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代人地關系研究

2019-04-15 01:50袁成
關鍵詞:自然環境金代

袁成

摘 要:金代人地關系在不同階段呈現出不同變化趨勢。并具有較強的地域性特征,中原地區人多地少,人地關系協調發展,西部邊疆地區和東北地區人少地多,土地的利用有進一步開發空間。在發展社會經濟過程中,有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自然,促進人地關系和諧一面;也有過度破壞自然,最終遭到懲罰,造成人地關系矛盾突出。

關鍵詞:金代;人地關系;自然環境

中圖分類號:K24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9)02-0006-05

金朝作為女真人建立的政權,人地關系相較于中原政權有所不同。目前學界鮮有對于金代人地關系專題進行研究,但屬于人地關系范疇的金代土地問題、農業、畜牧業等研究成果頗豐。如劉浦江《金代土地問題的一個側面—女真人與漢人的土地爭端》探討金代土地爭端的成因,認為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女真人移民和括地運動,其最直接和最根本的原因是女真人貧困化[1]。喬幼梅《金代的畜牧業》對金朝國有牧業和私人牧業進行研究,將金代畜牧業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從阿骨打建國到海陵王統治時期為初期,世宗、章宗兩朝是第二階段,宣宗、哀宗兩朝是第三個階段,認為金朝前期農牧并重,后期則是以農業為主[2]。夏宇旭《金代農業科學發展探討》從耕作技術、水利興修和農田灌溉方面,研究金代農業科學的成就[3]。本文擬在相關文獻記載與學界相關研究成果基礎上,從金代人地關系的階段性變化、區域特點、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相互影響幾個方面對金代人地關系問題進行相關探討。

一、金代人地關系的階段性變化

社會經濟是人地關系重要的體現,在以農業為主體的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發展受多種因素制約,其中,社會環境、人口、土地這三個要素最為關鍵。所以,探究人地關系的破壞、恢復和發展與否,關鍵在社會環境、人口、土地這三個要素。社會處于戰爭狀態,人口數量驟減,大量土地荒蕪,人地關系處于破壞階段。社會處于戰爭結束后,百廢待興,人口數量和可供生產的土地面積開始上升,人地關系處于恢復階段。社會處于和平狀態,人口數量和可供生產土地面積都大幅度上升,人地關系處于發展階段。

金代人地關系經歷了遭到長時間破壞、短暫恢復、短暫破壞、恢復和長時間發展、長時間破壞,這樣曲折循環的階段性變化。

金太祖、太宗、熙宗前期是金代人地關系遭到長時間破壞階段。時間范圍是阿骨打起兵反遼至皇統和議(1141),空間范圍是金朝全境。女真人滅遼蕩宋,直到皇統和議,金代的領土范圍才基本固定下來。在這28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大部分時間是處于戰爭狀態。此時女真人在一些地區實行屠殺掠奪政策,《三朝北盟會編》載:“兼聞虜騎,惟務殺戮生靈,劫掠財物,驅擄婦人,焚毀倉庫產業?!盵4]受戰爭影響,大量百姓逃亡或死于戰爭。造成“良田沃土,悉為茂草?!盵5]《金史》載:“初入中夏,兵威所加,民多流亡,士多曠閑?!盵6]在這樣戰爭的社會環境下,人口驟減,大量土地荒蕪。從金太祖到熙宗前期近30年時間內,戰爭打破了遼朝和北宋原有人地關系,當時一切都為國家戰爭服務,加之女真人初期強行實行女真舊制,大量人口死亡或南逃,人地關系遭到長期破壞。

