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益相關者對食品可追溯系統的影響研究綜述

2019-04-18 07:44葉彩瑜
智富時代 2019年2期
關鍵詞:利益相關者食品安全

葉彩瑜

【摘 要】近年來,各種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使食品供應鏈的安全和質量已成為一個重大的挑戰。相對于歐美國家來說,國內開始推行建立可追溯系統較晚。本文從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統、消費者、政府、第三方組織四方面對國內外相關文獻進行綜合歸納。綜述結果表明:食品質量安全相關的報道對消費者購買可追溯水產品的意愿會產生正向且顯著的影響。

【關鍵詞】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統;利益相關者

一、引言

隨著食品丑聞事件的不斷發生,人們越來越關注所購買和食用的食品的安全性和特性,開始要求誠信、安全保證和具有透明度的優質食品。這是因為食品質量安全與否,不僅僅關系到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也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在食品方面的可追溯性已經相當重要,特別是在可追溯性體系薄弱或不存在的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之后。

盡管人們已開始追求食品的可追溯性,但已實施食品可追溯系統的企業為數不多。這是因為企業實施食品可追溯系統的基本因素受到利益相關者的影響。例如:眾多消費者的維權意識不高、政府監管不到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有失標準,不健全、科技含量不高等。

二、可追溯系統

1.可追溯系統

根據 1994 年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8402 質量標準,可追溯性定義為通過記錄識別追溯實體的歷史、應用情況和所處位置的能力。在 2005 年,ISO 9000 標準進一步擴展定義為追溯“正在考慮中”物體的歷史、應用情況和所處位置的能力。2002 年,歐盟 第 178/2002 號條例將可追溯性定義為在生產,加工及銷售的所有階段追蹤和追溯旨在 或預期被納入食品或飼料的食品,飼料,食品生產動物或物質的能力。2005 年,國際 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CAC)定義了一個更簡潔的可追溯性定義,即在指定的生產,加工和分配階段跟蹤食品運動的能力。眾多學者對于各食 品行業可追溯性的定義也提出了不同的見解。Olsen and Borit (2013)根據 ISO 的定義重新將可追溯性定義為在整個生命周期中通過記錄識別訪問與正在考慮的信息有關的任何或所有信息的能力。

2.可追溯技術及層級

在食品供應鏈中,一定程度的可追溯性(如類型級別與物品級別)和可追溯性技術(例如:條碼與RFID)的選擇不僅具有較大的成本影響,而且對供應鏈中各參與者的參與程度亦有著嚴格的影響。Thakur等人(2009)為散糧供應鏈的可追溯系統設計了實現框架,繪制了時序圖展示信息的交換過程,并應用 XML 文檔存儲散糧份額信息,以便在散糧供應鏈不同參與者之間進行信息傳遞。Zhu(2017)針對由上游供應 商和下游零售商組成的兩級易腐食品供應鏈的 RFID 追溯系統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并提出了一個動態定價方案,有助于減少浪費并提高賣方的表現。Piramuthu 等(2013) 在污染的情況下通過三種不同的可見度(SKU,批次和物品級別)研究三級易腐食品 供應網絡(供應商、制造商以及零售商)的召回動態。具體而言,研究者根據污染源 識別的準確性在易腐供應網絡中的不同參與者之間分配責任。錢建平等(2013)采用條碼和無線射頻識別(RFID)分別對不同包裝單元進行標識,通過建立 RFID TID與小包裝產品追溯號之間的關聯及流通過程信息采集,提高了流通過程 追溯精度,但需要另研制能自動讀取條碼并打印、貼標的設備來解決人力問題。

三、利益相關者

本論文所涉及的主要是供應鏈外部的利益相關者,即消費者、政府以及第三方組織。

1.消費者對可追溯產品的支付意愿與認知水平

實施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統所帶來的效益主要體現在提升產品的價格和銷售收益上升,實施追溯系統的成本最終轉嫁給消費者,因此消費者對可追溯系統的實施影響甚大。國內外學者的研究顯示消費者對實施可追溯系統而產生的額外成本具有不同的支付意愿(Fabrizio 2014、Anica-Popa 2012),其中的影響因素包括對可追溯產品的認知、可追溯信息的真實性及完整性、收入水平、產品價格等(Jia 2013、Hobbs 2002、 韓楊等 2009、趙榮等 2010)。崔春曉等(2016)分析了消費者對生鮮豬肉可追溯體系的支付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結果顯示消費者愿為可追溯產品支付溢價,但支付水平不高,因而影響可追溯技術與層次的選擇。饒雋雋等(2014)發現可追溯農產品的未來前景、消費者的購買意愿、消費者的認知狀況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而這相關性會影響可追溯技術與層次的選擇。

2.政府的支持措施與監管政策

2004年Travernier在分析法律法規對不同規模企業構建溯源系統的影響時,指出規模較大的企業偏好自愿食品溯源,而中小企業偏向希望政府強制食品溯源。楊秋紅等(2009)研究表明政府的支持措施不僅有助于降低企業實施可追溯系統的成本,促使更多的企業愿意建立可追溯系統,還影響企業對可追溯技術及追溯層次的選擇。徐玲玲等(2011)對263家蘋果種植戶實證研究發現,政府對追溯系統的支持政策顯著影響種植戶對可追溯系統的參與度。周潔紅(2007)通過對蔬菜種植戶的實證研究發現,政府監督力量薄弱、政策宣傳不到位及追溯制度法規的不完善等外部環境因素,是農戶對參與建立食品安全追溯系統積極性不高的主要原因。Menard(2005)認為企業的追溯體系不僅受政府的管制行為影響,并且是隨管制結構的變化而有所改變。

3.第三方組織的參與

與食品供應鏈相關的第三方組織如認證、檢驗、鑒定等社會組織在實施可追溯系統過程中有著重要的影響。Andersen等(1994)的研究發現,第三方的介入有助于建立足夠可靠的聲譽機制并進行監督,消費者會根據商家的聲譽進行判斷,從而提高對產品的信任度,間接影響企業對可追溯技術與層次的選擇。Zhang等(2015)分析第三方監管機制對供應鏈的監管作用,提出通過完善第三方監管、加強媒體曝光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加強企業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及對可追溯技術與層次做出最優選擇。

此外,近年來,媒體對食品安全、環境污然等問題的報道不間斷,人們開始對媒體監管重視起來。媒體以其在第三方擁有廣泛的覆蓋面這一特點成了近期學者在構建多主體共同參與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方面的研究重點(李小華,2015)。陳雨生等(2012)在影響消費者購買可追溯水產品的實證研究中發現媒體對食品質量安全相關的報道對消費者購買可追溯水產品的意愿會產生正向且顯著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傅澤田, 張小栓, 邢少華. 食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關鍵技術發展研究[J]. 農業機械學 報, 2013,44(7):144-153.

[2] 范雷.基于產品召回的供應鏈追溯與定價策略研究[D].武漢大學供應鏈管理, 2017.

[3] 程靜, 牛肉質量安全溯源系統的研究與實現, 2015, 東北農業大學.

[4] Tavernier 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producer perceptions of traceability in organic agricultural [J]. Renewable Agricultural and Food Systems, 2004 (19): 110-117.

[5] 楊秋紅, 吳秀敏. 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建立可追溯系統的意愿及其影響因素[J]. 農 業技術經濟, 2009(2):69-77.

猜你喜歡
利益相關者食品安全
展會品牌利益相關者的構成及其網絡結構研究
利益相關者視角下四川省實施民辦高校分類管理的研究
市場經濟下食品安全對經濟發展的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