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外科學數據出版理論研究述評

2019-04-01 05:43邱春艷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19年3期
關鍵詞:學術期刊科學

■邱春艷

曲阜師范大學傳媒學院,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煙臺路80號 276826

近年來,科學數據出版在國際上不同領域引起了關注和討論。歐盟的歐洲科學開放云(European Open Science Cloud)計劃旨在推動歐洲170萬研究人員跨國共享科學數據,為此引發了歐洲產業界和學術界的爭論,學術界認為科學數據出版能夠給公司等減少科研成本,而產業界則認為科學數據的出版會給科研主體帶來競爭劣勢[1]。2018年9月4日,歐盟、歐洲研究委員會(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ERC)等共同推出cOAlition S計劃,要求自2020年開始,ERC以及其他機構資助所產生的科研成果必須在開放獲取(Open Access,OA)期刊或OA平臺出版[2]。通過科學數據出版來保障科學數據的共享和再利用、推動開放科學的發展,已經成為科學研究和出版界共同研究和實踐的新熱點領域。

許多國內學者已經開始關注數據出版問題。張小強等[3]對數據出版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探討,著重分析數據出版與傳統論文出版的異同,并指出數據出版在倫理規范和標準化方面存在的問題。李小燕等[4]著重分析了國內外數據出版實踐案例,提出政策規范、數據中心和期刊編輯部等方面的建議。何琳等[5]從科研人員、科研機構、期刊3個方面對國內外數據出版進展進行歸納。涂志芳[6]則對數據出版概念、作用和模式3個基本問題進行了分析。由此可見,當前對數據出版領域進行的宏觀探討多從總結實踐經驗出發,著重分析數據出版實踐不同參與者的倫理規范、模式以及實踐標準等問題。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之上,對當前國內外科學數據出版領域的理論研究成果進行歸納,厘清該領域的理論研究進展,進而發現我國科學數據出版領域理論研究的不足,為后續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1 從實踐出發歸納科學數據出版內涵

在研究領域,對科學數據出版內涵的認識多來源于對實踐的歸納和提煉,當前關于科學數據出版內涵的觀點基本可分為2大類:遵循傳統學術出版內涵的科學數據出版和基于互聯網開放精神的數據發布。

1.1 基于傳統學術出版關鍵特征的科學數據出版

多數研究從傳統學術出版的關鍵特征出發來對科學數據出版的內涵進行界定,重點突出科學數據的評審和引用2個環節??茖W數據出版既有傳統學術出版的特征,又包含了數據的存儲、管理、挖掘和共享等服務[4]。張小強等[3]認為數據出版是圍繞科研數據展開且與出版相關的活動,包含組織、審查、共享、保存4層含義。Lawrence等[7]將科學數據的引用和同行評審作為科學數據出版流程中的關鍵環節,認為數據出版本身能夠為科研工作者帶來良好聲譽,而同行評審是保障科學數據質量的有效機制。杜偉等[8]認為數據出版是從科學研究的角度,對數據進行同行評審和公開發布,創建標準且永久的數據引用信息,供其他研究性文章引證。Assante等[9]主張以數據論文形式出版數據,即將數據以數據論文的形式進行出版,遵循傳統學術出版的流程。在傳統學術出版中,引用能夠保證傳統學術出版的學術思想交流功能,科學數據出版的目的之一是提升科學數據在學術交流體系中的作用,科學數據的引用則成為科學數據出版的關鍵環節之一。還有學者著重強調同行評審的重要性,認為只有在科學數據經過同行評審、正式出版后,對科學數據成果的評價才有可能有序地進行[10]??茖W數據出版能夠為科研人員帶來學術信譽,而同行評審能夠推動科學數據出版的正規化[7]。數據論文的同行評審有開放和封閉2種形式,評審的內容涉及前期質量控制和數據與論文的一致性評審[11],同行評審是傳統學術出版體系中學術研究成果質量控制的有效措施之一,因而成為科學數據出版的關鍵點之一。

