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花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

2019-04-18 07:44牛玉梅田翠玲
智富時代 2019年2期
關鍵詞:防治措施栽培技術棉花

牛玉梅 田翠玲

【摘 要】我國是重要的棉花生產大國,棉花的生產量和消費量一般都相對較大,因此在棉花栽培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并且在棉花栽培技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隨著我國對棉花的應用愈加廣泛,傳統的棉花栽培技術已經逐漸喪失優勢,而且病蟲害問題十分嚴重,因此需要給予高度重視。文章重點就棉花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進行研究分析,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棉花;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措施

棉花是一種十分特別的經濟農作物,棉花的栽培中外界因素會對其形成極大的影響。濕度、溫度以及施肥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素,栽培的方法、土壤的成分同時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在結合栽培的實踐狀況下,病蟲害對棉花的影響是十分的直接,并且影響是非常容易的,要是在預防病蟲害的時候,沒有采取必要的方法,棉花的產量就會遭到極大影響,對棉花的栽培也會形成不利的影響,所以有必要同栽培棉花的實際相結合,對栽培棉花的特點加以細心的分析,然后擬定出具體的方法,對病蟲害加以積極的防治,確保棉花的栽培可以獲得實際的效益。

一、棉花栽培技術研究

(一)棉花的播種前的準備工作

1.種子的選擇及準備

理論上來講,棉花種子的選擇必須要求出芽率在86%以上,其純度和凈度也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這就要求在種子的選擇上必須按照要求來做,需要強調的是盡量避免選用上一年的棉種,因為上一年的棉種發芽率會降低20%。在選好種子后,必須要進行硫酸脫絨、藥劑拌種和浸種。

2.棉花種植對于土壤的準備工作

要想保證棉花高產,對于土壤進行良好的準備是非常有必要的。對于種植棉花的土地必須進行深耕,同時要選擇地暖墑好,上虛下實,地面平整疏松、細碎無坎坷的土壤,同時必須保證充足的有機肥,需量要求大約為每畝地3000千克有機肥左右,通過使用充足的有機肥來熟化土壤并以此來提高肥力。

(二)正式播種

對于播種的時間要求也是要講究科學的,一般情況下在5厘米地膜溫度達到12℃-14℃時開始播種,播種采用機械或氣吸式精量播種,保證下種量在1.8kg/畝左右(精量播種)。另外,播種要用地膜覆蓋,均勻播種,每畝施過磷酸鈣40kg到45kg+尿素或二銨30kg到20kg+硫酸鉀5-8公斤,還有就是播種的行距一致,播種筆直,下種均勻,深度一致,這些細小環境是保證高產的關鍵因素。

(三)棉花的苗期管理工作

棉花出苗期的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旦管理不好,就會出現延誤生長甚至死苗的現象。出苗期遇到特殊情況要特殊對待,比如出苗期遇到大雨,出現土壤板結的現象,必須及時中耕松土破除板結,提高地溫。出苗后如果苗不全或斷壟,必須及早及時進行補種。另外,苗期要進行土壤的松碎工作,對苗間壟內,進行中耕幾次,耕深大約在15-18厘米之間。進行松土時,不能讓土壓住棉花苗。定苗從兩片子葉展平開始,要求留足苗、留勻苗,確保種植密度。缺苗斷壟處,可留雙苗。

(四)棉花的蕾期管理工作

棉花的蕾期生長目標為協調好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系,做到棉株壯而不瘋,穩而不衰,搭好豐產架子,田間管理主要是做肥好肥水管理,化學調控,防治病蟲害。具體做法主要包括穩施蕾肥;整枝去葉;中耕培土、清理三溝;防治病蟲害以及化學調控。對于穩施蕾肥工作的具體做法為根據土壤肥力和棉株長勢而定,一般每畝施尿素兩公斤左右。對于整枝去葉工作的具體做法為當第一果枝出現后,將多余的葉枝去掉。長勢旺的棉田,可把葉枝以下的老葉全去掉。

