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管理專業精細化辦學的經驗與思考

2019-04-18 07:44薛曉
智富時代 2019年2期
關鍵詞:城市管理

薛曉

【摘 要】城市管理專業辦學與城市管理實務操作均應體現出“精細化”特征。城市管理專業精細化辦學即為專業定位、治理結構、培養理念、培養方向、培養規劃、師資隊伍建設、辦學保障等各環節均應科學設計,在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前提下實現特色化、差異化發展?;诖?,重慶工商大學城市管理專業在辦學中,著重從“準確定位、服務行業”兩方面進行精細化考量與設計,走出了一條契合自身實際的特色化、差異化發展道路。為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專業辦學質量,我們認為:轉變家長、學生專業認知,促進生源質量提升、爭取適應性政策支持和繼續優化辦學體制機制是今后努力方向。

【關鍵詞】城市管理;管理實務;精細化辦學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的重要指示i說明,城市管理是一種“微操技術”,在哪里下針、縫多密等都必須要做到精細、精準;也就是說,在城市管理中,必須要體現出“精細化”:工作應做精做細,把握好每一個工作細節,設計好每一個工作步驟,確保每一項具體工作都是精品工程,最終全面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的質量水平(孫新軍,2017)。

城市管理體現“精細化”,城市管理專業辦學同樣應體現“精細化”。重慶工商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于2014年獲批設立城市管理本科專業,2016年開始招生,截止目前共招收兩屆82名學生。在城市管理專業辦學中,我們貫徹“精細化”理念,著重從“準確定位、服務行業”兩方面進行精細化考量與設計,確保對人才的精準培養,凸顯出特色化、差異化辦學特點。

一、城市管理專業精細化辦學內涵

細節決定成敗,精細化辦學是辦學成功的前提和保證。所謂精細化辦學,我們認為:即辦學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均精心設計,確保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經過充分論證,得到科學設計。具體到城市管理專業來看,精細化辦學即專業定位有特色,包括了專業定位應與區域城市發展客觀實際相吻合,形成自身特色專業方向,走差異化辦學之路;專業內部治理結構做到“專人專崗”,合理設置;人才培養理念服務區域城鎮化發展,城市管理服務行業、企業對于城市管理人才的要求;人才培養方向定位有自身特點,能夠發揮自身比較優勢,揚長避短;專業人才培養規劃科學設計;師資隊伍建設充分考慮教師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和年齡結構;辦學各項保障如制度保障、經費保障、實習基地與實驗室建設均達到一定標準要求。

二、“準確定位、服務行業”:重慶工商大學城市管理專業精細化辦學體現

重慶工商大學城市管理專業在設立伊始便針對城市管理專業辦學重點、難點問題深入論證,對辦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精細化考量與對策設計,具體體現在“精細化確定辦學定位”、“精細化組織合作辦學”兩方面。

(一)“精細化”確定辦學定位

總的來看,城市管理專業辦學應以滿足未來城市公共服務企業對城市管理人才需求為根本目標,以學生就業、創業為突破口,以提高城市管理專業教學質量為主線,以科學合理設置專業課程為載體,強化產教融合,培養具有現代城市管理知識與技術,具備城市公共服務項目管理運營能力的復合型、創新型城市管理高級人才。因此我們對辦學定位從以下三方面進行“精細化”考量,即“準確定位”:

首先,辦學定位需適應城市管理未來發展趨勢。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明確指出:“鼓勵企業和市民通過各種方式參與城市建設、管理,真正實現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ii。城市公共服務民營化、市場化改革是未來城市管理領域的一個必然趨勢,也是提升城市公共服務水平,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因此,新興城市公共服務企業尤其是各種民營城市公共服務企業對城市綜合管理人才需求極大。

其次,辦學定位需依據重慶工商大學在重慶市內相對辦學實力確定。重慶工商大學在重慶市內公辦高校中,綜合實力位居中等。從城市管理所屬一級學科公共管理來看,重慶工商大學相比重慶大學、西南大學、西南政法大學3所學??傮w處于弱勢地位。如果從硬的城市管理技術方面比較,重慶工商大學既無重慶大學在建筑學方面的技術優勢,也無西南大學在城市規劃方面的技術優勢,雖然這兩所大學還未開辦城市管理專業,但重慶工商大學要在城市建筑與城市規劃兩方面與這兩所高校競爭,毫無優勢可言。因此,在專業定位上,我們只能從軟的城市公共服務著手,尋求特色辦學思路。

最后,辦學定位應以充分發揮重慶工商大學和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學科優勢為出發點。重慶工商大學作為財經類院校,應用經濟學與管理學在重慶具有地域特色,有一定優勢;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學專業經過多年積淀,已建成為重慶市市屬重點學科,在重慶市整體實力位居前列;社會工作專業是重慶市教委“三特行動”建設專業,因此雖然我們公共管理一級學科整體實力不強,但依托其他相對較強專業,城市管理專業在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領域可以進行差異化打造。

