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桂醇聯合博來霉素局部注射治療頜面部血管瘤的效果觀察

2019-04-21 13:36范霞李飛黃璜周洲
中外醫學研究 2019年30期

范霞 李飛 黃璜 周洲

【摘要】 目的:探討頜面部血管瘤使用聚桂醇聯合博來霉素局部注射的效果。方法: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3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頜面部血管瘤患者10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局部注射博來霉素、地塞米松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聚桂醇聯合治療。觀察兩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上使用聚桂醇聯合博來霉素局部注射治療頜面部血管瘤的效果顯著,且安全性高。

【關鍵詞】 聚桂醇 博來霉素 局部注射 頜面部血管瘤

doi:10.14033/j.cnki.cfmr.2019.30.02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9)30-0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local injection of Lauromacrogol combined with Bleomycin in maxillofacial hemangioma. Method: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maxillofacial hemangioma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June 2018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ocal injection of Bleomycin and Dexamethason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bined treatment of Lauromacrogol on this basis.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linical use of Lauromacrogol combined with Bleomycin local injection treatment of maxillofacial hemangioma has good effects and high safety.

[Key words] Lauromacrogol Bleomycin Local injection Maxillofacial hemangioma

First-authors address: Peoples Hospital of Guizhou Province, Guiyang 550001, China

頜面部血管瘤是一種常見的皮膚和軟組織良性腫瘤,發病人群多為嬰幼兒,大約60%的病變部位在口腔頜面部[1]。其發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血管或者淋巴管的腫瘤及畸形[2],病程進展快,可影響正常組織器官功能,嚴重者有生命危險。腫瘤雖然多為良性且存在自然消退的特點,由于其生長在頜面部的特點會導致患者面部病變以致畸形,如果不及時采取治療不僅會影響患者的正常機能還會給其生活帶來一定影響,所以應該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一般的治療方法為藥物治療、激光治療、手術治療及放射治療[3],本文所采用的方法為聚桂醇聯合博來霉素局部注射治療頜面部血管瘤,探討其臨床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8年6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100例頜面部血管瘤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根據脈管性疾病的細胞學生物特點對頜面部血管瘤的診斷[4]。納入標準:(1)符合頜面部血管瘤的診斷標準;(2)病變部位于頜面部。排除標準:患者心、肝、腎系統有嚴重代謝障礙。觀察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3個月~14歲,平均(3.5±1.6)歲。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4個月~14歲,平均(3.6±1.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在給藥前均應聯查肝腎功能、心電圖和血常規。對照組使用注射用博來霉素與地塞米松聯合治療。給藥方法為:取15 mg(效價)博來霉素(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5883,1.5萬U/瓶)與5 mg地塞米松(上?,F代哈森商丘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1924,5 mg/支)溶于50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中,給藥部位進行常規消毒,如果患者病變部位表淺且年齡小時可減少注射用量;如果病變部位深厚應該加大劑量。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聚桂醇(陜西天宇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445,10 ml/支)聯合治療,其注射劑量根據患者年齡及病變部位面積大小和類型確定,以1 ml/cm2的注射標準用藥,1次/周,持續治療4次。兩組患者給藥后應在1周后進行復診,檢查血管瘤瘤體是否有變化,局部顏色和瘤體性狀是否得到改善,以4周為1個療程。對兩組患者在結束1個療程的治療后隨訪觀察3個月,評定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比較兩組治療效果。根據Achauer的評判標準評價臨床治療效果[5]。治愈:瘤體縮小76%~100%,病變部位消失,頜面部顏色恢復至正常;顯效:瘤體縮小51%~75%,病變部位大面積消失,頜面部顏色明顯改變;好轉:瘤體縮小26%~50%,病變部位面積減小明顯,頜面部有輕微顏色改變;無效:瘤體縮小0~25%,病變部位沒有變化,并持續惡化??傆行?(治愈+顯效+好轉)/總例數×100%。(2)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觀察兩組患者給藥后發熱、局部腫脹、皮膚潰爛、腹部不適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血管瘤屬于良性腫瘤,是由于血管內皮組織增生,血管組織發生錯構而形成[6]。在大環境的影響下,人們對健康的認識越來越深刻。早期發現血管瘤,人們會積極治療,防止并發癥的出現及容貌的改變。在臨床上以手術切除血管瘤及激光放射、給予藥物等治療方式多見[7],隨著人們對醫療水平的期待和要求,已不再是接受治療為主,同時還要考慮到患者的心理狀況,面部美容效果等[8]。