(五)棉花的花鈴期管理工作

棉花的花鈴期是棉花生長發育最旺盛的時期,也是奪取高產的關鍵時期。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即花鈴期化控;花鈴期肥、水管理;整枝打頂摘旁心。對于花鈴期化控必須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則,對于花鈴期肥、水管理主要采取噴施硼、鋅、鉬、錳等棉花專用微肥,這樣增產效果非常顯著。對于整枝打頂摘旁心工作,必須做到立秋前后,將主莖頂心摘去一葉一心,以利于上部果枝伸展。

二、棉花病蟲害綜合防治措施

(一)完善組織管理機構

在棉花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要建立完善的組織管理機構,主要是為棉花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制定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并實現合適的、有效的防治建設體系。要構建組織管理機構,并使綜合性防治措施能夠積極落實。首先,就要構建相關部門,組建團隊建設。對棉花病蟲害進行防治就要構建監控機構以及防治機構,并在這兩種機構中執行不同的職責范圍。因此,在管理體制建立基礎上,就是要完善部門的積極建設,然后加強監督部門中相關管理機制的建設與發展。因為有效的管理、監督制度在棉花病蟲害防治工作中會發揮較大作用,不僅能夠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與原因,還能對其積極控制,所以在這種防治基礎上,只有各個部門之間相互合作、相互制約才能提高棉花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效率,才能促進監督體系的嚴格執行,才能在管理機構建立與實施情況下,對棉花病蟲害進行有效防治。

(二)掌握病蟲害發生規律

在對棉花病蟲害進行有效防治期間,要做好相關的調查工作,并能夠合理掌握病蟲害發生的規律。因為在棉花病蟲害防治過程中,最主要的執行方向就是對棉花發生病蟲害的幾率進行預防,這樣才能提高棉花種植的產量。因此,要對棉花病蟲害發生的規律進行嚴格分析,并能夠對其中產生的原因以相關措施積極防治,這樣才能有效消除棉花病蟲害產生的危害。要提高棉花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效率,主要是做好積極的調查工作,并能夠在其中掌握好病蟲害發生的主要信息,在這種調查工作中,不僅能夠對各種病蟲害信息積極了解,還能針對不同的病蟲害發生特點,提出合適的解決措施。例如,在山東地區的棉花種植中,在對一些病蟲害防治期間形成了積極、有效的執行手段。他們在其中設立了專門的棉花病蟲害防治工作,并對棉花病蟲害的產生等相關要素進行積極調查,不僅在期間掌握了病蟲害發生的主要規律,還針對前期存在的情況,對其及時作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達到在萌芽階段的消除工作。

(三)提高新技術利用效率

在棉花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利用新技術能夠提高利用效率。隨著現代化農業的不斷發展,新技術是農業發展中的主要方向。因為在棉花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利用傳統的單一藥物防治措施根本無法解決,所以利用新技術是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發展方向,例如在對棉花病蟲害防治期間,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方法,以減少一些藥物對環境產生危害。而且利用新技術對其有效防治還能提高環保效率,并為農業發展提供有利的技術支持,在這種執行條件下,不僅實現了新技術與棉花病蟲害防治的有效融合,還提高了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效率與質量,以實現防治綜合性的形成。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棉花病蟲害對于棉花的生長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我們應將病蟲害的防治作為當前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在此過程中對于可持續發展這一觀念不斷進行貫徹落實。我們首先應從管理層面進行完善,建立起兩個團隊,分管不同領域,并且在病蟲害防治手段制定的過程中對于高新技術進行結合,提升對于病蟲害治理的綜合質量,再投入到實際的應用中,對于我國的病蟲害進行良好的解決,進一步促進我國棉花的良好生長,棉花產業的穩定發展,對于我國的農業經濟進行促進,使得我國綜合經濟在此過程中得以發展。

【參考文獻】

[1]董立煥.棉花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的研究[J].農家參謀,2018(11):72.

[2]王春華.棉花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J].中國農業信息,2017(06):93-94.

[3]玉山江·提力瓦地.棉花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方法[J].北京農業,2016(04):43-44.

猜你喜歡
防治措施栽培技術棉花
棉花是花嗎?
棉花
番茄大棚栽培技術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產栽培技術
石榴短枝紅在駐馬店引種表現及豐產栽培技術
第三講 棉花肥害診斷及其防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