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說BubbleCloud為電信業帶來破壞性變化

2019-04-23 06:51作者平凡
通信世界 2019年8期
關鍵詞:破壞性運營商數字化

作者|平凡

未來,運營商需加深對重點垂直行業的投入,以產業實際需求場景為導向,把握5G升級機遇,塑造數字產業新生態。

一家名為Athonet的初創公司在亞馬遜Marketplace上正式開售它們的核心網產品——BubbleCloud。BubbleCloud的出現,引起了業內的高度重視,該產品對通信行業的影響不僅是渠道轉型,更代表了未來行業演進的重要方向之一,在產品、平臺、商業模式等多個領域,都可能帶來革命性甚至是破壞性的變化。

最早在2006年,克里斯滕森就以通信行業的演進變遷為例,論證了創新理論的適用性。破壞性創新理論:簡單、便宜、革命性,創造新的市場或重塑現有市場。資源、程序和價值觀理論:能力的積木讓在位者擅長維持性創新,而面對破壞性創新困難重重。價值鏈進化理論:一體化以改進不夠好的地方,解決上下游“相互依賴性”可能引起的問題。他提到之所以選取通信行業,主要原因在于行業自身探尋成長軌跡的渴望,以及“它是一個巨大且重要的市場”,“具有漫長且杰出的創新史”。在筆者看來,通信行業之所以如此典型,還取決于兩大內在因素:一是通信技術的周期性,從電報到電話再到移動通信,尤其是移動通信時代,每十年一次的通信技術更迭,都會帶來新一輪的服務演進與市場沖擊,破壞性與重塑性無處不在;二是信息的多維性,通信的核心職責是傳遞信息,而信息自身蘊含大量的組合維度,可以附著于不同的載體。從短信到語音、從語音到流量+應用,信息服務本身的形態不斷裂變,造就了一個又一個新市場。

2013年,侯宏在《用破壞性創新理論洞察移動產業的未來》一文中,對創新理論進行了總結,產業結構通常都會從縱向一體化向垂直分層轉移。當市場上的功能模塊達到用戶平均期望,模塊化組裝的產品性能比不上一體化產品,但足以滿足用戶需求,且在另外一些方面領先于后者,此時,整個產業結構向垂直分層轉移。無論何種產業結構,定位于“不夠完善”的環節,控制了價值鏈中相互依賴的企業獲取最多利潤。在此基礎上,侯宏基于移動產業演化歷程,總結了移動語音、移動增值、本地應用(App Store)3個階段,預測了未來第四階段為跨屏云應用階段,并結合產業價值轉移路徑,提出了電信運營商的智能管道、云化應用以及數據整合的應對策略建議。

Athonet BubbleCloud創新特征及其背后驅動因素

克里斯滕森的電信案例以及侯宏對移動通信時代的4階段研判都基于C端通信消費市場,創新理論完美地契合了通信產業的演進周期。對比之下,Athonet的BubbleCloud有點類似于在功能機時代出現的早期智能手機以及APP服務,它們都在原有一體化的服務中解耦,形成差異化、可定制的服務模塊。智能手機通過操作系統的獨立,讓消費者可以自行選擇APP應用;BubbleCloud通過分拆核心網與無線網,給予企業自行定制無線通信服務的能力,通過破壞性創新滿足了一個未被有效滿足的需求市場。營銷學講到,需要一直存在,只是遇到合適的服務時,才會轉化為需求。智能手機迎合了在功能機時代被壓制的信息需要,Athonet BubbleCloud順應了企業市場的無線定制化需求,開創一個全新的市場,并促成產業價值的重新分配。智能手機的出現開創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成就了Apple、Google、Facebook等巨頭,信息產業價值重心也就此從通信行業一分為二,形成電信運營商與移動互聯網企業分庭抗禮的局面。當下,雖然尚不能完整預見Athonet所代表的新時代,但至少可以看到它可能促進B端通信市場變革,這正是AthonetBubbleCloud出現的最大意義——開啟了B端通信市場的破壞性創新大門。

在展開具體的分析之前,不免有個疑問,所謂通信行業生產側的破壞性創新不是沒有出現過,之前互聯網公司就開創了一堆——Google Loon(熱氣球)、Facebook Aquila(無人機)、SpaceX Starlink(太空互聯網)等業務,這些創新風聲大雨點小,多半無疾而終。連曾經最具噱頭且真實投入運營的Google Fiber也在2016年逐步停止發展。

所以,這次又能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是現在?

首先來看第一個問題——這次的不同。所謂破壞性創新全部集中于C端市場(或家庭市場)。C端的特征是標準、統一、全程全網、互聯互通,以及由此衍生的最核心特征——網絡效應。C端個別領域的突破性創新,面對的是電信運營商數十年基礎設施投資下的邊際成本競爭。如果不能快速提升市場規模并有效縮減成本,這些創新都將無法持續。Google Fiber就是最典型的例證,雖然以1Gbit/s的速率為噱頭,在堪薩斯進行了網絡、營銷、內容等方面的創新試驗,但在規模提升過程中,面臨越來越重的資本開支壓力,最終不堪重負,停止發展。對比之下,B端市場則有其特殊性,特別是面向數字化生產領域,信息需求呈現個性化、局域化的特征,網絡效應并不顯著,而且這是個未被傳統通信服務充分滿足的市場,這就給Athonet BubbleCloud類創新留出了很多成長空間。