聚桂醇是一種泡沫硬化劑,主要作用是破壞血管內皮,形成栓塞封閉血管腔,阻止血流通過,起到止血的作用。由于血管內血流運動效力降低而使血管內形成一層厚密的纖維層,壓迫曲張靜脈以達到止血的目的,減少局部炎癥的發生[9]。也是國際上用于臨床中最廣泛的硬化劑,其優點為安全性高、副作用少且對局部病變有麻醉效果,可以減輕患者疼痛[10]。最早使用較多的病癥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可快速止達到局部硬化目的。國內外有大量文獻報道過聚桂醇對于血管瘤的治療發展,對于影響容貌的血管瘤,如果局部注射方法適宜會取得很好的恢復效果,比手術治療可能帶來的面部損傷、瘢痕遺留等優勢更明顯[11]。目前聚桂醇治療血管瘤的臨床效果已得到普遍醫學認證,并廣泛用于國內外對血管瘤的治療方式中[12]。在本研究中,觀察組采用博來霉素和地塞米松聯合聚桂醇的治療效果顯著,治療總有效率為98.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0%(P<0.05)。給藥時注意嚴格消毒,不要穿刺到動脈中。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的病情密切觀察以防意外,指導患者及其患者家屬判斷面部腫瘤的顏色、大小及消退面積,以確認是否達到治療效果。

博來霉素屬于糖肽類抗生素,是從輪生鏈霉菌中分離出來的產物。博來霉素能夠和鐵離子結合形成活性態的博來霉素,與氧發生反應釋放出氧自由基,破壞DNA鏈,阻止細胞的分裂[13]。臨床上常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治療癌癥,使血管內的細胞受到破壞,改變結構。地塞米松是臨床治療常用的糖皮質激素,其作用為抗炎免疫,與博來霉素聯合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炎癥的蔓延[14]。本研究中,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聚桂醇聯合博來霉素及地塞米松治療頜面部血管瘤,可減少患者不良反應。但在用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給藥前要評判患者病變部位大小、面積及年齡,抽取合適的藥液進行局部注射,根據病情變化調整用量[15]。有研究表明,長期過量的藥液使用會導致身體機能的損害,如發生肺纖維化,最終會因肺功能不全導致死亡。治療后應隨訪觀察患者的恢復情況,掌握患者的治療進程,針對病情調整用藥。

綜上所述,治療頜面部血管瘤采用聚桂醇聯合博來霉素和地塞米松的臨床治療效果顯著,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可推薦臨床廣泛使用。

參考文獻

[1]韋敬,馮紅超,邵敏,等.口服普萘洛爾治療26例嬰幼兒頜面部血管瘤臨床療效觀察與分析[J].貴州醫藥,2017,41(3):276-278.

[2]袁洛花,范敏,蔣銳明,等.瘤內藥物注射治療頜面部血管瘤40例次臨床觀察[J].四川醫學,2017,38(4):428-430.

[3]張盛高,吳學均.不同方案治療小兒血管瘤的效果觀察[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8,36(7):929-932.

[4]鄭家偉.口腔頜面部血管瘤及脈管畸形的診斷和治療指南(草案)[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05,40(3):185-186.

[5] Achauer B M,Chang C J,Vander Kam V M.Management of hemangioma of infancy:review of 245 patients[J].Plast Reconstr Surg,1997,99(5):1301-1308.

[6]劉雪萊,李忠萬.聚桂醇注射液治療咽喉部血管瘤[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7,24(4):167-170.

[7]孟慶慧.平陽霉素聯合聚桂醇治療口腔頜面部血管瘤的臨床療效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4):173-174.

[8]夏麗霞.平陽霉素聯合地塞米松治療頜面部血管瘤的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11):114-115,130.

[9]周子竣,張靖.口腔頜面部血管瘤診治進展[J].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8,16(6):563-567.

[10]劉杉,史俊虎,楊儉偉,等.博來霉素聯合地塞米松治療兒童眼瞼眶周血管瘤的療效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19,28(1):9-11.

[11]鄧佳欣,陳悅,陳媛,等.口腔頜面部血管瘤治療的研究進展[J].口腔疾病防治,2019,27(1):50-55.

[12]劉作業,王煒,張濤涌.平陽霉素聯合聚桂醇治療口腔頜面部血管瘤的臨床療效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3):71-73.

[13]渠海英,周羅,王茜.博來霉素治療頜面部海綿狀血管瘤臨床分析及護理體會[J/OL].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7,4(10):61-62.

[14]劉召明,楊秀麗,李三林,等.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療嬰兒血管瘤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誤診誤治,2018,31(2):77-79.

[15]李多富,曹農.博萊霉素局部注射治療青少年皮膚血管瘤的臨床療效[J].甘肅醫藥,2017,36(12):1061-1073.

(收稿日期:2019-07-10) (本文編輯:桑茹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