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藥合用治療頸動脈粥樣斑塊臨床觀察

2019-04-03 08:18吳山永胡艷李燕萍王麗慧劉金濤李秋菊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19年3期
關鍵詞:內皮內皮細胞頸動脈

吳山永,胡艷 艷,何 明,李燕萍,王麗慧,劉金濤,李秋菊

(浙江省嘉興市中醫醫院,浙江 嘉興 314000)

頸動脈粥樣硬化過程較為復雜,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頸動脈斑塊是在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因多重危險因素導致頸動脈血管壁損傷、血流中的有形成分聚集所形成的團塊狀結構。血管內皮功能損傷、脂質代謝障礙貫穿于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始終。本研究以中西藥合用治療頸動脈粥樣硬化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共62例,均為我院門診收治的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32例和對照組30例。治療組男17例,女15例;年齡38~74歲,平均56.0歲;病程1個月~20年,平均5.0年;合并高脂血癥10例,高血壓病19病例,冠心病5例,糖尿病8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40~77歲,平均60.5歲;病程1.5個月~18年,平均4.8年;合并高脂血癥9例,高血壓病16例,冠心病4例,糖尿病9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診斷標準參照2009年l0月頒布的血管超聲檢查指南,以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1.0mm為內膜增厚,局限性IMT≥1.5mm定義為斑塊[1]。

納入標準:①符合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診斷標準;②符合中醫血瘀證分型標準。

排除標準:①不符合中、西醫診斷標準;②頸動脈狹窄大于等于70%;③合并肝腎內分泌等嚴重原發性疾病及病情危重的。

2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拜阿司匹林片(拜耳制藥有限公司生產)0.1 g,每天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20mg,每晚1次口服。

治療組加用化瘀通絡顆粒(黃芪15g,銀杏葉15g,荷葉15g,澤瀉各15g,當歸12g,丹參12g,川芎10g,三七3g,水蛭3g,紅曲6g,紅花3g,陳皮9g,葛根20g)由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制作,包裝成固定劑量的盒裝顆粒,用200mL開水沖勻,餐后30min溫服,每天早晚各1次。

兩組治療時間均為 1個月。

3 觀察指標

測定血脂、血漿ET、NO濃度。頸動脈彩超,用德國SIEMENS公司SEQOLA-512 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測定頸動脈內-中膜厚度(IMT)。在動脈管腔內,內膜局部隆起增厚,若多處內膜增厚,取最厚處記錄為頸動脈IMT。斑塊面積簡單計算方法為最長徑與最大厚度的乘積(mm2),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12周各檢測1次。觀察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檢測肝、腎功能、心肌酶譜及胃腸道反應。

用SPSS13.0軟件系統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 治療結果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比較見表 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比較(mmol/L,±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比較(mmol/L,±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O.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TC TG HDL-C LDL-C治療組 30 治療前 6.35±1.08 2.56±1.22 1.00±0.27 4.24±1.23治療后 5.20±0.92* 2.02±1.10* 1.15±0.33* △ 2.36±1.01*對照組 32 治療前 6.51±1.27 2.43±1.11 1.02±0.35 4.15±1.76治療后 5.47±0.89* 2.18±0.98* 1.54±0.62* 2.43±0.87*

兩組治療前后血漿ET及NO指標比較見表 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ET及NO指標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ET及NO指標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O.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ET(pg/mL) NO(umol/L)對照組 30 治療前 66.34±8.38 54.17±8.20治療后 61.45±7.02 60.18±9.31*治療組 32 治療前 67.25±9.35 53.39±7.16治療后 53.14±8.09*△ 68.04±8.05*△

兩組治療前后頸動脈粥樣斑塊指標比較見表 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頸動脈粥樣斑塊指標比較

5 討 論

動脈粥樣硬化( atheroselerosis,A S ) 是心腦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學基礎,阻止或延緩 A S 的發生發展是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關鍵環節。頸動脈斑塊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標志 ,其管壁粥樣硬化程度客觀地反映了全身(A S)的狀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對頸動脈 IM T 進行無創定量檢測,便于動脈硬化、冠狀動脈硬化的及早發現,并可有效監測動脈硬化與斑塊的加重及治療后硬化與斑塊消退的定量評價[2]。

血脂代謝紊亂是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的獨立因素,而內皮細胞的損傷與 AS的發病存在密切關系。血管內皮功能失調伴隨整個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進程[3]。ET/NO是調節血管收縮、舒張的一對內皮細胞因子,二者維持動脈的舒縮功能。NO是一種較強的內皮源性血管舒張因子,具有抑制白細胞黏附于內皮及平滑肌細胞增殖及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ET-1是由血管內皮細胞合成作用最強的縮血管多肽。當ET-1增高到一定程度時,引起動脈痙攣,刺激平滑肌細胞增殖,從而損害內皮細胞,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和發展。研究表明[4],高脂血癥大鼠血清中ET-1 的水平升高,N O 的水平明顯下降,A S造模后的變化更為明顯,進一步證實了高脂血癥可以損害動脈內皮細胞,而內皮細胞功能受損是A S早期的重要病理過程。

他汀類藥物除了具有降脂作用外,還具有改善血管的內皮功能,穩定粥樣斑塊,防止血栓形成,抗炎,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等作用。

中醫認為,頸動脈粥樣硬化病的主要病機為氣虛血瘀。清代王清任提出:“久病入絡為瘀”。中醫辨證認為氣虛與肝、脾、腎有關。氣虛導致運血無力,血行澀滯緩慢,故易留滯成瘀,瘀血是氣虛的病理產物,從而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因此化瘀通絡是治療本病的關鍵。中藥化瘀通絡顆粒中黃芪、當歸益氣補血,使血脈充盈,氣旺血行?,F代藥理研究證明,二者均有抗氧化損傷和保護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6]。荷葉、澤瀉、陳皮具有健脾化濕行氣的功效。紅曲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之功效,研究發現,其主要成分為甲基戊二酰輔酶A (HMGCoA) 還原酶抑制劑,因其成分不需經過體內肝脂酶代謝,不增加肝臟負擔,被譽為“天然他汀”,具有明確的降脂和抗動脈硬化作用。水蛭破血逐瘀,研究表明,從水蛭提取的主要成分水蛭素能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漿黏度,并降脂,防止動脈硬化,又不傷元氣。銀杏葉具有具有溶解膽固醇,降低血液黏稠度,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三七中的三七總皂苷具有降低血脂、抑制動脈硬化、同時具有保護血管內皮細胞的作用,抑制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增大及頸動脈內膜增厚受臨床效果,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程[7]。丹參、紅花、川芎行氣活血化瘀,葛根生津止渴。諸藥合用, 共奏益氣活血、健脾化瘀之功。

綜上所述,化瘀通絡法對改善頸動脈粥樣硬化療效較好。

猜你喜歡
內皮內皮細胞頸動脈
HMGB1基因對高糖誘導的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的影響
淺議角膜內皮細胞檢查
原花青素B2通過Akt/FoxO4通路拮抗內皮細胞衰老的實驗研究
三維超聲在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前的應用價值
腦微出血與頸動脈狹窄的相關性分析
細胞微泡miRNA對內皮細胞的調控
Wnt3a基因沉默對內皮祖細胞增殖的影響
內皮祖細胞在缺血性腦卒中診治中的研究進展
祛脂定斑湯聯合辛伐他汀治療頸動脈粥樣硬化痰瘀互結型30例
新鮮生雞蛋殼內皮貼敷治療小面積燙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