基于對城市管理國家政策、市場需求、高校間學科發展現狀比較和我校學科建設比較優勢分析,我們在開設城市管理專業之初便明確專業定位:充分發揮經管、社會學專業的支撐作用,將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市政管理與城市社區服務兩類應用型、復合型城市綜合管理人才培養,走區別化、差異化的特色發展道路。

該辦學定位的確定解決了我校城市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重點問題,能夠充分發揮重慶工商大學和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學科建設比較優勢,也能夠避免與兄弟高校的直接競爭,有助于重慶工商大學城市管理專業走出一條特色化、差異化辦學之路。

(二)“精細化”組織合作辦學

合作辦學根本目標就是為了培養滿足行業、企業需求的人才,即“服務行業”。因此,我們的人才培養不是生產“標準化產品”,而是培育“個性化產品”。尋找合適的單位,以契約的方式規范我們與合作單位的合作關系,培養能夠適應不同合作單位未來發展需求并能夠引領各個合作單位未來發展方向的中高層次管理人才,而不是簡單地培養城市管理同質化人才,這是合作辦學的關鍵所在。

我們通過與企事業單位進行“精細化”合作辦學,既達到培養學生目的,又滿足合作單位需求,與合作單位形成共贏局面,目前主要模式為:

一是合作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合作制定培養方案,確保培養方案既體現專業發展的普遍規律,又能夠滿足合作單位的個性化需要。城市管理專業應組織合作單位相關部門領導、專業教師、高校專家教授、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領導以及科研機構研究人員,在對行業未來發展趨勢、行業人才需求狀況、崗位人才勝任能力等問題進行深入研討基礎上,設定專業課程體系、選擇課程教學模式、細化培養環節,最后形成既不違背城市管理專業發展規律,又能適應行業人才需要的特色化、個性化培養方案。我們的做法:聯合重慶濱南城市綜合有限服務公司、博眾城市發展研究院,先后組織了三次由學界(重慶大學、西南政法大學)、業界(濱南城市綜合服務有限公司、新大正物業有限公司)、政界(重慶市南岸區城市管理委員會、重慶市房地產協會)以及研究機構專家(博眾城市發展研究院)、實務工作人員(城市管理、房地產開發企業高管)共同參加的人才培養方案研討會,對人才培養目標、模塊化課程體系、教學模式改革、實踐實訓環節等問題進行廣泛深入的探討,最終形成重慶工商大學城市管理專業培養方案。

二是課程教學環節深度合作。我們在課程教學環節上進行了根本性的改革,引入合作單位深度參與到課程教學環節。(1)組建雙師型教學團隊。組建雙師型教學團隊并不是簡單將校內校外兩類人員編為一個授課組,共同開設某一門課程,雖然這樣可以解決傳統教學重理論輕實踐的弊端,但其效果并不是最優,因為兩類教師缺乏對對方工作的深入了解與認識,授課中可能導致各自授課內容孤立,缺乏聯系性,學生不能融會貫通。組建雙師型教學團隊必須要做到雙師型團隊知識結構的相互了解和轉換。我們的做法:專業教師到合作單位掛職煅燒,比如我們派出教師前往濱南城市綜合服務有限公司、新大正物業、洋世達地產、第一太平戴維斯等企業進行短期掛職鍛煉,深入了解合作單位業務要求及實踐操作過程,提升其實際問題解決能力;行業教師如濱南公司高管、新大正物業高管也進入到我們的課堂接受城市管理理論教育,我們對其教學方法、教育心理學進行培訓與考核。最終通過知識的雙向補充與轉換,構建起一支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隊伍。(2)合理安排各門課程教學內容。傳統教學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灌輸輕知識應用。合作辦學必須對此進行根本性改革。我們的做法:課程理論教學如城市管理、城市管理政策與法規、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等課程我們均圍繞合作單位實踐應用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并且每門課程均科學設計了課程實驗、實踐、實訓環節,通過情境模擬、案例教學、現場教學、實踐實作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強化理論到技術應用的轉變。(3)打通學校教育與合作單位員工繼續教育的壁壘。傳統體制下,學校教育由學校承擔,員工繼續教育由單位組織或者由單位委托機構培訓,兩種教育互不相通。打通這一壁壘的途徑就是我們與合作單位共享教學資源。我們的做法:合作單位員工繼續教育吸納專業教育內容,或我們依據合作單位要求為合作單位提供員工繼續教育服務,同時,我們的人才培養引入合作單位企業文化,按照合作單位人才需要引導學生合理規劃職業生涯發展。

