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補償策略能改善自我不確定感

2019-04-18 07:44張凡
智富時代 2019年2期
關鍵詞:控制組參與者信心

張凡

世界著名作家、大思想家斯賓塞.約翰遜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這是一個變化的時代,想讓這個世界變得確定起來,看起來遙遙無期。也許對于大學生來講目標往往是清晰的:順利的畢業,找一份工作,建立起家庭。但是前進的道路上沒有人能夠保證永遠一帆風順。成績優異、經歷豐富的大學生也不一定就能得到夢想的工作。即使找到工作,也無法確保這份工作未來會一直存在。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就會自然地產生對自我的不確定感。自我不確定感指的是在變化或者難以預測的環境中,個體在認知、情感和行為上不確定的感覺。通過一系列研究發現,對自我的不確定感會對個體的學業、職業規劃等方面產生消極的影響。

例如在Smith的實驗中,102名大學生隨機分為自我不確定感組、與自我意識無關的不確定感組以及控制組。自我不確定感組會被要求寫下三件讓自己感到最不確定的事情。對于第二組,實驗者會要求參與者擲出一對骰子三次,以此獲得與自我無關的不確定性觀念。而在控制條件下則無操作。緊接著所有參與者被要求回答以下問題:思考從現在起五年內,你會發展的怎樣? 并用一段文字來描述你想成為或是不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并寫下你為完成目標需要做的一些事情。最后被試將完成12個詞干補筆任務(do_ _ _),這個任務確??梢杂弥行栽~(doors門),或者懷疑詞來完成(doubt懷疑)。

研究發現詞干補筆任務在各組間的完成數量上沒有差異,但是在使用不確定詞進行填空的數量上,自我不確定感組和與自我意識無關的不確定感組顯著高于控制組,但兩組之間沒有差異。研究表明兩種不確定性操縱都增加了自我不確定感。但是對自我描述的分析中,研究者發現自我不確定感組被試在以學習和工作為核心的未來身份以及相應規劃的體現要顯著低于其他兩組。這表明對自我的不確定感會對學生的學習生涯和職業規劃產生消極影響。

自我不確定感是廣泛存在的,會使我們對自己重要的心理品質產生懷疑,甚至包括自身存在的意義,這對于個體來講是非?,F實的問題。那我們應該如何去改善或者消除自我不確定感呢?

研究發現,通過一些補償策略可以恢復個體的自我不確定感,獲得更強的自信。在Wheeler實驗中,參與者被要求使用優勢手或非優勢手描述個人特征(如智力)的三個實例。接著參與者會獲得與智力有關(如魔方)或者與智力無關(如流行音樂CD)的產品。隨后參與者將完成情緒量表及自尊量表。

結果發現相對于優勢手,非優勢手的參與者對自己的描述有更多的不確定感。然而,如果能獲得能支持自我觀點的產品,產生不確定感組的參與者會更加認同自己所描述的表征。研究表明,個體是有能力恢復自我的確定感,即獲得與智力有關的產品。那這種行為本身作為一種補償策略就可以將非優勢手書寫對自我確定感的影響削弱。相關的研究也表明,當一個自信的自我觀點(例如,“我是一個令人興奮的人”)感受到不確定感時,個人就有動力選擇支持自我觀點的產品(例如,選擇令人興奮的品牌)。

除此之外,相關的研究還發現當自我不確定感程度越深時,參與者還會通過更強烈地認同重要的社會群體,包括自身的國籍、政黨;更多地表達他們認為與自我定義相關的觀點,強調自身擁有的物質財產等補償策略來維護自我確定感。

一系列的研究反映出個體的自我確定感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而選擇與自我有關的產品、認同群體等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行為,作為一種補償策略確能得提高個體的自我確定感。補償策略所帶來的補償性信心也許沒有由社會常識、歷史經驗等所帶來的真實信心對自我確定感的影響更強和更持久。但真實信心的獲得往往需要付出大量的認知資源和時間,而補償性信心往往在短時間內就可以獲得并發揮出作用。中醫里有句話叫做:急病用猛藥,慢病用補藥。對于陷在自我不確定感漩渦中無力自拔的個體,在他沒有力量喚起真實信心時,輔導他們使用補償策略,也許能更好的幫助個體獲得自我確定感,設定適合的目標,燃起奮斗的動力。

猜你喜歡
控制組參與者信心
休閑跑步參與者心理和行為相關性的研究進展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恢復信心比給豬刷臉更重要
淺析打破剛性兌付對債市參與者的影響
海外僑領愿做“金絲帶”“參與者”和“連心橋”
KX5的耐心與信心
96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管理現狀及危險因素分析
常數輪理性秘密分享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