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鏈變革:新零售的下一個戰場

2019-03-24 21:07付一夫
紡織科學研究 2019年1期
關鍵詞:零售競爭供應鏈

作為互聯網加持下的新興業態,新零售自然也會緊跟大勢,而供應鏈的重塑與升級便是最好的發力點

經歷了2017年的小試牛刀與2018年的快速發展,新零售賽道上的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那么,2019年行業將何去何從?相信這是很多人關心的話題。

供應鏈變革成為競爭焦點

首先,有必要明確一下什么是供應鏈。通俗一點來說,供應鏈是某種商品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商、分銷商、零售商等節點連接組成,以滿足最終用戶需求的網絡結構。這是一個“四流合一”的過程(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商流),如果當中任何一個環節或節點出現問題,都會波及到整個供應鏈的其他環節,進而對供應鏈上所有企業的價值增值產生負面影響。

其實無論是商品種類的推陳出新與零售渠道的雙向整合,還是線下門店的新穎設計與科技元素的完美嫁接,本質上都是為了迎合廣大用戶對于個性化、多樣化與體驗式消費的新需求。然而行業終究還是要回歸到零售的本質——高效地為消費者提供超出預期的商品與服務。

若想真正做到“高效”與“超出預期”,除了在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零售部分做文章之外,還要依靠強大供應鏈的有力支撐。因為商品在最終到達消費者手里之前,還要經過生產、加工、運輸等一系列過程,而這些統統繞不開供應鏈。

更何況,消費端的變革大多數都是非常燒錢的,無論從補貼獲客還是到門店擴張改造,皆是如此。但是對于商家來說,不管創新模式多么奪人眼球,一旦褪去華麗的外衣,其底色都是“利益”二字,而獲利最直接的方法便是降低成本。

倘若能夠讓上下游企業統籌協作,使原本松散的關系轉變為一個復合網絡,那么便可以提高經營效率,降低流通環節中的各種成本,并為所有相關企業帶來更大的收益和價值。因此,如何打造新型供應鏈,既是業內玩家普遍面臨的重大課題,也是接下來行業競爭的焦點所在。

新零售需要怎樣的供應鏈?

隨著“消費者主權時代”的到來,新零售供應鏈的終極目標是為目標消費者提供極致的購物體驗,即以最省的價格,在最短時間內獲得任何想要的優質商品。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新零售時代所需的供應鏈,應該達到以下兩點要求:

倘若能夠讓上下游企業統籌協作,使原本松散的關系轉變為一個復合網絡,便可以有效地提高經營效率

第一,對市場需求能夠及時響應。

在傳統供應鏈條件下,通常都是制造商利用從零售倉庫中接到的訂單來預測消費者的需求,而上下游企業之間的“信息孤島”效應讓整條供應鏈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的時間大大增加,無論是效率、利潤還是用戶滿意度,都會大打折扣。因此,提升供應鏈響應市場需求的速度已經成為當務之急。對商家自身而言,可以實現庫存最優,降低成本;于行業而言,可以比競爭對手搶得先機,獲取利潤;于消費者而言,可以做到“心想”即“事成”,增進消費體驗。

第二,要滿足消費者的定制化需求。

隨著國人新一輪消費升級的到來,消費需求比以往更加多元化和極致化。這便意味著,商品與服務的滿足要精準到每一小撮甚至每一個用戶,充分為他們實現個性化和訂制化生產。這便要求供應鏈上設計、生產、制造、分銷與物流等每一個環節,都必須要更加柔性與靈活。

然而不得不承認國內零售行業的供應鏈建設還遠未達到上述兩種要求。若想在接下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勢必要在供應鏈變革上加以發力。誠如供應鏈管理專家馬丁·克里斯托弗所言:“未來的競爭不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之間的競爭?!?/p>

接下來應如何重塑供應鏈?

先說答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更深入地對供應鏈上的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

由于消費者的“強勢”,新零售時代的零售不僅僅要看商品的銷售,還要看批發、制造和設計。當供應鏈前端的零售環節成為了消費數據的采集觸點與用戶的體驗中心之后,供應鏈的上游也應進一步延伸,需要集結產品設計、營銷策劃、創意等等,來完善面向廣大消費者的服務能力。而打通供應鏈上下游的關鍵,便在于數字化。

事實上,C端的數字化已經逐漸完成,然而B端的數字化改造才剛剛起步。究其原因,供應鏈上除了核心企業外,其他絕大多數都是小微企業與傳統企業,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其內部的業務流程和信息傳遞方式遠不能適應當今信息化時代的要求,需求的不確定性增加和預測的準確度降低,也是造成成本高企不下與庫存積壓的決定性因素。

而對B端諸多企業進行數字化改造,就需要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以及智能終端等信息基礎設施為依托,圍繞人、貨、場進行更加深度的數據采集,從而形成消費者、產品、服務、營銷、渠道、物流的全面數字化體系,實現整個供應鏈體系數據的徹底打通。

在此基礎上,逐步構建精準、立體、動態、安全的大數據庫,推動消費者需求信息、線上線下各渠道支付信息與物流運營信息、營銷推廣信息的深度融合。如此一來,方可縮短商品供應全環節反應時長,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效率。此外,基于數字化的賦能,商家還可以準確預測商品的地域、人群、時間、渠道的需求比例,以需定產和柔性制造也便成為可能。

自從王興拋出了“互聯網下半場”的論斷以來,馬云和馬化騰也分別于2018年提出了“新零售之后是新制造”“要在扎根消費互聯網的同時,轉身擁抱產業互聯網”。這便意味著互聯網巨頭們已將目光投向了B端。作為互聯網加持下的新興業態,新零售自然也會緊跟大勢,而供應鏈的重塑與升級便是最好的發力點。

猜你喜歡
零售競爭供應鏈
門店零售與定制集成,孰重孰輕
海外并購績效及供應鏈整合案例研究
為什么美中供應鏈脫鉤雷聲大雨點小
益邦供應鏈酣戰“雙11”
益邦供應鏈 深耕大健康
“聚好”電商 賦能新零售
今年春節新興消費亮點紛呈——2018年新零售走向
感謝競爭
萬利超市的新零售探索之路
兒時不競爭,長大才勝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