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自信教育引領下主題班會課的設計與實施初探

2019-05-22 01:10廣州市番禺區石樓中學
師道(教研) 2019年5期
關鍵詞:班會課班會優點

文/廣州市番禺區石樓中學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于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提出人類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其中尊重需求包括自我尊重、信心、成就。費斯廷格的“社會比較理論”的基本觀點認為:“社會比較能夠使人清楚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找出自己和別人之間存在的差距,發現自己的長處,提升自已的自信心?!边@兩個理論為我校學生自信心培養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從而探索出提升農村高中學生自信心的策略。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筆者選擇班會課作為主陣地,設置活動讓學生參與,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讓學生用發展的眼光全面地看待自己。筆者在高二年級找了一個各方面都比較差的班級做研究,經過一年的訓練,可以說效果較為顯著。筆者的做法如下:

第一階段:讓學生認識自信心。自信是相信自己成功、成才的心理素質,是對自身能力的科學估價。為了讓學生認識自信,糾正日常觀念中對自信的錯誤理解,筆者主要組織了以下幾項活動。

1.“外表是否會影響自信”的主題辯論班會

筆者先給了學生時間進行準備,讓他們自行分組,查找資料。辯論會舉行時,學生根據要求對教室重新進行了布置,正反兩方辯手分坐課室兩邊,支持者坐在他們身后,整個過程辯論激烈。通過這場辯論會,學生明確了自信并不是單純來源于外表,長相是天生的,而能力是后天培養的,生活中許多人都不是天生麗質,卻有自己的魅力、能力,最終獲得成功。辯論結束后,學校德育主任、心理教師、本班任課教師都對學生的表現進行了點評,肯定辯手的表現和所做的充分準備,肯定主持人的調控能力,肯定同學們的積極參與和良好的秩序。

2.“辨識我自己”的主題班會

這個活動要讓學生辨識自己言行中的真正自信。在心理教師的幫助下,精心設置了十種日常生活情景。先把問題卡發給學生,讓同學們寫出自己的處理方法,然后四人一組進行討論、交流。在討論、對比的過程中,讓學生發現自己和別人之間行為的差異,從而辨識自己言行的自信程度。

3.“我是自信的人嗎”主題班會

這個活動是在前面活動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在行動上真正自信的表現。課前筆者讓學生準備個小品,反映在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情節:宿舍里幾個人在學習,而一個同學大聲放音樂。甲大聲抗議,乙低頭離開,丙上前講道理、協商。小品演完后學生討淪甲乙丙三人的做法。討論中讓學生明確哪些是真正的自信,以及自信行為和言語特征。

第二階段:幫助學生建立自信。發現自己的長處,是自信的基礎,同樣他人對自己的肯定更能增強自信。

1.優點展示主題班會

這個活動是讓學生把自己的優點展示出來,得到他人的肯定,初步建立自信。因為有了前面活動的基礎,到了這一階段的班會活動,筆者都是把主題和要求要求告訴學生,其它的具體細節由學生去準備。在優點展示會上,學生在黑板上寫下主題“Show Yourself’。隨著主持人的介紹,一個個同學向大家展示了自己最擅長的一面,有跳街舞的小個子男生,有會翻跟斗的女生?這些都贏得了陣陣掌聲,連筆者也感覺非常驚訝。印象最深的就是王同學的削梨子皮絕技,整個梨子削完,梨子皮都沒有斷,差不多接近1米,大家給她的掌聲最熱烈最持久,大家特地給她頒發了一個“最心靈手巧”獎。王同學由于身材較矮,平時比較自卑,在此次活動后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做事主動了,見到老師和同學也肯打招呼了。

此次活動,讓同學們對自己有了一個客觀的認識。過去很多成績好的學生對成績落后的同學不大看得起,認為他們什么都不行,通過“優點展示會”,優秀學生改變了對“弱勢”學生的看法,原來身邊的所謂“弱勢”同學這么棒。而許多“弱勢”學生通過才藝大展示一鳴驚人,贏得了大家的尊敬和認可,自信心也有了較大的提升。