金熙宗中后期到海陵王前中期是金代人地關系得到短暫恢復階段。金熙宗繼位后,改革女真舊制,發展經濟。但前期由于對南宋的戰爭,未將其政策在全國實行?;式y和議后,與民休息,發展生產成為金朝首要任務。為此實行有利于發展經濟的政策,和對南逃百姓招撫,以期發展生產?;式y元年(1141年),宗弼《上宋高宗第三書》提到:“淮北、京西、陜西、河東、河北自來流亡在南者。愿歸則聽之?!盵7]金朝在廢除偽齊政權后,為鞏固統治,“始治均田,屯田軍非女真,契丹、奚家亦有之。自本部族徙居中土,與百姓雜處,計其戶口給官田,使自播種,以充口實”[8]。不僅如此,還“以西京鹿囿為民田”[9],擴大耕地面積。熙宗統治時期,“內外皆得人,風雨時,年谷豐,盜賊息,百姓安”[10]。

海陵王繼續金熙宗經濟方面的改革,“遣刑部尚書紇石烈婁室等十一人,分行大興府、山東、真定府,拘括系官或荒閑牧地,及官民占射逃絕戶地,戍兵占佃宮籍監、外路官本業外增置土田,及大興府、平州路僧尼道士女冠等地,蓋以授所遷之猛安謀克戶,且令民請射,而官得其租也?!盵11]以此擴大國家土地擁有量及租稅。及至海陵王攻打南宋,金代綜合國力增強。這可以從海陵為攻宋做準備得到側面印證,“詔諸路調馬,以戶口為差,計五十六萬余匹,富室有至六十匹者,仍令戶自養飼以俟?!盵12]不僅如此,“詔河南州縣所貯糧米以備大軍,不得他用,而驘馬所至當給芻粟,無可給,有司以為請,海陵曰:‘此方比歲民間儲畜尚多,今禾稼滿野,驘馬可就牧田中,借令再歲不獲,亦何傷乎?!盵13]通過征集馬匹數量、河南州縣的糧儲在一定程度可滿足軍隊所需、海陵王對民間財富的估計,可以側面印證當時金朝社會經濟的發展?!督鹗贰啡鄙龠@一時期人口和土地面積,所以只能通過一些間接證據,通過以上史料可推斷,金朝人口數量和可供生產的土地面積上升??梢?,金熙宗中后期到海陵王前中期,人地關系處于恢復階段。

海陵王后期到金世宗前期是金代人地關系遭到短暫破壞階段。海陵王一心想統一全國,為此不惜一切代價為攻宋做準備,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終于激起民怨。契丹人撒八和漢人杜奎紛紛起義,得到眾多支持者。金世宗“直赴中都,據腹心以號令天下?!盵14]海陵王一意孤行,最終結果不僅使得自己被殺,也使得金朝進入動蕩階段。金世宗登上皇位,著手對內進行鎮壓起義。歷時八個月,將聲勢浩大的契丹農牧民起義鎮壓。但期間雙方戰爭非常慘烈,如河北地區的一次戰爭,起義軍“人馬相蹂踐而死,不可勝數,陷泉皆平,余眾蹈籍而過,或奔潰鼠匿林莽間。大軍踵擊之,俘斬萬計”[15]。對外方面,與南宋多次交戰。海陵末期到金世宗前期,社會處于戰爭狀態,起義的主體是金朝生產者,不僅造成人口數量減少,也造成大量土地的荒廢??梢?,海陵末期到金世宗前期,人地關系處于短暫破壞階段。

金世宗中后期到宣宗前期是金代人地關系得到恢復和長時間發展階段。世宗中后期,注重發展經濟,出現“群臣守職,上下相安,家給人足,倉廩有余”[16]。世宗繼承者章宗,“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內小康”[17]?!吧戏馐抡咂虮∶裰舛?,恐廩粟積久腐敗”[18],“明昌三年始設常平倉,定其永制。天下常平倉總五百一十九處,見積粟三千七百八十六萬三千余石,可備官兵五年之食,米八百一十余萬石,可備四年之用”[19]。其富足程度可見一斑。衛紹王及宣宗統治前期,內部政治和經濟衰落腐敗,外部雖有蒙古邊患,但仍處于相對穩定發展階段。

