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新媒體時代職業院校校園廣播電視臺的發展路徑

2019-05-08 03:36楊波
職業·下旬 2019年2期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職業院校

楊波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新媒體迅速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新媒體以互聯網為基礎,具有快速、便捷、高效等優勢,深受廣大受眾青睞。本文探討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職業院校校園電視臺如何與新媒體相融合等問題,以期找出職業院校校園電視臺的發展路徑。

關鍵詞:職業院校 新媒體時代 校園廣播電視臺

新媒體就是利用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并通過互聯網等新技術支撐而發展的媒體形態,如電子閱讀、掌上移動通訊等。對于報紙、廣播、電視、雜志四大傳統意義上的媒體,新媒體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直白地說,就是數字化的新型媒體,是相對傳統媒體的一個分類。它的出現,使當今社會邁入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時代一一新媒體時代。新媒體時代的到來,迅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及思考方式,它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個人的生活。

相對于傳統媒體,新媒體具有更快捷便利的優勢,它沒有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同時也滿足了人們對于多元化生活的要求。比如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的出現,使得信息傳播速度愈發快速,真正呈現出“病毒式傳播”。

一、職業院校校園傳媒及其作用

根據職業院校的特殊定位,它的校園文化是以就業為導向,以校園精神為底蘊,由師生員工共同創造和享有的群體文化。校園傳媒以校園內師生為主要傳播對象,與其他媒體不同的是,它非商業化且不以盈利為目的,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受眾群體一般為青年人,是一個青年智慧聚集的文化傳播體系。

校園傳媒主要包括校報、廣播、電視臺等傳統媒介,也包含新浪微博、微信公眾平臺等網絡新興媒介。校園傳媒作為職業院校文化思想傳播的重要陣地,有著信息傳播、輿論引導、踐行校園文化建設等先天優勢,可助推職業院校營造積極奮發向上、崇尚職業技能、注重人文素質的良好學風、校風,以正確的價值導向及思想觀念影響廣大師生,營造文明、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

二、職業院校校園電視臺的優勢及局限

由于職業院校特殊的辦學屬性,對外宣傳窗口的大門一直很難打開。如今,隨著中國技能人才在世界技能大賽上取得輝煌戰績,國家對技能人才的宣傳及扶持力度加大。各大職業院校開始著力加強本校的宣傳工作。面對新媒體的崛起,傳統校園電視臺等媒體己經不能滿足當今校園宣傳的需求,如何重新定位校園電視臺并使其發揮更大作用,成為各院校關注的焦點。

1.優勢分析

(1)視聽傳播優勢。相較于其他傳統媒體,電視媒體擁有視聽語言這一影像化的元素,結合聲音和畫面,可以將傳播內容更形象、直觀地展示給受眾。校園環境相對單一,師生的教育教學過程相對乏味。在這種情況下,電視媒體往往可以憑借這一特性俘獲受眾的心,讓傳播的內容信息量更大,重點內容更方便記憶。

(2)接地氣的歸屬感。校園電視臺的信息傳播,某種程度上是對校園大小事件的記錄,擁有歷史屬性及存檔價值。因此,它的報道往往很接地氣。校園生活無論大小都可以利用靈活多變的長短篇幅在校園電視新聞上直觀反映,增強師生的校園主人翁意識,積極主動地為校園多做貢獻。

(3)靈活創作,可量身定制。除上述特點外,校園電視臺還可以根據不同時期、不同宣傳要求進行節目制作,針對不同人群創作出不同類型的電視節目,例如制作微課、慕課,或是進行校園文化名人等宣傳品牌打造,它讓傳統媒體在校園文化價值輸出中極具性價比及競爭力。實踐證明,校園電視臺的良好運營在有效推動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功不可沒。

(4)融合新媒體,創造價值最大化。校園電視臺的文化產品就像職業院校一張張無形的“名片”,在追求時效性的今天,結合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文案的采編及推廣,通過各種平臺的轉發及分享,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信息的傳播,這種利用視聽工具形成的短視頻可以在瞬間風靡互聯網絡,達到令人驚奇的宣傳效果。

2.局限性分析

(1)傳播途徑少。根據調查,大多職業院校電視臺所制作的節目傳播途徑非常少,且一般都集中在校內。播放內容往往因傳播途徑而異,有的偏向信息傳播,有的做相關資料介紹,不具備時效性等特征??傮w上可以分為校園電子屏幕、多媒體教室、特定校內活動現場、校園網或院校官網這四類。

(2)受眾群體小。校園電視臺專注校園生活的特殊屬性,決定了它的受眾范圍局限較大,一般只針對院校師生。受眾面的狹小,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節目的趣味性及新鮮感,久而久之,吸引力會降低。

