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談讓課堂從“學科教學”轉向“學科育人”

2019-04-25 00:09楊英
關鍵詞:學科育人理性思維學科教學

楊英

【摘要】? “教書”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在今天,這一課堂教學論已是不爭的事實。真正的教學是教人,語文老師不是教語文,而是用語文教人,數學老師不是教數學,而是用數學教人,即是當學科知識因日久遺忘之后依然保留在孩子們思維品質中那些東西。在課堂上實現從學科教學轉向學科育人,讓教育回歸原點。

【關鍵詞】? 學科育人 數學文化 理性思維

【中圖分類號】? G623.5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4-059-01

《田忌賽馬》這個兩千多年前的故事被編入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材《數學廣角——優化》這一內容,僅從優化的具體策略而言:下等馬對上等馬,上等馬對中等馬,中等馬對下等馬,學生并不難理解及掌握,其故事的背后所隱含著的數學精神——理性的思維,更值得讓孩子們去體味和領悟。

一、故事分析——挖掘隱藏的文化背景

故事中,面對齊王的每個等次的馬都比田忌強的局面,田忌的輸似乎是情理之中,也是理所當然。孫臏在旁的仔細觀察、冷靜思考、出謀劃策、實現了轉敗為勝。古人的獲勝策略在現在看來似乎稀松平常,但在當時的背景和環境下,確非易事。首先他得敢于打破常規,向齊王提出“再賽一場”;其次,他通過用心觀察和思考,得出結論“齊王的馬比你快不了多少”,才有可能找到那唯一獲勝的對策。而落實到具體獲勝對策,則可提煉出核心策略——“以弱耗強、化弱為強”。

二、策略應用——面對現實的理性思考

【撲克牌游戲】

環節1:我們來賽馬(紅牌代表齊王,黑牌代表田忌)

師:我拿紅牌,你們拿黑牌,如果我按9、7、5這樣的順序出牌,你們手上是3、8、6的牌,那么你們怎么才能贏我,誰來說一說。

生:我用3對你的9,用8對你的7,6對你的5,就能贏你了。

師:很好,他用3對我9,這里是以弱耗強,用8對我的7,6對我的5,就是化弱為強。

師:那齊王也學聰明了,不讓你們知道他的出牌順序,你們還能贏嗎,誰來試一試。師:我出7。生:我出8。師:我出9。生:我出3。師:我出5。生:我出6。(黑牌贏了)

【思考】通過打亂出牌順序,讓學生意識到,這個游戲中的獲勝策略是固定且唯一的,要具有“全盤考慮”的理性思維。

環節2:我們來賽馬2.0版本

師:來,我們難度升級,齊王和田忌再各多派出2匹馬,如果我這樣的紅牌K、5、9、7、6,你們是10、6、3、8、5的黑牌,這樣你們還能幫田忌贏嗎?

【思考】在這場比賽中,情況變得復雜多了,紅牌增加了一張具有絕對優勢的“K”,貌似整體實力更加強了,再加上雜亂無章的順序,黑牌要想獲勝難度更大了。侍機告訴孩子們,面對困難,我們要有不服輸的熱情,更要有冷靜思考的頭腦。通過“全盤考慮”,抓住核心策略“以弱耗強、化弱為強”,保證做到“贏三局”或者“贏兩局平一局”即可獲勝。

環節3:

師:我手里有所有的紅牌和黑牌,請兩位同學上來分別抽取5張。(兩位學生分別上來抽?。┤绻覀兿肓私馑麄兊某槿〉募t牌、黑牌的實力,可以怎么做?生回答:按大小順序排一排。

師:對,將紅牌、黑牌分別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一排。(紅牌:J、7、 5、2、A ;黑牌:Q、9、6、5、3,如果這樣依次對戰,誰能贏。學生回答的是黑牌,因為黑牌整體要大一些,那么筆者在這時候問到,如何才能幫助紅牌贏呢?

【思考】學生經歷抽牌,整理順序,學會在隨機的情境中,搜集和整理信息,通過觀察、分析——“全盤考慮”,做出決斷,運用核心策略“以弱耗強、化弱為強”幫助實力較弱一方獲勝,同樣,獲勝方法也是多樣的。

二、主題升華——面對人生的哲學思考

在撲克牌游戲環節三中,可能會出現雙方實力懸殊,弱方無論如何也無法獲勝的情況,即使多輪抽取沒有出現這種情況,老師可以侍機調整撲克牌大小,讓這種情況出現,因為這將是一個升華主題的絕妙時機。

【教學片段】

紅牌:J、7、5、2、A ;黑牌:Q、9、6、5、3

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面對的困難往往比想象的要大得多(師將紅牌中的J、7拿走,換成3、6.

牌面變成:紅牌:6、5、3、2、A ;黑牌:Q、9、6、5、3

師:來試試,幫紅牌獲勝?(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得出結論——紅牌根本贏不了)

師:我來試試。紅牌:A、2、3、6、5 ;黑牌:Q、9、6、5、3

生:還是沒贏啊。

師:是沒贏,但比起上一次是不是有進步了,進步在哪?

生:上一次,紅牌全輸了;而這次贏了兩局。

師:對,上次是0:5輸,這次是2:3輸,輸得沒那么慘了,雖然沒有贏對手,但是贏了誰?生:自己!

師:太棒了!孩子們,我們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首先要有不服輸的精神,還要保持冷靜的頭腦,理性的思考,找到贏的策略,但有時對手太強大,我們根本沒有獲勝的可能,也不要因此放棄,努力想辦法,爭取做到,即使贏不了對手,我們可以贏——

生:自己!

【思考】作為一種獲勝策略,贏——似乎成了它的“終極”目標。但當對手之間實力懸殊,當我們一貫追求的“贏”不可能實現的時候,“輸”得精彩,同樣是一種贏。告訴孩子們超越別人很了不起,而超越自己同樣偉大!通過三個環節的設置,步步為營,讓孩子們在具體的游戲情境中,去經歷、體驗、感受,領悟學科知識背后的文化精髓。

結語

深入挖掘學科知識的育人價值,將課堂教學從學科教學轉向學科育人,需要老師善于發現教學內容背后的素材,讓學生精神世界的發展獲得多方面的滋養,從而讓我們的教育回歸原點、回歸初心。

[ 參? 考? 文? 獻 ]

[1]卞惠石.《探尋數學課堂轉型的時代密碼》,小學數學教與學2018年第12期,第35頁.

猜你喜歡
學科育人理性思維學科教學
關于協同推進各類課程與思政理論課同向同行、學科育人的思考
以審美的方式教學歷史
小學數學學習特點對教學有效性的影響
在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的策略與方法
淺談德育在學科教學和日常生活中的滲透
高考數學第一輪復習中的做法和反思
小學數學學科育人探微
論小學語文結構化教學
過氧化鈉的性質及產物驗證探究實驗
認知抑制與理性思維新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