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隍往事

2019-03-12 06:49
青年文學家 2019年4期
關鍵詞:城隍城隍廟齊齊哈爾

城隍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守護城池的神,始于周代,興盛于宋代。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明令各府州縣均設城隍神并每年祭祀,由此形成了民間祭祀城隍爺的習俗。清朝沿襲了明朝禮俗,城隍廟遍及縣級以上的城市。那么,清代的齊齊哈爾有過城隍廟嗎?如果有,是現在的什么地方?城隍又是誰?有什么樣的故事呢?

城隍廟蹤

清代的齊齊哈爾城作為黑龍江將軍、齊齊哈爾副都統鎮守之地,曾經建有城隍廟。有關這些歷史痕跡,如碎片一般散見于史志文獻當中。據西清《黑龍江外記》記載:“齊齊哈爾城中有城隍廟……,在城中西南隅,神最靈?!边@里,西清并沒有說明城隍廟的具體位置。道光年間流戍齊齊哈爾的大學士英和在其著述《卜魁紀略》中也提到“城隍廟在土城內西南隅”。這一方位被民國年間來齊齊哈爾辦報的魏毓蘭在《龍城舊聞》中再次著錄。從“土城內西南隅”這一指向看,城隍廟應在清代齊齊哈爾外城(土城)的西南角。

查閱《齊齊哈爾地名志》,其中有城隍廟胡同的記載,并明確指出此胡同約形成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南起敏德胡同,西止信智胡同,長87米左右。據《龍城舊聞》記載,城隍廟始建于嘉慶十年(1805)。從這一記載我們不難發現,城隍廟始建時間與城隍廟胡同形成時間相矛盾。如果齊齊哈爾城隍廟胡同形成時間確實是乾隆五十七年(1792),那么,城隍廟建筑時間還會更早一些,嘉慶十年(1805)顯然有誤。在齊齊哈爾檔案館1987年編印的《齊齊哈爾檔案史料》中,刊載了劉守君撰寫的《齊齊哈爾名勝古跡史料集》,更是直指城隍廟建筑年代,為乾隆五十七年(1792)廟僅有正殿五間,東西配房各五間。據史料記載,民國年間,城隍廟因歷年風雨浸蝕,坍塌不堪。中心慈善會會長陳福齡募集巨款,重新建筑,于1922(民國十一年)4月開工,是年11月28日落成,殿貌煥然一新,并擴大了規模。當時,城隍廟有正殿五間,東西配房各七間,山門三間,山神及土地廟各一間,東西角門各一座,裝草棚三間,井房一間,粥廠、廚房二間,焚化庫一間,廟后院設立難民棲所,計正草房五間,磚土平房五間、南土平房七間、西磚土平房七間,由中心慈善會管理,產權屬于黑龍江省公署。據《果氏宗譜》記載,1935年至1943年,省城中心慈善會會長果考亭曾經主持齊齊哈爾城隍廟,道號壽祺居士,以救濟社會為己任,開設粥棚,夏發單衣冬發棉,救濟了無數的本地、河南、山東、河北的難民。

民國時代,城隍廟成為黑龍江主要慈善場所。據《齊齊哈爾市志資料》第五輯記載,1922年5月25日,成立于1919年(民國八年)的貧民收養所改為貧民工廠,并制定工廠章程,廠址遷入城隍廟院內。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該廟曾作為佛教活動場所。據1943年(偽滿康德十年)編印的《齊齊哈爾市政概要》記載,當時的城隍廟主祀釋迦牟尼,并祀城隍,只有密空和尚一人傳教。齊齊哈爾解放后的1947年,城隍廟停止了宗教活動。

