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舍作品在京味話劇中的藝術轉換探析

2019-03-25 11:27
福建開放大學學報 2019年3期
關鍵詞:京味老舍原著

陳 婕

(福建廣播電視大學,福建福州,350003 )

老舍是一位有著豐富生活積累的作家,在現當代文學史上成就斐然。突出的市民形象塑造,濃郁的京味幽默特質,使老舍先生的作品獨樹一幟,深得讀者的贊譽。2010年,方旭創辦“明戲坊戲劇工作室”,開始獨立劇場創作,他集編劇、導演、主演一體,將老舍同名經典小說《我這一輩子》《離婚》《貓城記》改編成話劇,在全國許多大城市巡演。2019年4月為紀念老舍先生120周年誕辰,天津大劇院舉辦了“老舍戲劇周”活動,上演了方旭根據老舍原著改編的《老舍趕集》《二馬》《老李對愛的幻想》三部話劇,6月福建大劇院也上演了話劇《二馬》。這些老舍不同創作時期的作品,以老舍特有的京味幽默,塑造了不同類型的市民形象。改編的京味話劇以藝術轉換方式,將文學作品變為舞臺行動,今天的觀眾們在觀賞系列京味話劇的同時,依然能感受到90余年前老舍經典作品強烈的藝術張力,并獲得了極好的審美體驗。

一、老舍作品與京味話劇源起

(一)地域風情的京味展示

老舍身為末世旗人,幼年時代就經歷了喪父之痛,家境貧寒,由母親撫養長大。成長于市井之間,耳濡目染京城的滿族文化,他的作品仿佛就是地域風情的京味風格展示長廊?!拔疑诒逼?,那里的人、事、風景、味道,和賣酸梅湯、杏兒茶的聲音,我都熟悉。一閉眼我的北平就是完整的、像一張彩色鮮明的圖畫浮立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膽描畫它。它是條清溪,我每一探手,就摸上條活潑潑的魚兒來?!盵1]京城社會底層好面子、講排場的胡同文化,發生在破敗四合院的各式故事,如同一幅幅充滿地域風情的民俗畫卷,在老舍筆下徐徐展開。老北京古城墻根下的市井小胡同、大雜院、天橋雜耍、廟會場景、喜慶花轎婚俗,老市民的老禮、老規矩,散漫、安逸、平和的庸常市民生活,真切細膩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彌漫著特有的古都氣息,老城的風土人情呈現出獨特的魅力。

在老北京四合院里跟著姥姥長大的方旭,一口嘎嘣利落的京片子,也有著濃郁的京味兒情結。方旭非常認可與欣賞老舍作品,認為在中國近現代文學史上對北京市民、貧民的情感與關注,沒人能與老舍相比,自己打小在街坊鄰居中所見所聞,似乎都是老舍作品人物的身影。老舍小說長期滋養著方旭對京味兒的執著與迷戀,從2010年開始,方旭以獨立戲劇人身份,改編打造了老舍經典作品話劇《我這一輩子》《離婚》《貓城記》《老舍趕集》《二馬》《老李對愛的幻想》等,京味話劇在全國各地巡演數百場,吸引了大批新老戲迷,也得到了老舍子女舒濟、舒乙的贊賞,獲得了極高的口碑。

(二)市民群像的京味描摹

老舍為現代文學奉獻了惟妙惟肖的市民群像,這些帶有古都京味文化的市民各階層影像中,最讓人過目難忘的是舊派市民形象。作者極盡夸張筆法,畫出了這一類型人物的無可奈何心理。他們幾乎都帶有濃郁宗法封建思想,守舊、膽怯、溫良,是頹廢文化長期浸潤的結果。這樣的人物有小說《我這一輩子》《二馬》里的老巡警、老馬等。同樣塑造的漫畫式人物形象還有所謂的新派市民,比如胡同八旗紈绔子弟,這類人物浮夸而墮落,追求所謂洋盤化,比如《離婚》里張天真等,作家以諷喻的手法為他們畫像。老舍深情注目與關愛那些堅忍不拔、淳樸敦厚、被舊社會壓榨扭曲的《我這一輩子》里的底層市民們,對他們給予了無限的同情。同時,作者心目中理想市民形象是充滿俠義的《二馬》中的李子榮等。新舊市民在老舍的小說里穿梭游走,讀者們在性格各異的鮮活市民形象中的獲得極好的閱讀體驗。

