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種面叫長命

2019-05-06 16:49沉洲
閩南風 2019年3期
關鍵詞:配料福州

沉洲

常言道:北方面條,南方米飯。閩地不屬于麥子的產區,基本不見種麥,閩人亦無吃面食傳統。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做起面條來卻毫不含糊,閩人能把面條做到最細最長,將南方人細膩的脾性固化在精致的面條上。

面叫梭面,閩人向來不嗜好面食,對梭面卻情有獨鐘,家居必備,它貫穿于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批評愛擺花架子、華而不實之人,福州有句俗語:梭面未做架先擺。俗語的基礎是大眾化,足可見在大部分福州人的生活經驗里,對梭面的制作工序了然于心。

十多年前,母親身板還硬朗的時候,經常會走街串巷,尋找閩都后嶼人做的手工梭面,三五斤的買回家,再配上一二十只鴨蛋,包好,貼上紅紙。今天是給大舅祝壽,送去的梭面叫“壽面”;沒幾天又是三姨家外甥女添丁,送去的梭面叫“福面”;幾個月后是小舅家侄兒定親,送去的梭面變成了“喜面”。

過去,福州人“泡”梭面,斷然少不了兩粒鴨蛋,就像吃太平燕的習俗一樣,鴨蛋諧音壓浪、壓亂,眼前的面,馬上變成了太平面,如此禮遇,一年一度的生日不可或缺。正月前后,太平面更是隔三岔五出現于福州人的飯桌上。游子歸家團圓,吃一碗太平面,寓意居家平安;大年初一,吃一碗祝福吉祥安康;離家時,還是一碗太平面,希望一路順風,牽起羈絆,記得?;丶?。

泡梭面,除了細軟溜滑的一束面,就是清鮮味美的湯,或多或少的幾塊肉只能算是點綴,半流質的樣子。梭面細細長長,易煮易熟,好下口易消化,最合適婦孺病者吃,也有人稱它為病號飯、健康面。

為什么叫梭面呢?

這和福州坊間傳說有關。相傳九天玄女為了給王母娘娘賀壽,煞費苦心準備賀禮,最后,她用智慧和靈巧的雙手,精制出細如絲、長如發的線面。說福州梭面的創制得到九天玄女指點是有出處的。舊時,福州梭面手工業者都拜九天玄女為“制面始祖”。他們家里供奉九天玄女神像,兩旁懸掛對聯,左邊“金梭玉帛”,右邊“牽絲如縷”,橫批為“巧奪天工”。說的是金梭在編織玉帛過程中將紗線撒開去,就會出現牽絲如縷的奇觀,憑此,紡織業者也將九天玄女奉為職業神。線面就是九天玄女撒向人間的神奇紗線,用梭子牽絲如縷一般做出來的面,當然叫梭面啰。

梭面是由面團一步步拿捏和拉出來的,工藝講究,步驟繁瑣,每一步都花工耗力??刺斐燥?,梭面成型必須經過日曬和風干,雨天濕度大,是梭面手工業者的休息日。制作梭面非常辛苦,兩百斤的面,通常需要三個人,陀螺似的連軸轉,一氣呵成把面粉全部變成面。凌晨三四點時,加水攪拌優質面粉,和面、醒面,看天氣的溫度和濕度,加入一定比例的鹽,通常天熱多天冷少,控制在百分之三至八之間。面團揉透、揉熟后壓平,切成手腕大小的粗條,再從頭到尾一遍遍地抹粉捏成長條,大約到手指粗細時,成圈串起掛上撐面桿,放入面槽里,依靠地心引力,從20公分長自然垂到40公分,然后,一根撐面桿從兩股面條中間穿過,平行架起,依靠地心引力再垂長一倍,讓面條變成了竹箸一般細。這時,一人把兩根撐面桿插入架子上的機關,扶穩,另一人手執撐面桿穿入兩股面條之間,拉直,弓步,用腰腹之力,手臂均勻后摔,拉一回松一回,反復三五次,待直徑細至0.6~0.7毫米時,梭面已成。這時候,便可以移到露天處上架晾曬。

和面、揉面、松條、串面、牽面、拉面……這一道道的工序,沒十個小時下不來。

我采訪過的制面師傅說,有太陽天氣做的梭面,質量最好,經過暴曬后的梭面色澤潔白。手藝好的師傅拉出來的梭面,絲細似發,雪白如銀,柔軟且韌,入湯不糊,并且面頭面尾的粗細基本一致。