城隍廟考

2011年10月,筆者采訪了從小一直住在城隍廟附近的老卜奎金同利先生。據他回憶,城隍廟大殿長約20余米,寬約10米,青磚灰瓦,十分壯觀。舊院套為磚墻,北大墻曾經向外擴充,承接了一段土墻,里面是空場,一度蒿草叢生。城隍廟南門外是廣場,不遠處一個有焚化庫,曾經是香客燒紙的地方。上個世紀50年代,城隍廟舊址有盲人編織廠,一些盲人以手工制作柳條筐生計。60年代,又增添了勞保用品廠。據譚彥翹先生回憶,“文革”期間,一些被打倒的老干部曾在城隍廟從事糊火柴盒等工作,進行所謂的勞動改造。據平慶林先生在《卜奎文史資料》第二輯中記載,70年代,城隍廟舊址中,又加入了閥門廠。據采訪附近原住居民介紹,這一時期,里面還曾進入過貝雕廠(制作骨灰盒)。直到80年代,原城隍廟大院統歸冶金局辦學使用,為冶金學院。也就在這一時期,早年的大殿、廂房全然改變了模樣,青磚灰瓦被更多的紅磚房所替代。90年代,此處為民居所包圍。本世紀初,城隍廟地段被南通~開發商連片開發、拆遷,約2008年,建成王仔花苑第二期住宅小區。10月8日上午,筆者在金同利先生的引導下尋找城隍廟舊跡。經金同利參照附近尚存的老房子以及原回民小學舊址反復目測,最終確定:王仔花苑小區25號樓所在位置及樓前綠化帶為城隍廟舊址所在。

一般說來,宋代以后各地供奉的城隍神,大都是曾在本地為官且有功于百姓的清廉名臣,或者是英雄,既有文官,也有武官。去世后被百姓供奉,目的是為保佑一方平安,屬于世俗化的神祗,因此,全國各地城隍廟供奉的城隍大都不同。有的城市如上海,甚至供奉著霍光、秦裕伯、陳化成三位城隍。齊齊哈爾城隍廟從筑建到完全消失,綿延了將近300年,但城隍本人是誰卻沒有確切的史料記載。那么,齊齊哈爾城隍廟供奉的城隍是那位名臣或英雄呢?

在西清的筆下,齊齊哈爾城的城隍是“塑像如四十許,人云生時曾鎮斯土,歿而祀之者”(《黑龍江外記》卷二)。從字面分析,西清并不知道齊齊哈爾城城隍是誰,也沒有提出推測性的結論。從面貌看,城隍的原型大概在40多歲的樣子;從履歷看,城隍的原型曾經鎮守過黑龍江齊齊哈爾;從去世后的葬儀看,城隍的原型曾享用過朝臣規格。

按照西清描述的城隍特征,筆者查閱嘉慶十年(1805)以前駐守并逝世于齊齊哈爾城的黑龍江將軍,符合“條件”的共有三位,即楊福、托留、綽勒多。托留,滿洲鑲紅旗人,康熙五十五年(1716)至康熙五十九年(1720)在任,史志中沒有留下他多少為政記載,官聲也平平,按說不會是城隍。楊福,滿洲正藍旗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至康熙五十四年(1715)在任,聲名卓著。據史料記載,楊福去世的消息傳到京城時,康熙皇帝潸然淚下,親自安排賜祭葬事宜,擬謚號為“襄毅”,并任命楊福之子三官保署理黑龍江將軍。楊福在齊齊哈爾有祠,地點在大悲庵的大殿內,與黑龍江將軍觀明的生祠同在一殿,塑像為“本朝冠服,系黃帶”,可知他的愛新覺羅宗室身份。由此看來,城隍肯定不是楊福。既然前兩者都不可能,只有綽勒多的可能性最大了。