1.2 以互聯網為基礎進行的科學數據發布

鑒于科學數據出版形式的多樣性,特別是網絡給科學數據公開發布帶來的便利,部分學者將以互聯網為基礎進行的科學數據公開發布認定為科學數據出版。該觀點對科學數據出版持有最開放、最寬泛的態度,不著重考慮科學數據是否經過傳統出版所包含的同行評審等環節。劉鳳紅等[12]認為數據發表是指將數據發布在網絡或其他媒介上,在遵循版權協議的前提下,他人可以引用、下載、分析和重用。中國知網新增了數據論文出版,將數據出版界定為利用互聯網發布數據。而數據論文是通過網絡在線方式出版的一種學術出版物,主要提供學術數據以及相關的信息,包括數據的采集、處理和分析方法等,但不一定提供科學結論。以網絡公開發布作為科學數據出版方式的規范性受到了質疑,認為通過網絡公開發布數據缺乏任何形式的長期保障[13]。無論是否經過傳統出版的嚴格審查和標準化過程,科學數據出版的結果都是將科學數據公開,并通過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各種平臺對外發布,互聯網是當下科學數據出版的基礎設施。與經過嚴格的審查和標準化處理的傳統出版相比,單純通過互聯網公開發布科學數據的自由度較高,形式多樣,但難以為其質量監管和長期保存等提供保障。

2 科學數據出版與否的爭議

有研究者對不同利益主體的態度和意見進行調查,是否具備數據管理技能和組織支持、是否在法律和政策上給予數據所有者認可,是影響科研人員進行數據出版的關鍵因素[14-15]??茖W數據出版能夠帶來諸多益處,特別是在科學數據價值的挖掘方面,而與此同時也會帶來諸如數據的不當利用、隱私破壞等方面的消極影響,不同主體對科學數據出版與否觀點不一。

2.1 促進科學數據價值的充分挖掘和發揮

科學數據是科研活動的重要內容和主要產品,科學數據共享已成為出版界以及科研利益相關者日益關注的熱點問題,因此規范科學數據出版對于科學數據共享有重要意義[16]。本著開放的精神對科學數據進行出版,有助于推動研究的深化,同時可以避免重復勞動[17]、保持數據的完整性、防止科學造假、減少資金投入、提高數據發表者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減少跨學科研究的障礙、提高科研合作機率[5]。數據期刊彌補和完善了傳統學術出版在數據共享上的不足,提高了數據共享的效率[18]。無論通過何種形式開展科學數據的出版,都能提升科學數據的傳播度和再利用程度。通過科學數據的出版拓展其受眾范圍,通過引用提升科學數據的復用率,而出版過程中對科學數據質量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科學數據再利用的可能性。

2.2 對科學數據出版可能帶來不利影響的擔憂

就當前的出版實踐和評價體系而言,科學數據出版給科學研究本身以及科研人員帶來的價值具有一定的隱性和長期性,當下較難立現。與此同時,對數據的不恰當挖掘容易帶來虛假發現,公開獲取科學數據可能給非科研人員甚至持有商業利益之心的機構帶來便利,數據存儲在何處以及數據公開可能帶來隱私喪失,這些都是進行科學數據出版面臨的問題,也因此帶來了多方擔憂[19]。Lindenmayer等[20]提出在生物學領域,數據的易獲得性給瀕危物種保護領域帶來諸如信息泄露、助長非法行為等問題,因此對生物學領域數據的出版應當謹慎。在能源領域,倫理和安全性的考慮、違背意愿的對外開放、額外的工作負擔、機構或者個人的惰性都是科學數據出版面臨的阻力[21]。歐洲科學開放云遭到來自產業界的質疑和抗拒,是因為數據的出版可能給企業帶來損失??茖W數據出版牽涉多方利益和隱私,因此,當前存在擔憂科學數據出版甚至不支持科學數據出版的觀點。

3 科學數據出版的主體與客體

3.1 多主體參與和合作

科學數據出版受到了出版界、圖情界以及自然科學研究等領域的廣泛關注,科學數據開放涉及政府、圖書館、出版社、數據中心、大學、企業、聯盟、科研人員和社會公眾等的利益[22]。從OA到科學數據共享與管理,再到科學數據出版,國際科研資助機構、學術出版商、數據中心等一直是主要推動者。國際科學理事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ICSU)、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歐盟等科研機構、科研資助機構在利益均衡中選擇推動科學數據出版,傳統學術出版行業如數據庫、期刊等也紛紛加入數據出版的大軍。

