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不良貸款盤活對策與應注意的問題

2019-05-27 10:36孫蕾
青年與社會 2019年15期
關鍵詞:盤活不良貸款問題

孫蕾

摘 要:銀行在盤活不良貸款過程中,牽扯面廣,債務人眾多,金額大,影響面寬——這是擺在商業銀行及國家面前的一道難題。如何合理合法穩妥快速解決好這個難題,是商業銀行急需面對和解決的問題。筆者試從商業銀行不良資產成因及應對措施方面作簡要闡述,以期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借鑒。

關鍵詞:不良貸款;盤活;對策;問題

在經濟低迷期的今天,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日益增多,銀行不良資產率升高,對商業銀行正常金融業務造成不小壓力,盤活不良資產已刻不容緩。

一、不良貸款產生的原因

1.經濟下行導致客戶收入減少,企業人員下崗分流致使外出務工人員增多,人員流失嚴重,失業率增長,房屋空置率高;2.老東北地區經濟落后區、煤炭資源枯竭,向煤炭行業貸款受限;3.人口老齡化嚴重,房價降低,部分借款人棄房棄貸;4.借款人出現意外大病、意外、重災或經營不善、投資失敗、夫妻離異,部分借款人,惡意逃債;5.銀行放貸時防范風險控制措施不建全審批尺度把控不嚴。

二、盤活不良貸款常用對策

銀行盤活不良資產常用對策主要有下列三種:

(一)常規催收

針對有較強的還款意愿、有效資產能完全覆蓋其債務、負債結構簡單的債務人,若其他債權人未采取且預計在催收期內不會采取法律行動的,能夠按照商定的還款計劃如期償還債務,可以采取常規催收方式盤活,如電話催收、上門催收等。

(二)債權轉讓

債權轉讓,是指貸款銀行將其不良資產債權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方的行為。不良資產的轉讓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打包(批量)轉讓,二是單戶轉讓。打包(批量)轉讓受讓主體限于資產管理公司,單戶轉讓受讓主體可以是資產管理公司,也可以是非金融機構。銀行將其不良資產轉讓給非金融機構的,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1)嚴格控制可轉讓債權的范圍

下列資產不得對外公開轉讓:

1)債務人或擔保人為國家機關的不良債權;2)經國務院批準列入全國企業政策性關閉破產計劃的國有企業債權;3)國防、軍工等涉及國家安全和敏感信息的債權以及其他限制轉讓的債權。

(2)債權轉讓過程中必須注意特定的擔保問題

根據《擔保法》第61條的規定:“最高額抵押的主合同債權不得轉讓?!币虼?,對于未經特定化的最高額抵押的主合同債權轉讓,必須先行特定化。

(3)在債權轉讓協議中必須有禁止再轉讓條款

不論是機構受讓人亦或是自然人受讓人,銀行必須對轉讓債權的受讓人進行嚴格考察,對不符合條件的要堅決排除,防止因債權轉讓對社會穩定造成影響??疾斓闹攸c包括受讓人購買債權的目的,追索債務的方式等。

(4)債權轉讓必須防范超經營范圍和漏稅風險

鑒于債權轉讓在商業銀行的營業范圍內并沒有具體規定,在業務辦理中必須與當地工商部門聯系溝通,防止出現超出經營范圍的違反行政法規行為;對于轉讓債權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稅賦問題,必須向稅務部門咨詢,防止出現漏稅等違法行為

(5)對貸款信息以及借款人信息要保密

在債權轉讓的整個流程過程中,必須重視貸款信息以及借款人信息的保密問題。銀行可與受讓人約定,對銀行提供的信息和貸款材料,受讓人不得用于所涉貸款轉讓之外的其他目的。對于借款人信息保密問題,除要按照銀行與借款人的約定處理外,還應注意有關法律法規對此方面的規定。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債權轉讓過程中要經過公開拍賣等流程,也容易導致借款人信息的泄漏,因此,在公開拍賣之前必須嚴格設計流程,選擇合格的中介機構并做好保密責任約定工作,堅決杜絕中介機構泄漏客戶信息,造成銀行信譽級客戶利益受損等情況的發生。

(6)債權轉讓后應當履行告知義務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的,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通知一般應當由轉讓方發出。

關于通知的方式,我國《合同法》沒有明確要求。但在債權轉讓過程中如果債務人已經通過其他方式明確表明同意債權轉讓的,銀行通知義務可以免除。如果借款人不予配合,必要時采取公告、公正送達等通知方式。