城隍其人

綽勒多(也寫作綽爾多),京都正黃旗人,生年不可考。查《清實錄》,其履歷始于雍正年間。他原是理藩院郎中,雍正九年(1731),被擢升為正黃旗蒙古副都統,雍正十年(1732)在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帶兵。雍正皇帝非常了解其家境狀況,曾經兩次賞賜白銀共計5000兩安頓家眷,以便綽勒多安心為朝廷效力。乾隆四年(1739),綽勒多升任鑲紅旗蒙古都統。乾隆五年(1740),任西安將軍,八年(1743)任涼州將軍;十七年(1752)任安西提督,很快調整為左都督、黑龍江將軍;二十年(1755)任荊州將軍,署理黑龍江將軍;二十一年(1756)八月至二十七年(1762)實授黑龍江將軍。從乾隆十七年(1752)至二十七年(1762)的10年間,綽勒多前前后后三次任職黑龍江將軍,兩次實授,一次署理,在黑龍江將軍中絕無僅有。任內,綽勒多可謂官聲斐然。

據《黑龍江志稿》記載,乾隆二十四年(1759),墨爾根、呼蘭兩地歉收,民食不足。綽勒多將百姓困苦情況奏報朝廷,建議將呼蘭糧倉中的60,000石儲米陸續運往轄區各地支用,得到朝廷批準,黑龍江百姓由此度過了難關。據《黑龍江外記》記載,早年,黑龍江布特哈八旗(今內蒙古莫力達瓦旗及齊齊哈爾東北部各縣)的官員俸祿存在一個特殊現象:滿洲官員全部俸餉,而世襲的達斡爾、鄂溫克官員,初次承襲父輩官職的發給一半俸銀,第三代子孫再次承襲則沒有了俸銀,不是世襲的官員根本就沒有,由此,官員貧窮屢見不鮮,由此造成許多人都不愿意擔任、承襲佐領等職。乾隆二十五年(1760),綽勒多向朝廷奏報了達斡爾、鄂溫克官員們的境遇,呈請朝廷發放俸餉。最終,朝廷議準減半,達斡爾、鄂溫克官員連帶兵丁破天荒地得到了“半餉”的待遇。另外,在綽勒多的奏請下,本年奉命出征的達斡爾、鄂溫克族披甲士兵回到黑龍江后,還被免除了不合理的賠補兵器的攤派,減輕了布特哈八旗百姓負擔。據《清高宗實錄》記載,乾隆年間,盡管呼倫貝爾于雍正年間已經設治,但農業發展非常緩慢。乾隆中葉,呼倫貝爾地區連年干旱,兵丁生計蕭條。乾隆二十五年(1760)九月,清廷擬將俘獲的新疆塔里雅沁100名回族連同家屬共計200余人流放肅州。綽勒多奏請朝廷,改派這些回民前往呼倫貝爾,教導索倫達斡爾人引水灌溉、挖溝種田。朝廷批準了綽勒多的奏請。綽勒多按照設想,親自策劃、部署了回民官員管理、農具耕牛、籽種口糧、住房安置等一系列事宜。百名回族在荒原種田兩年,促進了呼倫貝爾農業發展。

綽勒多任內有所作為的事例還有很多,西清曾經感嘆道:黑龍江歷任將軍之中,惟有果多歡、綽爾多、傅玉“并堪千秋”!乾隆二十七年(1762)八月,綽勒多因染患痰疾(肺結核),逝于齊齊哈爾任上,按履歷推算,當在50歲左右。十月,朝廷賜祭葬如例,謚號質愨。十一月十四日,乾隆親自撰寫了《黑龍江將軍綽勒多御賜碑》碑文,約300余字,稱綽勒多“以忠成性由任,知方有勇”,褒獎有嘉。按照清代的規制,朝廷大員謝世之城要建祠堂祭祀。根據西清關于城隍特征的描述,結合綽勒多功績,筆者以為,齊齊哈爾人感念綽勒多的恩德,在建祠后不久又修建了城隍廟,塑像祭祀,以保佑卜奎城百姓安居樂業。我想,也只有綽勒多才當得起齊齊哈爾城隍吧!

