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中學生叛逆心理及情感教育的現狀及對策

2019-05-14 23:53王軍
教師·下 2019年3期
關鍵詞:情感教育中學生現狀

王軍

摘 要: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對某些問題的認識尚未成熟,部分學生喜歡張揚個性,如果對其缺乏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就會讓他們走向墮落的邊緣,甚至可能掉進犯罪的深淵。正確研究、深入分析當前中學生叛逆心理形成的內因和外因,逐步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矯正方法,才能創建一個讓師生、家長都滿意的健康和諧的校園環境,從而促進中學生全面快樂健康地成長。

關鍵詞:中學生;叛逆心理;情感教育;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1-10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09-0009-01

一、中學生叛逆心理的具體表現

學習方面:學習態度不端正,上課不專心聽講,作業質量差、學習無興趣、無目標,在學校只是得過且過;迷戀電視、游戲、網絡等。紀律方面:上課睡覺,說話起哄,故意與老師作對;經常性遲到、曠課,不遵守學校作息時間,存在一定的暴躁情緒。品行方面:不冷靜,常為一點小事與同學發生沖突;不尊重父母長輩;經常打架,有小偷小摸行為;早戀或離家出走,有抽煙嗜酒的不良習慣。心理方面:自我封閉、膽小、多疑、焦慮,不愛交際,經不起挫折;對社會、對家長存有懷恨心理,有攻擊傾向。人格方面:小心眼,自私自卑,驕傲自大,為取得一點進步而沾沾自喜;以自我為中心,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喜歡跟同學、朋友攀比,抗挫折能力差;極愛面子,虛榮心強。

二、中學生叛逆心理的成因

一是特定時期的心理發育形成的心理困惑。青少年時期學生受到各種媒介的影響,片面地強調自己的成熟,表現了強烈的獨立欲望。這種從依賴到獨立的過程缺乏必要的心理指導,就出現了心理的依賴和獨立性的矛盾,有的甚至產生閉鎖的心理現象,因而顯得孤獨和憂郁,性情古怪,不肯接受教師的教育。

二是不健全的教育模式造成的后果。長期以來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而忽視了學生其他素養的培養, 同時造成教師本身的心理偏差,即成績好的學生是完美無缺的,成績差的學生一無是處。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考上好學校則盡量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學習環境,而一旦孩子學習成績不夠理想,就會埋怨甚至打罵孩子。

三是家庭教育不當的負面影響。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家庭教育往往會走向兩個極端。一種是家庭教育過于嚴格造成青少年學生叛逆,另一種就是家庭教育過于寬松,造成學生過分自私自利,從而出現叛逆心理。

四是傳統教育觀念陳舊,教育缺乏合力。首先,教師的教育觀念陳舊,一味強調師道尊嚴,要求學生必須聽老師的話,老師說怎么辦就怎么辦,不容學生爭辯;其次,教育缺乏耐心,學生出了問題就怨天尤人,批評處分,將叛逆學生當作另類看待;最后,教育缺乏合力,重視學校教育,忽視家庭教育,導致學校、家庭教育脫節。

三、中學生叛逆心理及情感教育的應對措施

一是熏陶性情,培養健全人格。教師要在實際生活中培養中學生獨立、自主、自強的生活習性,多給他們鼓勵和表揚,加強賞識教育,讓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要在精神上關心他們、鼓勵他們,幫助他們養成自立自強、不貪圖享受的品質,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二是加強溝通,走出心理困境。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通過交流開闊學生的胸懷,通過觀察、調查,及時發現問題,以誠相待,鼓勵學生吐露心中的不快,絕不可簡單粗暴,干預打罵,以致造成負面效應。

三是因勢利導,遵循成長軌跡。正確的師生關系,應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之上,教師要在精神上把中學生當作獨立的人來看待,遇事要征求他們的意見。即使他們犯了錯誤也不能強迫其接受命令,而應講明道理,使其心服口服。

四是用耐心、愛心來面對叛逆。教師和家長要真誠地尊重、理解和體諒叛逆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理解他們的心情,不要一味地批評、指責他們。即使要批評,也要注意適時、適度。最好用真誠的愛去溫暖他們心靈,使其受到心靈的觸動。

五是教師與家長溝通要講求策略。好的心態是溝通合作的前提;真誠待人是溝通合作的關鍵;掌握技巧是溝通合作的保障。教師與家長溝通時要講究方法,要督促家長關注學生的成長,不要光看學生的成績;同時教師要為叛逆學生建檔案卡和家長聯系卡,并定期走訪。

參考文獻:

[1]馮天鶴.叛逆心理青少年的教育與轉化[J].江蘇教育,2017(23):18-21.

[2]李 影.淺談中學生的叛逆心理及應對措施[J].知識經濟,2016(10):123.

猜你喜歡
情感教育中學生現狀
2022年高考,《中學生數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與您同行
《發明與創新·中學生》征稿啦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對策探討
我與《中學生》的初相遇
我來“曬曬”《中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