拉梭面要求技術精湛,不是隨便什么人想拉就能拉成的。福州后嶼、閩侯關源里都是傳統手藝人較為集中的地方,拉出來的梭面也最為有名。

現今的市場上,也有批量生產出來的機制梭面賣,細得整齊劃一,可是質地松碎易斷,入湯易糊,各方面都輸手工打制的梭面。

福州梭面不叫煮而叫“泡”,這是閩都人酷愛的高湯線面,體現出梭面作為地方風味小吃的獨特性。

整個流程是這樣的:將一束梭面投入沸水鍋里,竹箸撥散,煮一二分鐘后,待梭面顏色由白變為透明,即可用竹箸撈起瀝水放到瓷碗里。一般鍋內水多為好,梭面有空間攤開,易熟,湯水亦不糊,而且,便于析出制作時的鹽分。福州人泡的梭面都含有酒香,后來被我的一位舅舅點撥了一下,才知道這酒還有另一種妙用。往煮熟撈起的梭面灑一點老酒,用竹箸攪拌均勻,絲縷糾纏的梭面就不會板結成塊。這時,便可騰出手取蒸好的肉湯來泡面。肉湯雞、鴨、羊肉和豬上排都有,隔水蒸熟,湯清味醇,通常會加入水發的香菇、黑木耳、金針菜和任意一種海貝干,豐富其滋味。從這個角度說,福州泡梭面號稱百湯百味,一點不假。

這時,再看碗里,湯是湯,面是面,清清爽爽。恰如宋代詩人黃庭堅所云:湯餅一杯銀絲亂,牽絲如縷玉簪橫。這當口,一箸挑起,含起再吸進嘴去,牙齒剪斷,錦緞似的軟滑柔嫩,嚼不粘齒,同時沁出高湯的鮮美。

家里不可能天天備有肉湯,為了快速充饑或解饞,梭面還有一種應急吃法,干拌吃。煮熟的梭面撈起,加豬油、味精和老酒攪拌勻,吃起來也香滑有嚼頭,別有一番滋味。

制面師傅說,梭面最長可以拉到七八米。這好像是天下最長的面了,故又叫“長面”和“壽面”。福州語里,面與命諧音,那就是“長命”了,再將之與鴨蛋泡成“太平面”,兩種意思相疊,那就是閩都地域最為吉利的賀壽食品了。

閩東語系各地聲調不同,但面和命都是諧音,八閩最北沿海的福鼎把這種諧音發揮到了極致。梭面在當地的壽宴上不可缺少,被稱為長壽面。面一般在50厘米長左右,按當地風俗,若你身矮臂短,吃的時候就是站到椅子上夾也不能掐斷。夾的時候,眾人嘴里還要念念有詞:這面很長!這命很長!如此一來,整桌人都表達了對壽星“長命百歲”的祝福。

記得是20世紀80年代末,當時福州的舊城改造還沒有大規模展開,在鼓樓前門面窄窄的一家老鋪,我吃過一碗蟶干羊肉泡面,湯沒有腥膻,卻滿是羊肉特有的香醇,梭面滑嫩咀嚼有物。此后,對于泡梭面再也沒有留過什么特別的印象。不知是因為食材不夠地道,還是肚子見過的世面多了。

福州人嘛,家里梭面常備,逢年過節以及一些特殊的日子,必須泡梭面。年復一年下來,再有機會與外地的美食相比,開始感覺做法過于單一,符號味太重,只是為了美好寓意而泡而吃,已經不是一種舌尖上的地道美味了。

與中規中矩的福州人比起來,閩南人的確是“愛拼才會贏”,凡事敢為天下先。福州人唯恐泡糊泡爛的梭面,漳州人居然拿來炒。不僅當了主食、點心和夜宵,還端上了高檔宴席的餐桌,乃至廈門“金磚會晤”歡迎晚宴都有它的身影。

這道叫炒面線的菜肴,是漳州地區獨具特色的傳統食品,為宴席必點的主食。炒面線要做到不糊不焦,除了技巧外,還要掌握好火候。

做這道菜,首先要炸面線,這得有真功夫。鍋里的油熱到約六成時放入面線,看到淺咖啡色時撈起,放到沸水里燙去表層的油膩。經過這道處理,一則面線定型,二來和福州人一樣忌諱壽面斷線,過水后面線能回軟,避免生硬被炒斷。因為面線柔韌綿長不易斷,閩南各地也是以此借喻平安長壽。

漳州地區盛產海鮮,配料通常有蝦仁、海蠣、魷魚及剔骨的魚片,切絲的香菇、紅蘿卜和青菜也不會少。主料和配料在油鍋里炒好后,還得加入高湯稍稍燜煮收汁,使各種食材的味道得到進一步的融合。炒面線油而不膩,勁翹爽口,令人滿口鮮香。

