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西地區老年貧血現狀調查及血清鐵調素水平在老年人群缺鐵性貧血中的診斷價值

2019-04-26 06:59李艷穎李捷李朝輝焦江琴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9年8期
關鍵詞:缺鐵性慢性病貧血

李艷穎 李捷 李朝輝 焦江琴

(河南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1檢驗科,河南 洛陽 471000;2心血管內科)

貧血為臨床多發疾病類型,其在世界范圍內均具有較高發病率,相關統計資料顯示,以世界衛生組織(WHO)老年貧血診斷標準,65歲以上男性老年貧血發病率為9.2%~23.9%,而女性則為8.1%~28.0%,約占同期住院患者57.53%〔1〕。老年群體多存在營養狀態不佳、器官功能減弱、免疫功能較差,且存在不同類型基礎病變,故貧血通常發生較隱匿、緩慢,易被其他系統病變癥狀掩蓋,進而造成誤診或漏診〔2~4〕。因此,隨著人口老齡化形勢加劇,老年貧血發病率會持續增高,應引起臨床充分重視,而明確老年貧血流行現狀并采取有效措施對其予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5~7〕。血清鐵調素(Hepcidin)為肝臟所合成的小分子多肽,含有大量半胱氨酸,具備抗菌活性,且能維持機體鐵穩態〔8~10〕。Hepcidin可結合于鐵轉運蛋白,促使其降解,被降解的鐵轉運蛋白無法產生運轉鐵作用,進而可對鐵的腸道內吸收及脾臟、肝臟和巨噬細胞鐵釋放產生影響〔11~13〕。老年貧血發病與鐵代謝異常具有相關性,故通過測定血清Hepcidin、鐵蛋白及轉鐵蛋白等含量可有效鑒別貧血類型,且對病情評估、預后預測等極為重要〔14~16〕。本研究主要探討老年貧血現狀及血清Hepcidin在老年缺鐵性貧血中的診斷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河南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2016年1~12月住院老年患者3 427例,男1 780例,女1 647例;年齡60~89歲,平均(74.41±11.07)歲。另選取48例同期健康體檢者設為對照組,男25例,女23例;年齡60~91歲,平均(74.91±10.89)歲。兩組年齡、性別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選取標準 (1)患者均知曉本研究;(2)排除并發惡性腫瘤者;(3)排除存在慢性腎病者;(4)排除并發其他全身性重度感染性疾病者;(5)排除并發內分泌系統病變、炎性腸病、風濕性病變者;(6)同期健康體檢者均無貧血發生。

1.3方法 抽取所有受檢者空腹靜脈血4 ml,置于EDTAK2抗凝管內,經深圳邁瑞5800型血細胞分析儀測定血紅蛋白(Hb)水平;血清Hepcidin檢測:血液標本于室溫條件下放置10~20 min,離心(2 000 r/min,20 min)處理,取上清液,標記處理,標本置于-20℃環境中儲存待檢,以上??迫AST360型酶標儀與配套試劑盒經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血清Hepcidin水平。

1.4觀察指標 (1)統計貧血發病率。(2)統計貧血類型與貧血程度,血清Hb含量91~110 g/L女(91~120 g/L男)為輕度貧血,血清Hb含量61~90 g/L為中度貧血,血清Hb含量31~60 g/L為重度貧血,血清Hb含量不足30 g/L為極重度貧血〔17〕。(3)于貧血患者中抽取缺鐵性貧血及慢性病貧血患者各48例設為缺鐵性貧血組、慢性病貧血組,對比其與對照組血清Hepcidin水平。

1.5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軟件進行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LSD-t檢驗、χ2檢驗。

2 結 果

2.1貧血發病率分析及一般資料比較 3 427例老年住院患者發生貧血者1 406例,總發病率為41.03%(1 406/3 427),其中男797例(23.26%),女609例(17.77%)。

2.2一般資料分析 貧血患者年齡、并發疾病、受教育程度與非貧血患者無明顯差異(P>0.05)。貧血患者與非貧血患者性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貧血與非貧血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

2.3貧血類型與貧血程度 貧血組中正常細胞性貧血最多,其次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大細胞性貧血、單純小細胞性貧血;其中輕度貧血占比最多,其次為中度貧血、重度貧血、極重度貧血。見表2。

表2 貧血類型與貧血程度〔n(%)〕

2.4血清Hepcidin水平 缺鐵性貧血組Hepcidin(52.33±14.37)μg/L、慢性病貧血組Hepcidin(138.81±33.24)μg/L、對照組Hepcidin(76.32±15.18)μg/L。3組血清Hepcidin水平差異顯著(P<0.001),缺鐵性貧血組血清Hepcidin水平顯著低于慢性病貧血組及對照組,慢性病貧血組血清Hepcidin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均P<0.05)。

3 討 論

貧血在老年群體中具有較高發病率,同時,老年群體受傳統意識等影響,對膳食營養等缺乏重視,且老年住院患者多注重其他急慢性疾病的治療,對貧血缺乏重視,故導致貧血對其生命健康構成極大威脅〔18~20〕。河南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住院患者涵蓋范圍較廣,多來自豫西不同地區,故明確該院老年患者貧血發病情況利于明確豫西地區貧血流行病學情況。