第二個問題——為什么是現在。2018年10月,馬化騰在知乎上提問:“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互聯網科技產業?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目前,產業互聯網(數字化生產)正在成為未來十年的大勢所趨。布萊恩·阿瑟在《技術的本質》中提到,新技術并不是無中生有地被“發明”出來的,而是從先前已有的技術中創造、構建、聚集、集成而來。正是相關技術的不斷成熟,推動了數字化生產大門的開啟,物聯網、云計算、AI不斷普及,5G未來已來,生產領域連接泛在、感知泛在、智能泛在,大量數據從物理實體中解耦,使得企業科學決策、精益生產正在成為應對未來市場競爭的必選項。正因如此,面向B端的信息創新,適逢企業新需求,擁有了豐沃的成長土壤。

Athonet BubbleCloud代表的運營模式演進方向

可以從產品、平臺以及商業模式3個層次來看Athonet BubbleCloud所代表的運營模式變革。

一是產品場景化。傳統通信服務一直延續C端“規模建網、集中計費、統一交付”的標準產品思維,但面向B端市場,則顯得靈活性不足。Athonet BubbleCloud代表了以應用場景為導向的服務模式,一方面將末梢的無線網絡交由企業自行配置,賦予企業通信定制權與主動權,可以更好地滿足企業局域網內的個性化、定制化通信需求;另一方面,面向數字化生產的應用場景,提供云計算等附加增值服務,推進云網一體化,重構信息服務模式,滿足企業更多維度的信息需求。

二是能力平臺化。Athonet最關鍵的突破是推動了基礎通信設施生產領域的解耦,它將核心網與無線網分離,通過開放API的方式實現彼此對接。這使得產品層面面向場景的定制化與多維化成為可能。如果將無線側軟硬件產品視為應用的話,那云端的核心網及其對應的通信能力則對應為能力服務平臺?;诖?,可以預見未來通信業更具服務效率的可能形態——能力平臺化。

三是商業模式多樣化。Athonet BubbleCloud提供了多種基于API調用的靈活計費模式,通過這一模式能看到商業模式多樣化的可行性。參照阿里云等業界開放平臺的成功經驗,未來通信業2B市場的商業模式,可能分為頭部、腰部、尾部3個市場:頭部即重點大客戶,提供深度定制化、端到端的信息服務;腰部即中等規模企業,發揮合作伙伴力量,集成或被集成,提供部分信息服務模塊;尾部即小微企業,API開放、定制、自主配置。

電信運營商未來的應對策略建議

整體來看,Athonet BubbleCloud開創了2B通信市場的創新演進,而并非C端市場的破壞性替代。Athonet所代表的模式是B端未被充分滿足的多維信息需求,這也是電信運營商未來的增量市場所在。因此,如何布局才能避免出現十年之前錯失智能手機的移動互聯網機遇的局面,才是電信運營商們所考慮的重點。幸運的是,相比C端市場破壞性替代的突發性、不可逆轉,以及天生的應對窘境,B端市場相對溫和,周期也更長。電信運營商們理論上擁有更多的布局時間。在此,提出3點建議。

一是要跳出傳統通信服務限制,站在更高的產業視野上,看待未來B端數字化產業市場多樣化、場景化信息需求。前文提及的信息需求多維性取決于通信管道承載的信息內容,而不是管道自身。只有加深對重點垂直行業的投入,以產業實際需求場景為導向,才能夠深刻領會垂直行業的通信服務訴求。簡單地說,作為需求方,產業方理應占據更重要的位置,未來是“產業+通信”,而并非“通信+產業”。只有充分地換位思考,做到觀念轉變,電信運營商才能更好地推進數字化產業布局。

二是要把握好5G升級機遇,做好內外數字化升級。行業商業模式的演進或重塑并非單一技術所能實現,需要5G與其他多項技術合力完成。電信運營商須內外兼修。對外,順應產業數字化大趨勢,發揮5G標準優勢,深度理解產業需求,推動5G與行業技術的深度融合,全面加大與產業各方的創新融合;對內,要推動內部全云化網絡,實現服務能力與通信基礎設施的分離,推進通信能力與云計算、AI的深度融合。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場景需求的敏捷響應。

三是要推動通信服務能力的開放化、平臺化,塑造數字產業新生態。電信運營商要吸取、借鑒業界平臺化先進經驗,做好相關能力的整合。從生態布局的角度,電信運營商要做好產業價值分配,把握頭部市場、整合腰部市場、開放長尾市場,充分整合合作伙伴資源,構建新型數字化生態服務體系,共同開發B端市場萬億級信息通信市場。

2019年2月,中國移動副總裁李正茂在2019工業互聯網峰會上宣布,5G網絡可以提供可定制、安全隔離的網絡切片服務,結合邊緣計算的部署方式,靈活支撐多樣行業應用場景,滿足垂直行業差異化服務的需求。希望在這個新時代,電信運營商能夠把握住產業新機遇,打破增長困境,通過5G與產業深入聯動,構建十萬億級市場的生態。

猜你喜歡
破壞性運營商數字化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論經濟學數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創業新聞:新聞人才培養的“破壞性”創新
取消“漫游費”只能等運營商“良心發現”?
筑起堤壩,攔住洪水
第一章 在腐敗火上烤的三大運營商
三大運營商換帥不是一個簡單的巧合
三大運營商換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