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初三歷史有效復習對策

2019-04-25 00:09李昱軍
關鍵詞:有效復習對策

李昱軍

【摘要】? 復習課在初三歷史課中十分常見。然而,初三不僅課程多,而且課時也十分有限。在進行復習時,常常存在內容太多、時間不夠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則應講究復習方法,系統、全面地展開復習,并重點關注知識的連貫規律,科學、有效地完成復習任務,努力提高實際成效。

【關鍵詞】? 有效復習 初三歷史 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51?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4-115-01

作為知識陳述性課程之一,歷史課需要大量的記憶活動。所以,曾一度將死記硬背視為最理想的初三歷史復習方法。但隨著中考歷史考試的發展,光靠死記硬背是無法取得好成績的。

一、科學、合理地制訂復習初三歷史的計劃

學生在初三,一共需要復習六冊歷史書,因此必須科學、合理地制訂一個詳細的復習計劃,并加以有效實施。但鑒于學生情況不盡相同,所以教師應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積極指導他們制訂有針對性的復習計劃。另外,教師還需要結合班級學生的整體情況,科學、合理地制訂一個復習的整體計劃。比如,在初三上學期,將該學年要學習的歷史內容全部講完,在下學期便展開循環復習。教師在初三階段,教學任務十分繁重。教師為了確保在控制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在上學期便將上下冊的歷史課講完,則應根據考試范圍及其目標要求,重點為學生講授重難點知識,并適當簡化其余的簡單知識點。在初三下學期進行復習時,教師應至少復習兩輪,第一輪應根據《會考說明》要求進行復習,針對全部的初中歷史知識,展開系統地復習;第二輪則重點進行專題復習,也即由教師進行專題題目的擬定,然后學生加強練習,以記憶各知識點。通過第一、二輪復習,則可幫助初三學生將歷史復習效果提高。

二、激發復習興趣

學生的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學生復習中,應借助多媒體課件,采取與實際生活聯系等方法,以激發初中生復習已學知識的興趣,從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以增強復習效果。

教師指導初三學生復習歷史時,應結合歷史這門課的特點,借助多媒體課件,將視頻、圖片、聲音、文字等有效結合,以調動他們的感官。同時借助信息技術,收集豐富的歷史資源,為學生創建歷史情境,以引導他們自主參加歷史復習,進而將復習效率提高。比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復習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時,通過視頻資料播放1978年年底重大歷史意義的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由此拉開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序幕,在視頻及圖片的豐富渲染下,記憶所學過的知識,進而使其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全面了解并掌握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偉大歷史意義、原因、經過、影響以及其中的知識重難點。

歷史最終服務于當今社會的,所以在初三復習歷史時,應與實際生活聯系,多關注熱點時事,進而將歷史復習課堂激活,促使學生端正復習歷史的心態,而自主進行復習。比如,2017年習近平會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中日邦交正?;?5周年,雙方積極探討在互聯互通和“一帶一路”框架內合作;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是中日關系的重要年份,5月,中國總理相隔8年正式訪問日本,宣告兩國恢復中斷多年的高層互訪制度,10月,安倍晉三第二次擔任首相后首次訪華。而教師則可以此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進行中日關系專題的復習。

三、教導學生按歷史知識規律展開復習

相較于初中其它學科,歷史知識較少進行推理,卻需大量的記憶,特別是初三復習中,如果復習方法不科學,只依賴記憶是復習不好如此復雜的歷史人物、事件、地點時間等的。歷史學科的知識有一定的規律特點,也即各歷史階段的事件均有些聯系及因果,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按地點、人物、時間、事件所呈現的規律性,以一石多鳥、集中歸類、先分后合等方法展開復習,進而提高復習效果。

其中一石多鳥法指的是在進行歷史知識復習時,十分聯想擴充,充分結合同類歷史知識。比如,在進行《南京條約》的復習時,可以與《辛丑條約》、《馬關條約》加以聯系。以上條約既喪權辱國,又逐漸加深了影響,迫使我國逐漸淪為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混亂社會。

而集中歸類法指的是以一定的規律和順序,統一歸納性質相近或相同的歷史知識,再以擊破式展開記憶與學習。比如,在進行改革變法復習時,可以按照歷史發展的實際順序,集中列表歸類變法改革的歷史知識,主要包括改革變法的時間、人物、內容、朝代、意義、影響等。

最后的先分后合法指的是將各歷史重大事件化為零,采取先分頭再整合的記憶方法。比如,在進行“第二次世界大戰”復習時,可以先掌握該次世界大戰的經過、結果、歷史背景、意義等,再按事件的內在聯系從整體上加以把握,最后綜合進行記憶。

四、加強基礎知識與重難點的復習

在進行初中歷史復習時,在搭建完基礎架構、掌握基礎知識點以后,應加強基礎知識與重難點的復習,進而才能熟練掌握各基礎知識與重難點。這樣既可以增強初中生的復習效果,又可以訓練他們對歷史問題的分析解決能力。所以,在初三進行歷史復習時,教師應重點進行歷史基礎知識與重難點的復習。比如,在進行《侵略與反抗》的復習時,侵略影響、經過、結果、原因等,既是基礎知識,又是知識中的重難點。所以教師應指導學生學會辯證地分析對我國來說,侵略的具體利弊,也即侵略在破壞我國經濟、資源、文化等,以致造成人員大量傷亡的同時,也摧毀了我國的舊制度,并喚醒了中華民族的意識,促使部分地區進行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結語

在有效復習初三歷史時,應立足教材,將基礎打好、弄清歷史脈絡、匯總專題、加強訓練、激發興趣,重點培養學生的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促使整個復習更加有效。

[ 參? 考? 文? 獻 ]

[1]孫向紅.初三歷史復習課有效教學策略的思考[J].新高考(升學考試),2016(07):21-22.

[2]蔣文艷.全球史觀在初三歷史復習中的運用[J].新教育,2015(20):54.

猜你喜歡
有效復習對策
LabVIEW下的模擬電路實驗教學創新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數學課堂有效復習策略初探
數學課堂有效復習策略初探
淺談如何做好初中數學復習教學工作
如何開展小學中段數學有效復習
中學化學有效復習的方法與策略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