在實踐領域,無論采取何種形式開展科學數據出版,當前科學數據出版的主體主要包含學術出版商、科研機構、數據中心和圖書館等。諸多出版商如Nature出版集團等創辦了數據期刊,支持數據論文出版。全球生物多樣性機構(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GBIF)的數據出版框架工作組與Pensoft集團合作開展科學數據出版實踐探索。諸多學科領域期刊對科學數據出版持積極態度,如化學領域期刊通過政策約束和激勵科學數據出版[23]??茖W數據聯盟(Research Data Alliance, RDA)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科學數據共享問題的研究,近幾年則從技術標準、基礎設施等方面不斷推動科學數據出版[24]。RDA的數據出版服務工作組(Publishing Data Services Working Group,PDS-WG)與OpenAIRE合作開發數據與文獻互聯服務,在技術上實現了數據與相關文獻的互聯,以保證科學數據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共享[25]??蒲匈Y助機構如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等通過政策約束,推動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以不同形式進行科學數據的開放共享。圖書館為了適應并趕上學術交流體系的變化而逐步轉變成科學數據的“牧羊人”[26]。陳秀娟等[27]對圖書館開展特定學科領域的科學數據發表服務進行分析。圖書館特別是學術圖書館,已經在科學數據管理和出版中發揮了一定作用,而科學數據出版實踐需要圖書館員進一步發揮其技能優勢[28]??茖W數據出版涉及多個主體,不同主體在實踐中并非各自為戰,而是尋求合作,共同探索并推動科學數據出版發展。

3.2 對科學數據出版客體的探討

有些學者將科學數據作為出版客體[12],Borgman[29]援引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的提法,認為數據是描述對象、思想、條件、情況或其他因素的事實、數字、字母和符號。政策制定者、學術出版商等利益相關者對數據的定義通常較為寬泛。Elsevier將科學數據廣泛地定義為用以驗證發現的觀察或者實驗結果。歐洲水平線2020計劃(Horizon 2020)則將數據定義為被收集并作為推理、討論和計算依據的信息,特別是事實或者數字[30]。Liu[31]認為數據出版的原則在于元數據、實體數據、數據論文的關聯一體出版、保存和共享,即認為數據出版的客體包括元數據、實體數據和數據論文。張小強等[3]認為數據出版既包括數據的發布,又包含數據相關信息的出版,即科學數據出版的客體為數據及其相關信息。由此可見,研究者通常將科學數據、科學數據集以及元數據等相關信息作為科學數據出版的客體。

4 科學數據出版模式的歸納與分析

4.1 多種數據出版模式的總結

當前對科學數據出版模式的研究主要從不同主體所承擔的責任和角色以及科學數據出版的形式等視角展開。張小強等[3]從出版主體出發,構建出版機構控制模式、非出版機構獨立控制模式、混合模式和二次出版模式。Lawrence等[7]提出獨立數據出版、代理數據出版、附錄數據、期刊驅動的數據存檔、復合出版5種模式。張麗麗[32]基于Lawrence的觀點,提出作為科研附屬產物出版、獨立出版、數據中心的數據出版3種模式。張靜蓓等[33]將科學數據出版模式歸納為數據論文、數據獨立出版、合作出版和期刊自行出版。梁子裕[16]認為數據論文出版、數據獨立出版、數據合作出版是國外科學數據出版比較有代表性的3種模式。黃國彬等[34]根據科學數據產生的情形,歸納了科學數據集成出版和獨立出版2種模式,不同模式在數據集描述方式、質量審核方式與出版費用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當前對科學數據出版模式的歸納,從不同視角相互補充,使之既有傳統出版的特色,也有科學數據出版的獨立特征。

4.2 具體模式和典型案例分析

李紅星等[35]專門研究了數據中心與傳統學術期刊聯合開展科學數據出版的模式。馬瀚青等[36]則對期刊編輯部與數據中心聯合出版數據論文的模式和流程進行分析,該模式以期刊編輯部為主體,與數據中心聯合開展數據論文出版。學術論文與科學數據集成出版模式通常體現為數據存儲在數據倉儲中,通過數據描述符或引用與論文關聯集成、基于數據倉儲平臺集成出版和以數據期刊方式出版數據3種形式[37]。而數據期刊出版模式包括以數據論文為特征的數據期刊、以整合出版為特征的數據期刊和以數據作為補充資料的數據期刊3種模式[38]。高雅等[39]認為ENCODE項目通過對DNA領域數據的出版,集成科學數據挖掘與重用,并實現功能的工具化處理,從而提升用戶利用數據的程度和效果,是科學數據出版的創新模式。對科學數據出版模式的宏觀總結、對具體模式和典型案例的分析,都為科學數據出版實踐提供了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參考。

