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2019-03-11 06:34張軍
學校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關鍵詞:習題原則德育

張軍

一、數學中蘊含的德育內容

(一)理想教育

數學源于實際,且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結合數學教學內容使學生了解數學知識在現代化建設和科技發展中的巨大作用,必將激發他們學好數學,以報效祖國的情感使學生了解科技的突飛猛進對數學工具的更高要求,而有待后人不斷探索創新的事實,必將增強學生的使命感,將現實和理想結合起來。發奮學習這樣可為學生樹立革命人生觀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利用數學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三)結合數學實際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四)對學生進行人生價值觀的教育

(五)利用數學美對學生審美教育

在教學中, 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數學美感, 引導他們去發現美、鑒賞美, 從而提高審美能力, 陶冶美的情操。

二、實施德育滲透的要求

(一) 貫徹素質教育原則

實施素質教育就是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思想品德在學生素質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應在“把德育放在首位”中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要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必須在“寓”字上下功夫、作文章,研究寓的藝術,寓得自然,合情合理,使學生,樂于接受,易于生效。

(二)深入鉆研教材,挖掘德育因素

數學的德育因素很多,教師必須深入鉆研教材,掌握其科學體系、把握其結構聯系,從中挖掘出德育因素,并前后照應,理清脈絡。

(三)德育滲透要適時適度

德育滲透伴隨教學活動進行,而其中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教師備課時,既要備教學目的要求,又要據知識的具體內容、學生心理生理特點確定德育目標,并明確什么時候、哪個環節滲透什么樣的德育內容及滲透的程度;上課時既要注意知識性、科學性,又重視知識中的思想性,將兩者自然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接受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過程中受到教育。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既是智育的廣闊天地,也德育滲透的用武之地。包括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感染和教育。

三、德育滲透的原則

(一)科學性原則

數學教學為形成學生科學的世界觀和良好的道德品質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學習數學需要遵循認識論的規律,德育滲透要符合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原理,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注意數學課的本質特征,把握德育滲透的適度、力度、結合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滲透性原則

教學中要將智育和德育融為一體,要找好德育滲透的切入點,抓住道德的基本點,由此深入、輻射,才能收效要根據數學教學的特點將德育與教材內容有機結合,相互滲透,達到課堂教學融知識性、思想性于一體的最高境界。

(三)系統性原則

科學世界觀和良好的道德品質要根據每學期的教學內容和德育目標制定德育計劃,長期地熏陶、滲透,才能水到渠成,收到成效。

(四)量力性原則

數學教學中的德育,必須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認知基礎和思維發展水平,確定符合學生實際的目標,有目的、有計劃、循序漸進地進行。在保證共同施教達到統一要求的前提下,還要照顧不同學生的層次特點,注意個別教育與共同教育相結合。

(五)情感性原則

數學教學中德育講究藝術性,充分發揮情感效應在師生交往中,建立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充分重視學生的情感,要通過自己的情感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積極性的情感體驗,從而有效的滲透德育。

(六)持之以恒原則

“十年育樹,百年樹人”道出了育人工程的長遠性、艱巨性。一個人思想的轉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個量變質變的過程,我們只有不懈努力,學生政治思想素質才能逐步提高。

(七)與時俱進原則

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內容、途徑等必須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需要不斷探索,不斷創新。

四、德育滲透的基本方法

(一)同向滲透

即在教學中隨著知識內容的展開而滲透德育內容。德育的內容與知識的傳授是同步的,把滲透的內容與數學知識有機的融合在一起,細流潺潺,水到渠成。

(二)階段滲透

即在課堂小結時,通過巧妙的點撥融入的德育內容。能精確恰當地突出知識點和滲透主要內容畫龍點睛,言微義中、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

(三)哲理滲透

即通過具體習題的分析,曉知辯證法的道理,數學中充滿了辨證法,正和負、奇和偶,正弦和余弦,乘方和開方等等,都是活生生的例子。數學也應采用辨證的方法,諸如引導學生認識一題多解與多題歸一問題,引導學生理解相互對立有相互統一的概念間的關系,點撥學生全面的分析習題等,都是大有益處的,哲理滲透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就能養成全面分析問題,辨證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進而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四)自我滲透

即引導學生獨立思索,使之從中悟出道理,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教學中要經常讓學生獨立分析,獨立思考,找出習題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區別,總體上把握習題的類別。另一方面要讓學生認真分析習題的特點,顯示已知條件進而思索探求結果的途徑,最后找出其中的規律。就能夠由此及彼地歸納問題,學會用典型掌握類別的方法推而廣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我們常說的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其意義就在于此。

五、實施中應重視的兩個問題

(一)寓德育于數學教學中的關鍵是教師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舉止言行,學生都在細心觀察,甚至效仿。教師通過講授的科學性、思想性,嚴謹的治學態度、負責始終的教風、詼諧幽默的語言感染著學生,激勵他們以堅韌不撥的頑強精神,向理想目標邁進。教師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培養新一代為已任,樹立新的教學觀、學生觀、質量觀,準確把握學生所思、所求、所感、所愛,有的放矢地教育,才能收到實效。

(二)著眼課內,放眼課外

學生個體品德心理的形成,是內部條件和外部條件相互作用的結果,實踐性活動是實現這種相互作用的具體過程。教學中要著眼課內,放眼課外,課內長期滲透,課外集中拓寬,才能促進學生把數學學習與崇高的理想結合起來,使學生興趣化為更大的求知內驅力,進而深化德育效果。豐富多彩的課外數學活動,是課內教學的延伸,又是德育的生動的大課堂,以此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整體素養,促進學生個性自由發展。

猜你喜歡
習題原則德育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則
一道課本習題“鏈式反應”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無痕 滲透有方——小學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方法探析
精心設計習題 構建高效課堂
對一道習題的多角度思考與拓展
關于一道習題解的討論
德育測評:質性與量化的平衡
惹人喜愛的原則(二)
惹人喜愛的原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