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地理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研究

2019-05-18 09:16溫亞武
考試周刊 2019年45期
關鍵詞:課程標準教學活動核心

摘 要:本文通過對初中地理核心素養的分析,總結了初中地理核心素養的內涵,討論了在地理教學實踐中培養初中學生地理核心素養需要注意的六種教學方法。

關鍵詞:地理;素養;內涵;培養措施;研究

一、 地理核心素養的概念及認識

2014年4月教育部頒布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以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了“在學科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的要求,《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使學生逐步形成人地協調與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為培養具有地理素養的公民打下基礎?!边@些文件把核心素養提上了議事日程,并引起了教育教學者的思考與探索。

所謂素養,是指“修習涵養?!保ā掇o源》2009年版),“平日的修養?!保ā冬F代漢語詞典》1983年版),所以素養是通過學習、實踐、訓練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心理品質。地理核心素養,是指在地理學習過程中學生形成的與地理學科有關的心理品質,近年來隨著對地理核心素養的研究與探索,逐步明確了地理核心素養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一) 地理知識

地理知識是地理核心素養的基礎,也是形成相關能力的基礎。包括對地球的認識、地理現象、地形的特征、地理規律、地理現象之間的聯系,人與地球的關系等等。也就是地理教科書上要求學生掌握的內容。

(二) 地理能力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指出:“掌握閱讀和使用地球儀、地圖的基本技能;掌握獲得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圖像等形式表達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簡單的地理觀測、地理實驗、地理調查等技能?!彼耘囵B學生的地理能力是課程的要求,初中地理應形成的能力包括三方面:使用地圖(地球儀)的能力,獲得并表達地理信息的能力,觀測、調查等實踐能力;同時還有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實踐創新的能力等。

(三) 態度與情感

根據《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地理態度與情感包括:地理學習興趣、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感情,具有全球意識,形成環境意識,具有科學精神。培養態度與情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需要有意識培養的過程。

地理核心素養中的幾個方面是互相包含互相滲透的,是一個整體,地理知識是核心素養的基礎,能力是知識學習的目標,而態度與情感是學習的目的,是核心素養的重心。

二、 培養初中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的有利因素

地理課,對初中學生而言是一門新開設的課程,剛開始學習地理,對新學科有一定的新鮮感與好奇心,學生急于了解地理學科,因此在初中階段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具有良好的基礎。學生年齡小,接受的知識也不是很多,容易接受新事物,好奇心強,對新鮮的東西有探求與學習的興趣,初中學生機械記憶還占一定優勢,而理解記憶能力也逐漸提高,只要地理教師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學生容易形成穩定的地理核心素養。

三、 培養核心素養的措施

(一) 聯系實際、貼近生活

要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地理是一門很有用的學科,因此要結合學生常見的地理現象進行教學。比如日出日落、月虧月圓、季節變換、地震等;西北地區學生可結合每年春季的沙塵暴,華北地區學生可結合霧霾,東南地區學生可結合每年的臺風等現象進行教學,引入這些內容讓學生認識到地理與生活、甚至與人的生命息息相關。對年級高一些的學生,還可以聯系人口增長、環境污染、全球變暖、干旱等現象,引起學生對地理的深入思考與體驗,并進一步指導學生對減少災害的思考。

(二) 發掘地理學習趣味

地理學習并不是單純的知識教學,也不是單純的記憶式學習法,通過有意識地發掘學生比較熟悉的趣味故事、文學故事等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梢雽W生比較熟悉的中國傳統文化故事,如仲康日食,諸葛亮借東風、《西游記》中頂天柱、《聊齋志異》中的海市蜃樓等,也可引發西方文化故事中的哥白尼的故事、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麥哲倫故事等;還可引入學生比較熟悉的地理景觀,如黃果樹瀑布、長江三峽、月牙泉、丹霞地貌、黃河地上河等,既引起學生對地理的興趣,也可以培養學生的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三) 多媒體技術與教具運用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一部分地理知識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因此借助直觀教具與多媒體技術,可以化難為簡,變抽象為形象。比如在教學地球自轉與公轉時,結合地球自轉公轉演示儀,也可用多媒體動畫演示,這些直觀的演示,把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直觀形象地展示出來,學生就很快地理解了。如認識地形特點時可利用圖片與多媒體課件,把萬里之外的圖景呈現在學生面前,尤其是普通人到達不了的地方,如南極等,借助圖片與視頻,讓學生有一個直觀感性的認識,為理性學習奠定基礎。

(四) 實踐性教學法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指出地理是一門“實踐性”課程,“包含著豐富的實踐內容”。所以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入自然,接觸活生生的地理環境,感受地理現象,這要比課堂上的文字描述與圖片展示更為真切,更有震撼力。而且由于自然的豐富多樣化,自然現象的復雜性,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地理態度與地理情感,這對于形成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常見的實踐性教學活動包括:野外考察、觀測與驗證、圖表繪制、環境監測、資源考察,參觀旅游、地理調查等活動。

(五) 教學中體現綜合性、探究性

地理課程也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每種地理現象是多種地理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復雜系統,因此在地理教學中要注意體現綜合性,由一種現象引出多種地理知識,可以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也可讓學生通過地理現象分析,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地理態度與情感。

(六) 突出重點和計劃性

核心素養是在教學活動中滲透的,并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并不是在教學范圍之外增加的內容,因此要結合教學活動進行;同時要注意糾正以前的純知識教學的傾向與局限,要在教學活動中有計劃有重點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學方式也要圍繞這個重點進行設計和選擇。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王樹聲.中學地理教材教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7).

[3]王民.地理新課程教學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

[4]石海良.優化教學方式,突顯核心素養[M].地理教學,2017(9).

[5]林慶安.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地理實踐力素養的方法探究[M].地理教學,2017(8).

作者簡介:

溫亞武,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五竹中學。

猜你喜歡
課程標準教學活動核心
落實《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實踐反思
我是如何拍攝天和核心艙的
近觀天和核心艙
住培教學活動指南專題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艙
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初探
立足《課程標準》優化一輪復習
穩中求進,不斷替身
——依托《課程標準》的二輪復習策略
如何構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設計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