通過表一[20],從世宗大定初年到宣宗貞祐元年(1213年),金朝的戶數、增長百分率、口數都是不斷上升的,大定二十七年后,年平均增長率逐漸下降,但可以確定金朝的人口數量是不斷增長。關于耕地面積問題,金代開墾田地數字資料缺失,張博泉考證,隨著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的改進,耕地面積不斷擴大[21]。社會處于和平發展狀態,人口數量和可供生產的土地面積都大幅度上升??梢?,金世宗中后期、章宗、衛紹王、宣宗前期,人地關系處于恢復和長時間發展階段。

金宣宗中后期到哀宗統治時期是金代人地關系長時間破壞階段。面對蒙古軍隊進攻,宣宗執意南遷,民心動搖,“河北潰散軍兵、流亡人戶,及山西、河東老幼,俱徙河南?!盵22]“盜賊充斥?;橹h。聚至數十萬。攻下郡邑。官軍不能制?!盵23]爆發了金末紅襖軍起義。金朝不僅與西夏交惡,且主動進攻南宋,導致國家實力進一步虛弱。加之內部統治腐敗和天災襲擾,外部蒙古軍隊燒殺搶掠,“河北累經劫掠,戶口亡匿,田疇荒廢”[24]。興定四年(1220年),“河南水災,逋戶太半,田野荒蕪?!盵25]出現“大城滿豺虎,小城空雀鼠??蓱z河朔州,人掘草根官煮弩?!盵26]可以看出,金宣宗中后期到哀宗時期,社會處于戰爭狀態,加之自然災害破壞,造成大量人口南遷和減少,土地荒廢,人地關系處于長時間破壞階段。

綜上,金代人地關系發展受戰爭、政策等影響,造成一個曲折循環的階段性變化。人地關系得到恢復和發展的時間,與遭到破壞的時間大致相同。

二、金代人地關系區域特征

金朝曾多次進行人口遷徙活動,有朝廷組織下進行,亦有民間自發。其遷徙原因較多,有統治者鞏固政權需要、發展生產需要等等因素。到金世宗統治后,人口未出現大規模遷徙,人口空間分布大體保持不變?!督鹗贰さ乩碇尽穼τ趹艏涊d較為詳實,但遺憾的是并沒有明確時間記載,目前學界普遍認為其時間記載為泰和七年。

目前,國際上多數國家一般把人口密度分為幾個等級,第一等級,人口密集區>100人/平方千米。第二等級,人口中等區25~100人/平方千米。第三等級,人口稀少區1!25人/平方千米。第四等級,人口極稀區<1人/平方千米[27]。以此為標準,金代人口密度,第一等級為中都路和大名府路。第二等級為南京路、河北東西路、山東東西路、河東北南路、咸平府路、東京路、北京路、西京路、京兆府路、鳳翔府鄜延路、慶原路、臨洮路。第三等級為上京路和臨洮路。

中都路和大名府路人口密集,這兩路人多地少,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較高。除與南宋接壤邊疆地區外,金朝其他邊疆地區,人口密度相對較低。其中上京路雖占有金朝領土接近一半,但人口密度為最低地區??梢?,直到宣宗南遷之前,金代人口空間分布非常不均衡,呈現中間高兩邊低(中間指金朝中原地區,兩邊指西部汴京地區和廣闊的東北地區)、北低南高的現象。

綜上,占領土四分之一的中原地區,承載著金朝人口主體,其特點為相對人多地少,社會經濟發展優于西部邊疆地區和東北地區,人地關系協調發展。占領土四分之三的西部邊疆地區和東北地區,承載著金朝一小部分人口,其特點為相對人少地廣,社會經濟發展遠遠低于中原地區,人地關系有待發展。

三、金代人地關系的雙向互動與影響

金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不斷變化發展,當金人尊重自然環境的客觀規律,對其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環境將給金人帶來積極影響,促進其發展。反之,自然環境將給金人帶來消極影響,阻礙其發展。