5 科學數據出版工作流程的勾勒

5.1 科學數據出版的形式

當前科學數據出版形式的研究成果較為豐富,有些學者認為以學術期刊出版商為主體的科學數據出版通常采取3種形式:將相關數據注冊到數據倉儲、以補充材料的形式與論文一同發布、提交第三方備份[40]。還有學者認為科學數據出版的形式包含傳統研究論文提供數據下載信息、基于DOI系統的數據網絡出版、通過專門的數據期刊以數據論文的形式出版[35]。王丹丹[41]則認為科學數據出版分為將科學數據作為獨立信息對象存儲在知識庫中、以數據論文形式出版和以論文附錄形式出版3種。涂志芳[6]則從出版客體出發,總結了數據附屬于出版物、獨立的數據出版和出版物附屬于數據3種形式。

總體而言,科學數據出版形式的區分主要是根據其出版載體的不同,出版形式的多樣性則是科學數據出版與傳統學術出版交織和分離的結果,幾種形式各有優缺點(表1)??茖W數據出版的主要形式包括傳統出版物的數據附件、學術倉儲、以數據論文為主要形式的數據期刊、單純通過網絡進行數據發布等。從與傳統學術出版之間的關系來看,將數據作為傳統期刊文獻的附件和附加材料提交出版這一形式由來已久;通過學術倉儲進行科學數據出版是OA運動、開放科學建設的必然結果;數據期刊和網絡出版形式脫胎于傳統出版。

表1 不同科學數據出版形式的特點

5.2 科學數據出版的流程

科學數據出版遵循基本的出版流程,英國聯合信息系統委員會(Joint Information System Committee, JISC)與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 NERC)在《地理科學數據期刊》(GeoscienceDataJournal,GDJ)的基礎上共同開展了PREPARDE項目,規范該領域數據文章提交、文章與數據集關聯、數據存儲、科學數據同行評審等環節和流程[42]。美國國際開發署(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USAID)對數據出版的流程作了簡要概括,包括數據識別和認證、評審和數據發布3個環節[43]。美國勞工部開展的數據開放主要有數據的分析和認證、元數據描述、數據的提交與發布等環節[44],首先分析數據的隱私和安全性特征,區分數據所屬類別;其次通過元數據描述揭示數據特征和類別區分;最后根據數據特點進行區別開放和發布。吳立宗等[45]認為數據出版包括數據提交、同行評議、數據發布和永久存儲、數據引用以及影響評價5個基本環節。屈寶強等[46]認為數據論文的出版流程包括論文手稿的撰寫、論文提交、同行評議、修改、定稿和發表等環節。無論科學數據以何種形式和平臺發布,從宏觀視角對科學數據出版過程進行分解,其過程通常包含數據的生產、作者預處理(主要指面向數據出版要求的格式化處理)、數據出版商的評審、數據出版預處理(包括元數據生成、DOI生成、格式規范、出版形式確定等)、數據發布、數據存儲等環節。在具體的科學數據出版實踐中,因為主體、形式、平臺、政策和存儲等方面存在差異而呈現不同特點。

5.3 數據出版中的質量控制

對數據進行有效的質量控制,有助于促進可信任數據集的產生,也有助于促進數據的再利用。就出版形式而言,當前多數傳統期刊未對數據質量控制提出相關要求,數據倉儲通過技術手段來實現質量控制,而數據期刊的質量控制保障相對完善[41]。李修[47]通過對國外數據期刊案例進行分析,認為論文結構標準和同行評審是進行數據期刊質量控制的有效手段。涂志芳等[48]通過對比國外科學數據出版實踐的典型案例,認為我國在科學數據出版的質量控制方面,需從理論探索、政策制定、標準研制、系統開發、工具應用等方面進一步完善和提升。質量控制是發揮科學數據出版價值的重要保障,技術實踐正在不斷推進,而理論探索也應進一步深入。

6 科學數據出版與學術交流體系的關系

科學數據出版給整個學術交流體系帶來了重要影響,國內外學者從對傳統學術評價系統帶來沖擊、加速學術體系轉變等視角探討了科學數據出版與學術交流體系的關系。

6.1 對傳統學術評價系統的沖擊

科學數據出版對學術評價系統的沖擊主要體現在擴大了學術評價對象的范圍。傳統學術評價側重于對著作和學術論文進行評價,而且評價結果的多途徑使用趨勢越來越明顯。通常以學術成果出版作為學術評價的前提,學術著作、學術論文成為最重要的學術評價對象??茖W數據出版為學術評價、學術規范和學術質量的控制提供了更為堅實的基礎[49]。劉鳳紅等[50]將科學數據作為一種研究要素,而科學數據多以研究要素論文的形式出版,研究要素的出版體現了開放科學的內在精神,即簡單、可靠、可被引用、可被發現。將科學數據納入學術評價,特別是對數據論文、附加材料等形式的數據進行評價,拓展了學術評價的內容范圍,也可進一步提升科學數據在整個科研成果中的價值。

