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輔導員工作效能研究綜述

2019-04-10 07:01蔣媛春
科技資訊 2019年36期
關鍵詞:研究綜述輔導員高校

蔣媛春

摘 ?要: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業教育等的主要力量,其工作效能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通過梳理國內學者從心理學、社會學、行為學不同視角提出的關于輔導員工作中實效性和效能的問題,總結國內學者運用不同方法對影響輔導員工作效能因素的分析,提出研究存在的不足與拙見,以期為領域內的理論研究和應用實踐帶來啟示。

關鍵詞:高校 ?輔導員 ?工作效能 ?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12(c)-0234-02

1 ?高校輔導員工作效能研究背景

在我國,高職院校輔導員是高校學生工作管理的第一人,是大學生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業教育等的主要力量。輔導員存在的必要性也得到了越來越多人認可,一些高職院校對于輔導員隊伍的建設也十分重視,高職院校內輔導員隊伍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同時,輔導員受到的議論也越來越多。普遍觀點認為,輔導員鮮有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背景,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所占比例較少,業務素質較低難以從事相關課程教學,且工作經驗不足、教育方式方法單一,遇事容易感情用事,甚至自亂陣腳。而絕大多數輔導員卻自覺其身份角色尷尬,承擔的工作責任太多,很多職能部門都偏重對輔導員的使用,紛紛對輔導員下達工作任務,工作繁瑣復雜。當這兩種觀點在同一時空內出現時必會產生對峙的局面,其結果勢必造成輔導員崗位普遍出現職業倦怠導而致效能低下。

在高職院校內,輔導員處于學生工作的基層管理環節,肩負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業指導教育等重要使命,是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倘若輔導員工作效能低下,短期內不僅影響到自身的身心健康,還會影響到學生成人成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力亦會受到影響,勢必造成輔導員隊伍人員流失,既不利于輔導員終生職業發展,也有損于高職院校人力資源輸出的社會貢獻力。

2 ?國外學者對輔導員工作效能研究現狀分析

國外高校學生管理模式與國內不同,西方高校普遍將高校學工工作分為學生事務和學術事務兩大模塊。一般來講,學術事務指學生學習、課程、課堂和認知發展等內容;學生事務指學生活動、住宿生活、學生情感及個人問題等。由此可見,西方高校內學生事務管理和國內高校中學生工作可作為類似比較對象。西方發達國家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已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已逐步規范化、專業化,有其比較成熟的體系,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自主權、靈活多樣的工作方式、現代化的服務手段是其重要特征。在學生事務管理組織架構中,并沒有設置輔導員崗位,因此國外學者對于輔導員的研究十分鮮見。

國外高校在學生事務管理組織框架中,并沒有輔導員崗位,國外學者對于輔導員工作的研究十分鮮見,多以學生事務中心為研究對象:國外學者研究將信息技術與學生事務工作相結合,尋求效果提升的可能性;同時關注學生事務工作程序及工作人員技能問題;還有學者觀察到學生事務的服務性體現。

3 ?國內學者對輔導員工作效能的研究現狀分析

國內學者們對于輔導員的工作效能的研究比較多,分別從不同視角對影響輔導員工作效能因素進行研究,并提出對策。

(1)以心理學為視角,有學者直接以輔導員心理健康為切入點,分析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間的聯系。劉小紅認為輔導員由于職業壓力過大造成職業倦怠,從而影響其身心健康導致工作效能低下,輔導員可建立健康的自我認知,科學地評價自身的工作壓力,構建強大的自我系統,增強倦怠免疫能力。還有學者依據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論作為理論基礎來研究分析輔導員的工作效能。其中,輔導員的教學效能感是解釋其工作動機的關鍵因素,它影響著輔導員對教育工作的積極性,影響輔導員對工作的努力程度,以及在遇到困難時他們克服困難的堅持程度。因此,在尋求輔導員工作效能提升時,也多以心理學視角提出建議和要求,宋杰、何寧等認為可以以職業幸福為主線構建開放的培訓內容體系,使輔導員能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學習,通過外部強化,激發輔導員的成就目標。季巖硯認為高校輔導員的自我效能在職業倦怠和工作績效之間發揮了中介作用,個人成就感作為重要影響因素直接作用于任務績效。

(2)以行為學為視角,以師資隊伍建設角度來觀察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雷習林、童松輝認為,高職高專院校輔導員隊伍需要專業化發展,應建立、完善輔導員管理長效機制,從輔導員隊伍選聘著手,嚴格考評,促進輔導員職業化成長以擴大輔導員對學生的影響力,從而落實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曹錕認為輔導員實為“雙師型”教師隊伍,是非常特殊的教師崗位,為保證輔導員工作效能,應從政策、機制、素質3個層面加強建設。政策上明確輔導員地位、確保輔導員評聘教師職務,機制上從優聘用、完善培訓、嚴格考核、建立“輔導員中心”并下設教研室,分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黨團班級建設、就業指導、心理健康等科目類別。素質上以輔導員能力為核心,促進輔導員向功能型、學習型、科研型等方向發展。

(3)以社會學為視角,從人口社會學特征分布觀察制約輔導員工作效能提升的因素。方海明通過對人口社會學方差變量的分析認為人口社會學變量,如學校類型、性別、工作年限、職務職級、年齡等因素對輔導員工作效能存在影響。劉小紅認為輔導員年齡在情緒衰竭、工作倦怠、工作壓力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季巖硯認為輔導員自我效能、工作績效在不同人口學統計變量中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異,其中婚姻、學歷、年齡、職稱、收入5個因素最為明顯。

這些學者從不同視角、不同層面,用不同方法提出了關于輔導員工作中實效性和效能的問題,并且分析了影響輔導員工作效能的因素,探討了關于提升輔導員工作效能的方法和途徑。

4 ?結語

早在1936年,輔導員的研究已進入國內研究者的視野,直到1979年恢復高考以來,關于輔導員的研究才逐漸增多。關于輔導員工作效能研究,國內學者主要研究特點有:第一,國內研究者對于輔導員工作效能的研究視角多廣,但以研究工作效能感為主要切入點的心理學分析為主。第二,國內學者的研究過程重實地調研、重數據分析,但多為因素關系研究。無論基于何種視角,國內學者普遍運用實地調研獲得關于輔導員崗位的相關數據,包括問卷調查法、訪談調查法等。第三,國內學者研究分析多以輔導員角色定位模糊為輔導員工作低下、人員結構參差不齊為影響輔導員工作效能的主要原因。第四,將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發展作為個人工作效能、學校效能提升途徑多為國內學者熱議。第五,國內學者多以高等院校輔導員工作效能為研究對象,而以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效能為研究對象者不多。

目前,學者對于輔導員工作效能的相關研究中,大多都以調研為基礎,對影響輔導員工作效能的原因分析較為客觀。有學者認為,高校輔導員師職業化、專業化發展是提高工作效能、促進職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有學者疾呼,應抬高輔導員準入門檻,精心挑選專業素養高、思想覺悟高的人員擔任輔導員工作。當然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的本質和前提是輔導員到底需要從事什么專業、體現什么職業角色,究竟是碎片化的行政工作還是有明確職業身份的思想政治教師,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思考的。

參考文獻

[1] 王小紅.高校輔導員工作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80-241.

[2] 馬慶發.中國職業教育研究新進展2009[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53-177.

[3] 方海明.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效能感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6.

猜你喜歡
研究綜述輔導員高校
高校輔導員綜合素質與能力提升探究
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文獻綜述
生態翻譯學研究簡述
英語虛擬語氣的認知研究綜述
關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綜述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高校學習型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時代訴求與角色定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