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小語種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研究

2019-04-01 06:20黃芳宋麗華溫顏
北方文學 2019年6期
關鍵詞:小語種培養模式高校

黃芳 宋麗華 溫顏

摘要:近年來,“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對我國高校小語種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針對我國高校小語種人才培養的現狀和不足,本文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和制度,從小語種專業設置、課程設置、教學及實踐等方面對高校小語種人才培養進行創新研究,重點探究我國高校小語種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力求為我國高校的小語種專業發展提供可行性參考。

關鍵詞:高校;小語種;培養模式;創新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國高校小語種人才培養要抓住機遇,發展創新,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和途徑,培養合格的小語種專業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增強小語種專業的市場競爭力。因此,高校小語種專業在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時,應把專業技能與職業能力確立為人才培養的核心目標。同時,為全面培養合格的小語種應用型人才,更應在小語種專業的教育教學模式上進行革新,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重點培養高校小語種專業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及跨文化交際能力。

一、小語種專業設置方面

從學科專業建設的實際出發,制定合理的小語種學科專業布局。充分調研人才市場及高校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狀況,準確地評估國內外市場對于小語種人才的實際需求,設置與當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相符的小語種專業并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合理控制專業招生規模,把握人才培養的數量及分布。

以語言技能培養為主的傳統小語種人才培養目標已無法滿足當前“一帶一路”倡議的需求,因此高校在專業設置方面應具有一定靈活性。高校小語種專業應樹立語言能力培養與職業技能培養相結合的復合型小語種人才培養目標。根據高校自身的特色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靈活地開設新的小語種專業或改革已有專業。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各高校要促進各學科之間的共通共融,打破傳統培養模式,充分融合不同學科專業,積極培養跨專業的小語種專業人才,以滿足當前經濟社會對小語種人才的需求。建議采用“小語種+某一專業技能”的新型培養模式,例如2015年,北外亞非學院開始嘗試“朝鮮語+國際商務”的方向。高??梢愿鶕陨韺I優勢,將小語種專業可以轉型為“小語種+計算機”、“小語種+經貿”、“小語種+旅游”等,更充分體現高校自身的個性化與特色化。

二、小語種課程設置方面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改革的根本點就在于重新制定課程體系。課程體系改革并不只是簡單地增加或刪減課程,而是要依據高校小語種人才培養的目標制定出相應的合理的課程。因此,課程設置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語言與文化課程結合

國內高校小語種專業的學生大多數為零起點,他們之前對于小語種以及相應國家的文化知識基本一片空白。若在課程設置上單純地講授學生小語種語言知識,往往會使學生感到枯燥,從而喪失學習的興趣與動力。因此,在人才培養的課程設置方面,鼓勵高校在小語種課程中增加相對應的小語種跨文化課程,使學生閱讀和不斷了解有關小語種國家的文學、歷史、文化等方面知識,從而達到以文化促語言學習的目的。

(二)合理開設小語種補充課程

目前社會對小語種人才的需求基本上集中在翻譯、旅游、商貿、管理和科技等領域。高??筛鶕斍靶≌Z種人才需求,在課程設置上應做出相應的調整。在專業選修課和基礎課中,需要重點開設商貿、旅游、管理等方向的課程,使學生在學習小語種語言基礎的同時,提高學生在某一領域的語言實際應用的能力,為今后從事商貿、旅游相關領域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加大高校小語種公共選修課比重,提高選修課教學質量

高??筛鶕嶋H師資和條件開設不同層次的選修課,提升學生對小語種“通識選修課”的關注度。為英語基礎較薄弱、對“小語種”感興趣、有去日韓留學、有在日企韓企工作打算的學生、制定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模式和組織管理模式,為他們提供“小語種”學習的機會,使得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意愿自由選擇適合于自身發展的小語種語言學習。