(7)債權轉讓價格必須通過拍賣等公開形式形成公允價格

對于貸款債權轉讓定價,現行法律并沒有規定,人民銀行及銀監會也沒有文件涉及此問題。在目前沒有統一標準和程序的情況下,拍賣等公開方式可以形成一種價格決定機制,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內幕交易等問題的發生。

需要注意的是,在拍賣過程中,所有參與人員、所有環節都嚴格應遵守國家有關拍賣的法律法規,嚴格監督拍賣過程,防止合謀壓價、串通舞弊、排斥競爭等行為發生。

(8)明確債權轉讓過程中所產生的稅費承擔問題

首先是相關訴訟費及律師費等費用承擔。對于在轉讓前銀行已經通過訴訟方式進行催收的債權,會產生相關的訴訟費用和律師代理費用。其次在轉讓過程中會產生登記費用,拍賣費用以及各種稅賦。商業銀行在轉讓貸款債權時,應當與受讓人就上述相關稅費的分擔問題進行協商,并在轉讓協議中予以明確。

(三)依法收貸

一般情況下,債務人或擔保人有意“拖、賴”不還,甚至惡意逃廢銀行債務的,債權人很難運用經濟、行政手段解決。在目前市場經濟環境下,利用法律的權威性、強制性、抗干攏性,發送律師函和依法訴訟,借助法院的力量清收貸款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依法收貸是不良資產清收的一種常見手段,能及時有效地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依法收貨能迅速、準卻地控制債務人或擔保人的有效資產,防止債務人或擔保人采取各種手段轉移、藏匿自身財產。

依法收貸通常需要律師參與整個過程,主要工作包括訴前法律審查論證、制作起訴狀、證據目錄、組織證據材料、財產保全書、代理詞,以及向法院提交訴狀及證據材料、申請財產保全等方面。

法院受理并立案后律師全程參與庭審。法院裁決后律師要審查并對是否上訴給予最佳法律意見,并對生效的勝訴法律文書提起執行申請及全程跟進執行,就執行過程中涉及的強制措施、拍賣等答疑解惑和指導其用足用活法律賦予債權人的一切權利和手段。

三、不良資產盤活綜合處理方式

筆者通過項目盤活得出經驗,不良有諸多原因,盤活方式亦應多樣,不能單一處置。

一是發動銀行員工,采用常規收貸方法積極收貸。

二是通過債權轉讓打包(批量)轉讓或者單戶轉讓不良貸款。

三是發送律師函。

四是依法清收不良貸款。

依法清收時要注意,發現客戶涉及債務糾紛的,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風險。在提交訴訟(或仲裁)時應及時向管轄法院申請財產保全,必要時采取訴前保全,力爭首封,掌握資產處置權,盡可能避免發生普通債權人的審理或執行法院先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措施,取得對擔保物的處置權。訴訟前應完整收集并向法院提交證據材料、同時密切跟進訴訟審理進程,盡早取得生效的法律文書,以確立債權的合法性。

五是依據生效法律文書要求嚴格監督債務人或擔保人在規定時間內履行清償義務或依法申請強制執行,切莫過了申請執行的法定時效。

六是在訴訟及執行過程中要密切關注法院查封,扣押,凍結被執行人資產的效期及效力情況,及時申請續期或采取相關措施。

七是對明顯錯誤或顯失公平的判決或裁定,應及時提起上訴或申訴。

律師可以將此類案件作為拓展業務的一個平臺。律師介入相關案件后,會迅速推動不良資產的盤活進程,有利于依法收貸的實現,同時可以確保社會和諧,金融穩定,保障國家金融資產安全。律師的參與既能快速化解和處置不良貸款亡羊補牢避免損失,又能透過化解措施審視和提示銀行規避金融風險,未雨綢繆風控在先在前,同時也有利于保護債權人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和推進誠信建設。

四、結語

綜上,銀行不良貸款產生的原因錯綜復雜,但應對方式也多種多樣,如常規催收、債權轉讓、依法收貸等。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所有參與人員要綜合分析不良資產產生的原因,選擇最佳的應對方式,處理過程中要注意合理合法合規,保護相關人員和機構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尊嚴,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助力。

猜你喜歡
盤活不良貸款問題
西曲河村:盤活一座山 帶富一方人
“五僑聯動”盤活 社區僑務出新
還得靠國慶檔盤活 2019年10月電影票房排行榜
關于加強控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探討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用活“三字經”密織不良貸款防控網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盤活存量與擴大增量齊步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