三是實驗、實踐與實訓的合作。高校與合作單位合作如果僅停留在實習基地建設層面,無法實現訂單式合作辦學的按行業與市場需求培養人才的目標。(左崇良,2016)合作辦學在實驗、實踐、實訓的合作不能停留于此,而必須要有“精細化”的深度合作。我們的做法:(1)與濱南城市綜合服務有限公司共建實驗室。我們與合作單位依據行業發展需要,通過共建共管搭建以解決城市物業管理、城市公共服務提供等行業問題為目標的城市管理實驗室、案例討論室等實踐教學平臺,確保實踐、實訓計劃能夠落地,為城市管理理論、知識向城市管理技術應用轉化,確保學生實操能力得到鍛煉。(2)構筑課程實踐、實訓與畢業實習相互連貫的實踐、實訓體系。我們按照本科教學不同階段、不同教學內容,合理安排專業認知實習(大一正式開學前集中前往濱南城市綜合服務有限公司項目基地實地了解城市管理究竟是做什么的)、課程實習(大二學習完《城市管理學》等專業核心課程后,集中參觀訪問城市管理類、房地產開發類企業)、畢業實習(大四上學期統一前往城市公共服務類企業如新大正物業公司、濱南城市綜合服務有限公司進行三個月集中實習)的內容,使其前后相互銜接,循序漸進,建構全方位、全過程的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依托合作單位開展,引導合作單位深度參與實踐教學各個環節。

通過精細化組織合作辦學,我們解決了城市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與城市管理行業、企業對人才需求吻合的問題。確保了專業辦學規模、辦學目標與城市管理市場、行業需求相吻合;人才培養規格與職業崗位勝任能力相吻合;實驗實習實訓條件與城市公共服務一線裝備水平相吻合;專業課程體系及內容與城市管理實際服務流程相吻合;教法技法與行業企業項目、案例相吻合。通過“5個吻合”,從根本上解決城市管理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的難點問題。

三、轉變認知、爭取政策支持、優化體制機制: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專業辦學質量的思考

城市管理專業辦學及人才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實質性提高辦學質量并取得成效必須強化以下幾個方面對策。

一是加強城市管理專業宣傳,轉變學生及家長專業認知。據我們調研了解,較多師生及家長對于城市管理專業認識還存在片面性,影響學生高考志愿填報主動性,不利于生源質量提高。因此,應積極與媒體、合作單位、兄弟院校、科研機構合作,通過媒體報道、企業宣傳、學術研討、專業教育等靈活多樣的形色,介紹、宣傳城市管理專業定位、人才培養方向、畢業生就業方向等內容,從而吸引到高質量生源填報城市管理專業。

二是積極主動爭取適應性政策支持??梢灶A測,未來幾年基于我國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城市管理人才需求不斷擴大等原因,國家將會對城市管理本科建設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然而,城市管理專業建設不能完全停留在等國家政策層面,畢竟國家政策一是有“一刀切”的效果,二是個體針對性低,極有可能造成城市管理專業辦學同質化,導致未來城市管理專業辦學陷入路徑依賴的困境。因此,目前城市管理專業開辦高校最優策略選擇就是向地方政府、所在高校積極爭取針對性、適應性支持政策,比如教師企業掛職工作量核定、雙師型教師職稱評審、學生實習實踐學分認定等,以差異化、適應性政策實施為專業特色化發展創造機遇。

三是進一步優化城市管理專業辦學體制機制,主要從優化評價機制、合作機制兩方面著手。(1)改革學生績效評價機制,如優化理論課程與實務課程比重,體現“專業+核心技能”培養特征,提高學生實踐操作成績占比;設置學生實習實踐專項學分,以更契合城市管理專業服務于行業、企業的辦學理念;(2)以互惠互利、協同發展為合作辦學目標,優化專業與行業、企業合作機制,如引導相關部門將校企合作納入工作規劃、探索建立互聯互通的校企合作信息平臺、探索實施部分學生頂崗實習、用工前置等,以實現專業與合作單位更深層次合作,確保合作辦學長期穩定發展。

注釋:

i習近平總書記參加2017年兩會上海代表團審議時意見。

ii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22/c_1117545528.htm

【參考文獻】

[1]孫新軍.確立“六精六細”管理理念,推動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提升[J]. 城市管理與科技,2017(05):6-10.

[2]左崇良,胡剛. 校企合作雙主體辦學的治理結構與運行機制[J]. 職教論壇,2016(16):50-56.

猜你喜歡
城市管理
淺談城市管理中的暴力執法問題
唐山市中心區城市綜合執法管理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城市管理與城市經濟發展關系的探討
論“清單式管理”:現代治理改革重要標志之一
數字城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