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青年志愿服務活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2019-05-27 10:36張浩
青年與社會 2019年15期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高校越來越重視社會實踐活動,志愿者服務成為高校青年積極參與的活動,青年在志愿者團隊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在志愿服務過程中,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在思想政治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诖?,文章積極探索在青年志愿服務活動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高校青年;志愿活動;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志愿服務活動拓寬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成為體現和提升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載體。青年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眼界,在服務過程中有所收獲,積累經驗和財富,對于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重要意義。培養適應新時代發展的大學生是高校的責任與義務,也是學校培養全面發展的大學生的目標。志愿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表現,也是當代大學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精神。

一、形成重視高校青年志愿服務活動的社會氛圍

(一)精神層面鞏固志愿服務地位

國家政策方針是高校教育的指明燈,為高校的教書育人指明了方向。國家所倡導的志愿精神是高校志愿服務活動順利開展的保障,需要不斷的豐富志愿服務內容,擴大宣傳力度。國家通過對青年志愿服務意見和政策的不斷完善,發揮其對于基層組織的指導,使學生對于青年志愿服務深入了解,并認同青年志愿精神,積極投身于青年志愿服務團隊。

(二)社會福利組織與高校進行資源共享

社會組織在大量的社會公益活動和志愿服務中積累了大量的實戰經驗。社會效益、志愿服務內容和形式都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高校志愿服務的育人成果。社會資源是否豐富,深深地影響著高校的育人成果。社會組織與高校的聯合,為高校志愿服務提供了服務對象和豐富的社會資源,促進了高校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

二、志愿服務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強志愿文化培育

志愿精神體現了我國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社會文明程度。高校應該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增強大學生的志愿服務意識,引導大學生樹立服務奉獻意識。高校應該在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中融入志愿服務精神教學,激發學生的愛心和奉獻精神。高校各種社團應該組織各種形式的志愿服務活動,并且加大志愿工作的宣傳力度,使學生從被動參加轉變為主動參與。

(二)教師提升自身的實踐指導能力

教師作為學生成長成才的指導者,高校應該從深化大學生志愿服務意識為出發點,掌握大學生成長規律,探索適合學生成長以及學生樂于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高效可以組織一支具有專家指導,教師引領,學生積極參與的志愿者團隊,專家與教師共同致力于實踐性的理論研究,探索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的動機、原因和規律。同時,學校通過開展學術研究、課題發布,不斷完善志愿服務新方式。

三、營造大學生積極參與志愿服務的氛圍

(一)擴大大學生志愿服務宣傳

校園氛圍對于學生的成長成才、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學校氛圍對于學生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和提升思想政治水平具有關鍵作用。濃厚的校園氛圍可以激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志愿服務隊伍中。高校應該正確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及時發現和糾正學生的錯誤認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正確看待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通過開展表彰活動,激發學生的榮譽感,是提升學生的積極性。不斷擴大校園的宣傳途徑,通過講解志愿服務精神,使得志愿精神深入人心。通過網絡新媒體、以及校園廣播等擴大志愿服務活動的宣傳,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微博,創造有利于志愿服務活動開展的文化環境和氛圍。

(二)樹立優秀志愿服務標桿

在志愿服務活動廣泛開展的大環境下,高??梢酝ㄟ^自薦與推薦的方式,搜集優秀的志愿者服務團隊和個人來學習,借鑒優秀的經驗,然后加以宣傳。通過積極參與和定期組織各高校間的志愿服務交流會,共同分享優秀志愿服務活動案例,共同學習其中的精神和開展方式。通過大力弘揚優秀事跡,提升學生的志愿服務水平。

(三)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嚴加監管并不斷創新

在新媒體高速發展的今天,高校要不斷加強對信息的引導,不斷構建完善監管體系。大學生對于世界充滿未知的好奇,擁有非常強烈的求知欲望。大學生雖然已經過了叛逆期,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一味的命令已無法起到很好的監管作用。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應該采取疏通的方式,引導學生的思想,針對學生的性格特點,開展針對性的工作,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位。

(四)要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進行不斷創新

增強對信息的搜集能力,積極利用新媒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樹立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念。新媒體環境下,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更緊密了,大學生的意識和觀念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變化。教師是大學生的信息來源之一,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轉變觀念勢在必行??梢岳眯旅襟w建立相應的信息平臺,積極的搜尋信息,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建立健全的機制,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對自媒體的應用得心應手。利用輿情監督策略引導大學生在志愿服務道路正確前行。建立分析中心,傾聽大學生的心聲,及時更新有權威的信息,將不利影響進行消除,完善信息處理機制,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針對性。

四、結語

時間證明,高校青年是志愿服務活動的主力軍,是志愿精神宣傳的重要載體。志愿服務活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方式,在志愿服務活動中,不僅可以使理論應用于實踐,對于課堂知識學以致用。新的教學模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地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增強學生的奉獻精神和服務意識。在高校的不斷探索下,青年志愿服務活動不斷規范化、科學化,高校的志愿服務活動進入健康穩定發展的軌道,對于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重要意義,學生的思想政治意識不斷增強,成為一名順應時代發展、擁有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當代大學生。

參考文獻

[1] 孫美玲.新時代青年學生志愿服務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03):115-116+119.

[2] 毛嘉珍.高職院校學生志愿者活動思考[J].才智,2019(08):105.

基金項目:《青年志愿服務改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實踐研究》2018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共青團研究資助課題(編號:GQT201823)。

作者簡介:張浩(1990.11- ),男,安徽阜陽人,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思想政治教育
淺析儒家思想對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的作用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