法》,準許使用長度不超過100厘米,厚度不超過1厘米的戒尺,如對女生打小腿5下,打男生小腿10下等,規定十分詳細而明確。新加坡,老師是不可以體罰學生的。不過如果學生犯下嚴重錯誤,校長可以適度地體罰學生,包括公開鞭打學生……兩相對比,歷來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中國如今卻比大部分國家長都“文明”了,是進步?還是矯正過枉?

孩子尚處于成長之中,他對一些事情表現出沒有責任感也是正常的,因為他許多時候的確不太清楚這樣會有對他有什么不好的影響,所以為了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我認為可以適當地讓孩子品嘗一下辦事情不負責任的苦果,孩子如果受到了犯錯的懲罰,他自然就會提高警惕,下次做事情的時候自然就不再會馬馬虎虎、草率了事。

3.讓孩子愛勞動,從小具有自己要養活自己的意識

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空氣和陽光是大自然的賜予,其余一切都要通過勞動才能獲得。在這一教育觀念指導下,許多日本父母在教育孩子學好功課的同時,要求他們利用課余時間做那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和到外面參加勞動掙錢。日本大學生勤工儉學的非常多,他們通過在飯店端盤子、洗碗,在商店售貨,做家庭教師,陪護老人等,掙取自己的學費。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告訴他們:“不給別人添麻煩?!比胰送獬雎眯?,不論多么小的孩子,都要無一例外地背上一個小背包。日本父母認為:這是他們自己的東西,應該自己來背。

總之,責任心作為一種重要的人格品質,它有助于促進小學生良好品質的發展,有助于小學生獨立性的增強,有助于促進他們的智力發展和學習水平的提高,對他們各方面的發展,對其將來的事業成功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他們肩負著建設祖國明天的責任;孩子是我們的希望,他們肩扛著振興華夏的責任;孩子是未來社會的軸心,他們背負著“保衛祖國、穩定社會”的責任;孩子是未來家庭的中流砥柱,他們背負著“贍養老人、撫育后代”的責任……如果我們不注重從小培養學生較強的責任心,他們將來怎能勝任這些職責?

猜你喜歡
責任心責任感責任
責任品格培養
初中生責任感發展的差異性調查
《責任與擔當》
每個人都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淺析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
北京市高職生責任心年級差異分析
誰的責任
責任(四)
伴侶責任心強,工作更出色
責任感等2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