科學數據出版對學術評價系統的沖擊還體現在將科學數據作為學術評價對象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茖W數據對于科學研究的重要價值毋庸置疑,但將科學數據納入學術評價系統時,對何種形態、處于何階段的數據進行評價,由何人進行評價,評價標準如何制定都還在探索。雖然研究要素出版代表了學術出版的新方向,但諸多方面存在問題,如其在學術和科研評價中的作用和未來發展。隨著科學數據出版的標準化發展和接受程度的提高,科學數據成為學術評價對象具有更多可能性。

6.2 加速學術交流體系的轉變

Murphy[51]認為包含互聯網在內的技術突破,以及正在發生變化的政策制定者和科研資助者的優先考慮事項,正在不斷聯結形成新的學術交流模式。2012年,英國皇家學會發布ScienceasanOpenEnterprise(《科學:開放的事業》),將開放科學定義為開放數據、科學出版物的OA和科研內容的有效交流[52]?!伴_放科學”這一術語提出之后,科學數據的開放、共享以及出版的認可和實踐程度均大有提升。透明性、開放性和再現性本就是科學研究的關鍵特征,在推動科學研究的開放性中,數據共享標準的設立激勵科研人員將科學數據存儲在公共數據倉儲中并開放[53]。Campbell等[54]早在2002年就提出,不對科學數據進行開放發布對于科學活動有消極的影響,減弱了對出版成果的確認能力;Piwowar等[55]通過調查發現科學數據的共享、開放能顯著提高被引率??茖W數據出版把單純的數據共享和數據存儲納入到學術傳播的過程,提升科學數據在整個科研體系和學術交流中的地位,使科學數據成為一流的科研成果[16]。當然,數據與研究文獻密切相關,科學數據的發布、存儲、引用以及與相關研究文獻的關聯,自然成為科學數據出版應當關注的關鍵環節??茖W數據出版為科研人員合作提供了更多機會,增強了學術交流的深度和廣度。

7 科學數據出版對開放共享的拓展與深化

7.1 科學數據出版是科學數據共享與管理的拓展

在中文期刊論文中,與“數據出版”共現率最高的關鍵詞為“科學數據共享”和“數據共享”??梢姰斍把芯繉⒖茖W數據出版作為數據共享的實現方式之一,通過出版將科學數據的存儲、共享以更為開放的姿態納入學術交流體系中。數據出版模式、資源池模式、數據交易模式等一同被看作數據共享的主流模式[40]??茖W數據出版能夠解決數據共享面臨的知識產權問題,避免責權糾紛,被視為數據共享的新模式[56]??茖W數據出版成為推動科學數據共享的最根本途徑,能夠為科研人員提供獲取和利用數據的渠道,保障科研人員能夠在學術交流體系中獲取其應得的學術聲望及相關的知識產權等權益[49]。

國外對此種觀點的認可度也較高。Griffiths[57]指出數據出版、數據集出版與數據共享并沒有實際的區別,都有使數據公開、可獲取之意。Burton等[58]基于澳大利亞ANDS項目研究,認為數據的出版包含可引用、可獲取、可靠、被公開公布、對作者權利的聲明等。van den Eynden等[59]認為英國已經從注重科學數據的存儲與管理轉向推動科學數據的出版和發布。Candela等[60]認為數據出版是對數據進行公開的實踐活動,以方便數據被他人重用,保證數據來源和歸屬的可追溯性,一般與相關政策緊密相關。Vision等[61]認為通過期刊論文的附加材料、作者網絡在線提供等方式進行的科學數據出版并不能充分實現科學數據的開放共享,而學科數據倉儲建設能夠彌補其不足。歸根結底,這些觀點都是將科學數據出版作為開放共享的實踐方式。