京味話劇忠實地尊重原著,《我這一輩子》是100分鐘的獨角戲,大幕拉開,戴著草帽的流浪老人佝僂地靠著“城墻”根兒,訴說著艱難的現實處境與過往。舞臺燈亮里,他換裝成了青春勃發的學徒,方旭一人在女招待、上司和主人公“我”之間自如切換,劇終一句悲涼、無奈的“我這輩子到底招著誰啦?!”道盡了皇城根下底層市民無盡的悲哀。

京味話劇《二馬》是“英倫與京味兒”的碰撞,是傲慢與偏見的哈哈鏡,作者基于對古都京味兒的迷戀與透徹的認知詮釋劇本內容,老派市民老馬與新派市民小馬,以及理想市民形象李志榮都來自京味文化的熏陶。

話劇《老李對愛的幻想》改編自老舍經典小說《離婚》,話劇在原著基礎上選取實寫老李、張大哥、小趙形象,其余人物虛寫,以虛實交替表現的藝術手法碎片化串聯。傳統觀念捍衛者張大哥,在婚姻與詩意中猶豫糾纏的老李,還有好壞難斷的小趙,這些普通市民形象在京味話劇中呈現,仿佛我們正穿行于古都的胡同里,與京味兒市民擦肩而過。

京味話劇將老舍小說文本進行了新穎獨特的藝術轉換,京味市民群像的舞臺行動趣味橫生、生動具象,恍如一幅幅游走的京味幽默風俗畫卷。觀眾在忍俊不禁中沉浸于通過藝術轉換呈現的老舍特有的藝術氛圍,經典名著的藝術魅力得以在九十余年后獲得讀者觀眾的審美響應。

(三)俗白語言的京味韻致

老舍先生的作品語言充滿京味風韻。出身于京城底層大雜院,對市民文化的捻熟,使老舍在以北京方言為基礎的背景之上,形成了自己極具底蘊的京味語言風格。作家大量使用通俗直白的淺顯市民口語,既鮮活生動,又利落干凈。句式、語氣都是地道的京腔京韻,同時又剔除粗陋,強化了樸素趣味,再輔之以文學色彩,使俗白的市井口語在他的作品里帶出了頗為精致的美感。

《二馬》中的“倫敦(輪蹲)!哼!不就是排隊上WC么!……”“英國人那社交障礙般的寒暄開場白‘今天天氣真好’,哪怕霧海茫茫根本看不清對方的臉。這就像中國人見面的那句‘吃了么您呢’,哪怕是在茅房里磕頭照面……”[2]這些對白生動演繹了京味俗白語言的韻致,形象傳神、極具畫面感,且自帶笑料包袱。老舍的語言平和淳樸,有著濃郁的京城風土人情氣息,字里行間時常有出乎意料卻情理之中的靈氣與機敏,時常惹人發笑。作家以對胡同文化的熟練駕馭,鍛造出了精妙傳神的京味語言。

京味話劇將老舍小說語言藝術轉換為舞臺上角色對白,仿佛是老北京胡同閑聊寒暄的“京片子”,親切中滿是京味韻致?!独侠顚鄣幕孟搿分欣侠钜痪洹拔冶豢茊T(磕圓)了!” 讓老李的世界變成了個“破瓦盆,從半空中落下來,摔了個粉碎”,京味話劇撲面而來的胡同四合院老北京氣息,使觀眾在這樣的臺詞對白里,自然而然產生了代入感,仿佛置身于上世紀的古都胡同里,與四合院里的市民閑侃,老北京風情真切動人。

