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古典詩詞鑒賞方法

2019-04-08 09:10周春燕
文理導航 2019年7期
關鍵詞:情調古典詩詞色調

周春燕

【摘 要】古典詩詞鑒賞方法貫穿整個高中語文學習全過程,掌握一定的規律技巧能夠事半功倍。

【關鍵詞】古典詩詞;鑒賞方法;色調;情調;規律

學生進入高三復習階段后,在一輪復習基礎知識,二輪突破重點、難點的過程中,反復做題,試卷講評,師生總結做題規律,可以引領學生掌握規律,少走彎路,這是令作為教師的我感懷不盡的事。

在詩歌鑒賞的發展演變過程中,一般情況下,意象、意境、情感這三個術語之間的關系可以這樣理解:前兩者為后者服務,后者可以決定前者。簡言之:“色調即情調,情調即色調”,熟練掌握這一規律,可以幫助學生游刃有余地理解詩文中景與情的關系。

所謂“色調”,一方面指視覺呈現的事物、景物的顏色渲染,氛圍營造。這種色調可分為“暖色調”和“冷色調”,比如:赤、橙、黃、綠等一般情況下可視為“暖色調”,而青、藍、灰、紫等一般情況下可認為為“冷色調”,原則上冷暖色調所表達的情感,即“情調”是與文中的“色調”高度吻合的,因為文學作品中的任何情感與具體語境是分不開的,借用先輩大師王國維的話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對色彩的敏感并不亞于畫家,不過因為詩筆和畫筆的不同,在對色彩的反映和訴諸上欣賞者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詩歌雖然不能像繪畫那樣直觀地再現色彩,卻可以通過語言的描寫,表達詩人或主人公不同的情感。白居易的《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是一首相飲的小詩,其誘人之處在于“綠酒”“火爐”兩種色彩的和諧配合,在天寒欲雪的背景下,產生了一種親切而溫暖的情調,色彩的組合,為詩歌帶來了濃郁的畫意和歡快的情調?!皟蓚€黃鵬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黃、翠、白、青四種顏色,點綴得錯落有致,而且由點到線,向著無垠的空間延伸,畫面靜中有動,富有鮮明的立體節奏感。在這里,明麗的色彩組合,正繪出了詩人舒展開闊的心境?!盁熤辛嗅肚酂o數,雁背夕陽紅欲暮”是周邦彥《玉樓春》詞中的名句,“青無數”指暮靄中青山連綿,眺望不盡;而雁背上那暗紅的夕照卻不過一縷而已。青、紅二色的對比,一個無限,一個渺小,正是在無邊青蒼的背景上,才襯托出這一縷晚照是那樣引人注目和令人依戀。詩人愛用鮮明的對比色,來增加感情色彩的濃度。楊萬里贊美西湖荷花的姿色風韻,說:“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蔣捷感嘆時序匆匆,春光易過,說:“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這些佳句都是用鮮明的對比色,使畫面顯得十分絢麗,詩人的情感也表現得明朗而熱烈。這種“色調”,具有繪畫的鮮明性和直觀感,仿佛可以使人觸摸,增強了詩歌“情調”的感染力。上面各例是色彩的明顯對比,還有另一種色調,初看似不覺得,一加玩味,便會感到富有含蓄的情調美。杜甫的“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上句明言“黑”,下句暗點“紅”;四野黑云中閃爍著一星漁火,以黑襯紅,所以感到特別明亮。錢起的“竹憐新雨后,山愛夕陽時”,兩句都未明寫色彩,而雨后之竹含“翠”,夕陽在山見“紅”,仍暗寓鮮明的色彩對比,情調油然而生。中國古典詩歌有煉字的傳統,講究“一字見境界”,有時一個字,恰好是一種色彩。杜甫常有此例,如:“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雪嶺界天白,錦城曛日黃”“綠垂風折筍,紅綻雨肥梅”“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也如:千古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字鋪開的一派生機、滿心歡喜,“紅杏枝頭春意鬧”其間“鬧”出的無限春光,無限歡聲笑語……諸如此類,都不失為“色調與情調,情調與色調”之間天衣無縫的“珠聯璧合”效應!

另一方面,“色調”也指作品中關鍵字詞的感情色彩,最常見的無非是冷詞與熱詞、褒義詞與貶義詞的區分,冷詞如:“悲、傷、孤、獨、寂、冷、寒、秋、冬”等;熱詞如:“笑、閑、喜、晴、清、春、夏”等。冷詞冷色調或“悲情冷色調”的如:2015考試大納規定的必背篇目(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一詞的詞眼“離愁”二字便為全詞著上了冷色調,“無言獨上西樓”中的“獨”字寫出了自己的孤獨;舉頭見殘月如鉤,又添新愁;在月光籠罩下,梧桐更顯寂寞清冷,一個“鎖”字,不只鎖住清秋,也鎖住了南唐后主的一番愁恨。下闋用“剪不斷、理還亂”寫出了愁緒之綿長。全詞圍繞“離愁”這種情調,又選取與之相配套的色調,二者相得益彰,將李后主的寂寞、惆悵寫得栩栩如生。又如:崔顥的七律《黃鶴樓》中,連用兩個“空”字,一空為“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中的“空”為“空空蕩蕩”,又一空為“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這一空似乎由物及人,仙人駕鶴離去之后,兀立于蒼茫宇宙之下的黃鶴樓似乎已無所憑依,“空”字傳述的是詩人內心的孤獨感,是失落與惆悵!二空者,可謂一為“色調”,一為“情調”,前“空”為后“空”搭線,后“空”為前“空”開拓,也就是“色調”為“情調”服務,“情調”為“色調”引申。二者血脈相連、融會貫通,十分形象地闡釋了“色調即情調,情調即色調”這一理念。

為了讓學生愛上文學中的圣品——詩歌,首先就要讓學生對這些文字感興趣,而要感興趣,那就要讓他們能理解,能接受這些文字,與古人一起感受大自然與人類發展中的風情。我們的任務便是幫助他們最大限度地接近這些東西。理解學習遵循將書由薄變厚,再由厚讀薄的規律,在高三這樣快節奏、大容量、出成效的緊張旋律中,為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將看似龐大的、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條理化、規律化應是上策,摒棄資料編排者為了書的暢銷而全面龐大、冗雜的知識堆砌或簡單問題復雜化,復雜問題深奧化的“偏”“怪”思想,本著“教書育人”的原則,與學生一起尋求書山中的“便道”“捷徑”,讓他們一招在手便可化解千種風情,這何嘗不是一種教師的快樂呢?教在其中,學在其中,耕耘其中,收獲心得,這又何嘗不是一份清貧中的快樂呢?

【參考文獻】

[1]李維林.淺談初中古典詩歌教學的方法[J].學語文,2009(2)

猜你喜歡
情調古典詩詞色調
情調是生活之花
ROMANTIC PARTY
馬拉喀什記憶
肆意融合
別有情趣的夏天
中國古典詩詞的閱讀與欣賞
古典詩詞在廣告文案寫作中的運用探討
趣從詩中來
In Spring!春之色調
絲綢情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