(一)合理利用與積極影響

金朝通過相應的減租稅政策和弛放禁地來擴大耕地面積,“請射荒地者,以最下第五等減半定租,八年始征之。作己業者以第七等減半為稅,七年始征之。自首冒佃比鄰地者,輸官租三分之二。佃黃河退灘者,次年納租?!盵28]通過減租稅政策,提高了開發土地的積極性。由于對于耕地的需求,統治者不得不將“行宮外地及圍獵之處悉與民耕,雖禁地,聽民持農器出入?!盵29]農業灌溉和水田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糧食產量?!昂觾瓤ぶ鞅庇写笮凵?。山之陽數里有唐帝古寺。廟貌宏偉。數泉出於祠下。南底於沁。上下數十里。灌溉田園。植竹種稻獲利益多?!盵30]“碭山諸縣陂湖,水至則畦為稻田,水退種麥,所收倍于陸地”[31]這種因地制宜和科學的種田方式,極大促進糧食產量及提高土地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人地矛盾。金朝還注重發展經濟作物,史載:“凡桑棗,民戶以多植為勤,少者必植其地十之三,猛安謀克戶少者必課種其地十之一,除枯補新,使之不闕?!盵32]這不僅提高了百姓經濟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植被綠化,緩解人地矛盾,促進人地關系和諧發展。

在發展農業的基礎上,金朝畜牧業得到繼續發展,女真人滅亡遼朝,同時也繼承了遼朝繁榮的畜牧業?!哆|史》載:“自太祖及興宗垂二百年,群牧之盛如一日。天祚初年,馬猶有數萬群,每群不下千匹?!盵33]海陵時期,雖由于契丹農牧民起義,畜牧業遭受巨大損失,但經過世宗統治時期對畜牧業重視,到大定二十八年,“馬至四十七萬,牛十三萬,羊八十七萬,駝四千?!盵34]即使到了金朝末年,蒙古“下金桓州,得其監馬幾百萬匹,分屬諸軍,軍勢大振?!盵35]從畜牧業繁榮可以看出,金朝社會經濟發展不僅僅依靠農業,同時也依賴牧業。金朝牧業主要集中在邊疆草原地區,使得廣袤的邊疆地區得以開發和利用,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中原地區土地壓力,緩解了人地矛盾,促進了整個金朝人地關系的發展。

除農牧業外,為了保障金人生命財產安全,金朝積極采取措施防治河患,并取得不錯的效果。其主要有分散水勢和修筑堤壩兩種方式。大定七年(1175年),梁肅“奏:‘決河水六分,舊河水四分……使兩河分流,以殺水勢便。上從之?!盵36]高霖“建言:‘黃河所以為民害者,皆以河流有曲折,適逢隘狹,故致湍決……乞并河堤廣樹榆柳,數年之后,堤岸既固,埽材亦便,民力漸省。朝廷從之?!盵37]這種因勢利導、科學治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河患。其種植柳樹防治河患,緩解了水土流失,和促進河岸地區植被綠化。

綜上,金人對土地開發與利用多種多樣,既發展傳統農業及經濟作物,并進行改革增加糧食產量、提高土地利用率,也發展具有民族特色牧業,使土地開發與利用豐富起來。同時積極防治河患,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成為可能。