(3)節目模式化。大多職業院校電視新聞等更大程度上追求的是量的積累,在節目制作過程中往往會更模式化、刻板化。實際上,校園事件極具重復性及替代性,區域的狹小限制了節目內容的多樣性,如新聞報道中通常會偏重于會議、活動等報道,而忽視角度清奇、具有看點的優質報道。節目創作選題很少能從師生真正關注的細微角度入手,導致節目制作缺乏趣味性。

(4)形式單一。軟硬件配套設施的匱乏往往限制了職業院校電視臺的發展。經費缺乏、占地場地規模較小、人手不夠導致自制節目主要還是以新聞性節目為主,節目相比專業電視臺的制作水準相差較大。

(5)人才流失大。校園電視臺的主要工作人員自然是以學生為主,人才流失問題無法規避。人員配置的延續性是實現校園電視臺良性發展的根本保障,但由于學制本身的特點,為電視臺工作的學生流動性極大。比如,培養一名優秀的電視臺成員至少需要2年時間,但是2年后,他馬上臨近實習無法繼續工作,新成員又無法按時保質完成交付的工作內容,交接上難以保證銜接有序。這樣的局面每年都會出現一次,導致節目制作難度明顯加大,質量也難以保證。

三、新媒體背景下職業院校校園電視臺發展路徑

新媒體時代為職業院校校園電視臺提供更多發展機遇,也使其面臨著更多挑戰。如何發揮校園電視臺最大潛力,并將其與其他媒介整合,達到資源配置最優化,傳播效果的最大化?探索校園媒體融合可行方式,可以從如下幾點入手。

1.立足特色,增強整體影響力

校園媒體作為校園文化傳播的主要平臺,涵蓋校報、廣播電視、微博等各種形式的媒介,種類非常齊全。這些媒介的運營者相對獨立或互不干涉,內容制作趨于同質化。因此,要在校園內設定宣傳部門進行集中、統一管理,樹立校內媒體統一的精神體系及價值觀,加強校園電視臺與其他媒體的良性互動,在技術上實現互通,提升關聯性及互助性,更好地促進校園媒體的融合性發展,提升輿論引導力及整體影響力。

2.打通平臺,提升節目傳播力

隨著微博等自媒體平臺陸續出現,越來越多的職業院校開始以官方的名義入駐其中,這也給受眾帶來了更多可以用PC、手機等關注校園動態的可能性。校園電視臺可以借助與網絡自媒體平臺的深入合作,打通與“兩微一號”(微博、微信、頭條號)的傳播渠道,將文字、圖片、視頻等整合起來,實現多元素、多亮點、多平臺的強強協作。利用網絡傳播的即時性與驚人分享力,可以達到批量快速的傳播,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廣州市機電技師學院微信公眾號推出“首屆學生模范人物評選之優秀畢業生”評選中,每一期講述一名優秀畢業生代表的故事,并在每周固定持續更新,經計算,微信推文分享總量達一萬余次,點擊破總數兩萬次。

3.創新形式,增強內容生命力

校園電視臺要推陳出新,適時更新節目形式,以多樣化的節目內容增強吸引力。從節目內容上來說,傳統的校園新聞除了要將焦點聚集在校內大型活動、會議上以外,更應該圍繞學生或教師視角去做一些報道。多講述、多報道師生喜聞樂見的新聞事件,制造新聞熱點,豐富新聞層次感,創造校園電視臺存在價值。從形式上來說,校園電視臺節目應該充分利用同期聲采訪、深度采訪、專題報道等多種創作形式,吸引不同愛好的受眾觀看。

4.學習借鑒,探索持續發展力

校園電視臺的發展,需要不斷像其他組織學習,積極探索用人機制。在校內,校園電視臺要增強與其他學生群體組織的交流與合作,比如說團委、藝術團等,既可以增強校園電視臺的曝光機會,更可以讓彼此在良性競爭及資源共享的環境下相互促進,共同成長。在校外,要創造機會去其他兄弟院校乃至省市電視臺交流學習,切勿閉門造車。如若有機會,可邀請專業電視從業人員來校園電視臺授課、培訓,形成固定的交流模式,大膽“走出去”。將以上交流學習的成果總結、歸納,探索本臺今后在用人上的最優配置方案,積極“引進來”。

四、小結

媒體融合已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職業院校校園電視臺作為校園文化傳播的重要媒介,務必要積極主動、順勢而為。在新時代背景下,各院校要認真落實黨中央的文件精神和指導意見,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積極利用新技術實現全媒體的融合,這樣才能把校園電視媒體的影響力延伸到無線網絡終端,才能將路越走越寬,將校園電視媒體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猜你喜歡
新媒體時代職業院校
基于職業院校創新人才培養的數學建模實踐活動探索
如何加強職業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
淺談職業院校中的美術教育
新媒體時代微寫作特征及對策研究
支持水利職業院校發展
提高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探索
職業院校不能僅培養一線普通工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