城隍典故

或許有人會問,齊齊哈爾副都統之中難道沒有功勛卓著的英雄名將嗎?回答是否定的,因當時齊齊哈爾副都統與黑龍江將軍同駐一城,施展作為的伸縮度很小。查閱副都統資料,也沒有符合西清所表述有城隍“特征”的人物。

齊齊哈爾城隍廟中供奉的塑像,除城隍外,還有其他神祗。據西清記載,城隍廟共有三尊塑像,城隍在正中,座東為瘟神塑像,主救民眾疫癘。座西為秦叔寶塑像,為番子(捕快)所祭祀,有“祖師秦二爺”之稱。按照當年齊齊哈爾寺廟成規,各寺廟的住僧等皆隸屬于黑龍江將軍衙門戶司。設僧官一人,被稱為“長僧”。持此業者,多是因犯罪而被流放到齊齊哈爾的盜賊或太監。

過去,由于大家都信奉城隍最靈驗,因而齊齊哈爾城隍廟一度香火旺盛,由此也就發生了許多故事。

嘉慶十三年(1808)年七月,齊齊哈爾發生了一起盜馬案,黑龍江將軍衙門的刑司經7個多月的偵破、審理,罪犯嫌疑人大多服罪,只有一個叫吳保兒的首犯“死豬不怕開水燙”,不言不語,拒不交代。黑龍江將軍觀明見久拖不決,于是命時任理刑主事的西清與水師營四品官果德興等審訊。西清暗想,盜賊即然不畏律法,難道還不畏懼神明嗎?于是與果德興商定,審案城隍廟。審案之前,西清在城隍前默默禱告,待到半夜,提審吳保兒。未及天明,案情盡知。西清后來聽說,吳保兒剛入廟的時候,沮喪至極,多次垂頭自語:“這里哪是兒戲的地方”?唯恐得罪了神明,一五一十交代了作案經過。由此,西清曾經書寫“惠從影響”匾額一塊,懸掛于城隍廟殿上,以示昭彰,今早己不存。

齊齊哈爾早年有習俗,客死卜奎城的人,在靈柩還鄉時,要到城隍廟請“鬼票”,遇到關隘、渡口焚燒,否則,魂魄不能通過。嘉慶年間,流人龔光瓚被赦歸回鄉時,就曾經為亡兒龔寶寶請過“鬼票”,這也許只有城隍廟的城隍爺才能發揮這種作用。

據史志記載,康熙年間,黑龍江將軍轄區的另外兩個軍事重鎮黑龍江城(今愛輝鎮)、墨爾根城(今嫩江縣)也曾建有城隍廟。民國年間編印的《墨爾根志》稱墨爾根城隍廟地址在古城東南隅,規模為“正殿三間,山門三間,東西禪房各三間”。黑河市建有古璦琿城旅游區,城內有重建的城隍廟景點。除上述三城外,哈爾濱也建有城隍廟。據《道外區志》記載,道外城隍廟建于1918年(民國七年),遺址在今道外區南十五道街,“金泉浴池”門臉后身即是。2008年4月26日,在哈爾濱市道外區濱江地段棚戶區改造拆遷過程中,市民于太古南十五道街的一院落內發現一塊掩埋的石碑,經專家鑒定,為城隍廟原功德碑。

從以上記述可知,當年,黑龍江的幾個大城市都建有城隍廟,只是一座都沒能保存下來,殊堪可惜。如果有條件的城市能夠重建或新建城隍廟,都不算過分之舉,這也是傳承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只不過,一定要供奉一位受百姓敬仰、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城隍爺才是。

猜你喜歡
城隍城隍廟齊齊哈爾
兩個城隍
平遙城隍廟,中秋之月
齊齊哈爾老年大學校歌
兩個城隍
城隍廟的來歷
齊齊哈爾地區一例鵝圓環病毒的PCR診斷
逛鎮江城隍廟街
Th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AI
禁戲下行與“以神為戲”之民間事象——以清代城隍演劇為例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