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建設初探

2019-04-18 03:50黃穎
青年與社會 2019年2期
關鍵詞:小康社會群眾時代

黃穎

摘要:人民群眾是黨的執政基礎和力量源泉。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新時代,要增強黨的群眾工作本領,就是扎實處理好黨與群眾之間的關系。而要切實做好群眾工作,保證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就要不斷增強黨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關鍵詞: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在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仍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重要傳家寶。因此,不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我們都要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

一、黨的群眾路線的形成過程

黨的群眾路線是在紅軍時期孕育產生的,主要內容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形成的。黨對群眾路線作過三次系統總結。第一次是在1945年黨的七大上,劉少奇同志在《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中強調,群眾路線是我們黨根本的政治路線,也是我們黨根本的組織路線。第二次是1956年黨的八大將群眾路線寫入了修改后的黨章。鄧小平同志在《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中提出,要通過建立制度和加強監督來保證群眾路線的貫徹,使黨不脫離群眾。第三次是1980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黨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群眾路線進行了理論總結。在黨的十九大會議上對《黨章》進行修改后規定:“黨在自己的工作中實行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p>

二、新時代背景下黨的群眾路線工作面臨的新形勢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各項事業發生

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黨的群眾路線的本質沒有發生改變,但黨的群眾路線有了新的時代內涵,群眾工作面臨新的變化和新的形勢,認清這些新變化與新形勢是我們在新時代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的前提基礎。

(一)新時代背景下黨的群眾需要發生新變化

我們都知道,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個重大而科學的新論斷反映出群眾需要的新特點。經過近40年大刀闊斧的改革開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已經跟隨生產力的快速發展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人民的主體意識不斷增強,文化素養不斷提升,政治熱情不斷高漲,文化自信不斷樹立,需求水平顯著提高,對供給方面也提出了新要求。當前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無疑對新時代我們黨如何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二)新時代背景下社會結構發生新變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結構發生了廣泛而深刻的變化。首先,農民階層的巨大變化。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大量的農民離開農村,逐漸適應了城市的生活,充實到工人階級中。隨著新農村建設,觀光農業、科技農業、田園文化體驗園等項目把農業、文化、旅游、休閑、產業融為一體,展現出農業現代化的風采。其次,工人階級發生巨大變化。工人階級整體綜合素質也在不斷提高,向著知識化、技能化、專業化、精英化的方向發展,特別是新一代的工人,展現大國工匠精神。另外,其他社會階層也發生重大變化,新興職業層出不窮。

(三)新時代背景下生活方式發生新變化

互聯網+時代,網絡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截止2017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7.5億,互聯網的普及率為54.3%。從發展里我們可以看到,互聯網及網民的力量已經不容小覷。因此,互聯網已經成為我們黨聽取民意、關注民情的重要途徑。但網絡的虛擬性、人民群眾的高度參與性及信息的隨意性無疑對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勢必要求黨要積極轉變工作理念,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三、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建設

在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在我們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進程中,仍具有重要價值和指導意義,仍需要堅定不移地堅持下去。

(一)解決群眾需求差異

始終心懷“一切為了群眾”。一切為了群眾,是我們黨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習總書記指出,“實現我們的奮斗目標,開創我們的美好未來,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始終為了人民”“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要時刻牢記黨的根本宗旨,時刻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問題、作決策、抓工作都要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真心實意為民辦事、為民謀利,扎扎實實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群眾,讓群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有更多的獲得感?!皩Ω黝惱щy群眾,我們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時刻把他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關心他們的疾苦,千方百計幫助他們排憂解難?!碧貏e強調關注、關愛、關心困難群眾,既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為全體人民謀幸福的使命所在,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能否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關鍵看是否能夠有效補齊小康社會的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全體人民的小康,是不讓一個人掉隊的全面小康,而不是簡單地用人均GDP、人均收入等數據來衡量的小康,不是用平均數代替大多數的小康。要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群體的實際,制定具有差異性、針對性的措施,實行精準扶貧,找到“貧根”,對癥下藥,把更多的資源要素向貧困地區、困難群眾傾斜,幫助他們脫貧致富,實現共同富裕。

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每一名共產黨員的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新時代的共產黨員要以群眾的現實需求為導向,針對社會主要矛盾下的群眾需求新特點,為人民提供務實有效的服務,提升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服務的質量,更好的實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走好網絡群眾路線

2016年4月19日,習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干部就要到哪兒去,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潛潛水、聊聊天、發發聲,了解群眾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迸c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格,也是馬克思主義始終煥發光彩的魅力所在。在新時代踐行群眾路線必須繼承與時俱進的優良品質,適應群眾工作的新特點新形勢走好網絡群眾路線,拉近黨同群眾的距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信事業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信息化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人民群眾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運用網絡這個新平臺加強同群眾的聯系,更好得發揮便民利民惠民政策。首先,要轉變政府管理理念,做到“網民在哪,領導干部在哪”。不要懼怕網絡事件,要把網絡當作“聽民意、匯民智、聚民心”的紐帶和渠道,密切聯系群眾,及時問出真實的民意,吸納真正的民智,及時正面回答網民的疑問。這樣,搭建起與人民群眾心連心的橋梁,把真正的民意和智慧及時有效地轉化為施政的源泉,與人民群眾攜手編織網上群眾路線。其次,拓寬網絡監督新渠道。要充分運用互聯網,推進“互聯網+監督”平臺。從法規制定、決策施政、城鄉規劃,到社會治安、環境保護、防治腐敗,從謀劃發展、推進改革,到實現偉大夢想、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都可以通過“兩微一端”、網上信箱、網上論壇、網上調查、網上議事廳、網上民主聽證會等平臺,把握群眾所思所想所盼,凝聚民心民策民力。這樣,人民群眾不僅可以通過互聯網行駛監督權,確保政府決策透明化、科學化、民主化,提升社會管理和綜合治理的能力。還有利于政策的落實。同時,還能激發人民群眾的政治參與熱情。因此,要走好網絡群眾路線,從網絡虛擬空間中察民情、知民意、解民憂,“線上線下”共同推進黨的群眾路線不斷走向深入,讓群眾真正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發展紅利,在改革建設中擁有更多的獲得感,激發群眾的政治熱情,把越來越多的網民拉到政治生活中,為新時代注入了新活力、貢獻了新智慧、凝聚新能量。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M]人民出版,2017.

[2]趙笑蕾.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對黨的群眾路線的堅持和創新[J].蘭州學刊,2018(7).

[3]馮巧飛.新時代增強黨的群眾工作本領的時代價值和路徑探析[J].實事求是,2018(5).

猜你喜歡
小康社會群眾時代
多讓群眾咧嘴笑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凝聚三秦巾幗力量 決勝全面小康社會
為小康社會提供健康保障
大同夢想與小康社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