二、老舍作品幽默特質在京味話劇中的體現

(一)老舍溫厚的幽默心態

“在某種意義上,失去了幽默,就沒有了老舍?!盵3]老舍的創作具有悲劇、正劇、喜劇交匯的幽默色彩,老舍曾說過:“據我看,它首要的是一種心態。幽默的人既不呼號叫罵,看別人都不是東西,也不顧影自憐,看自己如一活寶貝。他是由事事中看出可笑之點,而技巧的寫出來。所謂幽默的心態就是一視同仁的好笑的心態?!盵4]

讀老舍的作品,能直接地感受到作家平和、溫厚的友善,他從不居高臨下,也不頤指氣使,幽默的嘲諷里亦有溫情關懷。在散文《話劇觀眾須知二十則》里,作家寫道:“入劇場務須攜帶甘蔗,桔柑,瓜子,花生,……以便棄皮滿地,而重清潔。最好攜火鍋一個,隨時毛肚開堂?!盵5]用俏皮、輕松的反語,寫出了三十年代京城觀眾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不文明行為?!逗稳莺卧S人也》寫何容和太太一起出門:“他,真的,不讓何太太扛傘。真的,他也不能給她扛傘。他不佩服打老婆的人,加倍的不佩服打完老婆而出來給她提小傘的人,后者不光明磊落?!盵6]這些令人不禁發笑的嘲諷里也依舊使人覺得溫暖,是有溫度與同情心態下的幽默。

老舍的《我怎樣寫〈老張的哲學〉》里說:“我自幼便是個窮人,在性格上又深受我母親的影響——她是個愣挨餓也不肯求人的,同時對別人又是很義氣的女人。窮,使我好罵世;剛強,使我容易以個人的感情與主張去判斷別人;義氣,使我對別人有點同情心。有了這點分析,就很容易明白為什么我要笑罵,而又不趕盡殺絕。我失了諷刺,而得到幽默。據說,幽默中是有同情的。我恨壞人,可是壞人也有好處;我愛好人,而好人也有缺點?!F人的狡猾也是正義’,還是我近來的發現;在十年前我只知道一半恨一半笑的去看世界?!盵7]作家在多產寫作的同時,“于是笑里帶著同情,而幽默乃同于深奧”[8]。老舍以一視同仁之心,悲天憫人的同情感,自嘲自己也調侃他人,真誠、真切,幽默中帶著熱度。因為對古都京城文化的深入理解與認同,人生態度也與老北京渾然天成地一致,于是呈現在作品中的幽默從來就不是技巧,而是由人格形成的,有情懷的溫和調笑心態,平等中彰顯寬容和善意。

(二)老舍機敏睿智的幽默筆法

老舍作品里隨處可見俏皮、機敏中透著睿智的幽默,幽默中時有自嘲,在拿自己說事的同時,也折射特定的社會文化現象。散文《頭一天》里記錄了1924年在倫敦海關接受檢查的情形,以風趣的調笑,開涮自己所接受的啞巴英語教育:“那時候,我的英文就很好。我能把它說得不像英語,不像德語,細聽才聽得出——原來是‘華英官話’,那就是說,我很藝術地把幾個英國字勻派在中國字里,如雞兔之同籠。英國人把我說得一愣一愣的,我也把英國人說得直眨眼;他們說的他們明白,我說的我明白,也就很過得去了?!盵9]

老舍使用的語言中西合璧、文言白話交匯,人物的滑稽性格呈現得栩栩如生。這類平實質樸、坦陳直白的幽默,讓讀者在捧腹逗樂之中,產生對客觀現實的真切認知?!坝哪淖植皇抢侠蠈崒嵉奈淖?,它運用智慧,聰明,與種種招笑的技巧,使人讀了發現,驚異,或啼笑皆非,受到教育?!盵10]詼諧與睿智的筆法使老舍文字有著別開生面的魅力,其幽默特質得到了廣大讀者與評論家的認可。

