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未來的工程教育國際化探討

2019-04-10 07:01邱微南軍崔崇威連洋袁一星
科技資訊 2019年36期
關鍵詞:國際視野

邱微 南軍 崔崇威 連洋 袁一星

摘 ?要: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國際間文化交流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向國際化進軍。該文對比了歐美國家高等工程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學校與企業的聯合培養,注重提升工程人才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面向未來的中國高等教育工程人才培養,以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工程人才為目標,探索工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建設高校教師國際化師資隊伍,進而培養學生具有世界眼光、全球意識和國際競爭力。

關鍵詞:高等工程教育 ?工程人才 ?國際視野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12(c)-0221-02

1 ?高等教育的國際化

世界科技革命和全球產業競爭加速推動了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進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向國際化進軍。為提高高等教育質量,許多發達國家都在積極推進高等教育國際化。赴發達國家留學的人數也逐年上升,據統計,2016—2017學年,在美國留學的國際學生達107萬人,比上一學年增加3.4%,中國留學人數連續8年位居留美生源國榜首。2016年,德國大學留學生約為34萬人,其中中國學生所占比例最高。

在高科技、信息化的社會,科技發展備受重視,人才競爭日益激烈,更推進了國際人才的流動性。高等教育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保障基礎,是國家科技發展的智慧聚集地。高等工程教育作為提供國家經濟建設工程技術人員的主渠道,對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作用更為突出,因此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和工程人才培養一直備受世界各國重視。歐美等工業發達國家都將工程教育的發展和改革納入到國家發展戰略計劃體系之內。

2 ?歐美國家工程人才培養模式對比

國際工程教育領域的研究主要以美國、以及歐洲各國為研究對象,研究工程教育現狀和發展趨勢。

美國的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是“通才型”培養模式,以培養通用工程科學人才為目標,強調人文數理通識教育和學科基礎教育,注重文理交融、理工滲透、學科交叉。課程體系設置注重知識的廣博性和基礎性,鼓勵學生選修跨學科課程和參與跨學科研究項目。重視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鼓勵低年級學生參與教授學術課題和科研項目,鼓勵全體學生積極參與企業工程實踐訓練、社會實踐調研等。美國高校的高等工程教育與繼續工程教育互為補充,因此學校本科階段的工程教育只需要完成工程人才雛形的培養和塑造。

德國高校的工程教育系統較為發達,工程人才的培養模式主要強調人文社科基礎教育與專業知識教育相結合,注重工程實踐訓練,以培養學科領域內知識面較寬、實用性強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為目標,面向實際工程和工業生產技術。德國高等工程教育強調培養“成品”工程師,在課程體系設置將學生的理論學習和工程實踐訓練一體化,為學生今后從事某一職業奠定基礎。注重工程師的基本實踐訓練,將工程教育與職業資格緊密相連,培養未來社會所需要的具有從業資格的高素質工程師。

英國的高等工程教育為英國工業化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和人員支持,英國很多工程類大學特別重視對學生的工程訓練,例如,在大學內部成立工程中心以方便對學生進行工程訓練。英國高校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比較多樣化和個性化,工程教育的課程沒有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分別,每門課程的設置和教學內容的選定都是圍繞專業的培養目標進行的。英國本科階段的工程師培養一般只有3年的時間,學生畢業以后還需要在工程崗位上鍛煉幾年才能成為合格的工程師。

歐美主要發達國家高等工程人才培養都注重提高工程師的專業知識和綜合素質,設置的課程覆蓋面寬,涵蓋多學科的知識。重視工程師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主要是通過課程項目以及企業實習的形式進行,讓學生參與到實際的工程項目中,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重視學校與企業的聯合培養,學校與企業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使培養的工程師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企業的需要,提高工程師的職業適應能力。

3 ?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工程人才

中國是世界工程教育的第一大國,中國普通高校工科專業招生數、在校生數、畢業生數穩居世界首位,數量比歐美等國高出3~5倍。伴隨“中國制造2025”與“一帶一路”等重大國家戰略的實施,迫切需要培養一大批面向國際化的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這也是中國工程教育面臨的新挑戰。

筆者一直奮戰在工科教學一線,對于面向國際化,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工程人才,建議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第一,強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

高校需要不斷突破傳統格局,推陳出新,探索獨具特色的工程人才培養模式。如建立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的校企協同模式、工程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增強工程實踐能力等。通過企業深度參與本科生培養過程,打造“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遴選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企業,聘請在企業中資深專家為學生授課,彌補高校教師實踐經驗上的不足。同時,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和交流機會,增強學生的溝通能力及社會交往能力,為使學生成為具有工程領導能力的高水平復合型人才創造環境。

第二,推進工程人才的國際化培養。

面向國際化培養的工程人才,要求高校教師應該具有國際化視野,同時要注重教師國際合作與交流能力的提升,進而培養學生具有世界眼光、全球意識和國際競爭力??梢酝ㄟ^引進國外先進的工程教育資源和高水平的工程教師,鼓勵開設“高水平國際共建課程”。組織學生參與國際交流、到海外企業實習,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提升學生國際競爭力。筆者所教授的學生在本科期間,獲得了作為交換生到美國學習一年的機會,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國際化視野均得到了很大提升。

第三,“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

積極采取措施招收更多的外國留學生來華接受工程教育。在筆者的雙語課堂上,有來自英國、俄羅斯和泰國的留學生,來哈工大接受工程教育。筆者也經常會收到來自巴基斯坦、印度、伊朗、尼泊爾等國家的學生,申請來讀研究生。筆者認為吸收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一帶一路”國家的人才來華學習,本身就是跨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模式,既可以傳播中國的文化,也可以進一步促進文化的交叉融合,與留學生所在國家的人才培養體系互為補充。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教育體系,通過對比歐美發達國家的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中國高等教育工程人才培養目標,即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工程人才。面向“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探索中國高等工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通過校企合作為工程人才提供平臺,鍛煉未來工程師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提供多種途徑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提升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同步建設高校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師資隊伍,培養學生具有世界眼光、全球意識和國際競爭力。我們要把學生培養成為中國的世界人和走向世界的中國人,即培養具有中國情懷、世界視野的學生,為國家輸出一批工程實踐能力強、創新能力突出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趙哲,宋丹.歷史回眸與趨向研判: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高校工程人才培養質量的文獻述評[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2):30-34.

[2] 蔡信海.我國工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

[3] 邱微,南軍,袁一星.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創新課程體系及其特色[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1):164-167.

[4] 丁雅誦,趙婀娜.我國工程教育邁入全球“第一方陣”[N].人民日報,2018-09-27(17).

猜你喜歡
國際視野
國際視野下高校本科生聯合培養模式研究
國際視野下我國馳名商標的保護
搭建激情與夢想的舞臺
國際合作出版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國際視野下的中國兒童音樂劇發展趨向分析
淺論江蘇省獨立學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與國際接軌的職業教育的大膽嘗試
《礦山機械》課程教學方法探討
中西合璧 鑄魂育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