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腸道腫瘤術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動的量化研究及護理效果

2019-04-20 08:30魏凌鑫李汶霞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電子版) 2019年29期
關鍵詞:胃腸道排氣依從性

魏凌鑫,李汶霞

(江津區中心醫院,重慶 402260)

此文納入分析目標為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間收治的87例胃腸道腫瘤術后患者,報道快速康復護理干預和量化研究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將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間收治的87例胃腸道腫瘤術后患者作為實驗組對象,以入院就診時間進行分組,參照組44例,男女比22:22,中位年齡數值(61.32±3.21)歲,直腸癌患者28例,結腸癌患者9例,胃癌患者6例,肛管癌患者1例;實驗組43例,男女比21:22,中位年齡數值(61.98±4.54)歲,直腸癌患者27例,結腸癌患者10例,胃癌患者5例,肛管癌患者1例。對比兩組基礎數據,P>0.05,統計學不存在組間參比意義。

1.2 方法

參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實驗組開展快速康復護理干預和量化研究,(1)快速康復護理。術前予以適當鍛煉,不放置鼻胃管,不開展腸道清潔準備;手術中予以全身麻醉,對腹腔進行溫水沖洗,予以患者限制性補液;等到麻醉清醒4小時之后對患者口腔進行浸潤,采取多種方式進行止痛,24小時之后將導管拔除且下床活動,術后2-3天患者予以鎮痛泵鎮痛處理,且活動前評估患者各項指標,等到指標穩定之后讓其進行5分鐘床邊坐立,不發生不適之后進行1至3分鐘站立,指導患者正確進行站位鍛煉和深呼吸。(2)量化研究。術前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活動距離,第一天為119m,第二天為229m,第三天為294m,術后6小時告知患者家屬計算步距方法,術后第1天開展15~20分鐘活動,且監測患者血氧飽和度和心率。如發生心慌、頭暈等現象需要

立即停止活動。每天18:00利用計算活動距離,如不能完成預期活動量,此時需要提醒患者晚間繼續進行鍛煉活動,且在第二天查房過程中記錄前天活動總量。

1.3 觀察指標

觀察研究參照組與實驗組胃腸道腫瘤術后患者活動依從性、排氣時間、首次下床時間、疼痛評分、通便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于統計學計算軟件SPSS19.0中輸入統計的87例胃腸道腫瘤術后患者所有數據,參照組與實驗組胃腸道腫瘤術后患者活動依從性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檢驗,參照組與實驗組胃腸道腫瘤術后患者排氣時間、首次下床時間、疼痛評分、通便時間用(均數±標準差)形式表示,行t檢驗,P<0.05,統計學存在計算研究意義。

2 結 果

2.1 分析參照組與實驗組胃腸道腫瘤術后患者活動依從性

實驗組胃腸道腫瘤術后患者活動依從性97.67%顯著高于參照組數據(81.81%),P<0.05,統計學存在計算研究意義。

表1 參照組與實驗組胃腸道腫瘤術后患者活動依從性對比

2.2 分析參照組與實驗組胃腸道腫瘤術后患者排氣時間、首次下床時間、疼痛評分、通便時間

實驗組胃腸道腫瘤術后患者排氣時間、首次下床時間、疼痛評分、通便時間和參照組指標對比,P<0.05,統計學存在計算研究意義。

表2 參照組與實驗組胃腸道腫瘤術后患者排氣時間、首次下床時間、疼痛評分、通便時間對比研究

3 討 論

胃腸道腫瘤是一種長期慢性消耗疾病,發病之后患者存在較低機體免疫功能以及較差機體抵抗力,且因麻醉以及手術等原因導致機體發生應激反應,術后十分容易產生感染,進而對術后康復帶來影響[1-2]。早期下床活動對于胃腸道腫瘤術后患者的胃腸蠕動十分有利,且可縮短通便和排氣時間,降低肌肉蛋白損失程度,有效保護器官。量化研究有利于指導患者進行有效活動,如每日指導患者按量進行活動,提升活動有效性以及安全性,達到活動精準護理的目的[3]。

此次顯示,實驗組胃腸道腫瘤術后患者排氣時間、首次下床時間、疼痛評分、通便時間、活動依從性對比參照組具有統計學計算意義。

綜合以上結論,將快速康復護理干預和量化研究應用于胃腸道腫瘤術后患者中相比較常規護理干預的臨床價值更顯著。

猜你喜歡
胃腸道排氣依從性
計劃行為理論在藥物依從性方面的應用
胃腸道間質瘤的CT診斷價值
超聲診斷小兒胃腸道淋巴瘤合并肝腎轉移1例
柘木提取物對胃腸道腫瘤的抑制作用
提高手衛生依從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標的一項新技術
Ⅱ~Ⅲ期NSCLC患者術后輔助化療依從性分析
連花清瘟膠囊致胃腸道不良反應1例
什么是手衛生依從性
堀場制作所的新型排氣流量計
堀場制作所的新型排氣流量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