(三)京味話劇中對古都市民的幽默素描

老舍在胡同平民堆里長大,對“引車賣漿之徒”頗為熟悉,他的筆下大都是生存條件簡陋的古都小手工業者、小商販,出賣體力謀生的黃包車夫、匠人等。

老舍為他們畫像并且代言,既寫出了他們勤勞、寬厚、善良的美德,也刻畫出了他們虛榮、平庸、狹隘、自私的小市民習性。這些人物身上,老北京的古雅、古樸與迂腐、陳舊并存,他們講老禮、論排場,謙和豁達中見封閉與因襲守舊。古老京城的文化積淀賦予這些古都市民京味突出的精神氣質,老舍以素描的方式,頗有智慧的技巧,讓讀者在啼笑皆非與情不自禁地發笑中受到啟迪。

《離婚》中這樣描寫主人公張大哥:“張大哥是一切人的大哥。你總以為他的父親也得管他叫大哥,他的‘大哥’味兒就這么足?!盵11]《離婚》是方旭在《我這一輩子》和《貓城記》之后,第三次將老舍小說文本藝術轉換為話劇,在舞臺上表演。方旭扮演的“所有人的大哥”張大哥,北平大爺形象活靈活現,讓人忍俊不禁。流氣陰險的小趙,與老李頹唐悶騷對應,令人啼笑皆非。話劇舞臺上兩位民國范兒琴師,弦兒演繹京味灰色幽默,主音中阮在吉他、古琴、阮中切換,即興華彩樂段渲染主題意境,韻致雋永中京味兒十足。

方旭將《二馬》改編為話劇“如同老北京生活中的喝茶、遛狗、買帽子、晚餐、逛街、辦聚會這些生活中的瑣事,在劇中都是以讀報前后的交談對話來體現的,仿佛老北京胡同里的閑聊寒暄,令人尤感親切”。[12]整臺話劇主角老馬以一口“京片子”發出老北京對中英文化差異的風趣感慨,“傲慢與偏見”主題還原了老舍“京味兒”詼諧與笑中見淚似的幽默,使九十余年前的老舍小說在話劇舞臺上生機煥發。

京味話劇的此類幽默素描,將古都市民文化演繹得靈動風趣。京城市井生活是老舍的創作靈感源泉,京味話劇以藝術轉換方式,提煉與再現了原生態市民生活中引人發笑的許多情形,以幽默的表達深深吸引了話劇舞臺觀眾。

(四)京味話劇的“京片子”幽默語言

生長于大雜院的老舍先生,老北京方言是最親切的信手拈來的語言,老舍經過大量的提煉,形成作品語言的帶有文學色彩的通俗、直白、詼諧風格。

老舍的小說里常常使用凝練簡潔又風趣幽默的諺語,例如:“泥人也有個土性兒” “一條繩拴著倆螞蚱,誰也跑不了” “雞也飛蛋也打了”等。在北京方言中,兒化詞具有突出特征,老舍的小說、散文也大量使用兒化詞,例如:“玩藝兒”“別扭勁兒”“熱和勁兒”等。這些貼近社會的市井語言是地道的京味,既通俗又直白,風趣也俏皮。同時老舍還大量使用具有京城地域特點的民間熟語、慣用詞,增加小說語言的口語化特點,并使作品幽默感提升。

話劇《老李對愛的幻想》中,張大哥手舞文明棍兒憤憤然說:“老李不久就得跑回來,你們看著吧!他還能忘了北平跟衙門?”話劇《老舍趕集》里“小夫妻鬧心月月光,洋博士傲嬌也癲狂,黑白兄弟生死絕響,鄰居掰面兒蹦蹬倉?!边@些京味十足的表述鮮活生動,極有藝術魅力?!叭雸鰰r切勿攜帶火柴,以便吸煙時四處去借火。每次臺上一人跌倒,或二人打架,均須笑一刻鐘,至半點鐘,以便天亮以前散戲”,京味話劇《觀眾須知二十則》帶您重溫民國觀戲守則,感受老舍先生文字的幽默與辛辣。

京味話劇將老舍小說人物語言藝術轉換為舞臺話劇中人物臺詞,提煉準確形象,再現老北京特有的市井文化。改編后的角色臺詞既忠實原著,又恰到好處地具象化原著,使老舍原著的幽默特質變為生動風趣的舞臺表演,藝術轉換得到了觀眾和專家的認可與欣賞。