因為廣受大眾喜愛,如今,閩都很多餐館也紛紛“引進”了這道菜肴。

面線在閩南人手里,或遠離水,或與水糾纏在一起,像制作細長的面線一樣,拉到登峰造極的境界。

二十多年前,出差漳州,和朋友去當地著名的小吃店,平生第一次吃閩南傳統早餐面線糊。朋友是個人來熟,剛進店,熙熙攘攘的店里,這頭遞香煙,那頭問好,滿場熟絡。

都說,沒吃過面線糊,就不算到過閩南??茨菭t頭上的大鋁鍋熱氣氤氳,鍋里灰褐色的湯羹里,一截截透明的面線在游動。依此推測,煮面線糊的面線一定得手工打制,而且必須工藝精湛。若不,那么熬著,早化成一鍋糊了。

一大早的,我崇善清淡,在朋友的指點下,我只要了蝦仁和鹵蛋做配料。坐下來等待的時間里,朋友推介起面線糊來。

面線糊吃的是湯頭。豬大骨入鍋中火煉制,加小塊鴨肉,也可用鰻魚頭代替,以蝦、蚵、蟶、貽貝等味美質鮮的海產品熬湯。肉爛撈起,留下湯做面線糊。開鍋后,把捻斷的面線放入濃湯,然后鹽巴調味、蔥頭增香,加濕番薯粉勾薄芡,并不停推勺至面線浮起,鍋中湯汁成糊狀,坐于爐火上小火繼續燒。

這還只是糊,尚無配料。配料是面線糊的重頭戲,它琳瑯滿目擺于案桌,鹵腸、醋肉、蝦卷、蝦仁、焯豬肝、小芋頭、炸排骨、炒花生米、鹵蛋、炒香菇、各種魚煎……大概有十幾二十種,直挑得人眼花繚亂。

面線糊端了上來,還有油條和菜粿。我的那碗,除了自主要的配料,店家在碗里又撒了蔥花和胡椒粉,一時辛香四溢,看似糊卻喝得清清爽爽,與福州的鼎邊糊比,有異曲同工之妙。

朋友告訴我,閩南人通常把面線糊作為早點和夜宵。這樣的時候往往沒胃口,選兩三樣自己喜歡的配料,嗞溜著一掃而光,無比過癮。選取配料過多,風頭也會蓋過湯味,就不是面線糊的本味了。

對一位吃貨而言,那眾多的配料還是充滿誘惑力,等哪天胃口入鄉隨俗了,逐樣都來一遍,在閩南的小吃店里饕餮一頓也是可能的。

好的面線糊,首先面線必須久煮不糊,柔韌滑潤,絲縷畢現;其次,面線糊的糊,講究的是濃而不濁,糊而不爛;第三是面線糊的湯頭要味道鮮美,配料要考究多樣。

等朋友買單時,店家說剛才有人付了。朋友開起了玩笑,這才多少呀!等晚上咱兄弟倆好生喝一頓,再有人來買就爽了。

整個閩南地區都有面線糊,做法大同小異,配料變化而已。

縱觀八閩,山嶺相隔,江河阻道,很難有一樣手工制作的食材,能讓從北到南的沿??h市都看得上,還可以通過迥異的烹飪方式,分別做出各具特色的地域性菜肴,而且,其所承載的文化風俗幾乎雷同。梭面,這九天玄女從天庭賜予人間的神品,或說是面線、線面就是這樣的唯一。

回頭一想,不對呀!這面線糊像是個異數,它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韙,把長長的面線捻碎入鍋。

百思不得其解,我在漳州的面線糊傳說故事里得到了解脫。

都說,乾隆下江南時,來到一個叫羅甲村的小村莊。當地正遇災年,村民窮得都揭不開鍋。乾隆在一家秀才門口落了轎,村里人無不為之捏把汗。秀才娘子處亂不驚,她在櫥柜里翻收出一些豐年時啃剩的豬骨頭和魚刺,洗凈后熬出一碗湯,又從柜子里掃岀一把面線碎末和番薯粉,攪和著做出一碗面線糊。吃遍天下山珍海味的乾隆,感覺味道無比美妙,龍顏大悅,給了巧媳婦一筆豐厚賞賜。從此,面線糊的煮法傳遍閩南各地。

這面線糊卻原來是災年的產物,那樣的時候,有東西能填肚子就不錯了,豈有遑論長壽的心思。況且,面線糊只是價廉物美的早點和夜宵,人家就待在草根食品的位置上,也沒想過要上正席呀。

這面哩,還是南方人地道的長命面、長壽面,我們還將生生不息地吃下去,直至吃明白其間的人生三昧。

猜你喜歡
配料福州
奶茶,是飲料還是粥
Task 7
Task 2
超級料理王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 2020年將在福州舉行
以人為本 追求卓越——福州十中簡介之一
以愛之名 和諧至美——福州十中簡介之三
銳意改革 砥礪前行——福州華僑中學簡介之一
福州暫扣超標電動車2.2萬輛 場面震撼
自動配料技術及其在催化劑生產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