傳統的高校公共選修課往往出現選課人數較多,都在 100 人左右,而且教學內容相對單一,課時較少,教學內容僅集中在小語種基礎語言技能的講授,而對于文化及歷史等相關跨文化知識介紹較少。因此,高校應增加師資力量,適當增加選修課時,豐富選修課課程內容,對于不同基礎和需求的學生可采用“分層次”教學法,分組授課,此外高校應完善選修課考勤、測試及考察標準,從根本上提高小語種選修課教學質量和課堂效率。

三、教學方面

由于受傳統教學思維模式的影響,各小語種專業往往重視學生語言技能輸入,導致小語種畢業生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不足。為了更好地培養小語種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在使用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應創造性地應用以下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

(一)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1.研究性教學法 研究性教學法培養研究思維并掌握科學研究過程的一種教學方法,主要目的是為我國培養復合型研究創新人才。它與任務型教學相結合,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將教材中的各個任務,通過收集資料、分析和討論,形成并檢驗自己的結論。對于高年級學生,教師可以布置研究論文或報告,讓學生組成研究小組,開展調查研究,最后形成研究論文或報告。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教授學生科學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方法,培養學生敢于創新和勇于實踐的精神。

2.案例教學法 此種方法是教師在一些小語種相關補充或實踐課程如翻譯、旅游、法律、商貿等課程中引入最新的、典型的行業案例,引導學生對實際案例進行討論和分析,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目的?!霸诳缥幕浑H外語教學中,使用案例教學法不僅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師生互動、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交際技能,而且有助于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多樣化的教學模式

在傳統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很多高校在小語種教學中充分利用互聯網教學的優勢,將信息技術融入到小語種教學中,采用“微課”或“慕課”的教學模式。不同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微課”教學主要圍繞某個知識點進行講解,且課堂教學視頻是微課的核心組成部分,這可以使學生對某一知識點進行深入學習?!澳秸n”是一種新型在線課堂開放模式,它是散布于互聯網上大規模的網絡開放課程,是一種實效性很強的教學模式。這兩種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高校自身師資不足的弊端,使學生共享優秀教學資源,提高小語種教學質量。

此外,可以利用“雨課堂”及微信公眾平臺,使學生可以更有效的學習小語種?!坝暾n堂”不僅豐富了小語種課堂活動,還方便教師實時了解和把握學生對重難點內容的掌握情況,同時幫助師生進行課下問題反饋及解答;學生關注小語種微信公眾號,可以增強他們的課外語言及文化知識。

四、實踐方面

創設小語種專業實訓實習基地,促進小語種實習實訓方式多樣化。實習實訓是促進小語種專業學生提升綜合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小語種專業實踐教學應以語言訓練為主,加之跨文化交際溝通能力和管理協調能力的鍛煉。因此,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一方面,高校在學校學期課程計劃和安排的基礎上可以有計劃、有組織地派遣部分不同階段的小語種學生前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或公司開展實踐性工作。另一方面,高??筛鶕陨砬闆r與校外企業或公司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努力為小語種專業學生創建相對安全穩定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在實踐教學內容和實踐教學環節的安排上,高??墒┬信c用人單位密切合作的機制,布置明確的實習實訓任務,制定嚴格的考核評價標準,使學生真正在實踐過程中開拓視野,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和綜合能力。

五、結語

隨著當前“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我國區域經濟更加頻繁,對高素質的小語種復合型創新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所以高校小語種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變得尤為重要。各高校應結合當前發展戰略對小語種人才培養需求的新任務,做好人才培養規劃,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和保障。

參考文獻:

[1]潘懸元.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理論與實踐[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

[2] 楊慧,馬建.獨立學院轉型時期小語種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 [J]. 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7(1).

[3]魯錦松.試論小語種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5).

[4]董澤芳.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概念界定與要素解析[J].大學教育科學,2012(3).

[5]孫萍,吳少慧.高職小語種選修課高效模式的研究[J].讀與寫雜志,2009(12).

猜你喜歡
小語種培養模式高校
小語種就業現狀調查與分析
青年農民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全球化背景下小語種語言的發展
小語種對大學生(非小語種專業)就業競爭力影響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