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學設計

2019-03-11 06:34陳善布
學校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關鍵詞:鮮卑交融漢族

陳善布

【學習目標】

1.掌握淝水之戰、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史實。

2.通過史料分析,能夠靈活遷移運用本課所學重點知識,感知身邊民族交融的事例。養成全面、系統地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追蹤歷史發展基本線索的能力。

3.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在民族問題上的正確觀念,認識到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是我國歷史上民族關系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民族融合的前提條件。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表現和影響。

難點: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表現和影響

【教學方法】

圖示法、比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歸納法、討論法等。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敕勒歌》這是一首北朝民歌,原是鮮卑語,后譯成漢語,廣為流傳。你知道鮮卑族在中國歷史上最早建立了哪個朝代嗎?你想了解鮮卑族歷史上一位杰出政治家的改革嗎?

二、展示學習目標

三、教學過程

教師:前秦王苻堅統一北方后,又企圖滅亡東晉,統一全國,率百萬大軍與東晉決戰于淝水。下面我們學習交往中的沖突----淝水之戰。

(一)淝水之戰

教師:請同學們觀看淝水之戰形勢圖。自學課本93頁到94頁上半部分,能概述淝水之戰的經過;通過分析,能歸納東晉以少勝多大敗前秦的原因。

生:觀看淝水之戰形勢圖、閱讀教材,完成課件問題,若有疑問同桌討論,回答問題。

時間:383年

交戰雙方:前秦、東晉

交戰原因:前秦企圖滅亡東晉,統一全國

兵力對比:87萬多對8萬

特點:以少勝多

結果:東晉打敗前秦

影響: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戰狀態

東晉:解除北方威脅,局勢安定,經濟發展。

教師:同學們回答的很好。說明課本看得仔細認真。

啟示: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戰術的得當等等。

教師:淝水之戰后,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格局狀態,439年北魏統一北方,北方各族人民長期雜居,民族交融成為趨勢。下面我來學習交流中的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教師:自學課本第94頁到第95頁上部分,找出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意義。

生:閱讀教材,

孝文帝改革措施:

1.遷都洛陽

教師:什么時間遷都洛陽?

生:494年從平城遷都洛陽;

教師:孝文帝遷都便于學習漢族先進的文化和對中原地區的統治。

教師:我們再通過一組材料來具體看一看漢化措施。

2.漢化措施

教師:教師展示材料,讓學生找孝文帝改革的具體措施。

展示材料一:“今欲斷北語,一從正音”,30歲以上的鮮卑官員要逐步改說漢語,30歲以下的要立即改說漢語,故意說鮮卑語的,要罷官降爵。

——《資治通鑒》

生:(1)在朝廷中必須說漢語,禁用鮮卑語。(說漢語)

教師:展示材料二

生:(2)以漢服代替鮮卑服(穿漢服)

生:(3)改鮮卑姓為漢姓(改漢姓)

教師:展示材料四

孝文帝選擇中原大姓女子作后宮妃嬪,鼓勵鮮卑族與門第相當的漢族通婚,又下令五個皇弟分別娶中原大姓女子為王妃,很多鮮卑公主也嫁給漢族高門,鮮卑、漢族互為姻親。

生:(4)鼓勵鮮卑貴族與漢人貴族聯姻(通漢婚)

教師:展示材料(論從史出)

北魏遷都以后,洛陽再度成為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從四面來的商人匯集在這里,交流著來自不同地方的物品,他們中很多人說著夾雜鮮卑語的漢語,穿著和漢族一樣的服飾,他們一改往日不尊老,不養老的陋習,老人得到了子女的照顧。從他們身上,已經看不出鮮卑族和漢族的區別了。

教師:請思考:結合以上材料及所學知識,說說孝文帝改革有何意義?

生:促進了民族交融,增強了北魏實力。

教師:看時間而定,讓生鞏固孝文帝改革措施

教師:北魏孝文帝的遷都、漢化政策促進了民族的交融發展,接下來我們來學習交融中的發展--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

(三)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

教師:首先讓我們來了解民族融合的概念,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展示課件讓生讀)

生:(讀)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間共同生活、相互學習、逐漸交融的過程,包括經濟生活、文化語言、風俗習慣等互相影響,趨向一致。它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種進步的歷史現象。

教師:同學們自學教材95頁,在課本上找一找民族交融的具體表現。找不準的同桌討論一下。

生:閱讀教材,找問題。展示反饋。民族交融的表現:

生產方式方面:內遷人民學習漢族農業技藝、從事農產;漢族人民學習畜牧經驗。

生活方式方面:接受北方各族人民的食物、服裝、用具等。

政治方面:十六國北朝政權的統治者,與漢族士人合作,沿襲中原地區原有的統治方式,實行君主專制制度。

文化方面:漢語的使用;西北樂器受歡迎。

民族心理方面:“胡”“漢”觀念逐漸淡薄,隔閡與偏見逐漸減少。

意義:豐富了中華民族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

為隋唐時期多民族國家繁榮與發展奠定基礎。

教師:總結:魏晉以來,北方各民族共同生活、相互雜居,在生產技術和生活習俗上相互影響,趨于一致,民族融合已成為趨勢。

(四)課堂小結

383年,東晉以少勝多于淝水大敗前秦,前秦衰敗,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戰的狀態。439年,北魏統一北方,孝文帝即位后,采取遷都洛陽和一系列漢化措施,促進了北方民族的交融。

(五)學以致用

北魏初年,有個姓拓跋的鮮卑人曾擔任“白鷺官”,沒有俸祿,但戰爭中掠奪到的財物可以歸己。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漢人的“元”姓,擔任的官職是太尉,有規定的俸祿可以領取,穿漢人的衣服,說漢話,還與朝中的一個漢人官員結成了親家。

(1)上述情境中,與“白鷺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習俗發生了哪些變化?

改鮮卑姓為漢姓,改穿漢服,說漢話,與漢族官員通婚。

(2)導致“白鷺官”后人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源于歷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3)分析情境中“白鷺官”后人的變化,說明這次改革具有怎樣的積極作用。

促進了民族交融,也增強了北魏的實力。

猜你喜歡
鮮卑交融漢族
真美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不要亂叫“老家”了!中國姓氏分布圖曝光,看看自己的根在哪
鮮卑族的崇山與祭天
蒙古族與漢族甲狀腺結節患病情況對比調查
鮮卑民族初探
交融的獨特優雅
淺論幾個北方游牧民族的婚姻習俗
王秋楊:自然庭院和現代家居構建交融意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