2.開展“夸夸我同桌”及“夸夸我同學”活動

每個同學都要尋找同桌5條以上優點,并以事實為證,不要求一次找全,但必須在一周內完成。這樣做的好處很明顯,第一,同學們為了尋找到同桌的優點,學會了觀察和思考,并且培養了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第二,融洽了同學關系。要想贏得友誼,就必須真心地欣賞和喜歡別人,必然帶著欣賞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同桌。第二步,擴大為“夸夸我同學”,班委會把“夸夸我同學”的內容制成了優點單,并蓋上班委會章發給每位同學,效果非常好。這一活動是為了使同學能夠欣賞別人的好處,同時也獲得他人對自己的肯定?;顒又凶寣W生進行輪流發言,同學們有了更深的感受,大家都敞開心扉,說出他人的優點,肯定了他人的同時得到了他人對自己的肯定,甚至有同學在聽到別人說自己的優點時還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3.“珍愛自己”主題班會

沒有人是完美的,誰都有自己的缺點,這個活動是完全體驗式心理訓練,讓學生在課堂上喊出自己的缺點,從而使自己接受自己,也讓別人接受自己。在這節課上,也有很多同學流下了眼淚,特別是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他們確實有很多缺點,過去一直逃避著不去面對?,F在,他們在一些較活躍同學的帶動下,一下喊出來“相信自己”“愛自己”,等于是正視它,接受它,因此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第三階段:發展學生的自信。自信的人要敢于進行任何新的嘗試,接受新的挑戰,這一階段主要設計了以下活動:

1.寫挑戰書

這一活動持續的時間比較長。用了半個學期的時間。在高二第二學期第一節班會課就要求學生每人寫一份挑戰書,向自己或者班上的某位同學發起挑戰。挑戰的內容可以是成績、能力、品質、技巧等自己希望提升的方面,要在挑戰書上有明確的挑戰計劃,并承諾付諸行動。寫好后,向對方宣讀挑戰書,期中考試后,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挑戰成果。

2.強迫接觸陌生人

這一個活動的難度也比較大。在班會課上布置給每位同學一個訪問任務,要求對10位完全陌生的同學進行一份口頭問卷調查,學生先設計好問題,并且將自己可能面對的困難列舉出來,一周內完成,下一周班會課進行反饋交流。在反饋交流時,學生因為有了之前的訓練戰果都敢于發表觀點,在分享中大家都意識到很多事情看似很難,做起來卻并沒有那么難,關鍵在于是否下決心去做。

3.幫同學“捉虱子”主題班會

通過前面一系列的主題班會,同學們初步建立了自信,但部分同學把自信變成了自傲,自以為是,不能接受批評。開展“幫同學捉虱子” 主題班會,即幫同學找不足和缺點,也要求自己給自己“捉虱子”。其主要目的讓同學們能夠全面地正確地看待自己,并在他助和內省的基礎上改正缺點,核心就是促進學生建立起健康的自信心。幫同學捉虱子活動主要是針對驕傲自滿的同學,原因主要有三點:期望他們變得更加優秀;期望他們建立起良好健康的自信心;與同學的相處更融洽。此活動對有自滿心理的同學起到了警示作用,促進了他們自我完善、自我教育。

經過一年時間的班會課訓練,效果明顯,大部分學生敢于表現自己了,不再覺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別人。學生的精神狀態也得到很大改觀,能主動親近教師,自主向教師提問。最重要的是自信的建立,成績也明顯得到了提高。證明目標激勵與社會比較理論與自信教育教學活動存在相關關系。研究采用了潘運(2006)根據車麗萍的大學生自信問卷的題項和框架編制的中學生自信問卷,該問卷包括學生的整體自信、學業自信、社交自信和身體自信共四個維度。對該班52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52份。

表1 前后測自信水平差異分析

由表1自信水平前后測的均數差異比較可得,農村高中學生自信水平各維度的后測水平均比前測水平得分高,且前后測均數差異比較不顯著。事實上一個人的成長有很多因素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等有關,而班會活動又僅僅是學校教育的眾多要素當中的一個,通過科學的班會主題活動對個體的成長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不能過分夸大它的效果。根據中外學生學習狀況的調查分析,中國孩子的智力程度不亞于其它發達國家,但心理素質較差,特別是自信心缺乏是一個較普遍的情況。因此,激活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讓學生在自信中走向成功,是我們每個教師應盡的職責。

猜你喜歡
班會課班會優點
奉獻如歌,強國有我(主題班會課)
《如此優點》
班主任如何有效開展主題班會
談班會課的主題及組織形式
我的優點是什么(上)
我的優點是什么(下)
初中生主題班會創新策略
小學主題班會課中德育的實施策略
主題班會共話中國夢
微班會:管窺班會的現實與未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