(二)自然環境破壞及其反作用

縱觀金代災害頻發,其中水災76次,旱災57次,蝗災31次,地震27次,風災16次,火災15次,雨雹13次,饑歉6次,雪災6次,霧災4次[38]。其中水災、風災、火災、饑歉,這些災害的發生均與金人對自然環境破壞有直接或間接關系。其中對金人影響最大水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金人過度墾荒所導致地表植被破壞,不能夠承載過多降雨量?!爸卸己颖焙訓|山東,久被撫寧,人稠地窄,寸土悉墾?!盵39]導致一些地區出現“官民雜畜往來無牧放之所”[40]。從中可見植被破壞程度的嚴重。除了因植被破壞帶來的水災外,因河患所導致的水災占重要比重,而河患中占首位的當屬黃河水患。黃河水患歷來都受到統治者重視,金朝時期,黃河奪淮改變了江淮間原有的自然環境。在黃河奪淮的七百余年間,黃淮與江淮之間水系紊亂洪水災害嚴重[41]?!敖鹗伎怂?,兩河悉畀劉豫。豫亡,河遂盡入金境。數十年間,或決或塞,遷徙無定?!盵42]金朝雖逐漸重視河患并進行整治,但由于耕地造成破壞、人力物力等問題,始終沒有使河患問題得到根治。金朝的水災、風災等自然災害,給金人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興定四年,金宰臣上奏:“今河南罹水災,流亡者眾,所種麥不及五萬頃,殆減往年太半,歲所入殆不能足?!盵43]可見,金代自然災害造成人口遷徙及耕地破壞,加重人地關系惡化。

綜上,由于金人在發展經濟時,并未遵循自然客觀規律,對自然資源不合理利用,自然環境破壞的最終結果反作用于金人。

縱觀金代人地關系,受戰爭影響,呈現曲折循環的階段性變化。金代人地關系遭到破壞,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低下,國力衰弱。反之,金代人地關系得到恢復或發展,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升高或繁榮,國力強盛。從區域發展來看,中原地區人地關系協調發展,西部邊疆和東北地區人地關系有待發展。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有積極整治河患,農業、牧業及經濟作物共同發展,土地利用形式多樣,這些都促進人地關系協調發展。同時也有因過度開墾、河患治理不力等問題,造成人地關系矛盾。

注 釋:

韓光輝《〈金史·地理志〉戶數系年正誤》,根據《金史·地理志》開封府下載有泰和末的戶數,推測各州府的戶數均出自泰和七年。劉浦江《金代戶口研究》,同意韓光輝的觀點,各州府戶數均出自泰和七年。

參考文獻:

〔1〕劉浦江.金代土地問題的一個側面—女真人與漢人的土地爭端[J].中國經濟史研究,1996,(04).

〔2〕喬幼梅.金代的畜牧業[J].山東大學學報,1997,(03).

〔3〕夏宇旭.金代農業科學發展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雜志,2009,(33).

〔4〕[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清]徐松輯,劉琳等校點.宋會要輯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6〕〔9〕-〔19〕〔22〕〔25〕〔28〕〔29〕〔31〕〔32〕〔40〕〔43〕[元]脫脫等.金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5.

〔7〕[清]張金吾.金文最[M].北京:中華書局,1990.

〔8〕[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0〕漆俠,喬幼梅.中國古代經濟史斷代研究之六遼夏金經濟史[M].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8.

〔21〕張博泉.金代經濟史略[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1.

〔23〕[清]張金吾輯.金文最[M].北京:中華書局,1990.

〔24〕[元]脫脫等.金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6.

〔26〕[金]元好問.元好問全集[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27〕熊健益.社會統計[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4.

〔30〕[清]張金吾輯.金文最[M].北京:中華書局,1990.

〔33〕〔34〕[元]脫脫等.遼史[M].北京:中華書局,2016.

〔35〕〔36〕〔37〕〔42〕[元]脫脫等.元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6.

〔38〕宋卿.金朝自然災害與政府救災措施[C]//程尼娜,傅百臣.遼金史論叢.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39〕[金]趙秉文.閑閑老人滏水文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5.

〔41〕譚徐明.中國灌溉與防洪史[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

(責任編輯 孫國軍)

猜你喜歡
自然環境金代
金代張楠墓志考釋
金代《李立墓志》考釋
金代吏員服飾淺探
對金代提點刑獄的幾點認識
長白山冊封始于金代
金代“舞亭”碑刻的新發現
自然游戲環境在幼兒園中的價值和創設
幼兒園在自然環境下開展游戲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