7.2 科學數據出版對OA的深化

OA早期以機構庫和OA期刊為主要路徑,而今科學數據的出版對OA有了進一步深化。張麗麗等[22]認為在推動科學數據OA的過程中,科學數據出版是一種應當關注的解決方案。在OA柏林宣言提出之初,Klump等[62]就該宣言所帶來的科學數據出版問題進行探討,著重討論科學數據出版牽涉的版權問題,指出將OA宣言運用于科學數據需要一個能突破傳統的出版體系。Spires-Jones等[63]提出當下科學研究不僅需要傳統的期刊文獻,也有對完整研究成果特別是原始數據的需求,可以通過OA和數據共享來滿足數據需求。Smeaton[64]認為愛爾蘭的OA行動已經從傳統出版物的OA拓展到科學數據的出版。Doldirina等[65]對科學數據開放出版涉及的法律問題進行探討,提出政策制定者、出版者、圖書館人員、數據中心管理者、高校管理者、公共機構和科研人員等在科學數據出版中可采取的法律手段和措施。OA推動了開放科學的發展,數據出版是開放科學的必要環節[66],科學數據出版進一步推動了數據的OA和再利用,不斷實現數據與學術體系的真正融合。

8 研究趨勢及啟示

回顧國內外相關理論研究,當前科學數據出版領域理論研究的特點、趨勢以及啟示可以概括如下。

8.1 科學數據出版內涵:從實踐歸納到本質揭示

對科學數據出版內涵的討論,是科學數據出版研究深入和拓展的基礎,科學數據出版內涵的界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科學數據出版的流程、模式等關鍵問題的研究和實踐動向。雖然當前科學數據出版的界定尚在探討中,不同的學者和機構持不同觀點,但對科學數據出版關鍵要素的界定基本有兩種思路:一種是從傳統出版的關鍵環節來概括;另一種則是從互聯網的開放特點進行界定。無論何種界定,均來自于對科學數據出版實踐的歸納和總結。隨著研究的深入和科學數據出版實踐的推進,對科學數據出版內涵和外延的認識應當從實踐歸納上升到對其本質的揭示。

8.2 理論研究的寬度和深度有待提升

從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當前科學數據出版研究處于典型案例分析、出版形式、科研人員態度等實踐經驗探討以及動機和影響分析的層面,對科學數據出版的研究多為零散的、單個環節的研究,其中,國內的研究呈現出重實踐技術、輕理論的特點,對科學數據出版深層的理論問題涉及較少。此外,鮮有研究涉及科學數據出版在整個學術出版中的地位和貢獻,特別是在國內學術出版環境下,科學數據出版將會帶來何種影響??蒲腥藛T對科學數據出版的認知以及認可程度,特別是科研人員對科學數據出版的需求、對科學數據出版實踐平臺的功能需求等問題,國外研究有所涉及,而國內目前涉及較少。

8.3 研究參與度和研究合作程度有待提升

經初步統計,國內科學數據出版的理論研究成果主要刊載于圖書情報、出版等領域的期刊,自然科學領域如生物、化學、醫學等領域期刊對該主題也有所涉及。但總體而言,相比OA、科學數據管理等相關主題的理論研究,國內對該領域的研究投入略顯不足。從研究人員來看,當前國內科學數據出版領域的研究者集中在出版領域和圖書情報領域,該領域的國外研究者主要來自于科學數據出版實踐者如平臺或系統的開發者、出版商等。由于科學數據本身的特性,跨領域交叉學科研究將是科學數據出版研究乃至實踐的重要動力??茖W數據的管理、共享、開放和出版等緊密相關,牽涉的主體眾多,其在科學數據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以及科學數據出版的不同環節承擔不同的角色和功能,且科學數據的產生和再利用幾乎在所有學科領域都存在,因此科學數據出版研究需要不同領域研究者共同關注、合作開展。

8.4 從實踐經驗的總結到學理性研究

雖然科學數據出版與科學數據的共享、管理以及OA一脈相承,但科學數據出版在出版范疇內具有其獨特的特征和功能,因此需要對科學數據出版進行有針對性的理論研究。此外,當前對科學數據出版與否的擔憂與爭議尚在,因此,如何充分發揮科學數據出版的價值、如何體現出版對科學數據的獨特功效、如何保證科學數據在出版過程中的質量、如何看待科學數據出版在整個學術交流體系中的正面和負面作用等問題都還需要深入探討和分析。當前科學數據出版研究多停留在零散的基礎探索和實踐總結層面,缺乏深入、細粒度的系統性理論研究。

猜你喜歡
學術期刊科學
期刊更名啟事
期刊簡介
學術是公器,不是公地
學術動態
期刊問答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對學術造假重拳出擊
科學拔牙
期待您的加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