目前,國內關于老年患者貧血發病情況的相關研究較少,且研究結果受科室、病例數目、醫院級別、地區及調查時間等因素影響較大,如高亞玥等〔21〕對65歲及以上老年患者進行分析發現,按照國內貧血標準,其貧血發病率為23.87%(女:21.35%、男:25.19%),而按照WHO標準,則其總發病率為43.0%(女:42.7%、男:43.15%)。而本研究與上述學者研究結果存在一定差異,分析其原因可能為:(1)住院患者結構不同;(2)研究對象與地區存在一定差異;(3)不同性別接觸或暴露于致病因素概率不同;(4)部分引發貧血的慢性病發病率在男性及女性中存在較大差異。同時,缺鐵性貧血及慢性病貧血為臨床常見貧血類型,缺鐵為老年貧血常見致病因素,但單純因飲食中鐵缺乏所引發貧血較為少見,通常是因其他疾病及因素間接所致,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藥物應用增多、消化道腫瘤、慢性消化道失血等〔22~24〕。而慢性病貧血又被稱為炎性貧血,多繼發于創傷、炎癥及慢性感染等疾病,其發病主要是因骨髓對貧血代償不足及紅細胞壽命縮短、鐵代謝異常。因此,針對本地區老年貧血發病率及常見類型認為,老年貧血具有較高發病率,且程度較嚴重,應綜合其常見致病因素及早采取對應防控措施,降低貧血發病率、改善疾病治療效果。

此外,Hepcidin為肝臟分泌的含有大量半胱氨酸的一種抗菌肽激素,在免疫系統及鐵運輸與儲存間具有重要作用,相關研究表明,血清Hepcidin水平受機體鐵含量負反饋調節,即:機體內鐵含量較少時,則會對肝臟表達Hepcidin予以抑制,以此降低血清Hepcidin表達水平;若機體內鐵含量較多,則會對肝臟表達Hepcidin產生促進作用,進而增加血清Hepcidin表達水平〔25,26〕。Hepcidin可結合于膜鐵轉運蛋白,促使其降解,進而導致其無法產生運轉鐵功能,以此干擾腸道內鐵吸收和脾臟與肝臟等鐵釋放,而鐵代謝異??梢l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病變,其中缺鐵性貧血及慢性病貧血最為常見。本研究結果與既往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27,28〕。分析缺鐵性貧血發病時血清Hepcidin水平降低,與缺鐵及紅細胞生成對Hepcidin產生抑制作用所致,機體內鐵含量較少時,Hepcidin基因表達較弱,進而導致肝臟分泌的Hepcidin含量減少,并減慢膜鐵轉運蛋白1降解,以此增多巨噬細胞和小腸上皮細胞向血液輸送鐵量。而慢性病貧血患者血清Hepcidin水平較高,主要是因此類患者鐵代謝特征為鐵利用障礙(表現為低鐵血癥,但鐵儲存量充足),檢測鐵代謝指標顯示總鐵結合力等減弱,血清鐵蛋白含量增多或正常,而受上述因素刺激作用,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等可刺激Hepcidin生成。同時,部分炎性因子、低鐵血癥、細胞因子、細菌內毒素等可增加肝臟中Hepcidin mRNA含量,以此進一步增加Hepcidin分泌量,而增多的Hepcidin可強化抑制腸道鐵吸收和單核巨噬細胞鐵釋放作用,致使患者血清內鐵含量持續降低,并隨病程延長而逐漸耗竭〔29,30〕。此外,缺鐵性貧血及慢性病貧血為最常見貧血類型,但兩者間鑒別診斷存在較大難度,主要是因兩者發病機制不同,但其形態學均可呈現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骨髓鐵染色及骨髓涂片等檢查雖在兩種疾病中具有一定診斷價值,但存在操作復雜、取材難度大、創傷性等弊端,故難以普及應用〔31,32〕。本研究結果提示臨床可通過測定患者血清Hepcidin含量對缺鐵性貧血予以鑒別診斷,進而為臨床制定有效治療方案提供參考依據。

綜上所述,豫西地區老年貧血發病率較高,主要以正常細胞性貧血、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等類型為主,貧血程度較嚴重,且通過測定血清Hepcidin水平可對缺鐵性貧血與慢性病貧血予以鑒別診斷,為臨床及早制定有針對性干預方案提供一定參考依據。

猜你喜歡
缺鐵性慢性病貧血
肥胖是種慢性病,得治!
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情況及其與缺鐵性貧血的相關性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應用
蹲久了站起來眼前發黑就是貧血?
健康體檢常見慢性病及指標異常流行病學分析
綜合護理在小兒缺鐵性貧血治療中的作用分析
營養干預對嬰幼兒缺鐵性貧血發生率的影響研究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著”——沒有精神就是“貧血”
缺鐵性貧血病因探討(飲食治療)
綜合性血液檢驗在貧血鑒別診斷中的應用效果與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