三、京味話劇以藝術轉換方式對老舍原著的繼承與創新

(一)京味話劇傳承了老舍作品俗而有力特質

深厚的生活根基,對京城的深刻了解,對大雜院下層市民的親近,使得老舍在刻畫老北京人的氣質神韻上,真切形象、生動細膩。他筆下的人物真實、動人地展現了京味特點,讀來親切、自然、有趣。對市民語言和民間藝術的熱愛,使老舍的作品充滿了獨特的神韻,京味的文化內涵,京味的人物描寫、京味的句式、語氣、詞匯,京味風格渾然天成。

在老舍的京味文學作品里,溫和、俏皮的幽默也是簡單、直白得不加任何點綴,云淡風輕中也讓人見出些許的苦悶。幽默風格之于老舍作品仿佛是潤滑劑,運用比喻、夸張等各種修辭手法,既讓讀者忍俊不禁,甚至捧腹大笑,同時又引人思考,在笑中落淚。悲劇、正劇、喜劇交融,富有智慧、靈動感極強的幽默,使老舍的作品滿是詩意與趣味,生機勃勃中給人以美感享受。深厚的內在思想底蘊與高超的藝術技巧結合,使老舍擁有了通俗而充滿力量的京味幽默特質。方旭認為“今天看來,老舍先生的作品依然張力十足,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辛辣的諷刺和帶淚的幽默,是對生活、生命的最好反思?!盵13]京味話劇改編的藝術轉換再現老舍幽默元素,嬉笑怒罵中見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市民的人生百味,使京味話劇有了深度與廣度的質感。

(二)京味話劇賦予老舍原著二度創意與創新

京味話劇對老舍作品的改編,是將文本創意藝術轉換為舞臺行動,二度創意中盡顯對老舍原著的深度審美與創新。話劇《二馬》改編時,在舞臺上以英文報紙聯系全劇,演繹了“一部形式感極強的成人漫畫喜劇”,“二維漫畫與表演的結合,所有的故事發生在一張有著奇妙變化的英文報紙里,整部劇就是一個大游戲?!盵14]以當代視角解讀老舍小說,在音樂、舞美、服裝等方面都做了貼近原著又有現代感的嶄新嘗試,用成人漫畫喜劇方式詮釋老舍筆下的幽默與諷刺,讓觀眾笑中帶淚,深受啟迪。

話劇《離婚》舞臺追光燈下,站著上世紀三十年代時內心糾結掙扎的兩個老李,互為詰難之后同聲說“我有些恍惚了”。與老舍原著比較,話劇《離婚》原汁原味重現老舍先生的京味兒幽默,突出了老舍對小市民命運的刻畫與思考,但同時又賦予了舞臺話劇超越原著的時代元素,激發當代觀眾的審美共情并產生共鳴。

京味話劇對老舍先生作品的二度創意改編,既再現原著風格,又融入時代演進內容,在審美體驗上,深深吸引了今天的話劇觀眾,使名著有了更貼近現實、引起呼應的藝術效果。

古都京城是老舍客居異國他鄉時晝思夜念的故土、魂牽夢縈的精神家園,也是作家創作靈感的發源地,老舍的作品是京味市民的民俗風情長卷,作家為我們呈現了原生態、富有東方韻致的京味文化,在鄉土中錘煉鍛造的京味與幽默風格自然和諧融合,成就了老舍無以取代的藝術地位和價值。京味話劇對老舍先生原著的再現與二度創意與創新,以藝術轉換的方式呈現,用話劇舞臺演繹人物與故事,其引發探究的審美趣味以及獨特的藝術魅力,為經典名著的傳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取得了極好的藝術效果。

猜你喜歡
京味老舍原著
北平的秋
許恬寧:My Travel Plan
漂流瓶
課后泛讀的有益嘗試——原著閱讀
周恩來與老舍肝膽相照的友誼
拔牙
《京味兒印象》
老舍的求婚
水家鄉
老舍給季羨林“付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